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Space一箭143星「太空拼车」破人类航天纪录

传感器技术 ? 来源:雷锋网 ? 作者:付静 ? 2021-01-29 16: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Transporter-1 任务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一箭多星发射刷新全球之最。

近日,SpaceX 又一次创造了历史!

北京时间 2021 年 1 月 24 日 23 时,美国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SpaceX 的猎鹰 9 号火箭携 143 颗卫星顺利发射升空。

约 9 分 45 秒后,猎鹰 9 号第一级落在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回收船上,这是 SpaceX 第 73 次回收一级助推器。

此次任务的主要亮点包括:

火箭方面:提供动力的火箭为 B1058,于 2020 年 5 月首次投入使用(运送 Demo-2 龙飞船上的两位 NASA 宇航员 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前往国际空间站),此次已是其第 5 次执行任务了。

飞行距离方面:SpaceX 以往回收猎鹰 9 号一级火箭用时在 8 分钟左右,此次回收时间长了 1 分多钟,说明飞行距离更长。

星链发射方式的创新:10 颗星链卫星是以固定在平板上的形式发射升空,将被发射至极地轨道,为阿拉斯加等极地地区的用户提供互联网覆盖。

SpaceX 首次专门“拼单”发射卫星。

一箭 143 星创下了单枚火箭运输卫星数量的新纪录。

本文将在介绍该任务的基础上,揭秘“太空共享出行”和“一箭多星发射”。

1

一箭 143 星破纪录“拼单”

据了解,这项发射任务名为 Transporter-1(运输者 1 号),是 SpaceX 首个专门的“拼单”任务。

对此,美国太空网 Space.com 在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表述:

这次飞行让 SpaceX 在一场精心编排的「轨道芭蕾舞」中大秀“太空共享出行”的肌肉。(The flight allowed SpaceX to flex its ridesharing muscles in a carefully choreographed orbital ballet.)

此次,SpaceX 的客户数量超过 40 余家,总共搭载 143 个航天器(142 颗卫星和 1 个轨道转移飞行器),主要包括:

10 颗星链卫星

36 颗 SuperDove 卫星

17 颗 Kepler 卫星

3 颗 NASA 卫星(为测试航天器通信和导航新技术)

9 颗 Eyries-1 卫星

2 颗 EXOport-1 卫星

28 颗 EXOport-2 卫星

1 颗 Capella-3 卫星

1 颗 Capella-4 卫星

20 颗 D-Orbit's Pulse 卫星

1 颗 SAR 卫星

1 颗 iQPS-2 卫星

轨道转移器 Sherpa-FX 及其搭载的 13 颗卫星

值得关注的是,Transporter-1 的发射载荷量占目前在轨卫星总数(约 2860 颗)的 5%,143 这个数字在人类太空发射历史上已是最高纪录了。

2

太空共享出行,背后打什么算盘?

看起来太空共享出行的时代已经来了,但实际上,即便对于 SpaceX 来说,卫星太空共享出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众所周知,SpaceX 已经为多家公司、机构向太空发射过有效载荷,其中在 2018 年 12 月的 SSO-A 任务中,SpaceX 火箭从加州的发射台出发,将 64 颗卫星送入了近地轨道,当时其实已经就有卫星太空共享出行内味儿了。

从那以后,SpaceX 也在几次星链任务中,尝试在火箭上加入其他的有效载荷(如 Planet 和 BlackSky 的小型立方体卫星),和自家的卫星共享火箭的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SpaceX 的“拼单”计划目的何在?

自然是为了降低成本。

2019 年,SpaceX 就曾宣布,猎鹰 9 号将在全年的特定时间内以拼车的形式发射卫星,欢迎各需求方通过专门的网站进行预订。

据了解,其拼团发射的费用为:200 千克有效载荷送至 SSO 太阳同步轨道,最低价为 100 万美元;增加的质量部分每公斤收取 5000 美元。

如果同时有很多客户一起参与拼单,愿意同时发射火箭上太空,那么成本就会低得多。

实际上,随着发射成本的降低,以及像美国私人火箭公司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和维珍轨道(Virgin Orbit)等公司的小型发射装置的出现,火箭的剩余运载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小型卫星要上太空也比以往更有利了。

然而,同时发射多颗卫星并非易事——每一颗卫星都必须按时间顺序部署,避免可能存在的碰撞。为此,SpaceX 团队使用了专门的发射器和可自由飞行的转移设备,一旦它们进入特定轨道,就会开始部署有效载荷,比如此次为地球观测公司 Planet 准备的 48 颗微型卫星在发射后不到 59 分钟就开始部署了。

Elon Musk 的商业头脑和团队越来越成熟的太空发射技术,使得 SpaceX 的首次正式大规模拼团发射像预期的那般顺利——2021 年,Transporter-2 和 Transporter-3 的任务也将进行。

3

一箭多星,载荷数量意味着什么?

