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从离散到集成,电机驱控的三大选择

Robot Vision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李宁远 ? 2021-11-09 08:0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目前电机控制一般分成电机驱动器IC,栅极驱动器IC加上MOS/IGBT这些功率器件。电机驱动器IC以小型化,高性能,高功率高压为方向发展,栅极驱动器IC则半桥,三相桥以及隔离系列为主。这三部分每个部分在市面上都有很多产品,但在电机领域的玩法从产品组合上看无外乎“离散”,“智能集成”以及“功率集成”这三种。

离散型驱控方案

这种“离散”型的组合方式,即各个器件部分都是分立的,从MCU到栅极驱动器到MOS。这种离散的组合方式很好理解,属于入门级的玩法。三个组合部分相互分立,保证了各个部分的灵活性,比如功率管有新的型号可以直接进行替换,整体的方案不需要大改动。
这种驱动组合方案对于步进电机BDC以及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可以提供拓展性很高的产品组合。上图就是一个步进电机驱动的离散实现。每个绕组的自由端子分别连接独立功率开关,电流沿一个方向在电机绕组中流动。二极管用于钳位关断时开关两端的电压。
这种玩法的弱势之处显而易见,分立的器件无法做到高集成度和高紧凑性。这会使得PCB的空间占比很高。

智能集成型驱控方案

智能集成指的是将MCU与栅极驱动器进行集成,成为一个整体的模块。集成后的模块与功率器件配合完成电机的驱控。
这种集成方式应该是最节省PCB空间的方式,从ST的STSPIN32来看这种高集成度大约节约了80%的空间,同时在电路上复杂度也会降低不少。
(STSPIN32系列,ST)
以STSPIN32F0A为例,该器件有三个半桥式栅极驱动,电流容量为600mA,能够驱动功率MOSFETs或IGBT。器件内部的3.3V DC/DC降压转换器可为MCU和外部元件供电,而其内部的LDO线性稳压器则可为栅极驱动器供电。还有很多额外的集成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可用于信号调节,集成可编程阈值的比较器可实现过电流保护功能。
这种集成模式的缺点就在于,在MCU的选择上很有限,就STSPIN32这个系列而言ST也就出了两款低压和一款高压的选择。这种集成模式一般都用于高级BLDC控制。

功率集成型驱控方案

最后这一种玩法也就是将栅极驱动器与功率管进行集成。这种集成方式也会大幅节省PCB空间,虽然不及MCU+栅极驱动集成节省80%的空间那么大,做到节省60%还是没问题的。这种集成虽然没有了在MCU选择上的限制,但是相应的,在电源设备选择上就不那么灵活了。同时,功率集成的成本在这些玩法中是最高的。
(功率集成板,ST)
PWD5F60就是集成了栅驱动器和双半桥四个N通道功率MOSFETs功率集成器件。从这个器件的性能来说,集成功率MOSFET具有1.38Ω的RDS(ON) 和600 V漏极—源极击穿电压,自举二极管则提供上桥臂的栅极驱动。这种器件的高集成度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有效地驱动负载。一般这种功率集成器件都会在下部和上部驱动部分都具有UVLO保护功能, 可防止电源开关在低效率或危险条件下工作。
牺牲电源设备的选择灵活性,以及功率集成带来的高昂成本,这种玩法带来的是极领先的EMI性能。

写在最后

这三种模式覆盖了从MCU到栅极驱动器到功率管的分立以及集成玩法,各玩法的优势都很突出,而相应的劣势在对比下也极为明显。如何根据电机应用方向从设计上选取匹配的玩法才是控制上最优的选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机控制
    +关注

    关注

    3577

    文章

    1990

    浏览量

    272509
  • 驱控芯片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

    浏览量

    159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ioneMotor_DSC28034_L3F控一体板现货库存

    AioneMotor_DSC28034_L3F控一体板是中科昊芯新推出的性能卓越电机控一体板,采用了昊芯HXS320F28034PNT RISC-V DSP芯片,该芯片集成化昊芯自
    发表于 06-27 09:07

    多相电机的奇妙世界(1):多相的跨越

    本文是第二届电力电子科普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刘自程、王光宇、朱荣培、蒋栋、罗翔宇、包木建、朱梓豪等投稿。1多相的跨越——电机系统的技术进步之路交流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08:33 ?240次阅读
    多相<b class='flag-5'>电机</b>的奇妙世界(1):<b class='flag-5'>从</b><b class='flag-5'>三</b>相<b class='flag-5'>到</b>多相的跨越

    嵌入式直力矩电机设计及其系统仿真分析

    摘要:针对所要设计的转塔刀架嵌入式直力矩电机的应用领域和技术指标,计算确定了嵌入式直力矩电机的初步尺寸及各项性能参数,分别建立了基于 AnsofRMxpr 的力矩
    发表于 06-11 15:11

