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缺芯”环境下,国产MCU迎来窗口期

佐思汽车研究 ? 来源:佐思汽车研究 ? 作者:佐思汽车研究 ? 2021-06-19 14: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产能集中、疫情反复,MCU缺货情况暂难缓解

MCU是用于汽车控制的核心芯片,应用范围涉及车身动力、行车控制、信息娱乐、辅助驾驶等。MCU芯片市场成熟,格局较为稳定,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长期占据全球汽车MCU市场TOP5的位置。2020年全球车规级MCU市场CR7(由国际大厂占据)市场占有率超过95%。

汽车MCU规格多,制程技术多为40/45/65纳米,产线营运成本高,因此恩智浦、瑞萨、英飞凌、德州仪器及微芯科技等IDM厂多采取晶圆委外代工策略。而车规级MCU代工领域集中度较高,全球70%的汽车MCU都由台积电生产,但是MCU芯片整体的产能只占到了台积电全部产能的3%。

2020年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需求下滑明显,MCU供应商纷纷减少下单,消化库存;2021年以来全球汽车产业复苏,但由于汽车芯片供应周期较长,短时间内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2021年二季度以来,马来西亚、台湾两个地区疫情明显加重,台湾的台积电是车规级MCU晶圆的主要代工厂,NXP、瑞萨和英飞凌等供应商的封测厂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受此影响,汽车MCU产业可能再度受到重创,缺芯潮愈演愈烈。

当前大多数整车和零部件的停产都是由于MCU短缺导致的,MCU在汽车制造领域的需求非常广泛。预计2021年将继续维持“缺芯”局面,2022年开始情况可能将有所缓解,主要基于:

(1)供应商、代工厂纷纷扩产,例如英飞凌将有一座新的12寸晶圆厂在2021年底建成投产;台积电2021年MCU产量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提高60%,并将重点扩产南京厂(28nm)以支持汽车MCU产能。

(2)国内企业积极布局MCU,预计2022年可以开始量产,形成国产化替代,缓解“缺芯”情况,如兆易创新计划在2021年量产最新的车规级MCU产品。

但长期来看,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缺芯”将成为常态,打造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链是解决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

“缺芯”环境下,国产MCU迎来窗口期

从供应链来看,MCU生态链所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终端客户使用的各类软件、硬件,各种开发工具、开源平台等,目前这些软件和工具的自主可控程度还很低。

但在“缺芯”环境下,国际厂商MCU产品严重缺货,整车厂开始通过更多渠道采购芯片、增加供应商备选,国产MCU厂商发展迎来窗口期。

国内实现车规级MCU量产的包括杰发科技、赛腾微电子、芯旺微、琪埔维半导体(Chipways)、比亚迪、国芯科技等少数企业。其中,比亚迪、芯旺微、赛腾、杰发科技等企业已经实现前装产品,但基本还停留在车窗、照明、冷却系统等相对简单的控制应用上,而在动力控制、智能座舱、ADAS复杂领域的应用较少。

MCU是平台化的产品,海外厂商产品线丰富,可为客户提供所有产品全系列的选择。目前国产厂商也正在积极布局各系列的MCU产品线。

国产MCU供应商可以重点先从以下两个方向突围:

车身控制领域:车载无线充电、氛围灯控制、流水尾灯控制等之前主要应用在高端车上,现已大量应用于中低端车型,需求量会出现明显增长。

例如赛腾微已推出车载无线充电方案用MCU、流水尾灯控制MCU产品,其中专为汽车LED尾灯流水转向灯而量身定制的主控MCU芯片——ASM87F0812T16CIT截止2021年1月出货量已经超过150万片。

动力控制领域:国内厂商已经开始推出相关产品,但目前该领域还缺少重量级产品。有产品落地优势的玩家,更有机会实现国产替代。

2021年5月,芯旺微推出车规级MCU新品KF32A156,满足AEC-Q100汽车质量认证标准,使用自主内核处理器,适用于电源电机控制等领域。该产品较之前的产品电源域更宽,量产后将使芯旺微的MCU产品从现有覆盖30%车身和动力控制单元模块扩展到70%的范围。

除了完善产品线布局,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环节也至关重要。IP、芯片设计、晶圆厂、封测厂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协同,有助于提高国产车规级MCU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6

    浏览量

    444169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8075

    浏览量

    370926
  • 智能化
    +关注

    关注

    15

    文章

    5151

    浏览量

    57547
  • 辅助驾驶
    +关注

    关注

    1

    文章

    305

    浏览量

    15523

原文标题:汽车MCU研究:“缺芯”大环境下国产供应商寻求自主替代

文章出处:【微信号:zuosiqiche,微信公众号:佐思汽车研究】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金:看好国产液冷链的替代机遇

    ),2025-2032CAGR 33.2%;基于英伟达液冷需求测算,液冷板、CDU细分市场需求较大。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表示,在海外算力开支持续提升、算力芯片及液冷方案持续迭代升级,AIDC液冷板块有望迎来斜率向上的投资机会;国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5:44 ?214次阅读

    政策、市场、技术三重共振,光亚鸿道操作系统迎商业化落地窗口期

    在全球AI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中国正迎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窗口期。摩根士丹利7月23日报告显示,中国将在2025年半年掀起"人形机器人热潮"。在此背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4:48 ?219次阅读

    信创浪潮澎湃,国产主板迎来黄金时代!

