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物联网应用的SoC发展和演变过程

电子工程师 ? 来源:鹏城实验室 ? 作者:陈春章 ? 2021-06-06 17:2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作者:陈春章

鹏城实验室,(浙江大学/国科大兼职教授)

摘 要

基于同一个技术平台的片上系统芯片(System-on-Chip, SoC)设计概念在20世纪末期提出。当人们将CPUGPU,存储器等集成到同一块芯片,并成功地用于广受欢迎的消费电子产品时,SoC设计从架构、设计方法到产品成了集成电路产业的主流产品之一。随着2010前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术应用的推广,包括随后4G/5G技术的成熟,SoC产品的微处理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成为热门。用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类脑芯片(neurol processing unit, NPU)出现后,多个或若干个CPU/GPU等,多核异构设计将SoC设计不断向先进工艺节点推进,并几乎到达了CMOS集成电路的技术极限。本文侧重IoT的应用,简要介绍SoC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关键词:System-on-Chip, ASIC, SoC, CPU, IoT, MCU, NPU, IIoT, AIoT

产业发展

基于RFID标签(tag)的应用,Kevin Ashton于1999年首次提出通过英特网连接器件,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概念。IoT名词在21世纪初期得到广泛传播,首次国际IoT会议于2008年在瑞士举行,有23个国家参加。会议讨论了RFID与短程无线通信,以及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细节。据此,思科公司2011年提出未来通过IoT实现的无线连接器件每人达到多个,见表1[1]。

年份 2003 2010 2015 2020
全球人口,亿 63 68 72 76
连接器件,亿 5 125 250 500
人均器件,个 0.08 1.84 3.47 6.58

物联网IoT的应用大大地推动了集成电路,尤其是片上系统芯片SoC的设计与产业发展。SoC设计是由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设计演变而来:通常,ASIC专为独家用户设计使用;当ASIC产品成为多家或若干用户使用时,人们将其称作专用标准产品(application-specific standard product, ASSP)。

以往的ASIC和ASSP设计中常常使用的模块称作客户自有模块(custom-owned tooling, COT);这些设计也可以不使用处理器。当ASIC和ASSP设计集成了处理器时,这时,人们就习惯将这一类的设计称为SoC设计了[2]。

IoT的SoC设计与应用

SoC设计起初与IP复用(re-use)需求相关, Henry Chang等于1999年的著作中声称,SoC的变革来了,提醒人们加以关注[3]。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手机,其基带芯片设计带动了SoC设计热潮。

由于过去10年来IoT市场的迅速发展,以(micro-controller unit, MCU)为核心的设计得到了极大关注。人们定义SoC所包括的内容有处理器,存储器和IP模块以及客户自有模块COT[4]; MCU除了包含SoC的设计内容,还包括传感器,无线等多种接口和输入输出信号控制等多种IP模块,广义地说,MCU也是一种SoC设计[4]。时至今日,数百家IP厂商已经设计出上万种IP模块,因此,COT模块已经逐步由标准化的IP模块所取代,人们甚至逐渐淡忘了COT模块过去的历史角色。

早期的ASIC设计或SoC设计通常仅有单个CPU(单核)。当更多类型的IP模块集成到SoC中,这时的SoC设计技术要点聚焦于芯片的可靠性及其解决方案,例如,对各种IP模块的设计验证,数字电路部分的可测试性等等。

对用于IoT的SoC设计,更多地集成了模拟射频电路。虽然芯片规模比以数字电路为主的传统的SoC要小一些,这类的SoC设计技术要点还要聚焦于数模混合设计,仿真和验证等。

按照采用的 CPU不同,MCU设计主要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不同系列,最常见的有以8051为代表的早期8位处理器MCU以及以ARM Cortex-M系列为代表的 32位处理器MCU。MCU的特点是自成一体的小型计算与无线控制系统,处理能力不同的CPU,提供不同的计算处理性能和运算频率。

根据IoT的应用场景来看,基于MCU的SoC设计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普适IoT应用:例如,电子游戏,智能穿戴(手表、耳机),智能家居家电等。2)工业IoT应用(Industry IoT, IIoT)与汽车电子:例如,生产线运行和物流运输等,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中的MCU。3)人工智能IoT(AI IoT, AIoT):例如,基于机器学习的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等。

IoT的原初定义是,电子器件通过无线(或有线)与英特网互联,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达到信息交换、控制运行的目的。以上IoT, IIoT和AIoT三种应用场景所需求的SoC设计则都可以包括在内。因此,广义来看,用于IoT的SoC设计, IIoT和AIoT与IoT紧密相连,并将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工艺方法推往极限。

