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2021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以“云深处,新世界”为主题,首次阐释了一个全新的云上世界。他认为,一个以云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正在形成,随着云网端技术进一步融合,未来无论企业或个人,计算将进一步向云上迁移。
这个全新的体系正在三个层次演进:首先在基础设施层,云向下定义硬件,自研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建设云为核心的硬件体系;其次,核心软件基于云来重构,开源社区成为创新中心,并催生低代码等新的开发方式,让云更易用;最后在应用层,未来随着5G网络发展,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催生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
基础设施云化:为云而生的芯片
回顾科技发展的历程,张建锋表示,云计算与各类新型技术融合,从一个狭义的IT组成部分,到今天IT已经变成云的一部分。
这背后,云计算首先突破了云操作系统“飞天”这样的核心技术,让管理上百万台服务器成为可能。而后,“盘古”存储系统创新性的进行了存算分离,将所有硬盘资源池化,提升数据可靠性。
更进一步,云向下定义硬件。“神龙”架构是阿里云“软硬一体”技术的重要一步,通过对硬件moc芯片的重构,用硬件来做虚拟化,实现了虚拟化0损耗,与行业拉开了代际的领先优势。
最终,云对硬件的定义走到了最核心部件——芯片。在现场,张建锋展示了阿里第一颗为云而生的CPU芯片倚天710,这颗芯片采用业界最先进的5nm工艺,单芯片容纳高达600亿晶体管,是业界性能最强的ARM服务器芯片。
张建锋表示,倚天710是阿里云推进“一云多芯”策略的重要一步,正如云上用户不需关心服务器运维一样,他们也不再需要关心芯片。这是基于云的新型计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背后逻辑正是要强调基于云的特点来构建整套硬件的技术体系。
云原生蓬勃发展:重塑软件开发方式
在云基础设施之上,云原生技术取代了传统IT软件,并在开源社区蓬勃发展。传统IT软件被云原生技术取代,
张建锋认为,在传统IT时代,开源软件只是大型商业软件的补充,但云计算出现之后,开源变得标准化。近年来云原生技术的创新大多来自开源社区,例如容器改变了传统的应用架构,并成为行业标准。他表示,阿里巴巴是开源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开源项目数超过2700个,是中国开源项目最多的企业。
再此之上,基于云的软件开发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张建锋认为,大型软件向系统软件转变,应用软件让企业自己开发。大型商业软件不仅意味着高昂的成本、还面临漫长的咨询和实施周期,但低代码不一样,任何业务人员、哪怕不懂代码,也可以搭建自己的应用,加快创新速度。
基于钉钉的低代码开发是一种新的开源模式。钉钉上的低代码开发应用8个月增长了86万。如此“大爆发”正是因为打破了应用开发的封闭环境,让开发者从企业专业的IT人员逐步走向个人,开发成本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张建锋表示,就阿里巴巴自身而言,已经落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实践。目前,阿里巴巴业务100%跑在公共云上,并且实现应用100%云原生化。
云上新世界:新物种大爆发
未来,随着5G等通信技术发展,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从而催生更多云上新物种。张建锋表示,就像最早有了电,后来有了电网,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出现了丰富的电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云经历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类比就像出现了电和电网,传统IT被云取代,但真正的改变还没到来。他认为,未来将出现无数的云上新物种,这样的技术爆发已经有了很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将看到“电器”爆发一样的时代机遇。
他举例说,云、网、端的深度融合,已经催生出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例如阿里巴巴发布的“无影”,它仅有名片大小,适配所有屏幕,连上阿里云就是一台超级电脑。工程师们已经在使用无影进行编程,因为数据都在云端,不在本地电脑存储,工程师不用再担心核心代码的泄露,也不用再购置高配硬件,就能随时随地使用无限算力,处理各种复杂计算需求。
张建锋认为,“未来所有数据都将在云上,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设备、有多少设备,每个人、每个企业在云上有一个专属空间,所有的计算负载可能都在云上发生。未来,端的形态将变得更轻薄、更友好,以满足随时随地的创新。”

