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组专为激光雷达(LiDAR)系统设计的eToF激光驱动器

MEMS ? 来源:MEMS ? 作者:MEMS ? 2021-03-01 14:2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宜普电源转换公司(简称:宜普电源,英文:EPC)最近推出一组专为激光雷达(LiDAR)系统设计的eToF激光驱动器。这款新型氮化镓(GaN)产品系列旨在普及飞行时间(ToF)在自动驾驶汽车、消费及工业3D传感中的应用。

宜普电源为激光雷达开发的新型器件直接集成了驱动器与GaN基激光器,几乎消除了将两者分离设计而存在的电感问题。宜普电源首席执行官Alex Lidow解释说,这种设计使得宜普电源的新型激光驱动器能够产生相对更快的脉冲,最终使激光雷达获得更高的分辨率。

Alex Lidow说:“激光产生速度越快越好!”

集成设计也减小了传感器和驱动器组合件的尺寸,新器件系列产品的面积只有3平方毫米,甚至1平方毫米。Lidow补充说,这样会带来价格的降低。

“一颗不足1美元的激光驱动器,相比于100美元、200美元的价格,会带来什么改变?”Lidow如此解释,OEM厂商会发现为宜普电源的新器件投入只是一笔微不足道的费用。

Lidow说到,在机器人、吸尘器、无人机及其它应用领域,宜普电源的产品已经用于数百万台激光雷达。他相信,随着新型激光雷达的性能提高、体积缩小、成本降低,将吸引智能手机、豪华汽车等更多其他终端厂商采用。

另外也包括摄像头。摄像头的光学传感器需要一定时间对进入镜头的物体进行聚焦。以光速测定物距是激光雷达的基本功能,所以Lidow的设想是把激光雷达也集成到摄像头系统中。

Lidow强调如何在激光雷达应用领域以低成本引入这个新器件系列,并与MOSFET竞争。宜普电源推出的激光驱动器EPC21601在单颗芯片上集成了40V、10A的场效应晶体管(FET)、栅极驱动器,采用3.3V逻辑电平输入。

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脉冲激光测量物体距离、并根据获取的信息输出三维图像的技术。激光雷达技术提供精确、广域覆盖、全数字支持的数据收集功能。

采用GaN技术的FET,适合作为激光开关的驱动元件,能够实现大电流和极短脉冲。窄脉冲宽度能提供更高的分辨率,而高脉冲电流能让激光雷达系统探测更远的距离。Lidow评论道:“GaN技术满足上述两种特性要求,因此它成为了激光雷达的理想选择。”

激光雷达的飞行时间技术

脉冲式激光雷达技术用于远距离直接测量光子往返的时间,进而计算出距离,这称为“飞行时间法”。Lidow提出:“ToF技术其实非常简单,本质上它就是测量光子往返时间。”

不过,如果对近距离的物体进行测量,激光信号的脉冲宽度会带来一个问题。“光每3ns传播1m,所以1ns宽的脉冲无法真正测量到1m以内的物体,除非采用输出和输入之间的相位差来判断。所以针对短距离测量时,会选择光功率更高的间接飞行时间(iToF)。脉冲流的频率为100MHz,测量一系列脉冲流的相位差,以此来推算物体的距离。”Lidow说道。

他又补充道:“如果要观测几英尺以外的物体,只需要电流为1A~10A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但如果想观测更远具体的物体,就需要更大的功率,因为你用的是无方向性的激光脉冲。因此,iToF往往在近距离测量中表现非常出色,但对远距离物体来说并非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图1:脉冲宽度及振幅(来源:宜普电源)


用于激光雷达的eToF激光驱动器

EPC21601是一款逻辑控制电压为3.3V、频率高达200MHz、激光驱动电流可调制最大10A的激光驱动器。其开启、断开时间分别为410ps和320ps。作为一颗单芯片plus eGaN FET驱动器,EPC21601采用EPC的GaN IC专利技术、芯片级BGA封装,尺寸仅有1.5mm x 1.0mm。

EPC21601是一颗40V、10A的FET,用于驱动逻辑电平输入为3.3V的VCSEL。“使用两个独立芯片而非单个芯片时,需要注意的是:两个独立芯片在驱动器和功率FET之间会存在大约50pH的电感,这50pH的电感会使速度减半。所以,即使是把电感减小到10pH或20pH,也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器和功率FET的集成能将共源极电感减至10pH以下,从而改善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同时也改善了对近距离物体的分辨率。”Lidow说道。

图2:EPC21601的时延性能(来源:宜普电源)


EPC21601采用芯片级封装(CSP),易于组装,节省占板面积,提高整体效率。Lidow表示:“本系列产品将更快、更多地推动ToF技术进入终端应用。”他补充道:“超声波传感器的局限是无法探测距离小于30cm的物体,这与工作频率有关。所以可以替换超声波传感器和近距离摄像头芯片。”EPC21601就是专门为高速和短脉冲操作而设计的,同时最大幅度地减少了所需外部组件的数量。

图3:EPC21601的时延性能——200MHz(来源:宜普电源)


在图2和图3中,Lidow展示了如何用一系列测试验证新器件在高速应用中的有效性。“图2中有一个10A、20V、9ns的脉冲序列,开启时间约400ps,断开时间约300ps,开启和断开时受电感限制,这种条件下能分辨非常近的距离。图3是一个200MHz的脉冲序列。脉冲时间缩短为1.4ns,电流和电压仍然是10A和20V。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开时间是245ps。”Lidow还补充道,根据图2和图3,新的激光驱动器IC可以配合ToF应用中任何对速度要求非常快的激光器技术。

