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重磅!联电收购厦门联芯所有股权,业者揣测毫无依据……

Felix分析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吴子鹏 ? 2022-04-29 00:1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4月27日,联电发布公告称,将斥资人民币48.58亿元,包括41.16亿元间接向厦门金圆产业发展公司取得其所有联合半导体(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芯)持股,以及向福建电子信息集团支付7.42亿元购买联芯的股份,本次交易将在未来三年内以60%、20%和20%的比例完成。

完成此次操作之后,联电将拥有厦门联芯全部股权,后者成为其100%全资子公司。

根据联电的公告,此次交易的付款期限和金额均是根据协议。联电对此表示,当时双方合作盖厂时就已经协议,联芯成立七年后,也就是2022年开始,联电买回合资方手里的联芯股权,将联芯纳入全资子公司。和舰当时筹备上市时,招股书证实了这一点。

联芯这7年

联芯由联电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及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合资成立,提供12吋晶圆代工服务。2014年底,联芯正式开始筹建,此后进展迅速,2015年3月份奠基动工,2016年中旬便开始了40nm试产,并迅速将良率提升至95%以上水平,2016年Q4便实现了40nm量产出货,2017年5月22日正式实现28nm量产出货。

不过,进展迅速的联芯并没有很快就成为 “现金牛”,而是陷入了长期亏损。

从此前和舰上市招股书中能够看到,联芯在报告期(截止到2018年末)内的销售额无法覆盖对应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原材料等主营业务成本。厦门联芯主营业务毛利率将持续为负,进而影响和舰的整体业务营收。

同时,招股书还提到,联芯于2016年11月建成投产,因其规划为28nm与40nm等先进制程,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购买机器设备和引进相关技术。

图源:和舰招股书

和舰是科创板首批受理9家企业中唯一连续3年亏损的公司,而主要的亏损原因就是联芯。

自成立到2021年Q3,联芯一直都处于亏损的状态。据统计,联芯在2016年-2018年期间,分别亏损达14.35亿元、16.81亿元和31.16亿元,合计金额超过60亿元。据悉,2021年联芯仍然有23.68亿元的亏损,不过已经大幅减少。

虽然持续亏损,但联电非常看重大陆晶圆代工市场,且重视对联芯的投资。近几年,联电一直在对联芯进行投入,比如在2020年的财报中依然有写到,2020年联芯向包括主要供应商在内的供应商签订了建设工程合同,合同总金额超过2095万美元。

图源:联电财报


2020年上半年,联电方面曾表示,将在2020年度投资1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主要用于联芯第二阶段扩产,将联芯28nm的产能快速拉升到2万片/月以上的水平。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联电及其子公司已经向联芯12英寸晶圆厂投资约13.7亿美元用于28-90nm晶圆代工产线建设。不过,和舰在招股书中提到,一条28nm工艺生产线的投资金额在50亿美元以上,因此联电会持续向联芯投入达62亿美元的巨额资金。

同时,联电还向联芯授权了很多技术,根据联电的财报信息,联电向联芯的28nm授权是从2017年4月1日到2022年3月31日,80/90nm工艺的授权则是要到2028年11月份到期。

联电的投资终于见到回报,目前联芯月产能已经达到2.75万片,同时自2021年Q4开始扭亏为盈,据悉2022年Q1联芯继续保持盈利,而今年联电的目标是将联芯产能提高到3.2万片/月的规模,以28纳米以下制程技术为主。

厦门赢了面子和里子

针对联芯多年的亏损,有一些人将原因归结为厦门政府和福建电子创投的参与,认为两者退出之后,联芯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是毫无依据的揣测。

翻看和舰招股书能够看到,自联芯筹建之初,联电方面就已经和厦门政府和福建电子创投约定好了,厦门金圆、福建电子创业投资但不参与厦门联芯的具体经营。

从本质上,厦门金圆、福建电子创业投资参与厦门联芯的投资基本上办了两件事情。一是完成了一次的固定收益为10%的财务投资,也就是7-10年时间,厦门金圆、福建电子创业投资不仅拿回了本金,还有10%的收益;二是在厦门当地引进了一家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很好地补充了芯片制造的版图。

可能很多人说7-10年时间10%的收益并不高,尤其是这么大宗金额的投资,但如果全面考虑,能够看到厦门政府在招商的同时还赚钱了,而且招进来的还是全球排名靠前的晶圆代工企业,那就是既有了“面子”,还赚了“里子”。

更为重要的是,领先的晶圆制造厂商还能够起到带动作用,吸引IC设计和封装等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

关于引进的争论

类似厦门引进联电,还有南京引进台积电,在大陆大力发展“中国芯”的时候,很多业者对这样的引进方式非常抵触,尤其是台积电南京厂宣布扩产28nm产能后。去年下半年,台积电正式回应了南京厂的扩产,宣布将投资28.87亿美元,用于对南京28纳米生产工厂扩建,预估月产能可达到4万片。

对于台积电南京厂的28nm扩建,以及联芯28nm及以下产能的提升,很多人将其定义为是对中芯国际等大陆晶圆代工厂的打压,将严重拖累这些晶圆代工厂冲击先进进程。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芯”发展还带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各个发达城市有自己的心思,而省份也有自己的规划,那么就导致一些紧俏资源是不够分的,要打造全产业链布局,就需要引进(我们姑且说台湾到大陆也是引进),而引进企业的级别越高越能够起到大的带动作用,快速形成一个地区的产业积聚。看魏少军教授的报告就能够看出,南京半导体产业近两年增速迅猛,IC设计业已经来到了全国第六的位置,且还在高速增长,从这个方面来看引进是好事。

