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聂海胜、刘伯明、唐洪波三人搭载神舟十二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舱,成为中国空间站第一批太空游客。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短期停留到中期停留,再到停留在太空站生活三个月,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近30年的发展,是一次又一次的开拓创新和梦想。
很多人会问中国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俄几乎垄断了航天技术。如今,太空中有80%的人造卫星属于美国或俄罗斯。始建于1998年的国际空间站,其核心技术与材料也都出自美俄两国。直到今天,中国航天事业才迎头赶上。
由于国际空间站已经接近使用寿命,预计2024年退役,也就是说到了2024年,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近地轨道空间站。在很大概率上,中国的空间站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人类太空探索事业的一件重器。
在此背景下,Smartbi也参与了中国航天的伟大事业。
“在任务准备过程中,贵公司人员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不计酬劳得失,协助制定方案,优化查询流程,进行国产数据库适配,加班加点开发测试,完成多项个性化定制需求,所提供的数据查询软件受到中心领导与各参试岗位人员一致好评。”这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后专门给Smartbi的感谢信。简单而有力的话语,道出了Smartbi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留下的浓墨重彩。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Smartbi精益求精的技术初心和臻于至善的服务体系,也是弘扬和传承载人航天精神的真实写照。
从为天问一号探测器海量飞行数据的查询和分析提供保障,到体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再到护送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发射,Smartbi一路以技术为指导,锐意进取,一次次为中国航空事业提供助力。
神舟十二号的返舱,还只是精彩的开篇,接下来还有更为激动人心的续篇。在今明两年,中国将通过11次航天发射,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一步步开启了新的星际探索之旅Smartbi也将继续努力,积极帮助祖国宇航的伟大事业,在太空中写下中国梦!
-
探测器
+关注
关注
15文章
2713浏览量
74597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文章
49220浏览量
251478 -
载人飞船
+关注
关注
0文章
72浏览量
16384 -
航空航天
+关注
关注
1文章
429浏览量
2523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广电计量与中国AOP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技术为翼 创新为核:泰德航空如何助力中国航空工业“弯道超车”?
四维图新亮相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中科曙光助力中航结算公司构建私域文档智能问答系统
卓翼智能荣获第九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第九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镭神智能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CASAIM与中国航天达成全自动化光学测量技术合作
TE Connectivity亮相2024中国航展
霍尼韦尔:继续对国产飞机提速扩产及持续优化提供支持
比亚迪仰望U8闪耀2024珠海航展
国之重器 助梦翱翔 |中科亿海微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构筑融通的坚实智造之基!神州鲲泰亮相第二届中国航空工艺设备博览会

构筑融通的坚实智造之基!神州鲲泰亮相第二届中国航空工艺设备博览会——融通·共链 智造·领航

2024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首届智能载具与低空空域管控论坛在成都举行

新质赋能 低空“高飞” 2024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首届智能载具与低空空域管控论坛举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