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融合的机器人接近传感,有技术落伍了吗?

Robot Vision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李宁远 ? 2022-03-16 07:4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接近传感器涉及的范围很广,不管是使用电磁场、光还是声波,都能检测物体的存在。这一类传感也是机器人应用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作为一类赋予机器人“感知”的器件,接近传感是机器人走向智能化的关键。

相对于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中的接近传感应用是最多的。在2015年前后移动机器人刚兴起时,以激光雷达为主,使用IR(红外)技术的接近传感和超声波技术的接近传感为辅是大部分移动机器人厂商的选择。


IR与超声波落伍了吗?

基于简单IR(红外)技术的接近传感器只测量信号强度,并可能受到目标反射率的影响,这相较于现在最先进的技术而言是显得有些功能单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IR接近传感已经落伍了。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光电式接近传感,基于IR的传感IC功耗低,体积小,而且功能已经足够成熟,是实现很多基本感应功能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而且随着技术升级,PIR(Passive Infra-Red)技术也大幅提升了红外接近传感的性能。现阶段很多国产红外接近传感中都内置了高精度算法单元,可以自适应当前环境,最远感知距离可以达到二十几米。高精算法单元的加入使得IR传感IC能够有效地区分开检测信号与干扰信号,加强了对目标的感知。

此类芯片内部器件的集成也在丰富,更大性能的运算放大器与运算放大器周边电路的加入让IR传感IC能够对感知信号进行预处理;高精度晶振与屏蔽时间定时器的加入有效抑制了重复误动作。虽然在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中,IR传感不能满足足够智能的感知,但在辅助方向上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高效益。

超声波同样如此,我们仅以移动机器人为例,在行驶过程中对连续透明物体的感知上,超声波接近传感肯定是最理想的选择。得益于超声波传感能感知传播时间的变化,而不是仅仅返回信号。所以在补足机器人感知上超声波同样没有落伍。

同样高性能ToF不同的技术特点


早期的ToF设备由于对频率和精度的要求极高,同时受限于体积和成本,一般都只在工业领域应用。现在在CMOS芯片上实现光脉冲相位的测量已经不是难事,小型模块带来的高性能接近传感能力大大增强了机器感知的能力。

FlightSense

利用ToF实现高性能有很多不同的技术,不同的特点。FlightSense是ST的ToF技术,可以根据所发射光子的反射时间直接测量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准确测距,不受目标表面特性的影响。

(图源:ST)


FlightSense结合了ST独特SPAD技术的优势、成熟的自有成像工艺和高产能封装。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阵列和物理红外滤光片,再加上微型可回流封装,该技术加持下的ToF接近传感能够在各种环境照明条件下实现最佳测距性能。ST的FlightSense凭借算法(直接ToF)和巧妙的模块构造,能够通过深度检测视野(FoV)内的不同对象,FoV有高达500 cm +的检测范围。该技术下器件串扰抗扰度超过80 cm,并具有动态污迹补偿功能,是接近性和高性能感知之间很好的一次结合。

3D深度

两种最为常用测量方法连续波(CW)方法和脉冲方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ADI的ToF借助了微软的Azure Kinect技术,基于CCD脉冲拓展了在3D深度上功能。

(图源:ADI)


这种技术带来的最直接的性能提升在分辨率和像素上,即分辨率更高,像素更小。1024(水平)× 1024(垂直)像素阵列加上3.5μm×3.5μm方形像素可以以极高的安全性辅助目前的机器人人机协作。从器件的表现来看,调制频率的升高与噪声的降低对成像功能性能的提升都是很直观的。

深度计算引擎的锦上添花能够以更优的方式使用成像器,发挥器件百分百的性能。三维的深度扫描检测让机器人系统不仅能够感测周围环境,还能够解析环境。深度扫描后的数据可以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导航路径规划,对环境数据的深度采集与分析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机器人移动的前提。目前SLAM是移动机器人最主流的地图构建方法,深度信息能给SLAM提供更便于计算的方法。这是任何做移动机器人厂商都无法拒绝的特色。

