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两期的国产主控驱动芯片盘点中已经可以看出,不管是以M0内核为代表的小型工业机器人还是以M4、M7内核为代表的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国产芯片的硬实力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国际大厂。国外大厂的机器人芯片做了三期,国产如果只做两期想来也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本期我们依然盯紧国内厂商,再找一些值得玩味的优秀芯片。
峰岹科技FU68XX系列
作为国内专精于电机控制的半导体厂商,峰岹科技在驱动控制上无疑是有独到之处的。在工业设备、运动控制、电动工具、消费电子、智能机器人、IT及通信等任何有驱动控制的领域,FU68xx系列的表现都无可指摘。
峰岹科技的芯片系列很多,应用在机器人应用的是FU6832系列。因为峰岹科技走的是芯片设计加电机驱动架构加电机设计三合一的体系,所以在整体性能的把控上优势很大。在驱动控制上,FU6832系列采用了双核芯片架构,使用了8051内核加ME(电机控制引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驱动专用IP内核摆脱了“卡脖子”限制,同时双核架构可以独立运行控制算法,算力能力也大大提高。ME集成诸多硬件模块,可通过硬件自动完成电机FOC/BLDC运算控制; 8051内核则用于参数配置和日常事务处理,双核并行工作实现各种高性能控制。
FU6832系列自带支持CRC校验的16kB Flash ROM、256 bytes IRAM和768 bytes XRAM。模拟外设这些也一个不少,在8051内核内部集成有高速运算放大器、比较器、Pre-driver、高速ADC、高速乘/除法器、CRC、SPI、I2C、UART、LIN、多种TIMER、PWM等功能,还内置高压LDO,适用于BLDC/PMSM电机的方波、SVPWM/SPWM、FOC驱动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峰岹科技提出的高鲁棒性控制算法,较传统FOC算法调试简单,鲁棒性好,观测器精度高,位置估算精度可以到±2°。优秀的控制加持,FU6832系列在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有很多案例。
中颖电子SH32F系列
SH32F系列中的SH32F205是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MCU,最高支持120MHz主频。作为中颖电子旗下的一款高性能主控芯片,如果仅仅是M3的内核性能,还不值得单独在机器人应用上拿出来说道。在内核性能之外,SH32F205采用存储器指令加速结构,能够让系统获得近乎零等待的运行效率。对于响应时间极为严苛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运行效率的提升才是重点。
SH32F205集成了数学运算协处理器,集成了电机控制外围模拟器件,依靠高运算能力和集成度能实现2台电机的FOC矢量控制和软件PFC控制。在集成的数学运算协处理器(MACP)中,内置了硬件CORDIC运算器、硬件IQ除法器和FOC专用硬件SVPWM引擎。指令效率上的优势将运算层面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控制角度看,SH32F205搭配了两个独立的电机控制PWM模块(16 bit),四个通用PWM定时器模块(GPT),三个高速运算放大器,三个模拟比较器以及三个独立的12位2M SPS多通道高速ADC。这种配置完成工业机器人控制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要说不足的点在哪,那就是该系列对工业通信协议并没有做全面的覆盖,这可能会增加设计难度。
万高V84xx系列
万高更为出名的是他们在电力通信方面的应用,海燕、飞鸽加上蜂鸟三个系列在主控、通信以及计量上各有所长。继万高2021年进军通用MCU市场之后,2022年万高已经表明要进军电机控制市场。我们不妨先看看在机器人应用上万高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不看他们的MPU,单看MCU的话V84xx系列已经具备完成机器人主控的能力。V84XXX 系列使用高性能的 ARM Cortex-M4F 32位的RISC内核,工作频率为180 MHz,并配置了FPU处理ARM单精度数据处理指令和数据类型,同时还配有DSP和MPU。单从内核性能来看,应付机器人应用只能说完全没有问题。
最大5MB的FLASH和1MB的RAM比之前很多家国内厂商都“富裕”。而这个系列最“富裕”的应该是定时器模块,8个16 bit定时器,2个32 bit定时器,其中两个PWM定时器带死区控制和紧急刹车,用于控制类场景效果不俗。ADC模块则较少,最多配置1个12 bit的ADC,但好在通道多,有16个,而且转换时间很快在0.5us左右。另外这个系列安全性很高,做了Flash存储加密,96-bit芯片唯一代码。
小结
在机器人上游核心器件的国产替代大潮中,优秀的国产芯片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在性能不输的前提下,国产芯片利用成本和周期等多方面固有优势为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增添了不少助力。
峰岹科技FU68XX系列
作为国内专精于电机控制的半导体厂商,峰岹科技在驱动控制上无疑是有独到之处的。在工业设备、运动控制、电动工具、消费电子、智能机器人、IT及通信等任何有驱动控制的领域,FU68xx系列的表现都无可指摘。

(图源:峰岹科技)
峰岹科技的芯片系列很多,应用在机器人应用的是FU6832系列。因为峰岹科技走的是芯片设计加电机驱动架构加电机设计三合一的体系,所以在整体性能的把控上优势很大。在驱动控制上,FU6832系列采用了双核芯片架构,使用了8051内核加ME(电机控制引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驱动专用IP内核摆脱了“卡脖子”限制,同时双核架构可以独立运行控制算法,算力能力也大大提高。ME集成诸多硬件模块,可通过硬件自动完成电机FOC/BLDC运算控制; 8051内核则用于参数配置和日常事务处理,双核并行工作实现各种高性能控制。
FU6832系列自带支持CRC校验的16kB Flash ROM、256 bytes IRAM和768 bytes XRAM。模拟外设这些也一个不少,在8051内核内部集成有高速运算放大器、比较器、Pre-driver、高速ADC、高速乘/除法器、CRC、SPI、I2C、UART、LIN、多种TIMER、PWM等功能,还内置高压LDO,适用于BLDC/PMSM电机的方波、SVPWM/SPWM、FOC驱动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峰岹科技提出的高鲁棒性控制算法,较传统FOC算法调试简单,鲁棒性好,观测器精度高,位置估算精度可以到±2°。优秀的控制加持,FU6832系列在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有很多案例。
中颖电子SH32F系列
SH32F系列中的SH32F205是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MCU,最高支持120MHz主频。作为中颖电子旗下的一款高性能主控芯片,如果仅仅是M3的内核性能,还不值得单独在机器人应用上拿出来说道。在内核性能之外,SH32F205采用存储器指令加速结构,能够让系统获得近乎零等待的运行效率。对于响应时间极为严苛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运行效率的提升才是重点。

(图源:中颖电子)
