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基本范式

安富利 ? 来源:安富利 ? 作者:安富利 ? 2021-05-07 17:0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人工智能AI)在很多人眼里是,只是一种科幻片中不明觉厉的存在,而与普通人的生活之间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是这样的局面正在被改变,在未来5-10年中,AI将会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快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什么这么讲?一起随我们往下看。

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基本范式

之所以我们与AI之间会有“距离感”,主要是因为以前玩AI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这种“奢侈”主要体现在,实现AI所依赖的机器学习(ML),在其训练和推理的过程中对算力有非常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通过云计算集中算力做数据处理,也就成为了实现机器学习的一个经典方法。

但是到了物联网时代,这样的模式受到了挑战——集中式云计算带宽和存储资源消耗大、实时数据传输消耗电量多、数据在终端和云端之间传输延迟长、数据传输和云端集中存储过程中安全风险大。这些弊端让人们认识到单纯的云计算不是包打天下的万能药。

因此,边缘计算作为经典云计算的补充,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按照边缘计算的定义,将大部分计算任务放在边缘设备上直接进行处理,而只在必要的时候将一些经过预处理的数据传输至云端进行“精加工”,这样既能提升边缘端实时响应的速度和智能化水平,又能为网络传输通路和云端数据中心减负,因此这样的混合计算模式显然可以完美地坚决传统云计算的痛点。

这种计算架构的变迁,也对机器学习的模式产生了影响,使其从以计算为中心的模式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模式转变。这两种模式中,前者是将机器学习的训练和推理都放在云端数据中心中完成,而后者则是由云端完成模型的训练,而将推理放在边缘设备上完成,这也就形成了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实施的基本范式。

MCU扩展机器学习的疆界

显而易见,边缘计算使得机器学习的疆界大为扩展,使其从数据中心的机房走向了更多样性的网络边缘智能。但对于物联网应用来讲,这似乎还不够。因为在边缘设备上进行推理,仍然需要相对强悍的算力,这通常需要包含ML协处理器在内的较为复杂的异构微处理器来实现加速,如此的配置在嵌入式领域已经算是很“高端”的了。仅此一条,就会将不少对于功耗、成本、实时性敏感的应用关在机器学习的门外。

因此,机器学习想要继续开疆扩土,一个主攻方向就是要让资源更简单、算力更有限的微控制器(MCU)也能够跑得了、玩得起机器学习。IC Insights的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MCU的出货量为281亿颗,到2023年将这个数字将增长到382亿颗,而全球的MCU存量将数以千亿计,谁要是能够让如此量级的设备玩转机器学习,其前途和钱途都将是不可限量的!

但对于任何一个梦想来说,现实往往显得比较“骨感”。将机器学习部署到MCU运行,就好像是要将一只大象塞进冰箱,而这个答案绝对不是一句脑筋急转弯的玩笑话,而是需要在技术从两个维度上去仔细考量。

为机器学习模型瘦身

第一个维度,就是要考虑如何为ML模型这只“大象”进行“瘦身”,也就是说要发展出相应的技术,能够在微控制器上部署、运行“小型化”的机器学习推理模型。这种瘦身后的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运行模型的终端功耗一般在mW级别,甚至更低;

占用的内存一般要在几百kB以下;

推理时间为ms级别,一般需要在1s内完成。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TinyML技术应运而生。顾名思义,这就是一种能够让ML模型“变小”的技术。与上文提到的AIoT机器学习的基本范式一样,TinyML也是要在云端收集数据并进行训练,而不同之处则在于训练后模型的优化和部署——为了适应MCU有限的计算资源,TinyML必须对模型进行“深度压缩”,通过模型的蒸馏(Distillation)、量化(Quantization)、编码(Encoding)、编译(Compilation)一系列操作后才能部署到边缘终端上。

其中,一些关键的技术包括:

蒸馏:是指在训练后通过剪枝(pruning)和知识蒸馏的技术手段,对模型进行更改,以创建更紧凑的表示形式。

量化:在模型蒸馏后,通过量化实现以更少位数的数据类型近似表示32位浮点型数据,在可接受的精度损失范围之内减少模型尺寸大小、内存消耗并加快模型推理速度。

编码:就是通过更有效的编码方式(如霍夫曼编码)来存储数据,进一步减小模型规模。

编译:通过以上方式压缩好的模型,将被编译为可被大多MCU使用的C或C++代码,通过设备上的轻量级网络解释器(如TF Lite和TF Lite Micro)运行。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TinyML技术在升温,厂商在该领域的投入也在加码。根据Silent Intelligence的预测,未来5年中,TinyML将触发超过7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并且保持超过27.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打造机器学习MCU新物种

把“大象装进冰箱“,除了要在“大象”(也就是ML模型)身上下功夫,另一个维度上的努力就是要改造“冰箱”,也就是对我们熟悉的MCU进行优化和改造,令其能够符合运行ML的需要。