这个全新的体系正在三个层次演进:首先在基础设施层,云向下定义硬件,自研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建设云为核心的硬件体系;其次,核心软件基于云来重构,开源社区成为创新中心,并催生低代码等新的开发方式,让云更易用;最后在应用层,未来随着5G网络发展,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催生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
基础设施云化:为云而生的芯片
回顾科技发展的历程,张建锋表示,云计算与各类新型技术融合,从一个狭义的IT组成部分,到今天IT已经变成云的一部分。
这背后,云计算首先突破了云操作系统“飞天”这样的核心技术,让管理上百万台服务器成为可能。而后,“盘古”存储系统创新性的进行了存算分离,将所有硬盘资源池化,提升数据可靠性。
更进一步,云向下定义硬件。“神龙”架构是阿里云“软硬一体”技术的重要一步,通过对硬件moc芯片的重构,用硬件来做虚拟化,实现了虚拟化0损耗,与行业拉开了代际的领先优势。
最终,云对硬件的定义走到了最核心部件——芯片。在现场,张建锋展示了阿里第一颗为云而生的CPU芯片倚天710,这颗芯片采用业界最先进的5nm工艺,单芯片容纳高达600亿晶体管,是业界性能最强的ARM服务器芯片。
张建锋表示,倚天710是阿里云推进“一云多芯”策略的重要一步,正如云上用户不需关心服务器运维一样,他们也不再需要关心芯片。这是基于云的新型计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背后逻辑正是要强调基于云的特点来构建整套硬件的技术体系。
云原生蓬勃发展:重塑软件开发方式
在云基础设施之上,云原生技术取代了传统IT软件,并在开源社区蓬勃发展。传统IT软件被云原生技术取代,
张建锋认为,在传统IT时代,开源软件只是大型商业软件的补充,但云计算出现之后,开源变得标准化。近年来云原生技术的创新大多来自开源社区,例如容器改变了传统的应用架构,并成为行业标准。他表示,阿里巴巴是开源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开源项目数超过2700个,是中国开源项目最多的企业。
再此之上,基于云的软件开发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张建锋认为,大型软件向系统软件转变,应用软件让企业自己开发。大型商业软件不仅意味着高昂的成本、还面临漫长的咨询和实施周期,但低代码不一样,任何业务人员、哪怕不懂代码,也可以搭建自己的应用,加快创新速度。
基于钉钉的低代码开发是一种新的开源模式。钉钉上的低代码开发应用8个月增长了86万。如此“大爆发”正是因为打破了应用开发的封闭环境,让开发者从企业专业的IT人员逐步走向个人,开发成本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张建锋表示,就阿里巴巴自身而言,已经落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实践。目前,阿里巴巴业务100%跑在公共云上,并且实现应用100%云原生化。
云上新世界:新物种大爆发
未来,随着5G等通信技术发展,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从而催生更多云上新物种。张建锋表示,就像最早有了电,后来有了电网,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出现了丰富的电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云经历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类比就像出现了电和电网,传统IT被云取代,但真正的改变还没到来。他认为,未来将出现无数的云上新物种,这样的技术爆发已经有了很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将看到“电器”爆发一样的时代机遇。
他举例说,云、网、端的深度融合,已经催生出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例如阿里巴巴发布的“无影”,它仅有名片大小,适配所有屏幕,连上阿里云就是一台超级电脑。工程师们已经在使用无影进行编程,因为数据都在云端,不在本地电脑存储,工程师不用再担心核心代码的泄露,也不用再购置高配硬件,就能随时随地使用无限算力,处理各种复杂计算需求。
张建锋认为,“未来所有数据都将在云上,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设备、有多少设备,每个人、每个企业在云上有一个专属空间,所有的计算负载可能都在云上发生。未来,端的形态将变得更轻薄、更友好,以满足随时随地的创新。”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云计算
+关注
关注
39文章
7982浏览量
140866 -
计算体系
+关注
关注
0文章
6浏览量
7544 -
阿里云
+关注
关注
3文章
1017浏览量
4439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DPU核心技术论文再次登陆体系结构领域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近期,鄢贵海团队研究成果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中发表。该研究主要围绕KPU敏捷计算架构展开,KPU具有超强异构核集成和调度

睿创微纳AI芯片技术登上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顶级会议
近日,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顶级会议HPCA 2025(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Performance Computer Architecture)在美国召开。会议共收到534篇来自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及高校的论文投稿,最终录用率仅为21%。
阿里云代理优惠上云指南——火伞云如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计算已成为企业提升效率、优化成本的核心工具。然而,面对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
阿里云个人电脑,阿里云个人电脑的特点
? ? 在当代IT管理体系中,远程连接工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工具赋予系统管理员同时操控与监视多台远程计算机的能力,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并增强了系统安全性。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解阿里云

2025阿里云代理政策:火伞云带来专属优惠
随着云计算市场的不断扩张,阿里云作为行业领军者,于2025年发布了全新的代理政策。这一政策针对代理商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进一步优化合作模式,
阿里云成为总台春晚云计算AI合作伙伴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宣布了一项重要合作,正式将阿里云确定为总台春晚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这一合作标志着总台春晚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总台春晚史上的首次技术
【「RISC-V体系结构编程与实践」阅读体验】-- SBI及NEMU环境
看书中介绍的NEMU。
NEMU (NJU Emulator)最早是由南京大学实现的一个用于教学的计算机指令集体系结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模拟器,香山处理器团队
发表于 11-26 09:37
【「RISC-V体系结构编程与实践」阅读体验】-- 前言与开篇
发烧友论坛书籍评测活动中,看到有RISC-V相关的书籍在评测:《RISC-V体系结构编程与实践(第二版)》,于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参加了,第一次参加这种书籍或开发板评测活动,没想到居然中了,缘分真的挺奇妙
发表于 11-23 15:43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5】RISC-V体系结构编程与实践(第二版)
P870 处理器核心,让读者能够洞察 RISC-V 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
至此,读者从入门到精通,已经全面掌握 RISC-V 体系结构的编程与实践。
结语
RISC-V 技术创造的市场机会还在
发表于 09-25 10:08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通常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架构,旨在满足特定应用需求,同时兼顾系统的可靠性、效率、成本和体积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对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的详细解析,包括其主要组成部分、层次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