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浙大的机器鱼承受住了10000米深海巨大压强

每日机器人峰汇 ? 来源:量子位 ? 作者:量子位 ? 2021-03-08 15:4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让指尖承受1吨重量,这样的压力能Hold住吗?

来自浙大的机器鱼,就确实做到了——不仅承受住了10000米深海的巨大压强,还在其中自如游动了45分钟。

而且只有这么小(身长22厘米,展翅28厘米)。

在以往,科学家们要是想探索万米以下的海沟,所采用的装置通常得这么大:

这些装置材料不仅得有足够的强度(如钛合金)、厚度,或是自带巨大的压力补偿系统,才能承受住万米深海的重压。

浙大的这条机器鱼,打破了传统深海探测装置“硬刚”的方法,首次实现了在万米深海中,自能源软体机器人自主游动的能力。

这项研究,现在登上了Nature封面。

为什么这么能抗压?

传统的水下航行器,通常需要用高强度金属材料来制成外壳,对航行器进行保护。

随着水域越来越深,外壳的厚度和尺寸也需要得到相应提升,机器就会越来越大。

然而,在海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却仍然生存着数百种生物,其中就包括一种名为钝口拟狮子鱼(Pseudoliparis swirei)的生物,体型并不大。

这种狮子鱼没有坚硬的外壳,却还能在水中自如游动。

从图中可以看见,它的头部非常大,但能承受住深海的重压。

这是怎么做到的?

研究人员对它的身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鱼的骨骼,细碎地分布在柔软的凝胶状身体中。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传统电路结构在深海中极易出现故障——

通常,运行机械系统的电路结构,会被密集地封装在一整块印刷电路板(PCB)上,一旦承受的压力增大,电路板接口就容易出问题。

例如,下图是一块完整的电路板。如果施压过大,电路板和电路元件之间的接口就非常容易损坏。

但如果将电路板,像鱼的骨骼那样“拆开打碎”,这样做所带来的效果非常显著,将压力分散到了更小的电路板中。

研究人员又重新设计了电路,尽可能将元件分散,将相邻元件之间的距离增加了6倍,变成2.4mm。

这样,做出来的电路结构,在硅树脂(电绝缘、耐温、防水)的包裹下,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除此之外,还得让鱼在高压下前行。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研究人员想到了用电势差的方法:利用海水作为离子导电负极,用机器鱼自带能源在“翅膀”内外侧产生电势差。

这样,人工“翅膀”(高分子薄膜)就能发生形变,使得翅膀上下拍动,推动机器鱼前行。

这项研究由浙大的李铁风团队完成,共同一作为浙大研究员李国瑞、博士研究生陈祥平和周方浩。

在这个机器鱼实现之前,还没有科学家在深海实现过这种自供能驱动的软体机器人。

李国瑞表示:“这种软体机器人无需耐压外壳,便能承受万米级深海静水压力,大幅降低了深海探测的难度和成本。”

曾发明最快仿生软体机器鱼

事实上,早在2017年,李铁风团队就曾经制造过当时世界最快的仿生软体机器鱼,研究登上Science子刊。

这种机器鱼参考了蝠鲼的设计,全长9.3厘米,可以以每秒6厘米的速度,游上3小时。

同样,它也采用了“电子肌肉”的设计:上下两层是透明高弹体薄膜,中间是导电材料。

随着“电子肌肉”通电,这条软体机器鱼就能在红外线的操控下,实现前进等各种动作。

而且,这种鱼类的主要结构,还能通过3D打印技术直接成型。

“科研就像升级打怪一样”

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有三位,分别是浙大之江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李国瑞、博士研究生陈祥平、周方浩,通讯作者为李铁风。

△主要作者李国瑞,陈祥平,周方浩,梁艺鸣与李铁风,图源浙江大学

发明这个深海软体机器鱼的想法,源于李铁风和李国瑞在机器人顶会ICRA上的一次讨论。

这在当时,提出这样的设想,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此前,还没有人成功做出过这样的软体机器人。

过程中,李国瑞失败过很多次,自述“每半个月就会做一次机器压力测试,做前都是信心满满。然而,几乎每次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且,在马里亚纳海沟实施最终海试时,团队还在南海遇到了超强台风。

但最后,团队还是克服困难,成功完成了深海测试。

李国瑞形容,科研过程就像是“升级打怪”,遇到各种bug,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他认为,每解决一个bug,都可以看成是向成功前进一步,如果不放弃,就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原文标题:【峰讯】浙大机器鱼登Nature封面!22cm身段,探索地球最深海沟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机器人峰会】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9

    浏览量

    214425

原文标题:【峰讯】浙大机器鱼登Nature封面!22cm身段,探索地球最深海沟

文章出处:【微信号:robotop2025,微信公众号:每日机器人峰汇】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斯科技助力全球首艘三文养殖工船打造“海上智慧牧场”

    如何让万吨级养殖工船在深远海自由“游牧”,并保持养殖水质的长期稳定?如何在封闭船舱内为数万尾三文持续提供理想的水环境?又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深远海环境中实现水质数据的精准采集与实时传输?全球首艘大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3:36 ?417次阅读
    凯<b class='flag-5'>米</b>斯科技助力全球首艘三文<b class='flag-5'>鱼</b>养殖工船打造“海上智慧牧场”

    STM32H725VGH3时钟通过tim3采集频率,在不同的压强下会与正确的频率相差几十到200hz左右,为什么?

