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猫,量子力学,和手机人像摄影之变

脑极体 ? 来源:脑极体 ? 作者:脑极体 ? 2021-11-26 19:0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类媒体,脑极体还经常会关注量子计算、类脑芯片、元宇宙等等各种前沿科技。有不少人问过我:AI媒体关注这些有什么用?把精力放在研究算法、模型之类的不好吗?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希望看到具象的技术背后,产业、科研、消费市场等一系列谜团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某一个技术的全部潜力,解锁隐藏的关卡。

说到这个,是因为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机摄影,已经成为高端手机品牌的旗舰“角斗场”,是手机技术体系中变化最快的领域。而每一次迭代中展现出的新技术、新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变化,背后都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73eb71da468e47c7ad24c29d0362aab4~tplv-tt-shrink:640:0.image
本文图源脑极体

11月25日,OPPO Reno7系列新品正式发布。其中,有两个信息尤为值得关注:一是,全球首发搭载OPPO与索尼联合开发的IMX709超感光猫眼镜头,在人像视频和影像体验层面带来全方位提升;二是,底层封装的OPPO自研图像处理单元,OPPO永久独占。

合作开发、深度调优、软硬件协同,是近几年来头部手机厂商都在发力的方向,OPPO并不是孤例。但永久独占的自研实力,属实不多见。

群雄逐鹿的手机摄影赛道,挑战与价值分别是什么?顺利捕捉到产业机会、占据独特身位的OPPO,又经历了怎样的厚积与薄发?在OPPO Reno7系列发布的时间节点,很适合回看一下,人像摄影技术背后的隐藏脉络。

为什么人像摄影升级很重要?

科技世界里最出名的猫,大概就是薛定谔的猫。这只猫的出现,推翻了被物理学家玻尔认为不可挑战的三大公理“态叠加”“测不准”“观察者”。而在人像视频的赛道上,IMX709超感光猫眼镜头的出现,也是为了解决三大挑战:

1.感光难。要在光线不足条件拍出清晰影像,需要增加摄像头的进光量,但受限于机身空间和重量,无法一味地增大感光元器件尺寸。这时候,很多厂商会选择结合软件算法来弥补,这又会增加手机功耗,视频相比平面摄影的计算量级、实时性更高,也让感光软硬件协同的难度更大。

2.自然度。视频的信息密度更高、互动性更强,能够更生动地呈现出人物情绪。而既要更加真实、个性,又需要增加实时美化、氛围感的修饰,背后依靠的是更强大的计算能力、算法能力,以及对美学的理解,单一优化无法完全满足人像视频的拍摄需求。

3.门槛高。今天,普通人已经可以轻松拍出专业级平面人像,但拍摄、剪辑、处理视频,依然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如何降低用户拍摄视频的门槛,更轻松地拥抱影像创作,是摆在许多手机厂商面前的命题。

此次OPPO Reno7系列首发搭载的“猫眼”摄影,瞄准的正是这些未被真正解决的挑战。

OPPO Reno7的人像蝶变三步曲

如前所说,人像视频赛道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此次Reno7系列也发挥了OPPO的多重优势,完成了人像视频能力的质变:

第一步,软硬协同,大幅提升感光能力。

Reno7上正式商用的IMX709“猫眼镜头”,底层运用OPPO自研RGBW图像处理单元,解决了功耗与算力的平衡问题,感光能力提升60%,噪点降低35%。

44ae8b116e2549e39dd1a0433504d21d~tplv-tt-shrink:640:0.image

具体来说,OPPO从传感器底层入手,将自研四合一像素聚合算法与RGBW像素排列范式相结合,增强捕光能力,大幅提升暗光拍摄表现,同时让超感光猫眼镜头具备主摄、广角、黑白三种拍摄能力,以一抵三。同时,IMX709兼容不同SoC平台和第三方App,兼容性更强,在提升视频画质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功耗。