SH32F205集成了数学运算协处理器,集成了电机控制外围模拟器件,依靠高运算能力和集成度能实现2台电机的FOC矢量控制和软件PFC控制。在集成的数学运算协处理器(MACP)中,内置了硬件CORDIC运算器、硬件IQ除法器和FOC专用硬件SVPWM引擎。指令效率上的优势将运算层面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控制角度看,SH32F205搭配了两个独立的电机控制PWM模块(16 bit),四个通用PWM定时器模块(GPT),三个高速运算放大器,三个模拟比较器以及三个独立的12位2M SPS多通道高速ADC。这种配置完成工业机器人控制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要说不足的点在哪,那就是该系列对工业通信协议并没有做全面的覆盖,这可能会增加设计难度。
万高V84xx系列
万高更为出名的是他们在电力通信方面的应用,海燕、飞鸽加上蜂鸟三个系列在主控、通信以及计量上各有所长。继万高2021年进军通用MCU市场之后,2022年万高已经表明要进军电机控制市场。我们不妨先看看在机器人应用上万高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图源:万高)
不看他们的MPU,单看MCU的话V84xx系列已经具备完成机器人主控的能力。V84XXX 系列使用高性能的 ARM Cortex-M4F 32位的RISC内核,工作频率为180 MHz,并配置了FPU处理ARM单精度数据处理指令和数据类型,同时还配有DSP和MPU。单从内核性能来看,应付机器人应用只能说完全没有问题。
最大5MB的FLASH和1MB的RAM比之前很多家国内厂商都“富裕”。而这个系列最“富裕”的应该是定时器模块,8个16 bit定时器,2个32 bit定时器,其中两个PWM定时器带死区控制和紧急刹车,用于控制类场景效果不俗。ADC模块则较少,最多配置1个12 bit的ADC,但好在通道多,有16个,而且转换时间很快在0.5us左右。另外这个系列安全性很高,做了Flash存储加密,96-bit芯片唯一代码。
小结
在机器人上游核心器件的国产替代大潮中,优秀的国产芯片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在性能不输的前提下,国产芯片利用成本和周期等多方面固有优势为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增添了不少助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国产芯片
+关注
关注
2文章
357浏览量
31046 -
机器人芯片
+关注
关注
0文章
7浏览量
271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者的基础,也是三者的实现终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精密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汽车自动化焊接线、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农机、3D 打印机等领域。而智能制造装备中工业
发表于 07-26 11:22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产品介绍 旭日5芯片10TOPs算力-电子发烧友网机器人开发套件 Kria KR260机
发表于 05-13 15:02
详细介绍机场智能指路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负责接收旅客的语音指令,以便机器人理解旅客的需求。
环境感知与信息融合 :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会进行融合处理。例如,激光雷达提供的距离信息和摄像头捕捉的视觉信息相结合,能让机器人更准确地识别周围环境
发表于 05-10 18:26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机器人入门的引路书
ROS的全称:Robot Operating System 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的 目的 :ROS支持通用库,是通信总线,协调多个传感器
为了解决机器人里各厂商模块不通用的问题,让机器人
发表于 04-30 01:05
国产重载机器人胜算几何
目前全球范围内重载机器人生产商主要包括库卡、发那科、安川、ABB、川崎等,根据高工机器人调研显示,全球重载机器人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前五大厂商。
深圳发力机器人AI芯片攻关,万年芯助推国产化替代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旨在引导各方资源汇聚,全力推动芯片技术迈向新高度,为国产化替代奠定坚实基础。万年芯作为半导体领域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这个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计算系统,自主机器人的感知系统,自主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自主机器人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0-13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计算挑战
阅读《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0-13章,我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工程实践有了全新认识。第10章从实时性角度剖析了机器人计算加速问题。机器人定位中的SLAM算法需要处理两个计算密集型任务:
发表于 01-04 01:15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的局限性以及衡量大模型的关键指标。阅读了该部分后,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这种震撼不仅来源于技术本身的先进性,更来源于它对传统机器人控制方式的颠覆。
传统机器人的局限性与大模型的变革
传统的
发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继之而来,北京理工大学在2002年发布的“汇童”系列机器人,实现了无外接电缆的行走。
三、问题与挑战
具身智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发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初品的体验
的学习资源,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该书还可以向公众普及相关的知识,以提升社会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从而为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
发表于 12-20 19:17
开源项目!用ESP32做一个可爱的无用机器人
简介
作者在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后,利用空闲时间制作了一个他一直想做的机器人——可爱无用机器人。
无用机器人原理是一个连接到开关的电机,通过逻辑门控制。当开关被推到“开”时,机器人启动
发表于 09-03 09:3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