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高通量芯片流体分布层结构

微流控 ? 来源:微流控 ? 作者:微流控 ? 2022-07-10 15:0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植物乳杆菌是一种杆状的兼性厌氧乳杆菌,能够对病原菌的生长进行抑制,从而调节消化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微胶囊技术可以保护益生菌活细胞免受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将其传递到肠道。液滴微流控技术因为可以通过调节微胶囊粒径、形态结构和组分来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埋率和控释,为微囊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平台。然而,单个微流控器件的生产率较低,亟需开发能够并行操作多个微流控液滴生成器(microfluidic droplet generator,MFDG)的阵列芯片,使高通量制备微胶囊成为可能。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基于此,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并加工了集成多个MFDG的微流控芯片,研究了梯度分布和树状分布两种流体分布层结构,以及平行阵列和圆形阵列两种液滴生成器模式对液滴生成的影响,实现了对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高通量制备。相关研究发表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

高通量芯片流体分布层结构

高通量芯片流体层分为梯度分布和树状分布两种结构。如图1a所示,梯度分布由连续相通道、分散相通道、一个公共出口通道以及在水平方向上排布的多个MFDG组成。图1b所示树状分布结构芯片主要由连续相树状分布层、分散相树状分布层与每个树状分支末端匹配的MFDG组成。图2为两种分布芯片实物图。

64548554-f9a3-11ec-ba43-dac502259ad0.png

图1 梯度分布芯片结构示意图

648595cc-f9a3-11ec-ba43-dac502259ad0.png

图2 微流控芯片实物图

高通量芯片液滴生成器结构

高通量芯片液滴生成器分为平行阵列和圆形阵列两种结构,图3为平行阵列和圆形阵列芯片实物图。平行阵列是指液滴生成器集成层中各MFDG的排列方式为平行模式,多个MFDG(8、16、32)在水平方向上依次排开。圆形阵列是指液滴生成器集成层中各MFDG的排列方式为圆形模式,多个MFDG(8、16、32)以圆心为中心阵列排开。

64abdcbe-f9a3-11ec-ba43-dac502259ad0.png

图3 两种阵列芯片实物图

梯度分布和树状分布制备微液滴

在连续相流速为500μL/min,分散相流速为50μL/min的固定流速下,液滴在8个并行通道中产生,每个单一通道的液滴呈单分散性,但8个通道液滴大小及生成频率略有不同,这可能是共用一条公共入口通道和各平行液滴发生器之间的“串扰”引起的。虽然两种流体分布的芯片均存在这种现象,但由于梯度分布结构的不对称性,流体到达各MFDG时的流阻不一致,流体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各通道产液滴的频率差异较大。其中,树状分布的芯片从入口到各MFDG的通道长度相同,能实现流体的对称均匀分布,各通道产生液滴的频率差异较小。同时,树状对称结构分布的微通道更倾向于单分散液滴的形成,满足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单分散性的要求。在两相流速比恒定为15,同时改变两相流速的条件下,分别用两种种分布结构阵列芯片制备微液滴,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微流控器件制备的微胶囊的平均尺寸及其分布

64d36f36-f9a3-11ec-ba43-dac502259ad0.png

平行阵列和圆形阵列制备微液滴

在树状分布的基础上,制作集成8、16、32个MFDG的平行阵列和圆形阵列芯片,在相同面积条件下,圆形阵列对板材的利用率是平行阵列的200%,可见圆形阵列在空间结构上更高效。接着,分别用平行阵列芯片和圆形阵列芯片制备微液滴,由于流动分布性能的不同,在平行阵列和圆形阵列中产生的液滴的平均尺寸有所不同,图4为MFDG个数对平行阵列和圆形阵列芯片液滴的平均粒径(a)及其变异系数(b)的影响。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MFDG个数的增加,流体分布的误差增大,导致两种阵列制备的液滴的平均直径和变异系数均呈上升趋势。相比之下,圆形阵列制备的液滴直径大小和变异系数更小,呈现单分散性。由此可见,流体分布不平衡是液滴多分散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圆形阵列相对平行阵列来说更能促进均匀的流体输送,适用于单分散液滴的高通量制备。

64e4766e-f9a3-11ec-ba43-dac502259ad0.png

图4 MFDG个数对平行阵列和圆形阵列芯片液滴生成的影响

不同流速比对高通量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将16个MFDG集成在基于树状分布的圆形阵列芯片中,在不同流速比下制备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其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生成频率及包埋率结果如表2所示。随着流速比的增加,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粒径呈减小趋势,而生成频率呈增加趋势,而液滴的稳定性逐渐下降。由于流速比为10和12时,生成液滴的频率较慢,流速比为20时,生成液滴的稳定性不佳,液滴生成后期出现流体挂壁、拖尾、喷射等现象,液滴生成失控。综合考虑,选取流速比为15为最佳流速比。图5为高通量阵列芯片制备所得微胶囊,可以看出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均匀,形状较为规则。

表2 不同流速比制备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结果

657f0dc8-f9a3-11ec-ba43-dac502259ad0.png

图5 高通量微流控阵列芯片制备的微胶囊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设计了集成多个微流控液滴生成器的阵列芯片,以液滴直径大小、变异系数及液滴生成频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两种流体分布层结构以及两种液滴生成器模式对液滴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状分布的微通道间压力较平衡,更能实现流体的均匀输送;圆形阵列更有利于单分散液滴的形成。选择树状分布的圆形阵列芯片应用于植物乳杆菌的包埋,当流速比为15时,液滴生成频率为20.3Hz,包埋率为96.4%,实现了植物乳杆菌的高效率封装和受控释放。该研究为高通量制备益生菌微胶囊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链接:

http://dx.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2205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60

    浏览量

    444637
  • 生成器
    +关注

    关注

    7

    文章

    322

    浏览量

    22079
  • 微流控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583

    浏览量

    20150

原文标题:高通量微流控液滴生成器阵列芯片用于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科普|高通量卫星可以用来打电话吗?