首次将算法写入传感器硬件,实现了影像质量与手机功耗的平衡。

第二步,审美加持,呈现大师级最美人像。

硬件能力突破只是开始,OPPO Reno7系列借助大师级人像调优,将优秀审美融合到算法当中,呈现出更自然的人像之美。

借助AI能力,可以在不同场景下调动不同算法。比如暗光下自动调用月光夜景算法,对亮度、色彩和纯净度进行优化,让视频画面更明亮、更纯净;在逆光环境下,则自动调用Live HDR算法,可以保持背景和主体均清晰,让人像细节更加突出,呈现出大片效果。

在视频美颜和视频美妆方面,新增了3款Reno7专属妆容,共14款AI美妆,帮助用户轻松实现上镜自由;AI焕采美颜2.0,支持6重100级美颜调节,能够智能鉴别面部特征和生理瑕疵,让自拍视频变得自然而有质感。

通过AI自学习可实现发丝级人像抠图,构建AI自然景深效果,背景光源重构技术让光斑更具层次感,让人像在视频中更具氛围感,打造“氛围美人”。加上情绪滤镜,增加背景光源层次感,烘托氛围;多景同录,前置支持基础人像美颜,后置支持变焦,增强临场感……

基于OPPO常年来对人像摄影的美学理解与技术应用,不断提升人像视频的感官天花板。

第三步,降低门槛,释放视频创作价值。

让人像视频的拍摄难度与用户体验的简易程度达成平衡,OPPO Reno7选择将更丰富的AI视频作为答案。

比如全新升级的Soloop即录App打通了系统相册,可以智能甄选相册内的视频素材,通过内置的23款智能模板,一键输出成片,实现即拍即分享。

加上21款风格化音乐模板和44款“一句话成片”模板,进一步降低视频剪辑门槛,让普通人也能轻松记录生活、制作大片。

具体效果如何呢?我们用三个高频场景去感受一下:

当你想要随手记录生活,保留下与家人好友过生日、吹蜡烛的美好瞬间:

OPPO Reno7系列的前置超感光猫眼镜头,让暗光环境下的人像更清晰、更有质感,让后疫情时代下生活中弥足珍贵的“小确幸”,都被保存下来。

5dd50b0412354337aa2fddeef70f0be1~tplv-tt-shrink:640:0.image

当你渴望成为个人博主,开启第二职业或是分享生活,无论探店视频还是户外露营,OPPO Reno7系列的超高宽容度让逆光等苛刻条件下,人像和背景都能清晰呈现。

e9cb4ca9dfb740e79db292d4ac53637f~tplv-tt-shrink:640:0.image

如果你是每次拍照都被恋人吐槽的手残党,那么配备单反级人像背景虚化功能的OPPO Reno7系列,可能会终结你“人像杀手”的称号,让对方永远是你镜头下的最美主角。

6c815017e1ef42f8b585e18ed0eb1811~tplv-tt-shrink:640:0.image

可以看到,OPPO Reno7系列的前置超感光猫眼镜头,带来的不仅仅是某种技术或者硬件的创新,而是软硬件、审美、用户体验的多维升级。

最强之矛与最强之盾

从Reno5首次提出人像视频概念,到Reno7让人像视频各维度达成完美均衡,OPPO的自研技术,让Reno系列“轻松拍出最美人像”的初心,变得具有技术和市场的双重说服力。

如果说人像视频是一个手机厂商“亮底牌”的时候,那么OPPO手里无疑有多张牌可以打。每一次迭代背后,可以看到三重支撑力量。

第一,深耕RGBW影像技术路线的决心。

将自研图像处理单元封装在IMX709传感器逻辑层,让OPPO对IMX709享有永久独占权,拉开了差异化竞争身位。行业内首次深度合作,源于OPPO对RGBW影像技术创新方向的坚持和投入。

2bfda2eba1bb423cb2dc9d3022a8e6a4~tplv-tt-shrink:640:0.image

OPPO R7 Plus率先搭载RGBW传感器

在2015年上市的R7 Plus上,OPPO就率先商用了索尼的RGBW传感器——IMX278,提升手机在暗光环境下的成像表现。当时,受限于技术条件、制程工艺等,RGBW没能成为手机影像的主流技术。OPPO却坚持在这一技术路线上不断积累。

OPPO发现,将自研四合一像素聚合算法写入传感器硬件,利用传感器本身的算力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能够降低功耗和发热问题。

