电子发烧友网报道 (文/黄晶晶)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就汽车生态链的发展变化和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的进展进行了分享。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表示,传统的生态链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供应链原来的链条状走向网状,新的生态链正在形成。新的生态链里面主机厂和核心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Tier2、Tier3直接沟通,在整个产品的定义、开发过程当中,整个供应链关系发生变化。

图:地平线总裁陈黎明
他进一步指出,汽车的电子电器架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之前分布式正在往域控制器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智能技术的开发,软件数量的增加,对于大算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央计算架构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车上的芯片数量使用也随着智能化的增加不断增加,但是同时随着域控制器的使用以及往中央计算架构的演进,芯片的数量可以减少,对于芯片的供求关系也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同时,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智能芯片的角斗场。MobileyeQ5、高通骁龙、英伟达Orin、雷神都是在中国进行首发。地平线几款芯片也是在中国首发,征程5也会在今年四季度率先在理想L8上面进行首发。
地平线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高科技公司,主要专注于AI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和开发。在过去几年当中,已经发布了三款芯片,征程2、征程3、征程5。
据介绍,征程2于2019年发布,2020年6月在UNI-T上进行前装规模化量产。征程3芯片2020年发布,2021年5月份在理想ONE上面首先提供量产,目前已经有超过百万的出货量。征程5自从去年发布以来,得到了主机厂的认可.除了理想之外,还有红旗、比亚迪、上汽、自游家,以及几家在前装开发当中,目前不便透露主机厂的名字。同时,地平线也在进行下一代芯片的研发。
陈黎明详细介绍了地平线如何打造征程5芯片。征程5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大算力芯片,拥有128TOPS超大算力,同时有60MS的低延迟,功耗30WATT。处理速度上达到了1283帧/秒,这是去年发布时的性能指标。过去一年中对算法和软件架构以及开发工具链进行了优化,处理速度从1283帧提高到1581帧。除了在算法和硬件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对软件进行优化,对工具链进行优化,可以不断提升软件的性能,使得硬件和软件协同。除了是大算力高性能的芯片,也是安全可靠的芯片,已经得到了功能安全ISO26262的各项认证,在中国拿到莱茵第一张网络安全ISO21434证书。
光算力大还不够,还要算的快,怎么更好发挥芯片的潜能?最好的衡量芯片的性能不光看TOPS,而要看在单位功耗里面的处理速度,也就是每秒钟能够处理多少帧图象的处理速度。
他表示,一部分每瓦多少TOPS,更多是由硬件的设计和先进的制程来决定它的硬件架构和性能。每个算力能处理多快的速度,是由算法本身的架构来决定的。中间还有利用率,软件架构的软件工程和工具链等等因素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怎么通过编译、分解、重构、布置、调用等等方面,使得算法能够更好地跑在硬件上,也就是把硬件最大的潜力挖出来。只有通过这样,才能更好提升硬件的性能。目前在业界这是最快的处理速度。
在征程系列芯片的应用方面,在低阶自动驾驶里面,可以通过应用征程2和征程3支持2兆和8兆摄像头,进行驾驶员辅助以及定位功能。
中级自动驾驶里面,通过双征程3芯片的组合,和三征程3以及用征程5来支持6—11个摄像头高速领航的NOA应用。
高阶自动驾驶可以再进行双J5或者三J5、四J5组合,来支持12—19个摄像头,以及雷达的选用,这样来实现高速和城区的NOA功能。
通过这样一些组合,可以支持主机厂在高中低配的平台上来进行开发。同时,在同一个开发环境开发工具链里面来进行开发,大大节省整个开发的工作量和工程化的费用。
地平线提供一些开发套件和参考设计,包括芯片开发版,SOM以及PCIE卡和其它的参考设计,也提供一些底层软件和相应的基础中间件,包括应用中间件,还有感知算法。同时,也提供其它的参考算法,给到合作伙伴和主机厂,来支持整个自动驾驶的应用。
此外还有工具链和开发环境来支持应用。地平线的天工开物AI开发工具链进行编译、解码,很快能够进行工程开发应用。同时,也可以端到云再到端的数据闭环,数据的采集、标注、训练,最后再回到车端,形成数据闭环,使得整个开发过程以及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地平线将自己定位为Tier2,通过芯片开发工具以及训练平台,来支持客户。地平线的客户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典型的Tier1,通过芯片工具链来支持Tier1;还有一部分软件客户伙伴,提供开发算法参考、工具链;此外,硬件合作伙伴,提供硬件、芯片、参考设计,通过它们系统整合,最后服务于主机厂。
过去几年随着征程2在2020年在UNI-T,征程3在理想ONE上得到前装量产,芯片得到广大主机厂高度的认可。地平线目前有10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服务于20多家车厂,目前在70多个项目里面进行前装开发,支持整个自动驾驶的落地。