    在应急现场开机,对星成功后就可以拨打任何一部电话,实现沟通。卫星电话在应急指挥现场中,也会配置高通量卫星,这类卫星设备一般配合卫星便携站,在应急现场展开后,可以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8-18 18:12 ?71次阅读
    科普|<b class='flag-5'>高通量</b>卫星可以用来打电话吗?

    如何为EMC设计选择PCB叠结构

    在设计电磁兼容性(EMC)表现优异的 PCB 时,叠结构的选择是需要掌握的核心概念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0:25 ?3130次阅读
    如何为EMC设计选择PCB叠<b class='flag-5'>层</b><b class='flag-5'>结构</b>

    为什么LED芯片正电极要插入二氧化硅电流阻挡,而负极没有?

    为什么LED正电极需要二氧化硅阻挡?回答:LED芯片正极如果没有二氧化硅阻挡芯片会出现电流分布不均,电流拥挤效应,电极烧毁等现象。由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7:37 ?308次阅读
    为什么LED<b class='flag-5'>芯片</b>正电极要插入二氧化硅电流阻挡<b class='flag-5'>层</b>,而负极没有?

    高通量卫星物联网终端赋能电力巡检:云翎智能如何破解偏远电网监控痛点

    云翎智能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高通量卫星物联网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偏远电网监控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以下从技术架构、应用场景及创新价值三个维度解析其破解难题的核心逻辑:云翎智能高通量卫星
    的头像 发表于 06-20 10:33 ?327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通量</b>卫星物联网终端赋能电力巡检:云翎智能如何破解偏远电网监控痛点

    震有科技中标高通量卫星地面网络核心网项目

    近日,震有科技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成功中标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卫星通信分公司“高通量卫星地面网络建设项目核心网系统”。这是震有科技在卫星通信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震有科技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5:11 ?644次阅读

    OptiSystem应用:环形通量仿真

    环形通量,顾名思义就是描述了光纤内部圆形半径内的通量。环绕通量通常被量化为从光纤中心开始的半径,该半径需要环绕穿过光纤的25%到75%的光能。由环绕通量值描述的光纤的功率
    发表于 04-09 08:47

    芯片封装中的RDL(重分布)技术

    封装中的RDL(Redistribution Layer,重分布)是集成电路封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主要用于实现芯片内电气连接的重新分配,并且在封装中起到连接芯片和外部引脚之间的桥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7:08 ?2798次阅读
    <b class='flag-5'>芯片</b>封装中的RDL(重<b class='flag-5'>分布</b><b class='flag-5'>层</b>)技术

    高通量玻璃微流道反应器

    定义及工作原理 高通量玻璃微流道反应器是一种利用特殊微加工技术制造的化学反应装置,具有小的通道尺寸和多样性。这些通道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并发生所需的化学反应。由于其内部的微结构,这类反应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4:13 ?399次阅读

    微流控芯片在细胞培养检测中的应用

    微流控芯片系统由于分析速度快、试剂消耗少、便于集成和高通量分析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等各领域.过去20年中,伴随材料科学的发展以及利用微加工技术操纵小尺度微流体的实现,微流控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6:07 ?482次阅读

    Aigtek高电压放大器微流控细胞筛选测试

    、应用以及高压放大器在其中的作用。 微流控细胞筛选的基本概念 微流控细胞筛选是指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细胞筛选的过程。这种技术利用微通道、微反应器等微结构,将细胞在芯片上进行分离、培养、筛选等一系列操作。由于微流控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6:33 ?480次阅读
    Aigtek高电压放大器微流控细胞筛选测试

    基于流动聚焦结构的微液滴形成机理

    芯片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流体运动形式,与基于连续流动的微流控芯片相比,液滴微流控芯片大大提升了微流控芯片的低消耗(10”~10”L)、自动化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5:29 ?630次阅读
    基于流动聚焦<b class='flag-5'>结构</b>的微液滴形成机理

    NOVA无误差液滴微流体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解开生物学奥秘的关键。然而,液滴微流体在实现单细胞分辨率、超高通量筛查方面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实现。由多分散液滴尺寸引起的液滴分选误差在多步骤分析中通常是不可避免的,这严重限制了该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6:28 ?493次阅读

    高压放大器在微结构流体喷射打印平台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绝缘衬底微结构流体喷射打印平台研发 测试目的:电流体喷射打印技术在绝缘/柔性衬底上大面积、低成本制备微结构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潜力,然而现有技术对厚度大于3mm的绝缘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1:29 ?613次阅读
    高压放大器在微<b class='flag-5'>结构</b>电<b class='flag-5'>流体</b>喷射打印平台研究中的应用

    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之微流控芯片

    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是指同时对一个样品中的多个指标或者对多个样品中的一个指标同步进行并行分析,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生物信息的新型分析技术。微流控芯片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的一种,主要包括PCR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5:50 ?807次阅读

    S型微流控芯片的优势

    、医学、物理学和化学:微流控芯片特别适用于微纳流体的精确操作,流体操作的精度可以达到纳升甚至飞秒级别。 高通量系统:通过微流体设备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4:30 ?82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