但这条算法“硬化”的技术路线并不容易:算法写入硬件后就不能修改,也会损失部分性能,这要求算法模型足够强大,并且能够与硬件完美适配融合,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RGBW传感器的价值。

最后,通过“赛马机制”多轮PK,优中选优,2019年12月,确定了OPPO内部团队自研的算法为最优RGBW算法方案,开始了与索尼针对RGBW技术的产品化过程。此次OPPO Reno7搭载的IMX709超感光猫眼镜头,更采用了行业最先进的22nm制程工艺,同样的性能情况下功耗节省30%。

对技术方向的长期坚持,才有了最终完成算法“硬化”挑战的突破。

第二,是长期布局人像摄影的战略选择。

技术红利成为手机高端市场的必备要素,已经是业内共识,但选择哪个技术赛道却各有不同。今年发布的iPhone 13等新品,纷纷开始强调人像与视频结合的功能及应用,而OPPO将人像摄影作为产品发力的长赛道,这一战略选择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

早在2012年,OPPO就发布全球首款具备“美颜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Ulike U701,能够智能识别面部并修饰皮肤、美化五官等。而真正代表OPPO人像摄影进化路径的Reno系列,更是不断将技术、美学、体验交融迭代,推动人像视频领域不断革新。

在Reno3上,OPPO首发了视频防抖算法,Reno4 Pro则搭载了定制的索尼IMX708传感器,和自主研发的月光夜景视频算法。自Reno5系列开始,行业正式迎来首款将人像视频作为核心卖点的手机,OPPO通过焕采视频美颜、AI视频增强和视频超级防抖3.0等创新功能,开创了人像视频赛道。

91a96bee3f7c4ef5b8a3142ed3eabeea~tplv-tt-shrink:640:0.image

此后,OPPO不断深化人像视频的竞争壁垒。为了增加美的“氛围感”,Reno6引入三重AI模型,对人像视频之美进行全方位提升,普通用户也能轻松拍出自带电影氛围感的人像视频片段。如今,Reno7系列通过底层自研算法,再一次将人像视频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质感和便携性。

今天,手机影像也成为大众移动生活中的首要需求点,而OPPO对人像摄影赛道的长期战略,使其没有错过这一机会窗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产品力优势。

第三,是对用户体验的洞察和重视。

有必要现在就急着啃下算法“硬化”这块硬骨头吗?OPPO坚持人像摄影的基点与自信来自何处?

更进一步,OPPO的战略眼光,与对底层自研技术的迫切,或许都源于一个源头:对用户体验的洞察与重视。

预判未来的手机影像能力发展,打造一个完美的影像系统,都是极其困难的。但如果从用户为中心来思考,一切又变得十分简单。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5G正式商用,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10亿,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需求:一是影像表现形式不断丰富。直播带货、短视频、vlog等视频内容,能承载更多元、更立体的信息,成为全民消费数字内容的主流媒介形式。二是视频拍摄的制作门槛不断降低。日常生活中,手机被用来拍摄视频的频率也快速增长,根据OPPO的用户调研报告,OPPO手机用户打开系统相机直接切换到视频录制界面的比例快速上升。从乡野到城市,从少儿到老人,全社会跑步进入个性化视频时代。

对手机厂商来说,影像技术可以有无数种实现方式,但对用户来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为生活之美的记录者、创作者。如何帮助用户自我实现,或许才是最正确的路,没有之一。

“轻松拍出最美人像”的OPPO Reno系列,这两年的人像摄影探索,某种程度上也为整个行业摸索出了一条前行之路,打开了新的机遇。

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用户渴望差异化创新,厂商希望寻找新的空间,观察者则期盼看到充满想象力的技术方向与可能性。

技术是最强之矛,让企业不断突破局限;技术也是最强之盾,形成守住城池的壁垒。 OPPO用最强之矛与最强之盾的对决,迭代出IMX709超感光猫眼镜头的能力,也让人像摄影这个熟悉的功能点,正在浮现出新的动能与变化。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Reno7背后的技术值得被看见,被关注,或许是因为看似简单的功能其实都隐藏着一个更大的世界:当我们翻看每一张照片或每一帧视频,技术的力量也在蓄势待发,等待着鼎革天地又一宽。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