图4:演示电路板(来源:宜普电源)

a71cf35c-7a4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图5:EPC9154开发板电路图(来源:宜普电源)


Lidow提到还有一些比如EPC9154的开发板,具有eToF激光驱动IC EPC21601的特点,主要用来驱动短脉冲高电流激光二极管。其性能包括:最小脉冲宽度小于2ns、峰值电流大于10A、及30V母线电压。EPC9154能利用电流脉冲驱动激光二极管,峰值功率达几十瓦。用于激光雷达的激光二极管在设计时考虑到了这一点,但激光器封装时的散热限制则要求必须确认对脉冲宽度、工作周期和脉冲重复频率的限制。

图6:连接与测量设置(来源:宜普电源)


正如Lidow指出的那样,出于特定的原因,可能影响性能的开关损耗实际上对热问题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激光是在突发模式(burst mode)下使用的。“因此,它周期性地发射200MHz的脉冲流,也可能是100kHz,或是10kHz,这取决于想要达到的帧率。每一种情况下,激光器都存在热极限。”Lidow说道。

他补充说,“作为一个竞争对手来审视MOSFET。硅基MOSFET的成本非常低,而且是人们都很熟悉的产品。但其在高频和高功率密度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举个例子来说,在电机驱动中,我们现在看到GaN技术的采用大量增加,因为电机在低电压下的工作频率从20kHz增加到100kHz。对于新一代汽车来说,需要的是4kW或5kW功率器件,其中4kW MOSFET最佳,因此需要带MOSFET的七相降压变换器,而GaN能分四个阶段实现这个功能,还节省空间、提高效率。”

新型eToF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收益,包括豪华机器人和其它价位相对低廉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都需要激光雷达帮助它们不会与物体相撞,并准确定位。无人机上使用该解决方案可以扩大地面识别域,从而进一步拓展市场。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驱动器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8731

    浏览量

    150738
  • 激光二极管
    +关注

    关注

    9

    文章

    193

    浏览量

    36231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73

    文章

    4257

    浏览量

    193364

原文标题:宜普电源发布专为激光雷达设计的ToF激光驱动器EPC21601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了解驱动器、开关和激光二极管在实现有效激光雷达性能方面的作用

    的飞机也会使用激光雷达导航并用它来绘制距离更远的地形图。 尽管对激光雷达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设计人员在选择栅极驱动器、栅极开关 FET 和激光二极管等产生光脉冲所需的关键元件时必须非常谨
    的头像 发表于 05-25 14:59 ?345次阅读
    了解<b class='flag-5'>驱动器</b>、开关和<b class='flag-5'>激光</b>二极管在实现有效<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性能方面的作用

    激光雷达LiDAR)技术方案与工作原理全解析

    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感知支持。本文将深入剖析激光雷达的技术方案与工作原理,带您走进这前沿传感技术的核心世界。 工作原理:激光束的奇妙探测之旅 激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6:09 ?947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b class='flag-5'>LiDAR</b>)技术方案与工作原理全解析

    OptiSystem应用:激光雷达系统设计

    ,CFTNoiseThreshold可以修改恒比鉴别的灵敏度。 图3.激光测距系统 2.测距(相移) 测量对象/目标的距离的另种方法是使用相移测距仪。 利用该方法,光源以特定频率
    发表于 03-31 10:18

    则消息引爆激光雷达行业!特斯拉竟然在自研激光雷达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则消息引爆激光雷达行业?上周业界流传的份会议纪要称,有自动驾驶专家透露,特斯拉已经设计了自己的激光雷达,并正在与大陆集团合作,将自己开发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00:09 ?2345次阅读

    科普:文了解固态和半固态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LiDAR,Laser Detecting and Ranging)作为种先进的传感技术,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计算目标距离,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8:06 ?2822次阅读

    全场景适用!TS Spectrum高速数字化仪在激光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基本介绍 50多年前,激光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激光雷达 (LIDAR) 系统,该系统在距离计算方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6:13 ?580次阅读
    全场景适用!TS Spectrum高速数字化仪在<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b class='flag-5'>系统</b>中的应用

    激光雷达的维护与故障排查技巧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种利用激光进行距离测量和目标识别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地理信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1:04 ?4335次阅读

    如何提升激光雷达数据的精度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种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其反射回来的时间来测量距离和速度的遥感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53 ?2104次阅读

    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技术是种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其反射来测量距离和速度的遥感技术。它在多个领域,如测绘、环境监测、自动驾驶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44 ?2305次阅读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而激光雷达LiDAR)作为实现这技术的关键传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34 ?1745次阅读

    TS高速数字化仪在激光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基本介绍 50多年前,激光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激光雷达 (LIDAR) 系统,该系统在距离计算方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1:13 ?841次阅读
    TS高速数字化仪在<b class='flag-5'>激光雷达</b><b class='flag-5'>系统</b>中的应用

    LIDAR激光雷达逆向建模能用到revit当中吗

    LIDAR激光雷达逆向建模是种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获取物体表面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建模的方法。在建筑行业中,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建筑物的三维建模、结构分析、施工模拟等。Revit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7:23 ?1023次阅读

    光学雷达激光雷达的区别是什么

    光学波段的电磁波进行遥感探测的技术。它通过接收目标反射或发射的光波信号,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识别和跟踪。光学雷达通常使用可见光、红外光等波段的电磁波。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7:20 ?3497次阅读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包含哪些信息

    激光雷达LiDAR)是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距离测量的遥感技术。它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束,来测量物体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7:18 ?1965次阅读

    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有什么用

    于各个领域。 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的基本原理 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回来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6:58 ?217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