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研究

中科院半导体所 ? 来源:今日新材料 ? 作者:今日新材料 ? 2022-03-25 11:3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二维材料,是原子以薄片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不过一直被限制在强化学键系统。今日,由弱非共价键连接分子组成的2D材料已经从晶体上实现剥离。

目前许多研究都集中在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上,这些二维材料,通常是通过从晶体上剥离超薄原子片来制备的。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方法要求晶体包含通过强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层,而仅层与层之才有弱结合的范德华力。今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崔勇团队在Nature上发文指出了,事实情况并非总是如此1。作者证明,当层中的分子仅通过弱的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时,可以从悬浮在液体中的晶体中获得具有高纵横比(长度与厚度之比)的2D纳米片。

晶体上剥离纳米片

作者选择超分子配合物supramolecular coordination complexes (SCCs)作为研究的模型体系。在这些配合物中,特殊设计的有机分子作为电子供体(配体)与金属阳离子形成化学键网络,而金属阳离子是电子受体。这种配体是星形的,并形成复合物,其中六个金属阳离子被放置在星形的每个点上(图1).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研究

图1|超分子配合物的剥离。将超分子配位化合物(SCC)晶体悬浮在液体中,并对其进行超声处理。晶体由堆叠薄片组成,每个薄片由与锌离子结合的星形有机配体分子组装而成。配体中的离域电子(π云)相互作用,在分子之间形成非共价键,将片层固定在一起。在实验中,单片和双片从晶体上剥离(剥落)。液相剥离以前曾用于从晶体(如石墨烯)上剥离薄片,其中层中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相比之下,SCC中的薄片被认为太脆弱,不能在剥落中存活,但今日发现并不脆弱。

配位体不仅桥接和连接金属阳离子,而且还含有芳香单元(含有苯环或相关环系的基团),通过非共价键将分子连接在一起。制备的晶体,可以看作是片状堆叠,类似于范德瓦尔斯晶体(如石墨)的层状结构。但是,与典型范德瓦尔斯晶体不同,这些薄片不是连续的共价键网络。相反,是由离散分子组成。

在范德瓦尔斯晶体中,单层可以被机械剥离(剥离)以产生2D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力学和热学性质,与大块晶体截然不同。此外,2D材料的高表面积对于一系列应用是令人感兴趣的,例如(光)电子学、传感、催化以及能量转换和存储。

液相剥离技术,最初是为了从石墨上剥离原子层而开发的,随后扩展到其他范德瓦尔斯晶体。在这项技术中,晶体悬浮在液体中,并提供能量(例如,使用超声波)以实现剥落。可以选择不同液体,以防止剥离片材的再聚集。这一成熟工艺,已经应用于数十个范德瓦尔斯晶体,并提供了数量足够大的纳米片,可在不同领域探索其潜在应用。不幸的是,实现剥离所需的高能量,通常也会使片材破裂6。因此,这项研究发现液相剥离可以应用于超分子配合物SCCs是着实令人惊讶的,因为这些复合物比范德瓦尔斯晶体脆弱得多。

通过对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晶体施加超声波,从超分子配合物SCC制备2D薄片,这是首次从大块晶体“自上而下”生产离散分子的液体悬浮薄片。材料表征揭示了,纳米片薄至2至3纳米,横向尺寸高达12微米,并且非常结晶,没有可观察到的缺陷。作者使用其他表征技术表明,2D材料是由与大块晶体相同的分子组成。

超分子配合物SCC中的配体,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设计,即在复合物中形成手性分子的堆叠7。在化学中,手性是分子的一种几何性质,它区分互为镜像的异构体。因此,超分子配合物SCCs可以作为生物活性分子或药物的手性传感平台:与其镜像异构体相比,具有一定手性的分子,以更高的亲和力与超分子配合物SCCs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对映选择性。这项研究表明,2D材料在手性传感方面比块体超分子配合物SCC更好。在剥离时,2D材料的高表面积,将更多且可能不同结合位点暴露于与块状晶体中可获得的手性分子的环境中,导致对映体选择性识别的三到四倍增强。