由上述可知,Transporter-1 任务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一箭多星发射刷新全球之最。

顾名思义,一箭多星是一种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者先后将多颗卫星送入轨道的技术,主要分两种:一是把卫星一次性送入相同或相近轨道,二是分次分批释放卫星至不同轨道。

早在 1960 年,美国实现了一箭两星,成为首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随后于 1961 年,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实现了一箭三星、一箭八星。

直至 1981 年,我国也终于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由此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在中国之前欧洲航天局率先掌握)。

在这一技术不再新鲜之后,各国在有效载荷数量上不断刷新纪录:

2014 年 6 月,俄罗斯第聂伯火箭一次发射了 37 颗卫星。

2015 年 9 月,中国长征六号火箭实现了一箭 20 星,打破了当时的亚洲航天纪录。

2016 年 6 月,印度也实现了一箭 20 星。

2017 年 2 月,印度创下了一箭 104 星的世界纪录。

2018 年 12 月,SpaceX 实现了一箭 64 星,刷新了美国记录。

要实现这一技术,至少应该有以下考虑:

其一是有效载荷的排列方式。

2015 年 9 月长征六号火箭实现了一箭 20 星之后,长征六号火箭副总设计师周遇仁曾这样在采访中表示:

20 颗卫星被分成 3 层,像金字塔般排列。这样的布局设计能够确保卫星分离速度、方向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分离安全。

其二是火箭的运载能力——保证质量更大的数颗卫星搭上车;避免火箭出现飞行不稳定、受所携带设备干扰等问题。

其三则是星箭分离技术,卫星按程序从火箭的特定位置分离出来,互相不能碰撞,就需要在路线和时间上面有精确设计。

正如百度百科的表述:

一箭多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分导核弹头、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

无疑,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倾向于用单次搭载的有效载荷数量去衡量某一艘火箭、某一项任务甚至某一个国家的航天水平如何,但事实上,卫星数量多并不代表着技术含量一定高。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曾在《科技日报》的采访中表示:

把卫星送入相同或相近轨道,其技术含量较分批将卫星送到不同轨道要低。

也就是说,一箭多星发射的技术含量与发射方式的关联更强。

庞之浩在采访中肯定了(当时)印度实现一箭 104 星成就的不易,但也指出,由于所有卫星均被送往相同轨道,且总体质量也不大,因此在运载能力上较之前并无突破性飞跃。

另外《科技日报》在报道中也提到,一种加在火箭上的一级独立飞行器“上面级”也是实现星箭分离技术的一大关键,目前也是个航天大国着力研发的技术之一:

被火箭运送到一定轨道后,“上面级”能自主飞行多次点火启动,将航天器送入不同轨道空间。

如今,SpaceX 以 143 的数量创造了世界纪录,再一次促进了一箭多星技术的进步,未来 SpaceX 将如何开展“拼车”业务、这一发射技术还将有怎样的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原文标题:SpaceX 一箭 143 星「太空拼车」破人类航天纪录!一箭多星技术大起底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卫星
    +关注

    关注

    18

    文章

    1772

    浏览量

    68733
  • SpaceX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18

    浏览量

    30479

原文标题:SpaceX 一箭 143 星「太空拼车」破人类航天纪录!一箭多星技术大起底

文章出处:【微信号:WW_CGQJS,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智慧航天运载体系全生命周期监测

    发射中心升空,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开启年度首次载人发射;3 月 12 日,长征八号遥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以 “十八” 完成千帆星座组网…… 如今,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5:36 ?112次阅读
    智慧<b class='flag-5'>航天</b>运载体系全生命周期监测

    如何在失重环境下实现太空种植?

