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将成为未来10年最大的创新机遇

iotmag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人民网 ? 2021-03-26 09:2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成为高频词汇。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到大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再到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正在成为壮大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正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大力推动实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旷视科技CEO印奇分析,产业数字化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风向标,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的融合,则将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成为未来10年最大的创新机遇。

印奇分析,其中AI是核心技术能力,IoT是产业落地场景。“AI与IoT的融合,本质上就是将AI的能力注入IoT的场景之中,实现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而推动实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印奇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AI与产业的融合,应把握几个关键点。首先,要以打“移动靶”的心态,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当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取得新突破,无论是创新的速度还是创新的规模,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我们也意识到,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们还存在明显差距。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虽然中国在消费侧的数字化水平独步全球,但在产业侧的数字化进程仍处于发展阶段。”他说,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侧的科技创新往往聚焦于前端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类创新就像打“固定靶”,即面对确定的目标与需求,开发特定的产品推向市场;产业侧的科技创新则更像打“移动靶”,需要与错综复杂的行业结合,需求高度不确定,技术落地周期长。因此,发展产业数字化,需要有长期耕耘的耐心,紧紧依靠基础研究、工程实践和产业创新的联动效应,才能满足动态和不确定的需求。

其次,印奇认为,应以“拉”为主、采取“推”“拉”结合的模式,促进AI与产业的融合。在他看来,科技创新可分为“推”和“拉”两种模式。过去,科技创新更多采用的是“推”的模式,即技术和产品创新过程始于研发,经过生产和销售,并最终推向市场。整个过程完全由供给侧发起,市场和用户仅仅是产品创新的被动接受者。而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新一代AI技术,由于其本身就非常依赖于行业数据,与各行各业有着天然的联结,因此也必须在行业里找到落地场景。这就决定了AI技术的落地必须是“需求定义供给”,既要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又要针对用户反馈对技术和产品作出调整,由此形成技术创新的价值闭环。采取以“拉”为主,“推”“拉”结合的模式,将大幅提升AI产业落地的效率。

同时,印奇表示,要以新型人才体系,加速AI的产业落地。“AI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推动AI的产业落地,就必须拥有一批真正关注用户需求、懂得行业运行规律的行业专家。”他说,AI与产业的融合过程,对组织的密度和阵型提出了极高要求。

“一家AI企业不仅需要具备顶尖的AI技术研发人才,还需拥有大量具有行业视角和经验的人才。为此,AI企业需要搭建新型的人才机制和体系,形成多样性的人才梯队,让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一个体系和框架下,相互融合、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技术、产品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快速落地。”印奇称。

原文标题: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 或是未来十年最大创新机遇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物联网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4

    文章

    46513

    浏览量

    396436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939

    浏览量

    283234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54

    浏览量

    252103

原文标题: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 或是未来十年最大创新机遇

文章出处:【微信号:iotmag,微信公众号:iotmag】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机器视觉:资本热捧中看2026新机遇

    2025上半年,机器视觉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市场需求增长、资本助力与国产替代推动行业升级,未来将深化应用并推动智能制造。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09:25 ?253次阅读

    现场 | Splashtop 亮相安徽省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论坛,赋能安徽数字未来

    7月11日,安徽省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论坛在合肥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各界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数字化服务商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最新趋势、创新应用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7:29 ?509次阅读
    现场 | Splashtop 亮相安徽省<b class='flag-5'>人工智能与</b>数字化转型<b class='flag-5'>创新</b>发展论坛,赋能安徽数字<b class='flag-5'>未来</b>

    CES Asia 2025蓄势待发,聚焦低空经济与AI,引领未来产业新变革

    Asia 2025 的举办,将为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深入探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应用落地、政策监管与投资机遇,有望推动这两大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引领未来产业的新变革。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科技盛会的到来,
    发表于 07-09 10:29

    最新人工智能硬件培训AI 基础入门学习课程参考2025版(大模型篇)

    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当下,无论是探索未来职业方向,还是更新技术储备,掌握大模型知识都已成为新时代的必修课。从职场上辅助工作的智能助手,到课堂用于学术研究的
    发表于 07-04 11:10

    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设备和资源连接在一起,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智慧城市可以解决交通拥堵、能源浪费等城市化问题,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医疗保健:联网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
    发表于 06-09 15:25

    NXP技术白皮书:AIoT人工智能联网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相连

    ? 分析师将人工智能联网 (AIoT) 大致定义为人工智能 (AI) 与联网(IoT)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1:53 ?1417次阅读
    NXP技术白皮书:AIoT<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联网</b> 将<b class='flag-5'>人工智能与</b>现实世界相连

    广电计量亮相2025广州市人工智能与企业数据治理研讨会

    的深度融合,共同探讨数智融合的前沿趋势与发展机遇,吸引了广州重点行业企业、电子信息行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的200多名企业代表参会,为广州这座千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1:44 ?573次阅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人工智能应用的实时响应。与此同时,嵌入式系统在边缘计算和联网领域,也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边缘计算中,嵌入式系统能够将人工智能
    发表于 11-14 16:39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让我对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更加坚信人工智能未来能源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我也意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农业、环保等,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关于AI与生命科学的部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未来。在这个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非常高兴本周末收到一本新书,也非常感谢平台提供阅读机会。 这是一本挺好的书,包装精美,内容详实,干活满满。 关于《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发表于 10-14 09:16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还促进了新理论、新技术的诞生。 3.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人工智能为科学创新带来了巨大潜力,但第一章也诚实地讨论了伴随而来的挑战。数据隐私、算法偏见、伦理道德等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在利用AI提升科研效率
    发表于 10-14 09:12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解锁新型工业化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正迈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深度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1:06 ?789次阅读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是一些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据多家研究机构和公司的预测,RISC-V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30,RISC-V处理器有望占据全球市场近四分之一的份额。这将为RISC-V在人工智能
    发表于 09-28 11:00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活的世界? 编辑推荐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聚焦于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电子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五大领域的交叉融合,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诸
    发表于 09-09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