根据今年6月份高工智能汽车的统计数据,地平线的征程芯片正在成为自主品牌域控制器的主流选择,排名第二,除特斯拉是自产自用不对外,在域控芯片使用里面地平线排名第一。今年1—5月份的出货量已经超过英伟达和高通之和。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表示,传统的生态链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供应链原来的链条状走向网状,新的生态链正在形成。新的生态链里面主机厂和核心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Tier2、Tier3直接沟通,在整个产品的定义、开发过程当中,整个供应链关系发生变化。

图:地平线总裁陈黎明
他进一步指出,汽车的电子电器架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之前分布式正在往域控制器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智能技术的开发,软件数量的增加,对于大算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央计算架构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车上的芯片数量使用也随着智能化的增加不断增加,但是同时随着域控制器的使用以及往中央计算架构的演进,芯片的数量可以减少,对于芯片的供求关系也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同时,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智能芯片的角斗场。MobileyeQ5、高通骁龙、英伟达Orin、雷神都是在中国进行首发。地平线几款芯片也是在中国首发,征程5也会在今年四季度率先在理想L8上面进行首发。
地平线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高科技公司,主要专注于AI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和开发。在过去几年当中,已经发布了三款芯片,征程2、征程3、征程5。
据介绍,征程2于2019年发布,2020年6月在UNI-T上进行前装规模化量产。征程3芯片2020年发布,2021年5月份在理想ONE上面首先提供量产,目前已经有超过百万的出货量。征程5自从去年发布以来,得到了主机厂的认可.除了理想之外,还有红旗、比亚迪、上汽、自游家,以及几家在前装开发当中,目前不便透露主机厂的名字。同时,地平线也在进行下一代芯片的研发。
陈黎明详细介绍了地平线如何打造征程5芯片。征程5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大算力芯片,拥有128TOPS超大算力,同时有60MS的低延迟,功耗30WATT。处理速度上达到了1283帧/秒,这是去年发布时的性能指标。过去一年中对算法和软件架构以及开发工具链进行了优化,处理速度从1283帧提高到1581帧。除了在算法和硬件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对软件进行优化,对工具链进行优化,可以不断提升软件的性能,使得硬件和软件协同。除了是大算力高性能的芯片,也是安全可靠的芯片,已经得到了功能安全ISO26262的各项认证,在中国拿到莱茵第一张网络安全ISO21434证书。
光算力大还不够,还要算的快,怎么更好发挥芯片的潜能?最好的衡量芯片的性能不光看TOPS,而要看在单位功耗里面的处理速度,也就是每秒钟能够处理多少帧图象的处理速度。
他表示,一部分每瓦多少TOPS,更多是由硬件的设计和先进的制程来决定它的硬件架构和性能。每个算力能处理多快的速度,是由算法本身的架构来决定的。中间还有利用率,软件架构的软件工程和工具链等等因素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怎么通过编译、分解、重构、布置、调用等等方面,使得算法能够更好地跑在硬件上,也就是把硬件最大的潜力挖出来。只有通过这样,才能更好提升硬件的性能。目前在业界这是最快的处理速度。
在征程系列芯片的应用方面,在低阶自动驾驶里面,可以通过应用征程2和征程3支持2兆和8兆摄像头,进行驾驶员辅助以及定位功能。
中级自动驾驶里面,通过双征程3芯片的组合,和三征程3以及用征程5来支持6—11个摄像头高速领航的NOA应用。
高阶自动驾驶可以再进行双J5或者三J5、四J5组合,来支持12—19个摄像头,以及雷达的选用,这样来实现高速和城区的NOA功能。
通过这样一些组合,可以支持主机厂在高中低配的平台上来进行开发。同时,在同一个开发环境开发工具链里面来进行开发,大大节省整个开发的工作量和工程化的费用。
地平线提供一些开发套件和参考设计,包括芯片开发版,SOM以及PCIE卡和其它的参考设计,也提供一些底层软件和相应的基础中间件,包括应用中间件,还有感知算法。同时,也提供其它的参考算法,给到合作伙伴和主机厂,来支持整个自动驾驶的应用。
此外还有工具链和开发环境来支持应用。地平线的天工开物AI开发工具链进行编译、解码,很快能够进行工程开发应用。同时,也可以端到云再到端的数据闭环,数据的采集、标注、训练,最后再回到车端,形成数据闭环,使得整个开发过程以及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地平线将自己定位为Tier2,通过芯片开发工具以及训练平台,来支持客户。地平线的客户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典型的Tier1,通过芯片工具链来支持Tier1;还有一部分软件客户伙伴,提供开发算法参考、工具链;此外,硬件合作伙伴,提供硬件、芯片、参考设计,通过它们系统整合,最后服务于主机厂。
过去几年随着征程2在2020年在UNI-T,征程3在理想ONE上得到前装量产,芯片得到广大主机厂高度的认可。地平线目前有10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服务于20多家车厂,目前在70多个项目里面进行前装开发,支持整个自动驾驶的落地。
