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F自动对焦基本概念解读

工程师邓生 ? 来源:润芯微科技 ? 作者:润芯微科技 ? 2022-08-24 09:2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要想高速精准地对焦、定格画面,离不开相机中的自动对焦系统。自动对焦技术是相机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功能,同时也是最核心的、科技含量最高的技术之一。

自动对焦技术是近四十年才出现的科技前沿产物,也是衡量一款相机性能的核心要素之一。主要从准确度和速度两个方面来考察,本质是选择。通过移动镜头里的一片、一组、几组或所有的镜片,去改变物距。以下将介绍目前主流的三种自动对焦方式:CDAF、PDAF与DPAF。

AF自动对焦基本概念

焦点(Focus)

焦点是从无穷远处物体出发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后会聚的点。但这只是概念中的一个理想点,在现实世界中,焦点会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称为弥散圆。这种非理想的焦点通常源于光学系统的像差(aberration)。

099b0ffc-22d4-11ed-ba43-dac502259ad0.png

焦距 (Focuslength)

焦距用来衡量一个光学系统会聚或发散光线的能力,常用符号f表示。

最小对焦距离 (Minimum Focus Distance)

所有镜头都可以对无穷远处的物体成清晰像,但对于非常靠近镜头的物体则存在一定的限制,超过限制后成像开始模糊。这个距离称为最小对焦距离(minimum focus range / distance)。

当镜头对焦良好时,来自拍摄对象(subject)的光线刚好会聚到sensor感光面,此状态称"in focus",如下图所示:

09cf745e-22d4-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当聚焦良好时,图像会比较清晰("sharp"),存在大量锐利的纹理细节。

当镜头对焦不良时称为失焦(out of focus),以拍摄人像为例,如果聚焦最清晰的区域在人的前方,则称为“front focus”。反之,如果人身后的区域聚焦最清晰,则称为"back focus"。

09ffeec2-22d4-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在正常情况下,相机的视野(Field of View, FOV)里总会有一些物体是清晰的。拍摄时要把镜头对焦到拍摄的主体上来。

当物体逐渐向镜头靠近时,物距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两者的关系始终满足成像方程。总的原则是,物距越大则像距越小,反之亦然。

在相机和摄像机中,通常sensor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而镜片可以沿光轴前后移动,从而改变像距。因此如果subject在更远处(front focus),则需要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即令镜片更加靠近sensor;反之如果subject 在更近处(back focus),则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令镜片更加远离sensor。

自动聚焦(AF)

很多单反相机、摄影机都支持自动聚焦功能。一般而言,自动聚焦的精度往往不如手动精细调焦的准确度高,但毕竟自动聚焦使用更加方便,所以有一点误差也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自动聚焦存在三种对焦方式,即

| CDAF(Contrast Detection), 通过比较图像对比度寻找最合适的聚焦位置。

| PDAF(Phase Detection),通过检查光线的相位关系寻找最合适的聚焦位置。

| DPAF(Dual Pixel),基于PD原理的一种技术,通过使用两种特别的像素提取聚焦位置信息。

1

CDAF—反差对焦

反差对焦是假设对焦成功后相邻像素点的对比度最大,这种方式的光学设计是最简单的。

光路特点

基于CD 原理实现的AF 技术具有一个显著的有点,就是光路结构比PDAF 简单很多。它不需要额外的光学棱镜,不需要微透镜,也不需要额外的电路构造。它用软件算法直接分析sensor 捕捉的主图像就可以判断图像是否聚焦良好。而PDAF 技术则往往需要在sensor 上设计一些特别的光学、像素、电路等构造以提供关于聚焦状态的数据。这些特别的像素通常被称为聚焦点(AF points)。CDAF 的算法也可以借用聚焦点的概念,只不过CD 算法的聚焦点是算法任意指定的,并不对应sensor 上的一些特别物理构造,因此也没有数量上的限制。