比如,为了满足在IoT边缘设备中实现复杂机器学习功能的需要,Maxim Integrated就推出一款专门的低功耗ML微控制器MAX78000。该器件内置Arm Cortex-M4F处理器(100MHz)和32位RISC-V协处理器(60MHz),以及支持64层网络深度的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可在电池供电应用中执行AI推理,而仅消耗微焦耳能量。与传统的软件方案相比,这种基于硬件加速的方案使得复杂的AI推理能耗降至前者的百分之一,而推理速度则可以快100倍。

预计具有类似ML特性的新物种,将成为未来各家MCU大厂产品路线图中的重要分支。

本文小结

综上所述,与微处理器或者x86等嵌入式计算架构相比,MCU具有功耗很低、成本低、开发周期短、上市快、实时性好、市场体量大等特点,这些特性如果能够和高能的机器学习结合在一起,其想象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在促成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为开发者提供支持机器学习功能的MCU“新物种”,如果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开发工具链,让ML模型的优化和部署更顺手,那么把机器学习这只“大象”放进MCU的“冰箱”,将成为信手拈来的轻松事。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趋势刚刚萌芽,你完全有机会成为一只early bird,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中自由的飞翔。

原文标题:如何把机器学习这只“大象”,放进MCU的“冰箱”?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安富利】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8075

    浏览量

    370932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69
  • 机器学习
    +关注

    关注

    66

    文章

    8513

    浏览量

    135107

原文标题:如何把机器学习这只“大象”,放进MCU的“冰箱”?

文章出处:【微信号:AvnetAsia,微信公众号:安富利】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挖到宝了!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家人们,最近在研究人工智能相关设备,挖到了一款超厉害的宝藏——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必须来给大伙分享分享!可?(壹捌伍 柒零零玖 壹壹捌陆) 一、开箱即学,便捷拉满 这个实验箱真的是为使用者
    发表于 08-07 14:30

    挖到宝了!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家人们,最近在研究人工智能相关设备,挖到了一款超厉害的宝藏——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必须来给大伙分享分享!可?(壹捌伍 柒零零玖 壹壹捌陆) 一、开箱即学,便捷拉满 这个实验箱真的是为使用者
    发表于 08-07 14:23

    NXP技术白皮书:AIoT人工智能联网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相连

    ? 分析师将人工智能联网 (AIoT) 大致定义为人工智能 (AI) 与联网(IoT)的融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1:53 ?1390次阅读
    NXP技术白皮书:AIoT<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联网</b> 将<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与现实世界相连

    联网+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一、技术优势: 智能化决策:联网通过感知层采集大量实时数据,而人工智能则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为这些数据提供深层次的洞察。AI可以基于大量的实时数据做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7:53 ?433次阅读

    宇树科技在联网方面

    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宇树科技不断优化其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算法,使其能够在联网环境中更好地进行智能决策。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机器人
    发表于 02-04 06:48

    联网就业有哪些高薪岗位?

    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以支持决策和业务发展。对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有深入了解的数据分析专家,将迎来更多的高薪岗位机会。 联网产品经理: 负责对
    发表于 01-10 16:47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人工智能应用的实时响应。与此同时,嵌入式系统在边缘计算和联网领域,也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边缘计算中,嵌入式系统能够将人工智能
    发表于 11-14 16:39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幸得一好书,特此来分享。感谢平台,感谢作者。受益匪浅。 在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这一章详细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很幸运社区给我一个阅读此书的机会,感谢平台。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关于AI与生命科学的部分,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在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效率,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确度。例如,在生物学领域,AI能够帮助科学家快速识别基因序列中的关键变异,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2. 跨学科融合的新范式 书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了多个
    发表于 10-14 09:12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主要得益于其开源性、灵活性和低功耗等特点。以下是对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的详细分析: 一、RISC-V的基本特点 RISC-V
    发表于 09-28 11:00

    人工智能ai4s试读申请

    目前人工智能在绘画对话等大模型领域应用广阔,ai4s也是方兴未艾。但是如何有效利用ai4s工具助力科研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本书对ai4s基本原理和原则,方法进行描诉,有利于总结经验,拟按照要求准备相关体会材料。看能否有助于入门和提高ss
    发表于 09-09 15:36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这本书便将为读者徐徐展开AI for Science的美丽图景,与大家一起去了解: 人工智能究竟帮科学家做了什么?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我们所生
    发表于 09-09 13:54

    报名开启!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将启幕,国内外大咖齐聚话AI

    8月28日至30日,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大会以“魅力AI·无限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全球通用人工智能领域集产品
    发表于 08-22 15:00

    全球Works With开发者大会主题演讲方向公布!人工智能联网的变革性融合是主要焦点

    揭示联网与AI人工智能的变革性融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7:04 ?63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