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科学家设计出新型纳米级驱动器,「千纸鹤」可自折叠

传感器技术 ? 来源:雷锋网 ? 作者:付静 ? 2021-03-31 10:4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这款世界上最小的自折叠千纸鹤,将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 ”

折纸鹤可能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如今,科学家们也设计了一种“纸鹤”。

这种“纸鹤”的特别之处在于,不用一秒,它就能通过自折叠的方式呈现出一只纸鹤的形态,其大小在纳米级。

就在最新一期的机器人顶刊 Science Robotics(《科学-机器人》)上,这只神奇的“纸鹤”登上了封面!

2021 年 3 月 17 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 Science Robotics,题为 Micrometer-sized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shape-memory actuators for low-power microrobotics(用于低功率微型机器人的微米大小可编程形状记忆驱动器)。

论文作者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原子和固态物理实验室、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应用与工程物理学院、卡弗里纳米尺度科学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和系统工程系)。

1

何为「纳米级形状记忆驱动器」?

论文合著者之一、康奈尔大学物理学教授 Paul McEuen 表示:

人类已经学会了如何建造大规模的复杂系统和机器,但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在小尺度上制造机器,而这将是人类学习建造细胞级大小机器的重要一步。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功能齐全的纳米级机器人,需要加入哪些组件进去?

复杂的电子电路、光伏、传感器天线等自然都必不可少,但同样重要的是,如果想让这款机器人动起来,它还得学会弯曲。

考虑到这一点,形状记忆驱动器(shape memory actuator)将是一大关键。

那么,何为形状记忆驱动器?

论文介绍,其原理在于形状记忆效应,即某些材料在暴露于外部刺激(例如温度、电场、磁场或光)时能保持临时形状并可恢复其原始形状的能力。

基于这一效应的形状记忆驱动器允许机器人、医疗植入物等设备在没有持续供电的情况下保持形状,这种特性在设备不受束缚且电力有限的情况下显得尤其有利。

实际上,要想把这种驱动器用于纳米级机器人,理想情况下须做到以下几点:

材料能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保持形状(或许是几个小时,或许是几个月);

由电驱动;

曲率半径可弯曲到微米尺度;

快速运作;

坚固耐用;

通过与现代半导体制造相一致的技术打造。

正如论文合著者之一 Itai Cohen 所言:

我们想打造一种微观机器人,但这种机器人是有大脑的。所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由 CMOS(注: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驱动的附属物。

2

如何打造「纳米级形状记忆驱动器」?

虽然此前曾有研究团队通过聚合物、合金和陶瓷等打造出了形状记忆驱动器,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很难打造出微米级的电子形状记忆驱动器,特别是那些由标准电子(~1 伏特)驱动的驱动器。

基于此,科学家们利用铂金属薄膜表面氧化的电化学策略,打造了具有高循环性的电动控制形状记忆驱动器。

具体来讲,这种驱动器的大致结构是:一层 2 纳米的钛/二氧化钛薄膜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度为 7 纳米的铂,再上面是几块坚硬的二氧化硅玻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小的薄膜只有大约 30 个原子厚,而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张纸可能就有 10 万个原子厚。

当正电压被应用到驱动器时,氧原子被驱动到铂,和铂原子交换位置——这个过程就叫做氧化,它使得铂在惰性玻璃板之间的缝隙中膨胀,使结构弯曲成预定形状。即使电压移除,这种形状也将保持,因为嵌入的氧原子会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屏障,防止铂原子扩散出去。

而当负电压被应用到驱动器时,科学家们就可以移除氧原子,并迅速将铂恢复到原始状态。通过改变玻璃面板的图案,无论铂位在顶部还是底部,都可以产生出一系列形变。

下图是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具体到性能,驱动器可达到亚微米的曲率半径(如下图所示)。

此外,其特点还在于可快速响应(100 毫秒运行)、低电压、可重构。

不过这些特点有何重要意义呢?

康奈尔大学官方表示:

致动器的曲率半径小于一微米,它的曲率在任何电压驱动致动器中都是最高数量级。这种灵活性很关键,因为微型机器人制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其大小取决于各种附件可被折叠成的大小。越能弯曲,折痕就越小,机器人的占地面积就越小。不仅如此,这也保证功耗能降至最低,这一特点对微型机器人尤其有利。

3

世界上最小的自折叠纸鹤

这种纳米级形状记忆驱动器的效果如何呢?

论文显示,有了这种驱动器,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能被折叠成三维结构——如上所示,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们只需进行快速电压突变,即便电压被移除,受到弯曲的材料也能保持其形状。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百万个微型机器人从晶圆中被释放出来,它们可以自我折叠成型,自由移动完成任务,甚至还能组装视觉上更为复杂的结构。

基于上述研究,科学家们做了一个演示——打造了一只宽为 60 微米的千纸鹤。

据了解,该团队曾因一款行走机器人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可,如今他们希望用这款或许是世界上最小的千纸鹤来尝试创造另一项记录。

正如研究团队表示:

这是当前最先进设备的一次重大进步。

原文标题:安上新型纳米级驱动器,「千纸鹤」100 毫秒完成自折叠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278

    浏览量

    769996
  • 驱动器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8730

    浏览量

    150714

原文标题:安上新型纳米级驱动器,「千纸鹤」100 毫秒完成自折叠

文章出处:【微信号:WW_CGQJS,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共聚焦显微镜原理:纳米级成像技术的关键