但当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看,无论是台积电还是联电,大陆厂的技术都至少落后一代,台积电如果算是3nm的话可能是好几代,在国内已经实现28nm的情况下,两家公司大力扩产28nm及以下,说没有“私心”可能也没有人信。这种竞争关系,势必会给大陆晶圆代工产业发展带来一些的挑战。

但中芯国际财报已经明确写明了,它其实现阶段也吃不下这么多需求,已经满载了,所以这些引进的工厂对IC设计企业而言反而提升了效率。半导体看似只是芯片,却拥有冗长的产业链,有着明显的全球化趋势,也就必然有多元化的发展格局,闭门造车自己玩肯定是不行的,这个池子里需要“鲶鱼”。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5

    浏览量

    242035
  • 联电
    +关注

    关注

    1

    文章

    300

    浏览量

    62798
  • 联芯科技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2

    浏览量

    3371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概伦电子大手笔并购锐成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 EDA+IP深度协同

    概伦电子加码半导体核心技术布局;4月11日晚间,国内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龙头企业概伦电子(688206.SH)发布重磅公告,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11:48 ?1448次阅读

    多家私募股权公司竞相收购趋势科技

    据路透社近日发布的博文报道,多家知名私募股权公司正积极寻求收购日本网络安全巨头趋势科技(Trend Micro)。趋势科技作为一家在网络安全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企业,其市值高达1.53万亿日元(折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3:46 ?517次阅读

    燕麦科技成功收购AxisTec公司67%股权

    近日,燕麦科技宣布成功完成对Axis-Tec PTE. LTD.(以下简称“AxisTec公司”)67%股权收购。此次收购是通过其全资子公司YANMADE ELECTRONIC PTE. LTD.以自有资金进行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6:42 ?660次阅读

    科技拟1.6亿元收购昇生微

    近日,南科技宣布了一项重要收购计划,拟以不超过1.6亿元的现金收购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昇生微”)的100%股权。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南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6:17 ?547次阅读

    TCL华星收购LGDCA 20%股权

    TCL科技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TCL华星成功以26.1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LGDCA的20%股权。LGDCA是LG显示在广州的重要生产基地,专注于液晶面板的生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6:35 ?759次阅读

    科技收购晟碟半导体议案获批

    1月7日,长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收购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80%股权的议案已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予禁止决定书》和上海市闵行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审批同意。 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1:37 ?731次阅读

    利扬芯片拟收购微100%股权

    近日,利扬芯片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国微的股东李玲、李瑞麟、封晓涛、贾艳雷、孙絮研及李亮正式签订了《股权转让意向书》。根据该意向书,利扬芯片计划收购前述股东合计持有的国微100%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0:51 ?793次阅读

    兆易创新3.16亿元收购苏州赛股权

    近日,兆易创新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与合肥石溪兆易创智创业投资基金、合肥国投、合肥产投共同以现金方式收购苏州赛70%的股权,总交易金额高达5.81亿元。其中,兆易创新将以3.16亿元收购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5:03 ?974次阅读

    微拟100%收购麦歌恩:推动全面整合,加速提升市场竞争力

    微电子今日发布公告,拟100%收购上海麦歌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歌恩”)股权。此前,纳微曾于6月24日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收购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5:50 ?719次阅读
    纳<b class='flag-5'>芯</b>微拟100%<b class='flag-5'>收购</b>麦歌恩:推动全面整合,加速提升市场竞争力

    收购麦歌恩新进展:从79.31%到100%股权收购,整合优势全面释放

    科创板上市的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纳微(688052.SH)今日公告宣布拟100%收购上海麦歌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歌恩”)股权。纳微曾于6月24日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14:39 ?723次阅读
    纳<b class='flag-5'>芯</b>微<b class='flag-5'>收购</b>麦歌恩新进展:从79.31%到100%<b class='flag-5'>股权</b><b class='flag-5'>收购</b>,整合优势全面释放

    科技完成晟碟半导体80%股权收购

    科技近日宣布成功完成对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80%股权收购,标志着这一半导体领域的重大交易正式落地。此次收购中,长科技管理有限公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17:09 ?1211次阅读

    TCL科技拟收购乐金显示多项股权

    近日,TCL科技集团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控股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计划斥资108亿元人民币,收购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80%股权及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一举措标志着TCL在显示面板领域的进一步扩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4:37 ?876次阅读

    TCL华星斥资108亿元收购LGD旗下多家公司股权

    9月27日,发布了重要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计划收购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LGDCA)80%股权,以及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LGDGZ)的全部股权,并同时获取这两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4:30 ?1261次阅读

    联集成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子公司,助力公司业务高增长

    产品线高速发展。 9月4日,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集成”)(688469.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了收购控股子公司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10:53 ?586次阅读

    喜报 物通博入选2024年厦门市优秀物联网产品和应用方案

    通过初审,并最终从中精选出42个优秀应用方案。 物通博 “能耗设备上云解决方案” 成功入选“2024年厦门市优秀物联网应用方案”! 公示名单 本次获评是对物通博的产品、技术和研发实力的肯定,物通博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7:22 ?830次阅读
    喜报 物通博<b class='flag-5'>联</b>入选2024年<b class='flag-5'>厦门</b>市优秀物联网产品和应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