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剖析华为和博世L4级代客泊车系统

佐思汽车研究 ? 来源:佐思汽车研究 ? 作者:佐思汽车研究 ? 2021-05-31 10:1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博世与奔驰在2018年推出第一代全自动代客泊车AVP系统,以场端为核心,第一代AVP系统在地面上部署了几十个激光雷达,不仅成本高且施工与部署也不太方便。2020年中期,第二代AVP系统用立体双目取代激光雷达,博世也在欧洲汽车电子杂志ATZ上发表文章Safety and Security Concept for an Automated Parking Service,强调新系统的安全性比激光雷达进一步提高,不过要花35欧元才能浏览文章,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38311-020-0327-5。同时博世、福特与底特律地产开发商Bedrock合作,在Bedrock开发的项目中部署其AVP系统。

无独有偶,华为于2020年底也申请了以立体双目为核心的AVP专利,申请公布日是2021年的3月30日。华为也是以场端为核心,基本不在车端做改动。

博世在斯图加特机场的P6停车场部署了180个立体双目摄像头,同时搭建了一套服务器系统,最终达到L4级的AVP。

上图为斯图加特机场平面图,斯图加特是德国第六大城市兼全国第四大城市联合体(仅次于鲁尔区、莱茵-美因区和柏林)。博世、奔驰和保时捷的总部都在斯图加特。P6停车场尺寸未知,不过P14(公交停车场)的尺寸是确定的,那就是210米长,37米宽,推测P6停车场大约70米长,20米宽。

博世和奔驰合作提供AVP服务,全程无人操作,包括付款。除了博世和奔驰外,还有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就是Apcoa Parking,这是欧洲最大的停车场运营企业,在13个国家9500个地点拥有150万个停车位。Apcoa计划将20%的停车位改造成AVP停车场。

福特、博世和Bedrock在底特律的Corktown打造了一座类似斯图加特P6的AVP停车场,不过规模要大不少。

这是一座拥有450个车位,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立体车库,实际除了这三家,还有一个合作伙伴Rich & Associates,停车库的设计者。

具备WiFi的车辆到达AVP停车场门口时,车辆与停车场服务器经手机确认连接,然后停车场服务器根据提前存储的停车场地图以及立体双目摄像头传递的车位信息为车辆规划好停车路径,服务器接管车辆按规划好的停车路径行进,如果探测到4米前有障碍物或行人就会自动刹停,服务器发送到车辆的路径规划命令刷新频率大约5Hz。实际可以看做立体双目摄像头将整个停车场做了一个实时动态的3D数学模型,停车场服务器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出可通行路径与路径规划,而L4车辆是把服务器放在车上而已。

停车服务器有两个,互相校验备份,保证高可靠性。

2393f3ae-bfae-11eb-9e57-12bb97331649.png

图片来源:博世

上图中的2D激光雷达已经换成立体双目。

博世天花顶立体双目摄像头特写。据说停车场的空间使用率提高了20%。

这种设计需要架设停车场服务器,服务器的初始化技术含量比较高,成本也高。中国企业的做法一般是停车场服务器不搞那么复杂,停车场服务器提供车位信息,将车位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让用户选择车位,可以提前预约车位,按华为的设想,车位预约后,地锁自动升起。

27326072-bfae-11eb-9e57-12bb97331649.png

图片来源:华为

华为的AVP自动泊车系统如上图,华为的道路摄像头是双目,车位摄像头可能是单目,只需要知道车位是否被占用就行。

为什么华为和博世还有大众和福特要用双目做AVP系统传感器的核心,而不像特斯拉那样用单目或三目。因为三点:一是立体双目系统不需要识别就可探测障碍物信息;二是立体双目能够提供高可靠性的3D空间信息;三是立体双目U-V视差能够识别路面凸起变化。简单来说就是立体双目安全系数远高于三目和单目。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单目和三目系统,对深度学习高度依赖,深度学习视觉感知中目标分类与探测是一体的,无法分割。也就是说,如果无法将目标分类(也可以通俗地说是识别)就无法探测。换句话说,如果无法识别目标就认为目标不存在。车辆会认为前方无障碍物,会不减速直接撞上去。

