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从1960年到2020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简史

司南物联 ? 来源:大数据文摘 ? 作者:大数据文摘 ? 2021-02-19 15:3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现代生物识别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逐渐演变成读取生物标记的准确率触及100%的高科技扫描仪。在2020年,基于生物学的科学正在高速颠覆认证行业。

未来的潮流将是无密码的。

20世纪六十年代——探索

1960年,科学家们开始识别声学语言和语音的生理成分。这就是现代语音识别技术的前身。

1969年,联邦调查局(FBI)推动了自动指纹识别,这导致了对细微点的研究,以绘制独特的模式和纹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FBI资助

到1975年,在联邦调查局的资助下,第一台提取指纹点的扫描器已经成型。但因数字存储成本过高,因此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NIST)开始研究压缩和算法

在NIST的工作导致了M40算法的发展,这是联邦调查局使用的第一个实用匹配算法。该算法用于缩小人类搜索范围,产生的图像数量大大减少,然后提供给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现有的指纹技术也在持续发展改进。——Biometricupdate

NIST通过申请虹膜识别和皮下血管模式的专利,推进了语音、眼球和人脸识别。人脸照被数字化到数据库中。

20世纪九十年代——生物识别科学腾飞

20世纪90年代是生物统计学的迅速发展时期。利用代数方程可实现不到一百个值就能区分归一化的人脸图像。国家安全局(NSA)成立了生物识别联盟。国防部(DoD)与国防高级研究产品局(DARPA)合作,为商业市场的人脸识别算法提供资金。商业化产品很快跟进。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美国联邦调查局签订合同,为后者建造一套自动指纹识别系统。

CODIS(FBI法医DNA数据库)的诞生是为了数字化存储、搜索和检索DNA标记。由于数据存在于筒仓中,生物标志物实验室测序需要数小时,因此检索工作遇到了瓶颈。一个网络将很快促进存储的生物标志物的电子化大规模交换。

21世纪初——生物识别技术的推广

西弗吉尼亚大学(WVU)设立了第一个生物识别系统和计算机工程的学士学位课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通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了标准化,促进了国际生物识别研究和开发的合作交流。

掌纹生物标记技术开始登上生物识别的舞台。欧洲生物识别论坛成立,以解决市场采用和分散的障碍。人脸识别成为护照和其他机器可读旅行证件(MRTDs)公认的全球生物识别认证器。

美国移民部在出入境口岸对签证申请者使用生物识别技术,以加强对罪犯的安保,并为数百万合法旅行者的旅行提供便利。国防部收集生物鉴别数据(指纹、脸部、声音样本、虹膜图像和DNA拭子),以跟踪和识别国家安全威胁。

布什总统规定所有政府人员必须持有个人身份证,并在全州部署了自动掌纹数据库。2008年,国土安全部通过交叉匹配生物识别数据,在边境阻止了一名恐怖分子嫌疑人。

21世纪10年代——从国家到智能手机的转变

生物识别技术继续为恐怖分子的身份识别提供支持,但2013年苹果在iPhone 5S上推出Touch ID时发生了转变。生物识别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府工具。它现在成为了公众消费品。

Touch ID被大量集成到iOS设备中,用户可以通过Touch ID解锁设备,也可以在各种苹果数字媒体商店(iTunes Store、App Store、iBookstore)中购物,还可以在线或在应用中验证Apple Pay。在宣布该功能时,苹果明确表示,指纹信息会被存储在苹果【芯片】的本地安全位置,而不是远程存储在苹果服务器或iCloud中,外部访问非常困难。——资料来源: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0——爆发

在过去的60年里,使消费者、企业,甚至代码开发人员--科技界的数字工匠--无法获得生物识别认证的障碍被消除了。随后,在2020年发生了一些事情。

聚沙成塔,各种技术的发展和整合将生物识别认证推向了主流。

两种技术适时碰撞,促进了生物识别认证的应用。

扫描传感器背后的科学改进到几乎完美

智能手机的使用达到顶峰

将扫描传感器集成到智能手机中

基于生物学的扫描仪背后的科学优化到接近零错误率,传感器的价格也下降了。这使得将扫描传感器集成到智能手机中变得更容易。

大约在2010年,当4G(LTE)无线网络使拥有数百万移动消费者的流媒体成为可能时,智能手机的使用爆发了。三星和苹果在智能手机中内置了生物指纹扫描器,以验证数百万智能手机用户的身份——而公众也张开双臂接受了这种整合。苹果通过iPhone X过渡到了人脸识别。

现在,5G准备将物联网(IoT)和大数据进一步整合,FIDO和W3C等标准机构和团体不仅认可生物识别技术,而且对其进行监管。

阻碍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路障已经消失。基于生物的安全作为一个未来主义的概念,已经被今天广泛的接受和实施生物识别技术的竞赛所取代。

生物识别认证的未来

技术不断改进,以对抗威胁者寻找系统弱点的努力。但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处于安全状态,支持其全面整合。