机器人多种接近传感融合

红外接近传感在手势识别上领先的感知能力、超声波传感在透明物体上的检测能力、ToF在成像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单一的接近传感赋予了机器人不同的感知能力,多种接近传感的互相融合才能构筑起机器人丰富的感知。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9

    浏览量

    214428
  • IR
    IR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39

    浏览量

    57833
  • TOF
    TOF
    +关注

    关注

    9

    文章

    506

    浏览量

    3747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的基础,也是三者的实现终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精密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汽车自动化焊接线、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农机、3D 打印机等领域。而智能制造装备中工业
    发表于 07-26 11:22

    工业通信界的“月老”:CC\\-Link IE和DeviceNet如何牵起机器人的“红线”

    简单,项目推进也更顺利。它就像一个“万能转换器”,让工业机器人轻松适配各种设备,告别“水土不服”。 耐达讯通信技术CC-Link IE和DeviceNet的合作,打破了工业通信的壁垒。这种技术
    发表于 06-12 14:35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图,电子技术资料网站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广和通发布机器人开发平台-电子发烧友网NVIDIA Isaac 英伟达综合性机器人开发平台NVIDIA Isaac 是英
    发表于 05-13 15:02

    详细介绍机场智能指路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负责接收旅客的语音指令,以便机器人理解旅客的需求。 环境感知与信息融合 :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会进行融合处理。例如,激光雷达提供的距离信息和摄像头捕捉的视觉信息相结合,能让
    发表于 05-10 18:26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视觉实现的基础算法的应用

    结合IMU(惯性测量单元)进行多传感融合。 三、总结与展望 技术融合趋势 机器人视觉与SLAM的结合(如视觉惯性里程计VIO)是当前研
    发表于 05-03 19:41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机器人入门的引路书

    的非常好的,特别是一些流程图,很清晰的阐释了概念 很适合作为初学者入门的引路书 还能了解很多技术和框架,破除初学者的自负困境,让初学者知道功能是由很多开发者维护的,前人已经为各种产品搭建了完善的框架。避免陷入得一个单打独斗的错觉 一直蠢蠢欲动ros2和
    发表于 04-30 01:05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非常重要的地位。 先说这个自主机器人的计算系统。计算系统是自主机器人的关键部件。自主机器人通过智能计算系统与物理世界交互,自主地完成任务。通常会包括几个关键的模块,分别是传感模块,感知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0-13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计算挑战

    阅读《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0-13章,我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工程实践了全新认识。第10章从实时性角度剖析了机器人计算加速问题。机器人定位
    发表于 01-04 01:15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 多模态融合的创新与突破 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突破在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应用。相比于仅通过文字进行人机交互的传统方法,现代机器人能够融合
    发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市场的融合闭环是自主经济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没有人类直接控制的情况下自
    发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初品的体验

    解决许多技术的和非技术的挑战,如提高智能体的自主性、处理复杂环境互动的能力及确保行为的伦理和安全性。 未来的研究需要将视觉、语音和其他传感技术机器
    发表于 12-20 19:17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6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背景知识与基础模块

    物理交互纳入智能系统的核心要素。 第3章是探讨机器人计算系统。这一章节详细阐述了自主机器人的软硬件架构。计算系统需要满足机器人任务对算法的精度、实时性和功耗要求。书中介绍的多传感
    发表于 12-19 22:26

    接近开关在机器人应用中的优势 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方式

    接近开关在机器人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信号输出方式也多样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接近开关在机器人应用中的优势 非接触式检测 : 接近开关能够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09:29 ?935次阅读

    自主移动机器人如何实现传感融合

    工业5.0背后的理念是人类与人工智能(AI)驱动的机器人一起工作,发展愿景则是这些机器人用于支持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性,并为制造商节省大量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5:34 ?846次阅读

    医疗机器人什么用

    医疗机器人作为现代医疗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产物,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自主或协作地完成手术、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医疗任务,为医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下是对医疗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15:32 ?211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