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关于“十四五”规划在三个方面布局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司南物联 ? 来源:中国信通院 ? 作者:中国信通院 ? 2021-03-17 09:5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已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1年3月13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文共十九篇六十五章,“智能”、“智慧”相关表述达到57处,这表明在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核心驱动力之一。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已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纲要对“十四五”及未来十余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转型与应用,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部署。

总体目标方面,纲要提出了“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该目标,智能化既是手段,也是结果。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其目标的实现必将推动产业高质量、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同时,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相关要求,也为我国人工智能前沿理论、核心软硬件等关键短板领域指明了未来十余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围绕总体目标,纲要在三个方面布局人工智能发展。

重点一:突破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逐步成为 “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为进一步推动解决我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中的不足和短板,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通过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产业界逐步突破前沿基础理论和算法,研发专用芯片,构建深度学习框架等开源算法平台,并在学习推理决策、图像图形、语音视频、自然语言识别处理等领域创新与迭代应用

重点二: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发展人工智能应以产业的融合应用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目标,进而逐渐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纲要提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充分发挥我国数据、应用场景的优势,实施“上云用数赋智” 行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建设重点行业人工智能数据集,发展算法推理训练场景,推进智能医疗装备、智能运载工具、智能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制造,推动通用化和行业性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建设,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政务等领域形成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

重点三: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针对当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关心的伦理与法律风险、AI技术滥用、算法杀熟等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问题,纲要提出要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例如在无人驾驶领域建设完善相关监管框架、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另一方面,纲要中一系列优化产业政策环境的措施,也将给人工智能提供肥沃的发展土壤,例如“在数字经济等领域制定实施一批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战略导向,“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参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将更加激发民营人工智能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

纲要中人工智能2035年发展目标和“十四五”发展路线,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提出了目标和任务,也对我们相关支撑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辑:lyn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65
  • 数字经济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108

    浏览量

    19023

原文标题:解读:“十四五”规划人工智能三大布局

文章出处:【微信号:scinaniot,微信公众号:司南物联】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助力西安产业焕新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规划了西安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2025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培育数字产业经营主体”列为核心工作要求之一,明确提出大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10:02 ?534次阅读

    中科曙光交付油气行业首个国产液冷人工智能中心

    近日,由中科曙光承建的中国石化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顺利交付验收。该中心建设紧密结合中国石化“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中国石化落实“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水平国内领先、2030 年达到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8:03 ?611次阅读

    2025 年智能制造趋势预测:设备管理系统的 “化” 升级

    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实施,中国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智能化、协同化和绿色化成为变革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0:47 ?657次阅读
    2025 年<b class='flag-5'>智能</b>制造趋势预测:设备管理系统的 “<b class='flag-5'>三</b>化” 升级

    Arm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的洞察。我们将分期内容为你详细列举从人工智能 (AI)到芯片设计,再到不同技术市场的主要趋势,带你深入了解 2025 年的产业发展方向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09:49 ?907次阅读

    奥松入选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名单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1:05 ?610次阅读

    兆易创新教材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推荐名单

    近日,在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次遴选你推荐名单的公示》中,兆易创新四本“卓越工程师培养系列”教材成功入选“十四五”国家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6:36 ?771次阅读

    MLOps平台的发展方向

    MLOps平台作为机器学习开发运维一体化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方向将深刻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下面,是对MLOps平台发展方向的探讨,由AI部落小编整理。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51 ?575次阅读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与未来,涵盖如基于行为的人工智能、生物启发的进化人工智能及认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这一历史背景为随后的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讨论奠定了基础,随着人工智能
    发表于 12-28 21:12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领域,如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分支,它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具备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人工智能
    发表于 11-14 16:39

    智能驾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驾驶的未来发展方向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技术创新、产业链发展、政策法规以及市场应用等。以下是对智能驾驶未来发展方向的介绍: 一、技术创新 高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09:09 ?1285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科学的进步,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首先,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这使得我对人工智能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农业、环保等,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关于AI与生命科学的部分,为我们展示了一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未来。在这个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发展机遇。同时,这也要求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一健康、包容的AI科研生态系统。 总之,《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第一章为我打开了一
    发表于 10-14 09:12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满足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中对于高性能、低功耗和特定功能的需求。 低功耗 : 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中,低功耗是一重要的考量因素。RISC-V架构的设计使其在处理任务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功耗水平,这对于需要
    发表于 09-28 11:00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污染治理、碳减排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为环境科学引入的新价值和新机遇。 第8章探讨了AI for Science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平台科研”模式进行了展望。
    发表于 09-09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