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美国科学家:载人登陆火星至少得用上核动力火箭

w0oW_guanchacai ? 来源:科工力量 ? 作者:科工力量 ? 2021-03-03 17:0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今年2月,中国、美国、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陆续接近火星,这又引起了一些美国科学家对载人登陆火星的畅想。但这些美国科学家认为,现在的条件不足以支持火星登陆,至少得用上核动力才行。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2月24日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核动力研究小组主席、独立航天顾问罗杰·迈尔斯(Roger Myers)与他的同事近日发表了一份报告,称核动力火箭很可能是载人登陆火星项目的“核心技术”。

NPR报道截图迈尔斯指出,载人登陆火星任务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尤其需要考虑抵达火星需要的时间、在火星上停留的时间、飞船返回的可靠性等问题。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缩短地火往返时间,“尽可能快地完成飞行任务”,而这需要足够的燃料支持。他的研究小组经估算后认为,以现有的条件,即使最简单的一趟火星登陆之旅,也需要消耗约1000吨推进剂,而这会带来一大堆麻烦:如此多的推进剂必须得用几十个火箭来助推,这既昂贵又危险;若要减少返回地球的推进剂消耗,宇航员可能需要在火星待上近500天,等待合适的时机。

因此迈尔斯和他的小组认为,核动力可能是一个更优选择,它可以用更少的燃料和更短的时间完成火星任务,甚至直接利用核动力发动机的推力借助引力弹弓效应回到地球,这同时也将把宇航员在火星表面停留的时间缩短至一个月。基于这些观点,他向NASA提议加大核动力火箭的研究投入。“如果我们想要在2039年实现载人登陆火星,就必须大幅增加核动力火箭的研究资金。”迈尔斯说。

科技企业“超安全核能公司”发布的核动力飞船假想图目前,核动力火箭主要有两种构想:一种是核热火箭,利用核反应堆的热量将液氢加热后喷出,产生强大的气流;另一种则是核电推进火箭,利用核反应堆的电能驱动另一种电推进器。不过这两种构想实现起来还存在很多困难。报道称,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指出,第一种构想需要开发足够承受反应堆高温的材料和防止燃料泄露的氢储存系统,而第二种构想需要解决反应堆的热量问题,如何设计火箭以合理整合推进器和电力系统也是个难题。美国关于核动力火箭的构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据NPR介绍,当时一个叫做“原子能委员会”机构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核动力火箭的构想,并与NASA合作开发原型机。但该项目最后于上世纪70年代初被取消。

上世纪美国的核动力火箭试验,美国国家档案馆视频资料截图如今核动力火箭的研究又被美国重新提上日程。根据NASA去年12月的公告,现在NASA正在推进对两种核动力火箭方案的研究,并将与美国能源部和国防部合作开发相关技术。美媒还提到,一些美国科技公司也在积极研究核动力火箭。尽管核动力火箭研发困难重重,但在航天领域后来居上的中国对这个领域也早已有了规划。2018年3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在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时曾说,他们正联合中国核动力相关研究设计单位,开展空间核动力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后续将形成核热、核电等多种方案。

刘志让表示,中国航天人的目标是:2040年前后实现核动力空间穿梭机的重大突破。尽管载人登陆火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各国对于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在2020年的火星探测窗口期,中国、美国、阿联酋先后发射了火星探测器。美国的“毅力号”已于2月19日在火星着陆,并录下首段来自火星的声音;“希望号”是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它于2月9日成功进入环火轨道,并发回了火星照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月24日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两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绕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探测器设备将对预选着陆区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进行详查,为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原文标题:美国科学家:载人登陆火星,可能要用核动力火箭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探测器
    +关注

    关注

    15

    文章

    2714

    浏览量

    74602
  • 火箭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89

    浏览量

    29263

原文标题:美国科学家:载人登陆火星,可能要用核动力火箭

文章出处:【微信号:guanchacaijing,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东风汽车三大品牌登陆塞尔维亚市场

    近日,东风汽车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首家品牌展厅开业,宣告DONGFENG、VOYAH、MHERO三大品牌登陆塞尔维亚市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11:25 ?586次阅读

    《仿盒马》app开发技术分享-- 用户登陆页面(静态)(20)

    用户之间的数据并不互通,现在为了实现我们的用户绑定制度,我们需要给应用添加一个用户登陆的入口的。 功能分析 用户登陆页面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首先要实现的就是登陆页的静态页面,需要展示的内容不多
    发表于 06-30 13:15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科学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在遥感、生态、农业等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常常会提到一个工具: 地物光谱仪 。它看起来像一台“测光的枪”,却能揭示土壤和植被的“隐藏信息”。那么,地物光谱仪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在科学研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5:46 ?208次阅读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b class='flag-5'>科学家</b>研究植被和土壤?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当选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第十届会长

    ? 2025年3月29日,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十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南厅隆重举行。百余位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协会换届选举,共话科技创新未来。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书记胡火明出席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9:15 ?911次阅读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当选深圳市青年<b class='flag-5'>科学家</b>协会第十届会长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雷圣宾、李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1:17 ?568次阅读

    美国倍捷连接器再次登陆日本智慧能源周

    (东京,日本)全球领先的互连解决方案定制与组装商——美国倍捷连接器,将于2025年2月19日再次登陆位于东京国际展览中心(Tokyo Big Sight)举办的日本智慧能源周(Smart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0:01 ?634次阅读

    云电脑登陆,云电脑登陆的教程,云电脑搭建工具怎么连接

    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接下来和大家一起探索云电脑登陆的教程。 ? ?云电脑登陆的教程: ? ?云电脑登录很简单。打开你已经安装好的云电脑客户端软件,会出现登录界面。要是你之前注册过账号,就在对应的位置输入注册时用的手机号或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1:07 ?701次阅读
    云电脑<b class='flag-5'>登陆</b>,云电脑<b class='flag-5'>登陆</b>的教程,云电脑搭建工具怎么连接

    深开鸿亮相“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为在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1月14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21:17 ?655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b class='flag-5'>科学家</b>”品牌发布暨<b class='flag-5'>科学</b>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哪吒汽车登陆新加坡

    近日,哪吒汽车亮相新加坡车展,并宣布哪吒X和哪吒AYA正式在新加坡上市。当日上午,哪吒汽车即收获52张订单。新加坡是东南亚车市的风向标,哪吒汽车此次登陆新加坡,是其“深耕东南亚市场”战略的又一重要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3:53 ?543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科学家,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倾力打造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 2016 年创设,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极具声望的民间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9:58 ?461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大奖周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在浪潮信息等企业助力下打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672次阅读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华为自动驾驶科学家陈亦伦投身具身智能创业

    近日,华为车BU自动驾驶领域的昔日明星科学家陈亦伦,如今已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据可靠消息,陈亦伦在今年7月正式创立了名为“它石智航”的新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与陈亦伦携手共进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25 ?603次阅读

    OpenAI ChatGPT高级语音模式登陆Windows和Mac平台

    10月31日最新消息,OpenAI今日正式宣布,其ChatGPT的高级语音模式(AVM)现已全面登陆Windows与Mac电脑平台。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6:35 ?994次阅读

    小鹏汇天“地航母”完成载人首飞

    近日,小鹏汇天成功完成了其“地航母”飞行体的首次载人试飞。此次试飞标志着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8:21 ?1037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