    集成相FOC预驱动芯片ZH6358概述

    ZH6358 是一款工作电压 7V~32V、最高耐压 40V 的高集成相 FOC 预驱动芯片。集成了 FOC 控制算法,DCDC 或 LDO 自供电,上管 PMOS 下管 NMO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6:34 ?452次阅读
    高<b class='flag-5'>集成</b>度<b class='flag-5'>三</b>相FOC预<b class='flag-5'>驱</b>驱动芯片ZH6358概述

    上汽通用五菱与臻科技、芯驰科技达成深度合作

    近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上汽通用五菱与臻科技、芯驰科技宣布达成深度合作。基于芯驰最新发布的E3620P主控芯片产品家族,方将共同打造行业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解决方案,覆盖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1:20 ?1085次阅读

    对比款主逆变器,SiC和Si IGBT差距巨大!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去年开始,20万价位以上的纯电车型,基本已经在主电机逆变器上使用了SiC功率模块。甚至在2025年,SiC主已经被下放到10万元价位的车型上,SiC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09:08 ?1489次阅读
    对比<b class='flag-5'>三</b>款主<b class='flag-5'>驱</b>逆变器,SiC和Si IGBT差距巨大!

    电机系统的扭矩估算方案

    电机是电动汽车核心的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扭矩或制动扭矩,驱动车辆前进并进行动能回收。扭矩估算算法也成为主电机扭矩安全的重点。目前常用的扭矩估算算法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6:26 ?834次阅读
    主<b class='flag-5'>驱</b><b class='flag-5'>电机</b>系统的扭矩估算方案

    3月13日在线研讨会 | 主电机系统的功能安全设计

    本次研讨会,经纬恒润将结合自身在功能安全方面咨询和实践经验,针对主电机系统,系统架构设计、扭矩监控方案、关断路径设计等多个维度出发,分析探讨主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3:59 ?448次阅读
    3月13日在线研讨会 | 主<b class='flag-5'>驱</b><b class='flag-5'>电机</b>系统的功能安全设计

    步进电机智能系统,编码器究竟如何选择

    步进电机智能系统,编码器的选择是一个关键决策,它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精度。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选择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07:34 ?571次阅读
    <b class='flag-5'>从</b>步进<b class='flag-5'>电机</b><b class='flag-5'>到</b>智能系统,编码器究竟如何<b class='flag-5'>选择</b>?

    利用预芯片提高无刷电机驱动可靠性:8V 至 100V、3 相直流无刷电机

    没有一定的电机驱动设计经验,一般是不敢随便去设计高功率的无刷电机驱动器。主要是因为无刷电机的驱动电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MOSFET的驱动电路和电路异常工作保护机制。如果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09:42 ?3484次阅读
    利用预<b class='flag-5'>驱</b>芯片提高无刷<b class='flag-5'>电机</b>驱动可靠性:8V 至 100V、3 相直流无刷<b class='flag-5'>电机</b>预<b class='flag-5'>驱</b>

    永磁直电机组的构网型控制

    ? 永磁直电机组的构网型控制 ? ?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10:52 ?689次阅读
    永磁直<b class='flag-5'>驱</b>风<b class='flag-5'>电机</b>组的构网型控制

    PAC智能电机控制集成栅极驱动器的MCU应用方案

    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主要有大部分:控制器、栅极驱动器(即我们常说的预),以及功率 MOSFET/IGBT。本文介绍了PAC智能电机控制带预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5:11 ?1505次阅读
    PAC智能<b class='flag-5'>电机</b>控制<b class='flag-5'>集成</b>栅极驱动器的MCU应用方案

    ACM6755 支持3霍尔应用的全集成相直流无刷电机驱动IC方案

    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大力推广支持3霍尔应用全集成相直流无刷(BLDC)电机ASIC-ACM6755.该芯片工作电压5V-28V,相电流4.8A,集成算法+预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6:21 ?1216次阅读
    ACM6755  支持3霍尔应用的全<b class='flag-5'>集成</b><b class='flag-5'>三</b>相直流无刷<b class='flag-5'>电机</b>驱动IC方案

    飞创龙门双直线电机平台的高精度应用实例

    动态的维定位需求,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及效率提升的关键力量。下面是飞创龙门双直线电机平台的高精度应用实例分享。
    的头像 发表于 10-04 08:00 ?70次阅读
    飞创龙门双<b class='flag-5'>驱</b>直线<b class='flag-5'>电机</b>平台的高精度应用实例

    无刷电机驱动芯片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刷电机因其高效、低噪、长寿命等显著优势,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电动汽车航空航天。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17:28 ?13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