    在微观世界中,细节决定成败。共聚焦显微镜技术,作为一项突破性的成像技术,正引领着纳米级成像的新纪元。它不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和对比度,而且能够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情况下,清晰地揭示样品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55 ?67次阅读
    共聚焦显微镜原理:<b class='flag-5'>纳米级</b>成像技术的关键

    触针式轮廓仪 | 台阶仪 | 纳米级多台阶高度的精准测量

    纳米级三台阶高度样本(8nm/18nm/26nm)的高精度测量。并应用于薄膜沉积速率的计算与验证,结果显示轮廓仪与光谱椭偏仪的沉积速率测量结果一致。1触针轮廓仪测量f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52 ?142次阅读
    触针式轮廓仪 | 台阶仪 | <b class='flag-5'>纳米级</b>多台阶高度的精准测量

    多摩川17位绝对式编码实现伺服系统纳米级定位精度

    在工业自动化的浪潮中,伺服系统的定位精度就像是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决定着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而多摩川 17 位绝对式编码,无疑是这把手术刀上最为锋利的刃口,它实现了伺服系统纳米级的定位精度,为工业生产带来了质的飞跃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6:28 ?309次阅读
    多摩川17位绝对式编码<b class='flag-5'>器</b>实现伺服系统<b class='flag-5'>纳米级</b>定位精度

    Keithley 2450数字源表纳米级材料测试的精密利器

    、操作复杂性高等问题亟待解决。美国吉时利(Keithley)推出的2450数字源表,凭借高精度、多功能及智能化设计,为纳米级材料测试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成为科研与工业领域的精密利器。 ? 一、核心技术特性:精密测量的基石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4:40 ?179次阅读
    Keithley 2450数字源表<b class='flag-5'>纳米级</b>材料测试的精密利器

    滚珠导轨:电子制造“纳米级”精度的运动基石

    在电子制造与半导体设备追求“微米工艺、纳米级控制”的赛道上,滚珠导轨凭借高刚性、低摩擦与高洁净特性,成为精密运动系统的核心载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7:46 ?271次阅读
    滚珠导轨:电子制造“<b class='flag-5'>纳米级</b>”精度的运动基石

    测白光干涉仪AM系列:量化管控纳米级粗糙度,位移传感关键零件寿命提升50%

    位移传感模组的编码盘,其粗糙度及码道的刻蚀深度和宽度,会对性能带来关键性影响。优测白光干涉仪精确测量表面粗糙度以及刻蚀形貌尺寸,精度最高可达亚纳米级,解决产品工艺特性以及量化管控。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3:00 ?490次阅读
    优<b class='flag-5'>可</b>测白光干涉仪AM系列:量化管控<b class='flag-5'>纳米级</b>粗糙度,位移传感<b class='flag-5'>器</b>关键零件寿命提升50%

    纳米级形貌快速测量,优测白光干涉仪助力摩擦磨损学科发展

    研究摩擦学,能带来什么价值?从摩擦磨损到亚纳米级精度,白光干涉仪如何参与摩擦学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12:02 ?732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级</b>形貌快速测量,优<b class='flag-5'>可</b>测白光干涉仪助力摩擦磨损学科发展

    安泰功率放大器应用:纳米材料的前世今生

    ,因此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那么你知道纳米材料是如何被发现,又是如何走入我们的生活,获得长足发展的吗?今天Aigtek安泰电子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纳米材料的前世今生 1861年,随着胶体化学的建立,科学家们开始了对直径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4:05 ?516次阅读
    安泰功率放大器应用:<b class='flag-5'>纳米</b>材料的前世今生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在浪潮信息等企业助力下打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667次阅读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纳芯微推出新一代车规16通道低边架构LED驱动器NSL23716x系列

    纳芯微宣布推出新一代车规16通道低边架构LED驱动器NSL23716x系列,该驱动器在满足现代车身照明的复杂设计需求的同时,提供了高性价比、高功能指标的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12-09 13:59 ?1544次阅读
    纳芯微推<b class='flag-5'>出新</b>一代车规<b class='flag-5'>级</b>16通道低边架构LED<b class='flag-5'>驱动器</b>NSL23716x系列

    英飞凌推出新型MOTIX TLE9189栅极驱动器IC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推出了一款新型MOTIX? TLE9189栅极驱动器IC,专为12V无刷直流(BLDC)电机的安全关键型应用而设计。这款三相栅极驱动器IC的推出,旨在满足线控解决方案对电机控制IC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1:03 ?1255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如何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思维。AI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鼓励我们跳出传统框架,以数据为驱动,探索未知。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促进了科学方法的革新,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
    发表于 10-14 09:12

    测白光干涉仪助力红外探测行业发展——晶圆衬底检测

    晶圆衬底的质量对红外探测芯片性能至关重要,优测白光干涉仪可以高精度测量晶圆衬底的亚纳米级粗糙度、纳米级台阶、整体平面度、微观三维形貌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7:38 ?1111次阅读
    优<b class='flag-5'>可</b>测白光干涉仪助力红外探测行业发展——晶圆衬底检测

    SK海力士开发出第六代10纳米级DDR5 DRAM

    SK海力士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采用第六代10纳米级(1c)工艺的16Gb DDR5 DRAM。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SK海力士在半导体存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6:39 ?101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