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为何新能源汽车减产,SiC生产线依旧需要扩产

lPCU_elecfans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电子发烧友网 ? 2022-04-20 07:4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近期,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传导到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终端市场,这其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更加露骨。从1月份至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出现同比下降,蔚来甚至宣布停产。

值得一提的是,碳化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增长市场,国内厂商纷纷布局、扩充产线。为何新能源汽车减产,SiC生产线依旧需要扩产,未来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呢?

SiC上车成为趋势,天岳先进、泰科天润、扬杰科技等加速SiC布局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6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6.29亿美元上升为 47.0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2.41%。如此巨大的市场,对于国内碳化硅厂商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从应用领域来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主要应用于汽车、航天、消费电子产品等。这其中,汽车行业会是碳化硅功率器件的主要增长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主要是应用于功率控制单元、逆变器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器等。

当下,碳化硅半导体上车已成为趋势。碳化硅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相对于SI基器件具备降低电能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更容易小型化、更耐高温高压的优势,因此被汽车厂商看中。

例如特斯拉将碳化硅用于电驱主逆变器上,Model 3采用的是ST的650V SiC MOSFET器件,用了24个SIC-MOSFET为功率模块的逆变器;比亚迪汉系列则采用了自研SiC模块,在电机控制器中应用了SIC-MOSFET模块,叠加斯达半导加码车规级SIC模组产线。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特斯拉MODEL 3在今年3月份的销量为26024台,同比上涨2.8%,排行第二,而比亚迪汉的销量为12359辆。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风向标厂商,特斯拉与比亚迪带来了碳化硅上车的拐点。小鹏G9搭载了800V碳化硅电驱平台,电驱系统最高效率可达到95%;蔚来ET7搭载SiC电驱系统等等。2021年,碳化硅在汽车领域开始放量。

目前,国内主流的碳化硅企业有华润微、士兰微、立昂微、泰科天润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带动下,多家国内厂商在近两年在碳化硅的布局均有所进展。

从2018年开始,扬杰科技布局了半导体硅片业务,产线以4英寸和6英寸为主。根据其财报,半导体硅片业务在2018年至2021年,占主营业务4.5%-5.56%之间。2020年,瞻芯电子发布国内首片6英寸SiC MOSFET晶圆。华润微拥有碳化硅功率器件制备技术,2021年,华润微推出1200V SiC MOSFET新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OBC、充电桩、光伏逆变等领域。

近期,碳化硅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布局加速。普兴公司宣布碳化硅外延高速率生长工艺开发成功。泰科天润则拥有 4英寸、6 英寸 SiC 晶圆产线,其湖南碳化硅芯片量产线开始投产,预期年产量达到6万片。天岳先进公开表示临港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新增碳化硅衬底产能约30万片/年。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减产,SiC却在扩产?

回到消费市场,汽车是碳化硅最大的增长市场。只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元器件短缺,销量有所下降,根据乘联会的分析报告称,今年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除此外,部分厂商宣布减产、停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动,对于碳化硅产业链是否会造成影响,为何晶圆厂要持续扩产?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碳化硅产业链的影响主要看碳化硅是不是供不应求。如果碳化硅本来产能充足,汽车停产后或许会有多余的产能。当然,如果碳化硅供不应求,就要持续扩产。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答案是属于后者。

那么,为什么碳化硅会供不应求,一是碳化硅衬底产能不足,二是碳化硅良率有限,三是目前国内有相对较多6英寸晶圆厂,而碳化硅主要还是基于4英寸、6英寸晶圆厂生产,利好碳化硅的生产,并且未来会以6英寸为主流。

在碳化硅衬底产能不足面。碳化硅衬底分为导电型、半绝缘型两大类,2020年,这两大类的产能分别是约40万片/年、18万片/年。在新能源汽车、5G等应用增长情况下,因此出现供不应求。

在良率方面,天岳先进在财报中提到,2018年-2020年间,公司SiC 晶棒良率分别为41%、38.57%、50.73%;衬底良率分别为72.61%、75.15%、70.44%,各年度受产品指标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波动,总体良率呈现波动上行的趋势。Wolfspeed的八英寸碳化硅晶圆的良率预计可到90%以上,超过目前6英寸线的20%-30%。总体而言,当前业内4 英寸衬底良率较高,大概为70%,6英寸良率则相对较低,为30%-50%

当下,碳化硅半导体上车已成为趋势。碳化硅衬底决定着碳化硅的产能,在碳化硅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取得碳化硅衬底似乎演变成升级迭代电动汽车功率器件的入场券。

在6英寸晶圆厂代工方面。6英寸及以下规格的晶圆片主要应用于普通消费电子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对SiC需求量的提升,6英寸晶圆厂也普遍用于生产碳化硅这类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尽管6英寸相对于12英寸工艺老旧,却是现阶段半导体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如果说国产芯片在全球12英寸、8英寸硅晶圆的产能排行相对靠后,但在6英寸硅晶圆的产能上却是有优势的。

这其中的原因是,我国是拥有6英寸晶圆厂最大的国家之一。仅仅是在2020年,中国内地6英寸及以下的晶圆厂投产就达到380万片,8英寸以及12英寸的年投产仅为220万片。从2020年开始,这个数字或将有所上升。可以设想,对于国内企业来说,6英寸晶圆产能在近两年会不会是实现芯片国产化替代的另一个机会呢?