    随着深空探索的推进,超声波雾化技术也许将重塑人类太空农业的认知。或许有天,宇航员在外星基地摘下新鲜的草莓时,我们不仅能看到这些果实里凝结着生命的韧性,更有人类用科技重定义自然的智慧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16:26 ?363次阅读
    如何在失重环境下实现<b class='flag-5'>太空</b>种植?

    高安全等级规芯片在载控制终端上的应用

    随着航天技术与汽车电子技术的深度融合,高安全等级规芯片在载控制终端上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的头像 发表于 03-29 11:47 ?426次阅读

    宇航冲刺港股“商业航天股”

    近日,中国知名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国宇航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意图冲刺港股市场的“商业航天股”。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创新企业,专注于AI与卫星技术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全新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6:46 ?870次阅读

    外卖小哥金金刚1000plus电动换60v170a锂电池真实上路情况

    金刚 1000plus 60V 换电版在实际道路行驶中展现出了优秀的性能,无论是动力、续航还是便捷性都可圈可点,是城市通勤值得考虑的电动选择。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6:28 ?5244次阅读
    外卖小哥金<b class='flag-5'>箭</b>金刚1000plus电动<b class='flag-5'>车</b>换60v170a锂电池真实上路情况

    航天 PCB 工艺全解析:适应航天需求之道

    ,绝不能出现断路、短路等故障,否则可能导致航天系统瘫痪。轻量化与小型化也是关键,航天飞行器空间与载重有限,PCB 必须减轻重量并缩小体积,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功能。 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环境适应性,无论是太空的超低温,还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5:22 ?940次阅读

    欧盟启动百亿欧元太空计划,挑战马斯克“链”

    近日,欧盟已正式启动了规模庞大的太空计划,旨在通过发射大量卫星来确保欧盟各国政府和军队的安全通信需求。 该计划的总投资约为10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66.7亿元),是欧盟近年来在太空领域的项重大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0:39 ?645次阅读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获美航天局土卫六探测项目发射合同

    美国航天局近日宣布,已经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署了新合同,委托该公司为即将开展的土星卫星土卫六探测项目提供发射服务。 该探测项目被命名为“蜻蜓”,计划采用架旋翼机着陆器进行探测任务。根据美国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1:14 ?707次阅读

    小米双十一销售额创纪录 全渠道累计支付319亿

    今年的双11你买了什么?买了小米手机吗?你贡献了多少? 小米发布了破纪录的双11战报,这个双 11 小米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 319 亿,创小米历年大促新纪录。据悉,全渠道包含小米商城、小米之家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6:43 ?921次阅读

    IO模块与协议转换器:航天设备中的“智能桥梁”,解决痛点,助力太空之梦

    在浩渺的宇宙中,航天设备如同探索者们的“眼睛”和“手臂”,为我们揭示宇宙的奥秘,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然而,这些复杂而精密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常常面临着个关键挑战:如何实现不同系统、不同协议之间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4:15 ?541次阅读
    IO模块与协议转换器:<b class='flag-5'>航天</b>设备中的“智能桥梁”,解决痛点,助力<b class='flag-5'>太空</b>之梦

    OTA测试设备介绍

    OTA测试设备(Neptune OTA Box)是款专为实OTA测试与实总线数据采集而设计的先进设备,基于怿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0:38 ?862次阅读
    怿<b class='flag-5'>星</b>实<b class='flag-5'>车</b>OTA测试设备介绍

    种使用LED组成个丘比特之图案的设计

    丘比特之 如果使用LED组成个丘比特之图案,而且有不同的点阵变化似乎是个不错的想法。电子工程师的浪漫不在乎制作出来成品它有多么的完美,而是在于实现过程的困难。
    发表于 10-24 17:22 ?2502次阅读

    薄板焊激光焊接工艺

    薄板焊激光焊接工艺具有热影响区小、速度快、焊接质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领域。未来,该工艺将向高效、高精度、智能化方向发展,拓展更多应用领域,推动制造业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09:48 ?946次阅读

    18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立新功 千帆极轨02组卫星成功发射

    10月15日,我国航空航天再传喜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再立新功? ;18的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
    发表于 10-16 11:53 ?441次阅读

    中国版“链”启航

    素有中国版“链”之称的“千帆星座”计划(别称:G60链计划),其首批组网卫星8月6日在太原发射。此次发射以“18”的配置升空入轨。
    的头像 发表于 08-31 08:06 ?816次阅读
    中国版“<b class='flag-5'>星</b>链”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