训练数据集无法完全覆盖真实世界的全部目标,能覆盖10%都已经是很神奇的了,更何况现实世界时时刻刻都会出现新的不规则目标。特斯拉多次事故都是如此,比如在中国两次在高速公路上追尾扫地车(第一次致人死亡),在美国多次追尾消防车。还有无法识别车辆侧面(大部分数据集都只采集车辆尾部图像而没有车辆侧面图像)以及无法识别比较小的目标。毫米波雷达可能误判,特别是静止目标,如金属井盖、金属天桥、金属护栏,因此毫米波雷达会自动过滤掉静止目标。此时需要双目或激光雷达,这两类传感器都无需分类即可探测。

立体双目的深度信息是通过三角测量法获得的,在有效距离内,精度可达厘米级,误差低于5%。当然,激光雷达在某些情况下会比立体双目更好。单目也可以提供推测的深度信息,单目获取深度信息有两种:一种很简单,深度学习训练,深度学习几乎是万能的,什么地方都能用,但是深度学习是黑盒子,又可以叫调参的艺术,可靠度和准确度很低,精度不会超过亚米级,误差可能有50%,目前只在研究论文里出现;第二种是SfM(Structure from Motion),需要至少2个摄像头,运算量很大,可靠度和准确度比深度学习高很多,但跟立体双目比还是差距很大,典型代表就是Mobileye用在吉利上的SuperVision。

Mobileye有关SfM的专利主要有三个,一个是2014年的Dense Structure from motion,另一个是2017年的Stereo Auto-Calibration From Structure-from-motion,还有一个是2020年的Comfort Responsibility Sensitivity Safety Model(长达197页),其中虽未提及SfM具体算法,但描述了SfM Stereo Image的处理流程。最终Mobileye还是倒向激光雷达,如果FMCW激光雷达开发成功,SfM显得性价比很低。

地下停车场通常都是有坡度的,单目和三目是无法识别路面的,特别是有坡度的路面更是完全无法检测,因为它是纯2D平面的传感器,但立体双目可以很轻松实现。奔驰的魔毯系统就是用立体双目检测道路起伏,提前让悬挂系统做出调整,也是唯一真正的自适应悬挂。

双目除了常用的视差图还有一个U-V视差。它是在原始视差图上延伸出来的。

上图为典型的U-V视差图。U-V视差图可以判断路面以及建筑物,准确度远高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2946f51c-bfae-11eb-9e57-12bb97331649.png

图片来源:博世

U-V视差也是自动驾驶可行驶空间的关键,是导出路面的关键。

博世和华为的系统对车辆要求都不高,包括线控制动,电动助力转向大部分车辆都配备,只有EPB (电子驻车系统),国产车普及率不高,实际就是一套小功率的轮毂内电磁制动系统。国产车有些是电子手刹,只是用电机代替了手扳。

华为依仗庞大的手机族群,又在基础设施领域耕耘多年,IoT方面具备绝对优势,在AVP方面优势很大,博世则在与车企合作方面优势非常明显。不过在中国,开发商或停车场业主才是有决定权的一方。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6

    文章

    35293

    浏览量

    256974
  • 服务器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9859

    浏览量

    88424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73

    文章

    4257

    浏览量

    193372
  • 深度学习
    +关注

    关注

    73

    文章

    5569

    浏览量

    123090

原文标题:华为和博世L4级代客泊车系统剖析:立体双目为核心

文章出处:【微信号:zuosiqiche,微信公众号:佐思汽车研究】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NIDA发布基于智能体的校园网L4运维技术要求

    《基于智能体的校园网L4运维技术要求》为校园网智能化指明了演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以网络数字孪生、网络大模型、算法小模型为关键技术,打造园区网络智能体实现任务自智闭环系统,必将推进全国高校网络智能运维加速迈向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5:01 ?693次阅读