从现有的技术来看,碳化硅市场依旧是以6英寸为主,8英寸还没有达到大规模量产阶段。中国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及应用产业联盟数据显示,到2025年,4英寸 SiC 晶圆市场将从2020年的10万片下降为5万片,而6英寸SiC 晶圆市场将从2020年的8万片增长至20万片。

根据摩尔定律,朝着大尺寸的半导体硅片肯定是最终的方向,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碳化硅也难逃摩尔定律。那么硅晶圆尺寸何时才能完成到8英寸、12英寸的“转场”呢?

根据公开消息,业内碳化硅头部厂商预计会在今年之后开始实现8英寸晶圆的量产。而对于12英寸,以电源管理芯片为例,国内某芯片厂商对记者表示,不是厂商不愿意转到12英寸,而是还要“守住”8英寸的产能,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压力更大,进入12英寸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和技术风险。对于碳化硅,这些挑战依旧摆在面前。

小结

根据摩尔定律,朝着大尺寸的半导体硅片肯定是最终的方向,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碳化硅也难逃摩尔定律。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新能源车减产,碳化硅的产能需求仍在,产业链上有所准备的企业将再迎增长空间。只不过,从当下的技术发展、良率的影响下,碳化硅上车还有更多的市场考验。

原文标题:国产碳化硅上车新计划!汽车减产毫发无伤?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

    文章

    11054

    浏览量

    103126
  • SiC
    SiC
    +关注

    关注

    32

    文章

    3263

    浏览量

    65893
  • 碳化硅
    +关注

    关注

    25

    文章

    3098

    浏览量

    50753

原文标题:国产碳化硅上车新计划!汽车减产毫发无伤?

文章出处:【微信号:elecfans,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杰和科技工业计算机AF208,打造高可靠新能源汽车检测线

    行业背景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5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关键零部件的需求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汽车供应商完成交付更需要时刻紧盯每一条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8:05 ?405次阅读
    杰和科技工业计算机AF208,打造高可靠<b class='flag-5'>新能源</b><b class='flag-5'>汽车</b>检测<b class='flag-5'>产</b><b class='flag-5'>线</b>

    技术革新,EtherCAT转CAN网关,新能源汽车电池线再升级

    技术革新,EtherCAT转CAN网关,新能源汽车电池线再升级 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浪潮下,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生产精度要求不断提升。某工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7:10 ?261次阅读
    技术革新,EtherCAT转CAN网关,<b class='flag-5'>新能源</b><b class='flag-5'>汽车</b>电池<b class='flag-5'>产</b><b class='flag-5'>线</b>再升级

    电池全自动生产线:驱动新能源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电池作为核心动力源,其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手工或半自动化生产模式因效率低、良品率波动大等问题,正被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17:31 ?400次阅读

    电池自动生产线:驱动新能源时代的智能引擎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电池作为核心储能元件,其生产效率与质量直接关乎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而电池自动生产线,正是这一领域中的关键力量,它以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8:13 ?341次阅读

    新能源线必备!汽车电子组装测试线凭啥让产能翻倍?

    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狂飙到35%,但有个“致命伤”让车企头疼:电子部件检测效率太低! 某造车新势力高管曾吐槽:“没有这条‘超级线’,我们的交付周期至少拖后6个月!”而汽车电子组装测试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3:10 ?841次阅读
    <b class='flag-5'>新能源</b>车<b class='flag-5'>产</b><b class='flag-5'>线</b>必备!<b class='flag-5'>汽车</b>电子组装测试<b class='flag-5'>线</b>凭啥让产能翻倍?

    圆柱形电池组自动化生产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支撑

    、智能化的圆柱形电池组生产线。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池生产线从电芯制备到成品组装的各个环节,和大家剖析它是如何确保每一块电池都能为新能源车提供强劲而稳定的动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0:56 ?360次阅读

    电池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新能源产业的高效引擎|比斯特自动化

    方式已无法满足行业对高效、稳定和高质量的要求。因此,电池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应运而生,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一、电池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性 (一)提升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5:13 ?434次阅读

    现代汽车暂停部分电动汽车生产线

    近日,据报道,受国内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现代汽车已作出重要决定,将对部分生产线进行产量调整。 据悉,现代汽车计划于2月24日至28日期间,暂停其位于韩国蔚山的第1工厂12号生产线的运营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5:14 ?902次阅读

    ProfiNet转EtherNet/IP实现新能源电池容量测试仪连接生产线控制系统配置案例

    在某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上,需要将采用EtherNet/IP协议的电池检测设备与采用ProfiNet协议的生产线控制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对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7:54 ?454次阅读
    ProfiNet转EtherNet/IP实现<b class='flag-5'>新能源</b>电池容量测试仪连接<b class='flag-5'>生产线</b>控制系统配置案例

    如何选择SMT生产线

    首先应明确在生产线上加工的电子产品、产品种类、产品复杂程度、产品的元器件、年产量总量;建立新生产线或对老生产线上进行改建、扩建等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生产线的规模,计算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0:57 ?696次阅读
    如何选择SMT<b class='flag-5'>生产线</b>

    储能电池组PACK生产线新能源领域的智能化高效生产引擎

    随着全球绿色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储能电池组PACK生产线正逐步成为推动新能源领域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展的重要力量。这条集成了多个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生产线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1:58 ?571次阅读

    电池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新能源行业的创新力量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电池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新能源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通过集成机器人、传送带、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实现从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7:26 ?715次阅读

    储能电池组生产线新能源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储能电池组生产线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展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新能源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4:19 ?650次阅读

    电池自动生产线:智能制造的典范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电池自动生产线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创新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6:06 ?592次阅读

    电池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驱动新能源产业的高效引擎

    新能源产业的浪潮中,电池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以其高效、精准和智能化的特点,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条生产线集成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1:09 ?78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