液相剥离,可以应用于分子晶体的这一证明,可以很容易地从其他超分子配合物SCC中获得高纵横比的纳米材料,或者实际上从成千上万的可用晶体有机化合物中都可以获得,这将极大地扩展纳米材料的调色板。然而,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仍然存在。首先,尚不清楚哪种类型的有机晶体可用于剥离。此外,是什么决定了“剥离性”和所形成的纳米结构的形态?

该项研究计算出,超分子配合物SCC中的层内键,虽然比范德瓦尔斯晶体中的弱,但大约是层间结合强度的两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超分子配合物SCC优先分裂以产生薄片。此外,乍一看,这与目前理解一致,即通过液相剥离产生的纳米材料形态,由面内与面外结合强度比率决定8,9。然而,再看一眼,与导致范德瓦尔斯晶体类似结果的比率存在数量上的不匹配。例如,从石墨剥离的石墨烯片具有与超分子配合物SCC相当(如果不是更低)的纵横比,但是层内与层间结合强度的比率高得多8,9。这可能意味着其他因素也在控制超分子配合物SCCs的液相剥离中起作用,例如溶剂在层间的渗透。因此,研究超分子配合物SCCs的脱落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溶剂的选择,对于其他有机晶体的液相剥离将是重要的:一方面,晶体必须不溶于液体;但另一方面,在溶剂和纳米片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相互作用以防止再聚集。对于许多系统来说,找到一种能达到正确平衡的溶剂,可能是极其困难的。一种可能的方法是,使用表面活性剂溶液,例如去年用于有机半导体红荧烯分子晶体的液相剥离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其产生纳米带和纳米棒。最后,对于实际应用,将需要后处理方法,例如,选择特定尺寸纳米片,并将纳米片精确地沉积到基底上。这种方法发展,对于所有通过液相剥离产生的纳米片仍然是一个挑战11。

尽管如此,从分子晶体中生产液体悬浮纳米材料的简单方法,对于基础和应用研究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突破。如果增加了可以制造的二维纳米材料的范围,可能有助于理解剥离分子晶体与其块体对应物,在光学、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有何不同。

原文标题:二维材料,层层剥落,如何不脆弱?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晶体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394

    浏览量

    36727
  • 材料
    +关注

    关注

    3

    文章

    1368

    浏览量

    28040
  • 2D
    2D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7

    浏览量

    15626

原文标题:二维材料,层层剥落,如何不脆弱?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大学在二维钙钛矿光电探测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图1.(a)热调控示意图;(b)PL光谱;(c)TRPL mapping图。 近日,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王生浩教授团队在二维钙钛矿光电探测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通过热调控方法制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8-12 09:31 ?158次阅读
    上海大学在<b class='flag-5'>二维</b>钙钛矿光电探测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基于碳纳米材料的TPU导电长丝制备与性能研究

    、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等各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与质量监控.基于碳纳米材料的TPU导电长丝制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10:21 ?174次阅读
    基于碳<b class='flag-5'>纳米</b><b class='flag-5'>材料</b>的TPU导电长丝<b class='flag-5'>制备</b>与性能<b class='flag-5'>研究</b>

    二维材料高通量生产和溶液加工上取得新突破

    1背景介绍二维材料作为材料科学领域的明星,自2004年石墨烯首次被成功剥离以来,便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这类材料的电子仅可在两个维度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07:20 ?645次阅读
    <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材料</b>高通量生产和溶液加工上取得新突破

    世界首台非硅二维材料计算机问世 二维材料是什么?二维材料的核心特征解读

    据外媒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利用原子级厚度的二维材料(非硅)成功研制出功能完整的计算机,标志着新型电子设备开发的重要进展。这是一项突破性成果;首次利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5:25 ?776次阅读