    小马智行L4域控制器路测超200万公里

    近日,小马智行宣布第七Robotaxi所搭载的L4车规域控制器已累计测试超200万公里。作为全球首个L4 Robotaxi车规量产域控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09:14 ?525次阅读

    今日看点丨英特尔大规模裁员4000人!;华为重磅发布L3/L4落地时间表 1. 华为重磅发布L3/L4落地时间表:预计

    高速L3规模化商用、城区L4试点商用;2027年实现城区L4大规模商用。虽计划激进,但他认为2027年达成目标将领先特斯拉一年。 ? 此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称
    发表于 07-14 11:25 ?1472次阅读

    比亚迪推L4智能泊车!企业兜底,技术碾压竞对?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日前,比亚迪汽车在官方微博宣布,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 L4 的智能泊车,官方承诺为安全兜底。 ? 智能泊车,更多车企愿意称之为自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0:27 ?5407次阅读

    比亚迪率先实现媲美L4智能泊车

    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8:15 ?516次阅读

    华为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网络通过EANTC欧洲高级网络测试中心L4自智网络测评

    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网络整体智能化水平达到AN L3.9,其中在“规划和配置”、“应用部署和配置”两大核心业务场景达到了AN L4华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6-22 10:50 ?1337次阅读
    <b class='flag-5'>华为</b>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网络通过EANTC欧洲高级网络测试中心<b class='flag-5'>L4</b><b class='flag-5'>级</b>自智网络测评

    佑驾创新车规L4自动驾驶小巴获项目定点

    近日,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宣布,其采用车规方案的L4自动驾驶小巴获得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无人小巴项目定点,并将于二季度完成交付。标志着佑驾创新L4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7:09 ?1319次阅读

    华为AI重塑核心网运维模式助力运营商实现数智化转型,迈向AN L4

    在MWC2025期间举办的5G-A核心网产业峰会上,华为云核心网MAE领域总裁罗萱发表了题为“AI重塑核心网运维模式和高稳能力,助力运营商迈向AN L4”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华为核心网
    的头像 发表于 03-08 11:42 ?1055次阅读

    佑驾创新成功交付L4自动驾驶小巴项目

    近日,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431.HK)在苏州圆满完成了基于“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L4自动驾驶小巴项目交付。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佑驾创新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现了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0:55 ?1119次阅读

    佑驾创新L4自动驾驶小巴成功交付

    近日,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在苏州顺利完成基于“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L4自动驾驶小巴项目交付。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0:18 ?728次阅读

    华为乾崑VPD泊车驾深圳机场商用试点发布

    近日,深圳机场自主泊车驾启动测试发布仪式暨自主泊车规模化应用技术研讨会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标志着华为乾崑智驾泊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0:36 ?832次阅读

    伊予铁巴士公司启动L4自动驾驶公交商业运营

    近日,据报道,日本松山市的伊予铁巴士公司正式启动了“Level 4(即L4)自动驾驶公交巴士的商业运营。这一举措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应用,旨在应对当前人手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0:50 ?1158次阅读

    l4别自动驾驶的特点是什么

    L4别自动驾驶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代表了高度自动化的驾驶模式,能够在无需驾驶员持续监控或介入的情况下,完成大部分的驾驶任务。 一、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 L4别自动驾驶技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4:41 ?2669次阅读

    经纬恒润全冗余R-EPS助力L4自动驾驶落地

    随着L4别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商业化进程加速,行业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了确保自动驾驶车辆全天候、全路况下安全运行,冗余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成为关键。在这一背景下,经纬恒润开发了齿条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08:00 ?1623次阅读
    经纬恒润全冗余R-EPS助力<b class='flag-5'>L4</b><b class='flag-5'>级</b>自动驾驶落地

    L4算法公司如何助力城市NOA加速落地?

    在全球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L4算法公司正逐渐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在城市NOA(Navigated Open Autonomy,导航开放自动驾驶)领域,这些公司凭借其在AI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08:53 ?4469次阅读
    <b class='flag-5'>L4</b>算法公司如何助力城市NOA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