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复旦大学施章杰教授课题组合成了由单齿芳基硅氨基配体稳定的钼-镁-氮气异双核配合物,该配合物可有效催化1,3-环己二烯的歧化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研究者还探讨了该催化反应的机理,推测配合物中的Mo-N=N单元为反应活性中心位点。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
过渡金属-氮分子配合物可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前体,催化多种化学反应。在这些催化体系中,氮分子(N2)单元往往并不直接参与催化过程。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者合成了多种配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其中,钼-镁-氮气异双核配合物[Ar(TMS)N]3MoN2Mg(THF)2[N(TMS)Ar]以及钼-氮气配合物[Ar(TMS)N]3MoN2TMS可以作为有效的催化剂,催化1,3-环己二烯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环己烯和苯。在反应过程中,这两种配合物催化剂的结构保持稳定。而其它配合物,如Mo[N(TMS)Ar]3、ClMo[N(TMS)Ar]3、Mg[N(TMS)Ar]2或者Li[N(TMS)Ar] 催化效果较差,或不具备催化能力。
(a) 过渡金属-氮分子配合物中氮分子(N2)单元的常见反应模式;(b) 本研究中Mo-N=N单元的催化活性。
研究者使用核磁共振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他们推测,钼-氮气配合物中的Mo-N=N单元作为核心骨架,通过LLHT过程在氢转移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中心位点。
将LLHT-reverse LLHT反应过程应用于末端烯烃,如烯丙基苯或1-己烯,可以催化其异构化反应。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钼-镁-氮气异双核配合物在有机金属催化转化中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这是氮分子配体参与催化循环的一种新过程,为研究金属中心与氮分子配体的作用模式,以及新型的双氮配体官能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责任编辑:lq
-
催化剂
+关注
关注
0文章
93浏览量
10573 -
氮气
+关注
关注
0文章
22浏览量
5870
原文标题:钼-镁-氮气异双核配合物:合成表征与催化性能探索 | NSR
文章出处:【微信号:zhishexueshuquan,微信公众号:知社学术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超景深显微镜观测:异温轧制制备钛-铝-镁复合板的组织性能研究

ATA-300系列功率放大器助力电吸附-催化性能测试的应用探索

瞬态吸收光谱技术揭示光催化过程关键机理,进而为g-CN基光催化材料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策略

高性能低功耗双核Wi-Fi6+BLE5.3二合一
智能氮气柜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

沐渥科技详解氮气柜操作指南

晶圆芯片存放氮气柜标准是多少
电子物料存储为什么要用氮气柜?

溅射薄膜性能的表征与优化
微反应器在有机合成及催化中的应用
李昕欣:一颗MEMS传感器芯片改变了一整类高端科学仪器的命运

实时原位监测光电催化过程中反应物浓度与热效应的微光纤传感器技术

双三显氮气柜分腔体控制优势详解

沐渥带你如何选择两显氮气柜和三显氮气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