    文章

    18636

    浏览量

    184485
  • OPPO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5277

    浏览量

    82059
  • 摄影
    +关注

    关注

    0

    文章

    75

    浏览量

    13922
  • 量子力学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01

    浏览量

    2149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RIGOL示波器支持GHz级量子密钥分发测试

    一、引言 1.1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重要性 在信息时代,数据安全至关重要。传统加密技术虽广泛应用,但存在被量子计算机破解的风险。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密钥传
    的头像 发表于 08-10 15:19 ?380次阅读

    NVIDIA携手Ansys和DCAI推进流体动力学量子算法发展

    为抓住这一机遇,Ansys 宣布,将利用在 Gefion 超级计算机上运行的 NVIDIA CUDA-Q 量子计算平台,推进流体动力学应用的量子算法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5:28 ?544次阅读

    量子计算最新突破!“量子+AI”开启颠覆未来的指数级革命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型计算模式,其核心在于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特性,实现远超经典计算机的并行计算能力。 ? 何为量子叠加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00:40 ?1.2w次阅读
    <b class='flag-5'>量子</b>计算最新突破!“<b class='flag-5'>量子</b>+AI”开启颠覆未来的指数级革命

    捕捉光的量子态:单光子信号验证实验揭秘

    01背景介绍在现代量子技术领域,单光子作为量子信息的最小载体,其精准操控与探测技术已成为量子通信网络建设、量子计算机研发、超灵敏量子传感等前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7:26 ?555次阅读
    捕捉光的<b class='flag-5'>量子</b>态:单光子信号验证实验揭秘

    滤波器在量子计算中的潜在应用:噪声控制与信号提纯

    的噪声干扰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滤波器在量子计算中的潜在应用,尤其是在噪声控制与信号提纯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量子计算的挑战与机遇 量子计算,这一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1:06 ?454次阅读

    量子处理器是什么_量子处理器原理

    量子处理器(QPU)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以下是对量子处理器的详细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01-27 11:53 ?1103次阅读

    霍尔效应和量子霍尔效应的原理与机制

    理解量子力学和受限电子系统的行为提供了独特视角。理解量子霍尔效应首先需要了解经典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的起源与发现 霍尔效应的发现是在19世纪末,当时电磁学和物理学取得了显著进展。埃德温·霍尔当时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名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0:20 ?1525次阅读

    【一文看懂】什么是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代表了一种突破性的计算方法,它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在某些复杂问题上实现超越传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从药物研发到气候模拟,量子计算在多个领域展示了巨大的潜力。但量子计算究竟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4:08 ?1309次阅读
    【一文看懂】什么是<b class='flag-5'>量子</b>计算?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关系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领域,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概念 量子通信 :是利用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新型通信方式。它基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53 ?1570次阅读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 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 1. 量子叠加原理 量子叠加原理是量子通信的基础之一。在量子力学中,一个量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50 ?2558次阅读

    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 量子通信与传统通信的区别

    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 量子通信技术是一种前沿的通信技术,它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利用量子态进行信息传递。这种技术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得它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军事领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45 ?2001次阅读

    菱形石墨烯结构及其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QAH)作为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课题,有望在无耗散电子学中带来革命性的应用。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QAH效应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其特征是在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霍尔电阻的量子化。这种量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09:52 ?686次阅读

    是德示波器在量子通信中的潜在应用

    量子通信技术概述及其挑战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例如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实现安全、高速的信息传输。与经典通信相比,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6:46 ?704次阅读
    是德示波器在<b class='flag-5'>量子</b>通信中的潜在应用

    华为公开量子计算新专利

    近日,华为公司公开了一项名为“一种量子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芯片系统”的专利,其公开号为CN118780379A。 该专利深入探索了量子计算的前沿领域。量子计算,作为一种利用量子力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00 ?1155次阅读

    “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助力大规模流体动力学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领域,来自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本源量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其合作机构的研究团队近日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QCFD)方法,并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08:02 ?1053次阅读
    “本源悟空”超导<b class='flag-5'>量子</b>计算机助力大规模流体动<b class='flag-5'>力学</b><b class='flag-5'>量子</b>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