生物识别认证技术之所以能够向前冲,是因为生物特征几乎不可能被伪造,算法不断革新,硬件扫描器的错误率已经接近零。面部识别已经部署在手机之外,在机场和体育场馆中崭露头角。

研究生物识别技术的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只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语音或心率检测、签名认证,甚至可以通过走路的方式判断你是谁的设备。五角大楼已经在研究步态和心跳识别的工具。- 华盛顿邮报

随着无密码认证获得FIDO等机构开放标准的支持和刺激,将生物识别技术整合到浏览器、智能手机和外界应用中,只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并没有花那么长的时间走到这里,六十年的时间让我们从科幻小说的预测到现实世界的大规模应用。2030年,我们会在哪里?预测指向无密码。

哪种生物识别认证技术会比其他技术更受欢迎,现在还没有定论。2020年3月,谷歌让安卓设备(v7及以上)通过了FIDO2认证。这意味着这些用户现在无需密码即可登录。同月,微软、Dropbox、Chrome、Edge和Firefox开始整合FIDO2 WebAuthn,这是一个经W3C批准的开放网络协议。

不久的将来,有风险的密码习惯将归于隐秘,设备将自动识别我们的身份,开启和继续我们的日常使用。

原文标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简史:从1960年到2020年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司南物联】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282

    浏览量

    770101
  • 生物识别
    +关注

    关注

    3

    文章

    1216

    浏览量

    53421
  • 扫描仪
    +关注

    关注

    2

    文章

    439

    浏览量

    68532

原文标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简史:从1960年到2020年

文章出处:【微信号:scinaniot,微信公众号:司南物联】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语音识别---大家怎么看呢?

    语音识别是一门交叉学科。近二十年来,语音识别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人们预计,未来10内,语音识别
    发表于 08-09 10:54

    RFID智能钥匙柜,多重生物特征与动态凭证的协同防护

    在部队装备的钥匙管理中,智能钥匙柜的身份认证需平衡严格性与军事作业特性,通过多元技术融合与层级校验实现精准核验。 生物特征认证构成第一道防线。日常高频操作采用军工级指纹识别,以 99.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7:21 ?98次阅读

    富士通创新生物识别身份验证技术介绍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身份认证技术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案,诸如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尽管应用广泛,却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如密码易遭仿冒、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09:31 ?363次阅读

    筑牢人脸信息安全防线|安全芯片如何赋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落地

    一、政策背景人脸识别安全挑战催生技术变革近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并自20256月1日起施行。该《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09:33 ?666次阅读
    筑牢人脸信息安全防线|安全芯片如何赋能《人脸<b class='flag-5'>识别</b><b class='flag-5'>技术</b>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落地

    瑞为技术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正式发布

    近日,由瑞为技术牵头、中国电标院等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正式发布。 同时,瑞为参编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8:05 ?600次阅读

    特高压设备检测技术演进——国产化突破国际领先

    技术里程碑 标准制定者 :主导3项特高压检测国标修订,专利布局覆盖变频谐振、智能诊断等核心技术?。 工程验证 :在1000kV武汉—黄石—南昌工程中,首创特高频局放检测技术,缺陷识别
    发表于 02-28 10:12

    生物联公司介绍及TurMass?物联网通信技术介绍

    1. 道生物联介绍 上海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9 9 月,是一家以 TurMass? 技术的芯片为核心的半导体公司,由优秀投
    发表于 02-20 17:05

    人脸识别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相比,人脸识别是非接触式的,这意味着用户不需要与设备直接接触,这在卫生和便捷性方面是一个显著优势。 3. 易于集成 人脸识别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8:23 ?1978次阅读

    人脸识别技术的算法原理解析

    在数字化时代,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身份验证和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算法,它们能够图像中提取关键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以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7:50 ?1991次阅读

    万里红标准化工作再获殊荣

    近日,全国信标委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委员会(SAC/TC 28/SC 37)换届大会暨三届一次全会在京举行。万里红作为分委会虹膜识别工作组组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4:47 ?614次阅读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20世纪50代,但直到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这项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09:20 ?1743次阅读

    ASR语音识别技术应用

    语音识别技术应用的分析: 一、ASR语音识别技术原理 ASR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人类语音自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5:12 ?2235次阅读

    中科虹霸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成为公共安全和个人身份验证的重要工具。近日,我国四大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9:51 ?974次阅读

    北京君正X2000新品案例:流媒体音乐接收器

    和消费、生物识别及教育电子领域获得了稳健和广阔的市场。 2020,君正完成对美国ISSI及其下属子品牌Lumissil的收购。ISSI面向汽车、工业和医疗等领域提供高品质、高可靠性的
    发表于 09-25 18:21

    2029全球VCSEL市场?将达19亿美元

    全球VCSEL市场预计2024的13亿增至2029的19亿美元,CAGR为8.1%。智能手机应用、生物识别及高速数据通信推动市场增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6:45 ?1016次阅读
    2029<b class='flag-5'>年</b>全球VCSEL市场?将达1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