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透过《新神榜:杨戬》这样的爆款影视作品来看背后的云上渲染技术

脑极体 ? 来源:脑极体 ? 作者:脑极体 ? 2022-09-20 20:4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期上映的影片中,《新神榜:杨戬》无疑是极受瞩目的一个。在我看来,《杨戬》的成功并非偶然,甚至也不是个例,而是掌握了动画电影的“成功密码”——渲染。

渲染是CG成像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影视动漫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那些酷炫炸裂的视觉大片中,虚拟的角色、道具、场景、特效等要符合3D场景、达到逼真效果,都离不开这道工序。简单来说,渲染做得好就是“神镜头”,做不好就是“五毛特效”。聚集了顶尖影视后期工作室的伦敦苏豪区,就被认为是电影产业的圣殿,好莱坞也要礼让三分。

纵观近年来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作品,比如《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白蛇2》《独行月球》等,画面风格或许各有不同,但特效细节都十分精致,才能让画面中蕴含的情绪表达直抵人心,被《流浪地球》的末日场景所震撼,感慨《刺杀小说家》里赤发鬼的40万根毛发,惊艳于《杨戬》元神现身的超燃瞬间。匠心打造的作品,自然也会收获来自观众的肯定。

目前内娱最大的矛盾,可能就是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与数字化落后的影视制作之间的矛盾。被敷衍粗糙“五毛特效”投喂的网友们,直呼“内娱药丸”。而爆款口碑剧集证明,观众和市场始终在那里,优质作品潜力无穷。

为什么不是所有影视作品都能保持渲染的高水平,爆款剧集都用了哪些工具成功超车?我们从《杨戬》的成功说起。

当“杨戬”握住三叉戟

神话里,杨戬有一把武器叫三尖两刃刀,内容制作上,《杨戬》也拥有一把新技术的三叉戟,将三项关键能力融合在一起,才能铸成观众满意的画面品质:

1.高质画面。特效镜头越复杂,渲染难度越大,对算力和存储性能的要求也越高。传统模式中影视制作公司一般自建机群,升级换代较慢,导致复杂场景的渲染速度偏低,容易拖慢影片整体制作效率。阿里云提供了单实例规格高达52核192GB内存的高性能云服务器,快速交付了海量算力。《杨戬》在阿里云上的渲染时长达1.58亿核小时,约占总时长的44%。

2.缩短周期。通常一部电影制作周期越长,项目的回报周期和风险系数也随之增长,在激烈的影视行业竞争中容易处于被动。《杨戬》特效渲染量巨大,高达3.6亿核小时,平均单帧渲染时长达17小时。庞大的渲染量对算力和存储的性能需求均远超预期,此时上云则成为《杨戬》渲染提效的有力手段。

项目集中渲染阶段,如果存储性能不足,CPU算力将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除了通过弹性高性能计算E-HPC来提供海量计算资源之外,阿里云还提供了新的CPFS加缓存协议服务的存储性能优化方案,单文件系统最高提供 100GB/s 的吞吐和260万 IOPS,高峰期支撑了约 2000台云渲染节点高效运行,有力地保障了《杨戬》渲染任务的按时完成。

3.降低成本。实际渲染生产中,项目不同阶段的场景复杂度往往不同,导致渲染任务量存在频繁波动。而影视公司本地集群规模相对固定,难以有效应对高频变化的资源需求,易出现高峰期本地资源不足,低谷期本地资源大量闲置的问题。阿里云发挥计算/存储资源的性能优势和弹性优势,充分匹配《杨戬》不同渲染阶段的资源需求模型,为追光降低渲染成本。借助E-HPC产品能力,《杨戬》能够分钟级实现千台节点规模的快速扩缩容。

如今,影视佳作对影视公司业绩的助力十分显著,云上渲染的三叉戟,助力《杨戬》刺穿影视作品回报率的迷雾,迎来口碑与业绩的天光大亮。

渲染上云,偶然选择还是不谋而合?

或许你会问,《杨戬》《流浪地球》《白蛇2:青蛇劫起》这类动画、科幻题材本身就有大量虚拟元素,云上渲染很正常,但其他诸如剧情片、综艺等内容,还有必要上云吗?我们的答案是,上云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影视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内容角度,行业正在经历由资本主导型的摄制向技术和内容主导型摄制的转型期,近年来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虚拟现实的融合是内容创作的大势所趋,要构建出前所未见的古风奇景等多重体验,都需要后期渲染,上云成为必然云端。去年《白蛇2》上映时,追光动画就表示,他们的影片在渲染方面的资产量每一部都在增加,而且对渲染节点的内存、运算速度也都有更高的要求。

从产业链角度,云厂商很早已经参与到影视全产业链环节当中,极大地提高产业工作效率,在云上用数赋智更具优势。2009年《阿凡达》的制作中,好莱坞就开始在云端进行全球化的数据传输和渲染了。

而相比好莱坞,国内只有少数团队具有视觉软件与模型的自研能力,一些中国文化特色的素材建模都需要从头开发,背后涉及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开发工作,而阿里云这样的平台就为大量中小型影视后期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阿里云渲染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多家头部视觉特效公司及大型渲染农场落地。