对焦原理

CDAF 对一个图像序列进行分析,找到对比度最大的一帧图,这个方法也叫做最大值法(maximum-seeking method)。

算法特点

最大值法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其优点是仅需要考虑聚焦点附近一个小区域的像素,因此计算压力比较小,对于手持应用可以节省功耗。其缺点是需要抓拍多帧图像。如果只给一帧图像,CD 算法无从知晓当前图像是否聚焦良好,也不知道距离理想的聚焦位置还有多远,甚至不知道正确的方向是focus near还是focus far(PDAF 则刚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

PDAF—相位对焦

相位对焦最早是在单反上使用的,也是最常用的被动式对焦方法,光学通路也比较复杂。

AF 组件

一些相机(常见于单反)会设计一个专用的光路(AF组件)用于检测聚焦状态。典型的光路由一个分光棱镜(beam splitter)和两个微透镜(microlens)组成,每个微透镜后面会有一个专用的AF sensor(包含若干个像素)用于检测像点的精确位置。如果一个物点所对应的像点落在分光棱镜的合适位置上,则像点会出现在两个AF sensor的中间位置,表示聚焦良好;否则就是too near 或者 too far。

PD sensor

上文讨论的AF 方案通常用于单反相机,以专用AF组件的方式出现。在很多其它应用中(如手机)很难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专用AF组件,所以经常会采用另外一种PD原理,即把一部分成像用的像素用不透光的挡住一半(分成左和右两种),设计成如下所示的AF相位检测像素。

0a28284c-22d4-11ed-ba43-dac502259ad0.png

这种特殊的像素以一定密度均匀地分布在像素矩阵中,为AF软件提供聚焦参考。而AF的工作原理与下文将要介绍的DP原理类似。

0a38ead8-22d4-11ed-ba43-dac502259ad0.jpg

0a56a05a-22d4-11ed-ba43-dac502259ad0.png

3

DPAF—双像素自动对焦

Dual Pixel,每个像素分成两个子像素。对焦时,两种像素单独输出,得到A像和B像,通过A、B之间的距离判断失焦相位。正式拍摄时A、B像素合并成一体,输出一幅图像。

0a8e531a-22d4-11ed-ba43-dac502259ad0.png0abd26f4-22d4-11ed-ba43-dac502259ad0.png

PD 与DP对比

PD sensor 方案使用少量像素帮助对焦,工艺更加简单,但是由于信息较少,对焦所需的时间会更久。DP sensor 方案每个像素都提供对焦信息因此速度更快,但是工艺也更加复杂,成本通常更高一些。

0aea8158-22d4-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研发一直在为如何提供完美的高清视觉体验而努力。对焦系统只是相机拍照的其中一环,照片质量好坏还与相机的其他硬件参数、软件调校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而先进的对焦系统对于用户体验的改善可谓功不可没。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对焦系统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

    浏览量

    6464
  • 相机
    +关注

    关注

    4

    文章

    1485

    浏览量

    54821

原文标题:AF基础内容解读

文章出处:【微信号:润芯微科技,微信公众号:润芯微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基本概念

    如果您是电力系统工程师、电气设备维护人员或者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注意到了有关电能质量的国家标准GB/T 12326-2008是有关电压波动和闪变的,那这两个参数的考核意义是什么?国家标准规定这两个参数如何计算、测量和考核?这篇文章带您全面了解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国家标准的规定。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14:10 ?664次阅读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b class='flag-5'>基本概念</b>

    第十三章 通讯的基本概念

    本章介绍通讯基本概念,包括串行/并行、全双工/半双工/单工、同步/异步通讯,还提及通讯速率中比特率与波特率的概念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7:29 ?1319次阅读
    第十三章 通讯的<b class='flag-5'>基本概念</b>

    国产首款F1.2全画幅自动对焦!唯卓仕AF 35mm F1.2 LAB FE正式登场

    继首款LAB系列镜头AF135mmF1.2LAB惊艳市场后,4月16日,唯卓仕再度推出AF35mmF1.2LABFE镜头,作为国产首款支持全画幅相机的F1.2超大光圈自动对焦镜头,这款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4:28 ?612次阅读
    国产首款F1.2全画幅<b class='flag-5'>自动</b><b class='flag-5'>对焦</b>!唯卓仕<b class='flag-5'>AF</b> 35mm F1.2 LAB FE正式登场