根据今年6月份高工智能汽车的统计数据,地平线的征程芯片正在成为自主品牌域控制器的主流选择,排名第二,除特斯拉是自产自用不对外,在域控芯片使用里面地平线排名第一。今年1—5月份的出货量已经超过英伟达和高通之和。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地平线
+关注
关注
0文章
400浏览量
15628 -
算力
+关注
关注
2文章
1233浏览量
1580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行深智能推出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近日,智慧物流产品供应商行深智能正式推出面向城市末端物流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地平线(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征程6M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开发,是首个基于
地平线征程6B一次性成功点亮
近日,地平线面向入门级主动安全领域的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B一次性成功点亮!从回片上电到1V出图仅用时23分钟,征程6B再次刷新智
地平线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亮相2025香港车博会
)和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首度亮相。凭借领先的软硬结合技术,地平线HSD获得了大会颁发的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奖,向全球展现了智
知行科技荣获地平线征程6M项目定点
近日,知行科技再次收到某头部自主品牌出具的《定点开发通知》,被选定为该主机厂主力车型的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将部署基于地平线征程6M(简称'J6M')芯片的ADAS域控制器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
Arm携手地平线推动汽车智能化变革
近日,地平线在上海举办了 2025 年度产品发布会,推出了 L2 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 HSD,不仅集中展示了自身领先的技术实力,更深刻诠释了汽车智能化加速普及的产业发展趋势,成为上海车展的前哨。
地平线基于ISO/PAS 8800道路车辆人工智能安全流程体系通过exida认证 全球首张且唯一ISO 8800证书
日,证书颁发仪式于上海国际车展地平线展台举行,exida常务副总经理陈伟女士、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博
地平线与博世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地平线正式宣布与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博世将基于地平线征程6B打造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并基于
强强联合再进阶!理想AD Pro辅助驾驶正式升级搭载地平线征程6M
2025年4月23日,理想汽车在上海国际车展正式发布理想L6智能焕新版,并宣布新一代理想AD Pro辅助驾驶全面升级搭载地平线征程6M,同时全系标配ATL全天候激光雷达,实现安全性能与

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地平线携手奇瑞等车企共赴智能化新征程
4月18日,以“征程所向,远超想象”为主题的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在上海滴水湖举行。地平线重磅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

地平线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近日,以“征程所向,远超想象”为主题的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在上海滴水湖举行。地平线重磅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构建
比亚迪携手地平线首发征程?6系列
最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正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应用于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上。 作为比亚迪在车载智能计算方案领域的两大核心合作伙伴之一,地平线凭借其卓越的软硬结合创新技术,为比亚迪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地平线征程6系列新增超10家合作车企及品牌
近日,地平线在2024生态大会上正式宣布征程6系列已获超20家车企及汽车品牌的平台化合作,自四月发布以来新增超10家合作车企及品牌,覆盖多家头部自主车企、国际知名车企、头部新势力车企、
地平线征程家族出货量突破700万
近日,地平线征程家族出货量正式突破700万套,在刷新百万量产速度的同时,也标志着地平线软硬结合的高级辅助驾驶与高阶智驾解决方案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
ETAS支持地平线征程6 AUTOSAR版本发布
地平线于2024年北京车展期间推出了覆盖自动驾驶全场景的征程6产品。征程6是地平线新一代家族系列产品,能够覆盖从主动
奇瑞与地平线深化智驾合作,共创智能驾驶新篇章
9月19日,一场以“共创未来,智驭前行”为主题的“奇瑞-地平线供应链技术共创交流日”活动在奇瑞汽车研发中心圆满落幕。此次盛会汇聚了地平线公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