从政策角度,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裸眼3D等高新技术是影视工业最具代表性的前沿方向,也是该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中国需要积极抢占。比如《文化和旅游部“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就提出,要线下、云上并举探索云端交流新模式,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宏观政策层面的文化战略部署,成为行业数字化升级的有力背书,云计算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已成必然。

不难预想到,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通过上云渲染,更低成本地获得更好的特效渲染效果,满足观众日趋升级的视觉需求,推动影视娱乐行业走向技术和内容主导的良性发展模式。

当影视邂逅技术,阿里云的云上鹊桥

上云是必然,但上云能否成功却涉及大量的环节和不确定性。阿里云早在2011年就切入渲染行业,是国内第一家为动画提供渲染支持的云计算服务商。

耕耘至今,阿里云修建了一座云上的鹊桥——阿里云云渲染平台,加速影视行业与数字化技术与彼此的邂逅,从中可以看到,做好渲染领域的云服务究竟有多难?大致来说,云上渲染容易碰到三个瓶颈:

1.存算基座。前面提过,纤毫毕现的特效需要大量图形处理的暴力计算。而计算工作在交付给后期工作室或渲染农场时,首先要能存起来,传统方式是放到一箱箱移动硬盘里进行“物理传输”,完成之后再把硬盘拖回来。期间如果出现了新的修改需求,又要产生大量重复的数据传输工作。渲染搬到云上之后,不仅要求算得快,还要求存得住、传得快。正如在《杨戬》项目里所展现的,阿里云弹性高性能计算(E-HPC)和并行文件存储(CPFS)为渲染提供了坚实的存算底座。

2.智能履带。对于内容制作方来说,云计算、云储存只是云服务的开始,内容质感的提升还与云端AI技术有着直接关联。许多好莱坞动画大片都会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来学习场景光线走向,从而减少光线不自然形成的噪点,让画面更具真实性和还原感。而对于中国影视行业来说,AI算法模型的开发应用还是相对新兴和陌生的,这时候阿里云这样的服务方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桥接作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公共云 HPC/AI 平台服务和工具。

3.运维工具。路面交通少不了红绿灯、地面标识等维护出行秩序的必要工具。云上渲染同样涉及大量运维管理工作,比如数据搬迁、数据访问、任务报表、计费等等。如果全靠人工手动来完全,任务量大不说,制作公司和后期工作室也往往很难招到留住专业的运维人员。这个问题,阿里云通过大量工具和产品来解决,降低上云门槛和综合运维成本。比如,自助式云架构管理产品云速搭(CADT),提供丰富的预制应用架构模板,显著降低应用云上管理的难度和时间成本;E-HPC提供的混合云文件缓存机制,让云上渲染任务所需的目标数据在首次从机房拉取后可以自动缓存到云存储上,其他渲染任务后续读取该数据时可以直接从缓存拉取,降低专线和机房存储压力。

上述能力综合起来,构成了阿里云云渲染平台的鹊桥,帮助影视企业在市场中走得更远。

正如阿里云智能影视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郑雯所说,“内容为王,受众为本,日益精进的技术和制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和观众。”影视行业最终要回归本质,传统特效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审美要求,《杨戬》等成功案例证明,技术迭代才是内娱生生不息的药方。

阿里云的整体影视动漫行业解决方案也不会止步。郑雯表示,未来,阿里云将积极探索影视行业和云在更多场景的进一步紧密结合,推动渲染任务断点续算、容器化、实时渲染等方面的技术演进。

对于中国影视行业来说,大众“内娱药丸”的吐槽既是困局,也代表着变革和洗牌。一方面,优质内容的供需矛盾,意味着新的竞争业态已经出现,坚持内容主导、用心创作精品、对自身进行技术改造的制作方,更容易收获较大的关注和口碑,从而赢得市场青睐;同时,中国在云计算、AI等技术能力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借助阿里云这样的平台快速升级,意味着更多中小企业和工作室有望在影视特效这一赛道上弯道超车。从这个角度看,云计算和影视作品,看起来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但二者的相遇就如同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审核编辑 黄昊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云计算
    +关注

    关注

    39

    文章

    7982

    浏览量

    140848
  • 渲染
    +关注

    关注

    0

    文章

    76

    浏览量

    1120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电机驱动引领技术领域创新热潮

    在当今的影像创作、安防监控等领域,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拍摄出稳定而富有创意的影像作品,到实现安防监控的全方位覆盖,台都功不可没。而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7:58 ?274次阅读

    客户案例 | Splashtop x 华纳兄弟:以远程连接驱动数字内容创作变革

    华纳兄弟娱乐公司(WarnerBros.,简称华纳兄弟)创立于1918年,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和电视娱乐制作公司之一,代表影视作品有《蝙蝠侠》系列、《超人》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等。Splashtop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7:48 ?586次阅读
    客户案例 | Splashtop x 华纳兄弟:以远程连接驱动数字内容创作变革