    2025年7月,表示必须在2027年底前完成信创100%替代,覆盖基础硬件、基础软件等核心领域。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浪潮席卷国产主板作为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政策加持、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的三重动力,正推动这一领域迎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4:00 ?126次阅读

    贞光科技代理紫光同车规MCU(THA6系列),让国产替代更简单

    汽车芯片供应链安全成为行业焦点,贞光科技作为紫光同车规MCU一级代理商,深度参与汽车电子国产化进程。我们接触的客户普遍反映,对国产MCU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5:40 ?331次阅读
    贞光科技代理紫光同<b class='flag-5'>芯</b>车规<b class='flag-5'>MCU</b>(THA6系列),让<b class='flag-5'>国产</b>替代更简单

    上汽大众积极布局改装新生态

    随着改装文化的兴起,汽车定制市场进入爆发窗口期,上汽大众积极布局改装新生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6:52 ?544次阅读

    德力西电气持续引领低压电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与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的背景,2025年中国电器行业正迎来智能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的关键窗口期
    的头像 发表于 06-25 10:11 ?522次阅读

    贞光科技观察 | 紫光同THA6国产车规MCU突围之路

    ,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数十载,专为汽车与工业客户提供车规级安全芯片及配套服务。市场窗口期的紧迫感紫光同技术市场总监罗正发在会上分享的《国产高端MCUTHA6上车之路》让人印象深刻。他提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3:55 ?680次阅读
    贞光科技观察 | 紫光同<b class='flag-5'>芯</b>THA6<b class='flag-5'>国产</b>车规<b class='flag-5'>MCU</b>突围之路

    美国关税持续加码,其利天下技术全自主芯片迎来“黄金窗口期”?

    在中美科技博弈持续升级的背景,美国对华半导体产业施压不断加码,从高端芯片禁运到加征关税,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然而,这一轮制裁反而为坚持100%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企业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其利天下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5:02 ?274次阅读
    美国关税持续加码,其利天下技术全自主芯片<b class='flag-5'>迎来</b>“黄金<b class='flag-5'>窗口期</b>”?

    直播预告 | @6/12 聚焦必达 打造可靠高效的国产 MCU 与智能 SBC 汽车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国产化快速推进,车规级MCU与CAN/LINSBC作为车身控制的核心组件,正面临更高的安全与可靠性挑战。6月12日大联大品佳集团将携手必达微电子,深入剖析国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14:00 ?1178次阅读
    直播预告 | @6/12 聚焦<b class='flag-5'>芯</b>必达 打造可靠高效的<b class='flag-5'>国产</b> <b class='flag-5'>MCU</b> 与智能 SBC 汽车解决方案

    关税“风波”国产容耦隔离器能否终结进口依赖?

    ,但在我国大力推动半导体自主可控、加速本土供应链替代,以及国际贸易环境波动催生市场重构机遇的多重利好,国内厂商已迎来本土化突破的关键窗口期。据QYR(恒州博智)公
    的头像 发表于 04-16 11:31 ?409次阅读
    关税“风波”<b class='flag-5'>下</b>,<b class='flag-5'>国产</b>容耦隔离器能否终结进口依赖?

    中科新松协作焊接机器人加速船舶智能化

    “这两年是船舶行业发展的窗口期,且下一个窗口期的出现时间难以预测。若未抓住当前机遇进行自动化改造,一旦窗口期关闭,造船厂将失去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抗衡的成本优势,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4:56 ?1081次阅读

    海科技32位MCU加速工业芯片国产替代

    随着国产高性能32位MCU的崛起,海科技凭借其在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低功耗方面的优势,以及不断完善的开发生态,正逐步打破国际厂商的垄断地位。CS32系列MCU的多样化产品线,将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5:00 ?1159次阅读
    <b class='flag-5'>芯</b>海科技32位<b class='flag-5'>MCU</b>加速工业芯片<b class='flag-5'>国产</b>替代

    联集成:抓住半导体复苏机遇,三条增长曲线驱动业绩飙升

    电子市场,半导体需求更是随着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攀升。在这一背景联集成(688469.SH)凭借其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强大的技术实力,迅速抓住了这一产业窗口期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4:00 ?1286次阅读

    国产MCU有推荐吗?最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

    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英锐恩科技小篇将推荐几款经过市场验证的国产MCU,帮助开发者在选择时更加从容。 随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国产MCU的发展
    发表于 09-26 16:38

    国产8位MCU为什么能被国内的电子工程师大量应用?

    长期以来,高端MCU市场一直由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供应链格局的变化以及国内对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需求的日益增长,国产MCU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8位
    发表于 09-26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