    了解虚拟电厂的基本概念

    虚拟电厂的基本概念: 虚拟电厂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能源互联网的能源管理模式,它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集成和管理,形成一个具有集中调度、统一运营和优化控制的虚拟化电力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7:12 ?1123次阅读
    了解虚拟电厂的<b class='flag-5'>基本概念</b>

    唯卓仕AF 35mm F1.7 发布!新手首选的大光圈自动对焦镜头

    的诞生,它们不仅是自动对焦镜头,而且轻便小巧、焦段多样、千元以内但拥有超越千元的画质表现,为摄影新手打开了探索光影世界的大门。在继AF20mmF2.8、AF40m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7:30 ?7322次阅读
    唯卓仕<b class='flag-5'>AF</b> 35mm F1.7 发布!新手首选的大光圈<b class='flag-5'>自动</b><b class='flag-5'>对焦</b>镜头

    自动变倍对焦显微镜:晶圆盘检测的得力助手

    自动变倍对焦显微镜,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成为晶圆盘检测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1:00 ?630次阅读
    全<b class='flag-5'>自动</b>变倍<b class='flag-5'>对焦</b>显微镜:晶圆盘检测的得力助手

    电动变倍自动对焦显微镜:原理、应用全面剖析

    电动变倍自动对焦显微镜凭借其先进的组成部分、精确的工作原理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科研、生产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0:00 ?1249次阅读
    电动变倍<b class='flag-5'>自动</b><b class='flag-5'>对焦</b>显微镜:原理、应用全面剖析

    Linux应用编程的基本概念

    Linux应用编程涉及到在Linux环境下开发和运行应用程序的一系列概念。以下是一些涵盖Linux应用编程的基本概念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7:19 ?722次阅读

    X电容和Y电容的基本概念

    在电子电路中,电容器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元件,它用于储存电荷并在电路中释放能量。而在众多的电容器中,X电容和Y电容作为安规电容,因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安全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X电容和Y电容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选择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16:43 ?6081次阅读

    SS8833T-实现投影仪自动对焦镜头电机驱动芯片

    晰的画面;而投影仪的对焦功能对于显示清晰的图像或视频至关重要,自动对焦镜头电机驱动芯片则是实现投影仪自动对焦功能的核心部件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15:58 ?811次阅读
    SS8833T-实现投影仪<b class='flag-5'>自动</b><b class='flag-5'>对焦</b>镜头电机驱动芯片

    集电极开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在集成电路的广阔领域中,集电极开路作为一种独特的输出形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如同一个精密控制的开关,既能实现电路的通断,又能灵活应对不同的电流需求。 集电极开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集电极开路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0:19 ?1280次阅读
    集电极开路的<b class='flag-5'>基本概念</b>与原理

    iFocus 自动对焦模块,轻松解决高倍率自动光学检测难题

    iFocus自动对焦模块iFocus实时自动对焦模块是51camera的合作厂商iCore的明星产品。它可实时自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9-15 08:12 ?1413次阅读
    iFocus <b class='flag-5'>自动</b><b class='flag-5'>对焦</b>模块,轻松解决高倍率<b class='flag-5'>自动</b>光学检测难题

    ZEX-201B 自动对焦显微镜

    ZEX-200 自动对焦显微镜系列是一款自动对焦高清视频显微镜,该产品具备实时自动对焦功能,传统
    发表于 09-05 16:08 ?0次下载

    DDR4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里程碑。自2011年面世以来,DDR4凭借其显著的性能提升和能效优化,迅速成为市场主流。以下将从DDR4的基本概念、技术特性、性能优势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1:43 ?6528次阅读

    伺服系统基本概念和与变频的关系

    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是准确、精确、快速定位。这一概念贯穿于伺服系统的设计理念和运行机制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伺服系统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控制策略和技术手段。其中,变频技术是伺服控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部环节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5:59 ?98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