展 望

2005-2006年,AMD/Intel相继发布了第一个双核(dual core)处理器;2008-2009年,相继发布了第一个4核(quad core)处理器;2017年,分别发布了用于台式电脑的16核处理器(Ryzen/Core-i9)。当双核,4核,8核等多核(multiple cores)SoC设计技术成功之后,含有数十个以致数百个CPU众核(many cores)的用于AIoT的SoC设计则接踵而来。这些AIoT设计,即用于计算和通信的SoC设计规模正将CMOS工艺技术和制造从当前量产的10/7/5nm推向2/1nm的极限。另一方面,用于IoT的SoC/MCU设计内容和IP模块多样,在工艺制造方面受成本控制,以180nm为主流,一些先进设计达到28nm。因此,还有极大的工艺空间可以施展。在比较流行的ARM为主的CPU选择上, RISC-V在MCU的设计中,也正在成为新秀。

MCU产品的应用市场广阔、种类繁多。由于技术起点相对较低,国内已有近百家MCU设计团队。当前聚焦4位MCU的设计比较少见;8位和16位的MCU较多;32位和64位MCU的设计将是更重要的发展方向。顺便指出,无论哪一类SoC设计,它们都将继续依赖于EDA工具和流程方法[5]。

原文标题:物联网(IoT)应用的片上系统芯片(SoC)设计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深圳微纳研究院】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7

    浏览量

    444247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3

    文章

    46463

    浏览量

    395663

原文标题:物联网(IoT)应用的片上系统芯片(SoC)设计

文章出处:【微信号:MNano_institute,微信公众号:深圳微纳研究院】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半导体封装技术的演变过程

    想象一下,你要为比沙粒还小的芯片建造“房屋”——既要保护其脆弱电路,又要连接外部世界,还要解决散热、信号干扰等问题。这就是集成电路封装(IC Packaging)的使命。从1950年代的金属外壳到今日的3D堆叠,封装技术已从简单保护壳蜕变为决定芯片性能的核心环节。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0:14 ?2111次阅读
    半导体封装技术的<b class='flag-5'>演变过程</b>

    晶体管架构的演变过程

    芯片制程从微米级进入2纳米时代,晶体管架构经历了从 Planar FET 到 MBCFET的四次关键演变。这不仅仅是形状的变化,更是一次次对物理极限的挑战。从平面晶体管到MBCFET,每一次架构演进到底解决了哪些物理瓶颈呢?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6:28 ?1019次阅读
    晶体管架构的<b class='flag-5'>演变过程</b>

    联网蓝牙模块有哪些优势?

    随着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蓝牙模块作为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
    发表于 06-28 21:49

    联网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众多行业都在积极引入这项技术,以提升效率、创新业务模式。 物流行业:在仓储环节,借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货物的实时监测,了解货物的位置、状态等信息,优化仓储空间布局。运输过程中,通过
    发表于 06-16 16:01

    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近年来,联网行业以其惊人的增长速度和无限的潜力成为了全球科技界的焦点。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和社会运转方式。那么,联网行业的未来发展
    发表于 06-09 15:25

    电机瞬变过程

    。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发展,电机的运行条件日益复杂化并且更加自动化,过去许多难于分析的变过程现在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进一步掌握并了解了电机瞬变过程
    发表于 04-29 16:17

    为什么选择蜂窝联网

    在为您的联网(IoT)应用评估最合适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时,除了考虑技术指标外,还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因为技术指标本身可能与实际性能大相径庭。与 LoRaWAN、Sigfox
    发表于 03-17 11:42

    宇树科技在联网方面

    宇树科技在联网领域有多方面的涉及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具体信息: 传感器技术合作 与传感器公司合作:宇树科技与一些传感器技术公司有合作,例如奥比中光为宇树机器狗提供激光雷达及结构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
    发表于 02-04 06:48

    联网就业有哪些高薪岗位?

    联网就业有哪些高薪岗位? 联网行业迎来了全面爆发式的发展,众多高薪岗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发表于 01-10 16:47

    白光干涉的技术演变过程

    测量和厚度测量等领域。 二、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阶段 随着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白光干涉仪开始朝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 1980年:基于相移技术测量原理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09:28 ?509次阅读
    白光干涉的技术<b class='flag-5'>演变过程</b>

    联网学习路线来啦!

    联网学习路线来啦! 联网方向作为目前一个热门的技术发展方向,有大量的人才需求,小白的学习入门路线推荐以下步骤。 1.了解
    发表于 11-11 16:03

    soc解决方案在联网中的重要性

    随着联网(IoT)技术的飞速发展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解决方案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 SoC
    的头像 发表于 11-10 09:18 ?1241次阅读

    SOC芯片在联网中的作用

    联网(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设备能够相互连接、交换数据,并根据数据做出智能决策。SOC芯片作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5:42 ?1429次阅读

    半导体封装的主要作用和发展趋势

    本文解释了封装技术的不同级别、不同制造,和封装技术演变过程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4:48 ?1717次阅读
    半导体封装的主要作用和<b class='flag-5'>发展</b>趋势

    什么是联网技术?

    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由凯文·阿什顿在宝洁公司提出,并用作新传感器项目的演讲标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联网逐渐成为信息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表于 08-19 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