    STM32H725VGH3芯片内部时钟通过tim3采集频率,在不同的压强下,会与正确的频率相差几十到200hz左右,同时输出的频率非常的不稳定,会有几赫兹到几百赫兹的波动,而通过机器采集到的频率是很
    发表于 07-29 09:48

    云南昆明景观养殖:凯斯科技实验室级监测入缸,为锦鲤打造“五星水环境”

    在云南的青山绿水间,一片充满活力的景观养殖基地正借助凯斯科技的先进设备,开启智慧养殖的新篇章。这里不仅有色彩斑斓的鱼儿,更有凯斯科技提供的全方位水质监测解决方案,精准把控溶解氧、硝酸盐、pH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09:41 ?307次阅读
    云南昆明景观<b class='flag-5'>鱼</b>养殖:凯<b class='flag-5'>米</b>斯科技实验室级监测入缸,为锦鲤打造“五星水环境”

    新疆三文年产3000吨,凯斯溶解氧传感器守护“沙漠养殖”

    CHEMINS你听说过新疆产三文吗?这个“离海最远”的地方,正创造着“沙漠养海鲜”的奇迹!新疆麦盖提县的澳洲龙虾、察布查尔县的罗氏沼虾、巴楚县的斑节对虾,尤其是三文年产量已突破3000吨!这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6-20 17:59 ?338次阅读
    新疆三文<b class='flag-5'>鱼</b>年产3000吨,凯<b class='flag-5'>米</b>斯溶解氧传感器守护“沙漠养殖”

    水下机器人搭载索尼FCB-EV9520L机芯:重塑深海探测的技术范式

    在海洋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科学探索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水下机器人技术正经历深刻变革。当索尼FCB-EV9520L一体化摄像机模组与水下机器人实现技术融合,这场跨界协作不仅突破了传统深海探测的视觉边界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0:58 ?217次阅读

    部署image_classification模型卡住了怎么解决?

    我按照如下教程部署,然后编译卡住了,谁能帮忙看看是咋回事。 https://github.com/STMicroelectronics/stm32ai-modelzoo-services/blob
    发表于 04-27 06:29

    国之重器丨世界首个2000级载人驻留实验室开建,深海科研新突破

    深海实验室是人类探索海洋奥秘的核心载体,也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在深海实验室建设及深海电源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及生态研究提供了关键保障。20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17:31 ?738次阅读
    国之重器丨世界首个2000<b class='flag-5'>米</b>级载人驻留实验室开建,<b class='flag-5'>深海</b>科研新突破

    生产提质新利器!单轴测径仪赋能鱼竿、线高精检测

    在渔业装备和线缆制造领域,产品质量直接关联钓鱼体验。单轴测径仪作为新一代精密检测工具,凭借其技术优势,通过实时监测与控制外径尺寸,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保障鱼竿、线等细长型产品的生产质控
    发表于 03-31 14:15

    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浸出及LIBS光谱探测方法研究

    具有深海原位稀土元素探测的潜能,证实了利用 LIBS结合多变量回归分析对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进行检测和评价是可行的,为实现 LIBS深海稀土探测提供数据支持。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6:32 ?402次阅读
    <b class='flag-5'>深海</b>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浸出及LIBS光谱探测方法研究

    索尼FCB模组赋能水下机器人:探索深海的“千里眼”

    在浩瀚无垠的蓝色疆域中,水下机器人正成为人类探索未知、揭开深海神秘面纱的重要工具。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智能潜水器不仅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作业,还搭载了各种高精度传感器与摄像设备,其中,索尼FCB模组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1:41 ?370次阅读

    小鹏汽车欧洲第10000辆交付

    小鹏汽车在德国埃伯斯贝格完成了欧洲第10000辆的交付,德国一家硬件科技公司的CEO——Ekkehard先生,成为了小鹏G6的新车主,以及小鹏汽车在欧洲第10000辆的车主。小鹏汽车也因此成为首个达成欧洲万辆交付的中国纯电新势力品牌。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6:31 ?712次阅读

    恒压机原理图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恒压机原理图.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2-07 14:49 ?2次下载

    晶沛突破5000深海滑环技术,助力海洋勘探新征程

    ,具备11000钻探能力,有望实现“打穿莫霍面,直达上地幔”的人类科学之梦。在这艘大船的背后,深海滑环作为一种关键组件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着海洋勘探技术的不断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11-19 10:40 ?725次阅读
    晶沛突破5000<b class='flag-5'>米</b><b class='flag-5'>深海</b>滑环技术,助力海洋勘探新征程

    浙大与海康威视合作再添新成果

    近日,随着“AIoT-Center智慧应用联合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完成,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以下简称“浙大干训基地”)、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浙大继续教育学院”)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联合实训基地正式建成,校企双方合作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4:39 ?1105次阅读

    无源智能锁具在深海风电场的应用

    深海风电场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通常位于离码头比较远的海域,环境复杂且恶劣。这些风电场不仅面临着极端天气的挑战,还长期受到海水的侵蚀和高低温变化的考验。因此,在风电场的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对锁具
    的头像 发表于 10-13 08:05 ?701次阅读
    无源智能锁具在<b class='flag-5'>深海</b>风电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