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种纯相超细InAs–Al纳米线的制造方法

中科院半导体所 ? 来源:ChinesePhysicsLetters ? 作者:ChinesePhysicsLetters ? 2022-04-11 13:1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文章亮点

首次在极细的InAs纳米线上原位外延生长出超导铝薄膜,并观察到硬超导能隙和双电子库仑阻塞等现象。通过调节纳米线的直径,为未来研究马约拉纳零能模打开了一个新的实验维度。

一种纯相超细InAs–Al纳米线的制造方法

图1. 纯相超细InAs–Al纳米线的微结构及输运性质。上图(从左至右):InAs–Al纳米线结构示意图、高阶环形暗场透射电镜图像、EDS成分面扫图及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像。下图(从左至右):在InAs–Al纳米线隧穿量子器件中观察到硬超导能隙和由安德列夫束缚态诱导的零偏压电导峰,在InAs–Al纳米线库仑岛器件中实现双电子周期的库仑阻塞以及库仑阻塞峰从双电子到单电子的磁场演变。

用于拓扑量子器件的纯相超细InAs–Al纳米线原位分子束外延

研究背景

半导体–超导复合纳米线有望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和拓扑量子计算。理论上,半导体纳米线可看作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的一维电子系统,而超导通过近邻效应提供配对势。在特定的电场和磁场情况下,该系统在数学上等价于Kitaev Chain模型,并在纳米线的两端产生两个马约拉纳零能模。在过去十年中,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何获得更干净平整的半导体–超导界面,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超导近邻效应,输运上体现为硬超导近邻能隙,纳米线直径大部分维持在100纳米左右。这个直径导致半导体内多个一维的子能带被占据,致使Kiteav Chain物理图像更加复杂。而直径更细的纳米线会带来更大的子能带间距以及更少的占据数,甚至有望达到单一子能带占据的极限。

内容简介

最近,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赵建华、潘东团队生长出超细的InAs–Al纳米线,其中InAs纳米线直径最细可达20纳米以下。细纳米线的另一优势反映在晶体质量上,该团队前期的实验结果表明直径低于约48纳米的InAs线为纯相单晶,而超出此直径范围的纳米线在结构上往往体现为纤锌矿和闪锌矿两相交替,并伴随有大量层错和孪晶缺陷,从而成为拓扑量子器件中杂质的一个重要来源。在量子器件制备和输运测量方面,该团队与清华大学物理系张浩课题组合作,在基于纯相的细InAs–Al纳米线中展示了硬超导近邻能隙和双电子库仑阻塞等实现拓扑量子计算的必要前提条件。此外,观察到的安德列夫束缚态诱导的零偏压电导峰也为下一步纳米线的生长和器件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反馈。

研究意义和重要性

该实验工作首次在材料生长上(辅以输运表征)探索了马约拉纳纳米线研究的一个新的实验维度——更细的纳米线直径,为接下来实现单一子能带占据(从准一维到一维)的纳米线系统做了铺垫。最近,上述联合团队在优化后的纯相超细InAs–Al纳米线中观察到了准量子化电导平台,特别是首次观察到接近量子化的零偏压电导谷到零偏压电导峰的转变[arXiv:2107.08282]。此外,还依据清华大学物理系刘东等人的理论预言,制备出基于纯相超细InAs–Al纳米线的马约拉纳量子耗散器件,有效地过滤掉由缺陷引发的平庸安德烈夫束缚态。该器件结构有助于更高效地寻找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相关信号[Phys. Rev. Lett. 128 (2022) 076803]。

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简介

为了保证重要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和显示度,CPL于2012年6月开设了Express Letters栏目。此栏目发表速度快,学术质量高。截至2020年底,平均每篇被引用约20次,已经在国内物理学界建立起良好口碑与声望,来稿数量不断增加。

原文标题:用于拓扑量子器件的纯相超细InAs–Al纳米线原位分子束外延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179
  • 纳米线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2

    浏览量

    8006

原文标题:用于拓扑量子器件的纯相超细InAs–Al纳米线原位分子束外延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种带通滤波器在无位置传感器转子检测中的应用

    摘 要:论文研究了一种直流无刷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位置的硬件电路检测方法。结合传统“反电动势\"方法,分析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带通滤波器延时检测电路。该电路不仅可以抑制高频分量和消除直
    发表于 08-04 14:56

    一种无序均匀固体器件的网格优化方法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光子芯片实验室研发了一种无序均匀固体器件的网格优化方法,成果获中国发明专利(ZL202410659505.2)授权。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6:10 ?289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无序<b class='flag-5'>超</b>均匀固体器件的网格优化<b class='flag-5'>方法</b>

    代高速芯片晶体管解制造问题解决了!