    基于STM32的二维码识别源码+二维码解码库lib

    基于STM32的二维码识别源码+二维码解码库lib,推荐下载!
    发表于 05-28 22:04

    基于STM32的二维码识别源码+二维码解码库lib

    基于STM32的二维码识别源码+二维码解码库lib项目实例下载! 纯分享帖,需要者可点击附件免费获取完整资料~~~【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内容!
    发表于 05-23 20:45

    2025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暨二维材料国际研讨会圆满闭幕 | 晟鹏二维氮化硼散热膜

    4月11-13日,2025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暨二维材料国际研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此次论坛旨在推进世界范围内石墨烯和二维材料等新型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06:31 ?472次阅读
    2025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暨<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材料</b>国际研讨会圆满闭幕 | 晟鹏<b class='flag-5'>二维</b>氮化硼散热膜

    泰克科技测试设备在二维金属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经典二维材料以其原子级厚度、独特的电学/机械性能和多样的结构,成为纳米技术领域的基础材料,和二维金属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5:06 ?556次阅读
    泰克科技测试设备在<b class='flag-5'>二维</b>金属<b class='flag-5'>材料</b><b class='flag-5'>研究</b>中的应用

    北航&amp;北大《Nature》:连续化制备高性能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的新突破

    二维纳米材料在航空航天、柔性电子、生物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连续化组装工艺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绊脚石”。 近日,北航在这一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程群峰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在二维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0:40 ?668次阅读
    北航&amp;北大《Nature》:连续化<b class='flag-5'>制备</b>高性能<b class='flag-5'>纳米</b>复合薄膜<b class='flag-5'>材料</b>的新突破

    二维周期光栅结构(菱形)光波导的应用

    : ?周期:400纳米 ?z方向延伸(沿z轴的调制深度):400nm ?填充系数(非平行情况下底部或顶部):50% ?倾斜角度:40? 总结—元件 具有非正交二维周期的菱形(菱形)光栅结构,通过定制接口
    发表于 01-23 10:37

    雷钰团队及合作者在二维材料缺陷调控及生物应用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原子级薄的材料层分散在液体中,是一种常用的二维材料剥离方法。在液相剥离法中,通常会借助超声处理以破坏范德华力,此操作易引发分散所得二维纳米片的厚度出现较大差异。与此同时,为获取高产率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36 ?717次阅读
    雷钰团队及合作者在<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材料</b>缺陷调控及生物应用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利用液态金属镓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2D NSs)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液态金属镓(Ga)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2D NSs)的方法。该方法在接近室温下通过液态镓的表面张力和插层作用破坏范德华力,将块体层状材料剥离成二维纳米片。此外,该过程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09:28 ?981次阅读
    利用液态金属镓剥离<b class='flag-5'>制备</b><b class='flag-5'>二维纳米</b>片(2D NSs)的方法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帮助制备(1~100nm)级的纳米薄膜

    纳米薄膜材料,是纳米材料二维空间内的应用材料,是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0:42 ?680次阅读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帮助<b class='flag-5'>制备</b>(1~100nm)级的<b class='flag-5'>纳米</b>薄膜

    基于非层状二维材料β-In2S3的超高频谐振式气压传感器

    线性(非线性程度仅为0.0071)和快响应(内禀响应时间低于1微秒)的优异传感性能。研究人员还阐明了纳米机电谐振器的频率设计规律,并成功实验测定了材料弹性模量和器件内应力,为基于二维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6:13 ?1.6w次阅读
    基于非层状<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材料</b>β-In2S3的超高频谐振式气压传感器

    AFM | 二维材料MXene的光电转换与储能进展

    研究背景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光电性质的发现,人们对除石墨烯之外的其他二维平面材料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1:01 ?2117次阅读
    AFM | <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材料</b>MXene的光电转换与储能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