    守极致之心 坚信念之本,眸助力教育公益:眸创始人作兴为母校遂宁中学设立专项奖助学金

    2025年6月28日,眸品牌创始人、杭州研极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作兴博士,与眸品牌合伙人、明智科技创始人许明,以遂宁中学高91级、高2000级杰出校友身份重返母校。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6:10 ?449次阅读
    守极致之心 坚信念之本,<b class='flag-5'>神</b>眸助力教育公益:<b class='flag-5'>神</b>眸创始人<b class='flag-5'>杨</b>作兴为母校遂宁中学设立专项奖助学金

    Splashtop 助力追光动画远程制作后期,护航国漫高效发展

    《新》到《长安三万里》,追光动画在创立的十余年间,凭借对中国特色文化和传统的深度挖掘,为广大影迷带来了一部部制作精良的高口碑大作,成功打造了“新传说”“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7:36 ?798次阅读
    Splashtop 助力追光动画远程制作后期,护航国漫高效发展

    应用背后的商汤大装置

    由想法流打造的“造梦次元”,是由多模态AI驱动的新一代内容平台,得益于商汤大装置AIGC解决方案从算力到模型的端到端支持,通过算力和模型、模型和应用之间的紧密协同,既创造了最佳的用户体验,又获得了最大化的成本效益,如今已成为一日均活跃互动时间超过100分钟的现象级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16:44 ?547次阅读

    眸2025春季新品发布会:五大AI智能新品多场景体验创新,开启绿色智能新时代

    眸品牌创始人作兴博士首次提出“不是每一摄像机都能叫眸”。这些新品不仅展现了眸在低功耗芯片与全栈AI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4:10 ?629次阅读
    <b class='flag-5'>神</b>眸2025春季新品发布会:五大AI智能新品多场景体验创新,开启绿色智能新时代

    ?眸AI智能AOR台摄像机斩获2025 AI Partner创新大奖:以极致低功耗硬核技术重新定义AI智能摄像机新高度

    2025年4月18日,上海——36氪「2025AIPartner大会」创新大奖在上海模速空间揭晓榜单。由AI智能影像专家眸自主研发的“眸AI智能AOR台摄像机”凭借芯片级低功耗硬核创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1:52 ?544次阅读
    ?<b class='flag-5'>神</b>眸AI智能AOR<b class='flag-5'>云</b>台摄像机斩获2025 AI Partner创新大奖:以极致低功耗硬核<b class='flag-5'>技术</b>重新定义AI智能摄像机新高度

    CPU渲染、GPU渲染、XPU渲染详细对比:哪个渲染最快,哪个效果最好?

    动画渲染动画3D渲染技术需要应对复杂的计算任务和精细的图像处理,作为渲染技术人员,选择合适的渲染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09:28 ?640次阅读
    CPU<b class='flag-5'>渲染</b>、GPU<b class='flag-5'>渲染</b>、XPU<b class='flag-5'>渲染</b>详细对比:哪个<b class='flag-5'>渲染</b>最快,哪个效果最好?

    英特尔揭秘影视制作软件的法术秘籍

    近日,影视动画产业的热情又添了一把火,悉数近年来的动画电影,画面和特效等都让观众为之折服。这么多绚丽的影片特效和画面,究竟能够用什么软件工具制作出来呢?影视制作中最耗时的渲染又有什么办法提高效率呢?毛发、光影等细节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11:05 ?647次阅读

    机器人行业中的EtherCAT产品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是当前和未来软硬件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机器人行业一直在自动化领域处于技术和应用的前沿阵地。事实,除了春晚和影视作品中的仿人形机器人,工业领域中的机器人早已在智能工厂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1:15 ?914次阅读
    机器人行业中的EtherCAT产品

    当神话遇见科技:哪吒2票房奇迹背后的中国制造力量

    《哪吒2》票房破百亿背后的科技密码:解码中国动画产业的技术跃迁与制造底气 2024年夏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以雷霆之势席卷全球院线,不仅成为中国影史第二部票房突破百亿的现象级作品,更以多项
    的头像 发表于 02-15 17:54 ?745次阅读

    助推数字化影视进程:影视从业者的得力助手

    “数”兴百业,提“智”增效。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创新的赋能下,影视生产的外延和边界正不断拓展,影视生产制作模式正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从“制造”走向“智造”。 数智化赋能影视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09:16 ?601次阅读

    简述大前端技术栈的渲染原理

    作者:京东物流 卢旭 大前端包括哪些技术栈 大前端指的是涵盖所有与前端开发相关的技术和平台,应用于各类设备和操作系统。大前端不仅包括Web开发,还包括移动端开发和跨平台应用开发,具体包括: ?原生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0:11 ?727次阅读

    光学透过率测量仪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

    光学透过率测量仪(也称为光透过率检测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材料透光率的仪器。以下是对其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的详细解析:技术原理光学透过率测量仪
    发表于 10-16 14:38

    科技之眼:台摄像机机芯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 一、应用现状 航拍与影视制作 台摄像机机芯的高稳定性和精度,使得无人机能够拍摄出清晰、稳定的画面,为影视制作、广告宣传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创意空间。无人机航拍已成为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4:50 ?1025次阅读
    科技之眼:<b class='flag-5'>云</b>台摄像机机芯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