    心存疑虑,根据imec在2025年VSLI研讨会上的最新声明,这家研究巨头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尖端叉片晶体管设计方法,解决了制造难题,这将推动晶体管的未来持续发展。 叉片晶体管(Forksheet)是
    发表于 06-20 10:40

    异步电机模糊控制的研究

    摘要:传统三异步电机控制算法的参数固定不变,不能使控制系统直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针对此问题在传统矢量控制系统中引入了模糊P控制方法,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出一种新型模糊門控制器,在 M
    发表于 06-13 09:41

    VirtualLab应用:亚波长结构偏振光栅的深入分析

    栅偏振器 组件内部光场分析仪: FMM 演示了一种分析器,它允许计算通过光栅组件传播的光场。为此目的,FMM是要采用不同形状的周期结构。 利用傅里叶模态法(FMM,也称为RCWA)分析了稀疏介质纳米线网格的偏振相关特性。
    发表于 05-26 08:45

    VirtualLab Fusion应用:亚波长结构偏振光栅的深入分析

    演示了一种分析器,它允许计算通过光栅组件传播的光场。为此目的,FMM是要采用不同形状的周期结构。 利用傅里叶模态法(FMM,也称为RCWA)分析了稀疏介质纳米线网格的偏振相关特性。
    发表于 04-28 10:09

    微光如刃炸裂美学:瑞沃微灯丝技术开启震撼新篇!

    在人类追求光明的漫长史诗中,灯丝的演变犹如部微缩的科技进化史。瑞沃微新品发布的“灯丝”,标志着这场追逐已进入纳米尺度的精妙境界。这种直径仅为头发丝百分之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4:32 ?233次阅读
    微光如刃炸裂美学:瑞沃微<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细</b>灯丝技术开启震撼新篇!

    VirtualLab Fusion应用:亚波长结构偏振光栅的深入分析

    栅偏振器 组件内部光场分析仪: FMM 演示了一种分析器,它允许计算通过光栅组件传播的光场。为此目的,FMM是要采用不同形状的周期结构。 利用傅里叶模态法(FMM,也称为RCWA)分析了稀疏介质纳米线网格的偏振相关特性。
    发表于 03-28 08:55

    一种永磁电机用转子组件制作方法

    。 本文着重阐述了这种电机转子使用胶粘剂对磁钢和芯轴直接粘接的制造方法,不需要进行同轴度机加工,并为这种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种自动调心定位机构;
    发表于 03-25 15:20

    VirtualLab Fusion应用:透镜的设计与分析

    与设置:单平台互操作性 连接建模技术:构透镜 ? 构透镜(柱结构分析) ? 传播到焦点 ? 探测器 周期性微纳米结构可用的建模技术: 作为一种严格的特征模态求解器,傅里叶模态法(
    发表于 03-04 10:05

    OptiFDTD应用:用于光纤入波导耦合的硅纳米锥仿真

    介绍 在高约束芯片上与亚微米波导上耦合光的两主要方法是光栅或锥形耦合器。[1] 耦合器由高折射率比材料组成,是基于具有纳米尺寸尖端的短锥形。[2] 锥形耦合器实际上是光纤和亚微米波导之间的紧凑模式
    发表于 01-08 08:51

    OptiFDTD应用:用于光纤入波导耦合的硅纳米锥仿真

    介绍 在高约束芯片上与亚微米波导上耦合光的两主要方法是光栅或锥形耦合器。[1] 耦合器由高折射率比材料组成,是基于具有纳米尺寸尖端的短锥形。[2] 锥形耦合器实际上是光纤和亚微米波导之间的紧凑模式
    发表于 12-11 11:27

    利用全息技术在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在硅晶圆内部制造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在硅晶圆内部制造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1:45 ?808次阅读

    一种简单高效配置FPGA的方法

    本文描述了一种简单高效配置FPGA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微处理器从串行外围接口(SPI)闪存配置FPGA设备。这种方法减少了硬件组件、板空间和成本。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4:57 ?1766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简单高效配置FPGA的<b class='flag-5'>方法</b>

    超导纳米线延迟线单光子成像器件进展及应用

    延迟线单光子成像器件是一种新型的单光子成像器件,它利用超导纳米线特有的高动态电感构造低速微波传输线,通过对输出电脉冲进行时间逻辑分析,同步读取光子的到达时刻和空间位置。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4:48 ?900次阅读
    超导<b class='flag-5'>纳米线</b>延迟线单光子成像器件进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