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于欣格团队攻克人机交互反馈难题发明“皮肤VR”

hl5C_deeptechch ?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 2021-01-12 10:2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Can you feel this?” “Um,yeah.” 这是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男女主在游戏里跳舞时的一段对话,尽管是在虚拟世界,男主韦德也能够感受到虚拟女主对自己的触摸。

这主要得益于韦德身上的 X1 触感套装,穿上这套装备,游戏世界里的一切触觉都可以真实地作用在现实世界的韦德身上。在和女主跳舞时他甚至调侃 “I got the X1 haptic boot suit with microfiber crotch in that.” 斯皮尔伯格通过电影让人们看到了 VR 应用的更多可能性。但实际上,支持 X1 触感套装的背后技术在 2019 年就已经实现。 这项被称为 “皮肤 VR” 的虚拟现实技术是由海归博士、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 - 中科院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于欣格团队研发。 据他介绍,皮肤 VR 是一套轻柔、类皮肤、无线的触觉反馈系统,可将传统听觉和视觉的虚拟现实技术扩展为多触觉的感知。 简单理解就是,通过皮肤 VR 技术,远在一千公里外的亲友只需要 “敲一敲” 手机屏幕,你就能真实感受到对方的触摸。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使用场景,于欣格表示,不仅在社交通讯和娱乐领域,皮肤 VR 在生物医疗、健康、传感等诸多领域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凭借该研究,于欣格入选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Innovators Under 35)2020 年中国区榜单。获奖理由是“他开发的无线的电子触觉反馈系统皮肤 VR,可以实现多触觉感知,获奖人的研究向业界展示了柔性生物电子的无限可能。” 无线操控还原现实触感,可产生类似手机振动的触觉反馈 通过无线操控电子器件,皮肤 VR 可产生机械振动的触觉,仅在一个 6 乘 6 英寸的大小的皮肤 VR 中,就集成 了 32 个振动反馈单元。

图 | 具有 32 个独立控制触觉的设备示意图(来源:于欣格)

“我们利用皮下机械感受器的敏感性,把频率调节在人体容易感受的范围内,类似像手机振动就是明显的触觉反馈。” 于欣格说。 经过设计后,每一个振动反馈单元可以被无线独立控制,在其工作频率下(200 赫兹)均为谐振模式,从而大幅提升了驱动效率,即反馈的及时性。 触感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如何实现无线操控呢? 于欣格将目光瞄准了近场通信NFC)技术,通过优化电子工程与电路设计,他实现了利用诸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等触摸屏界面,即可无线控制皮肤 VR 的触觉驱动,并能将对应的形状力度等触觉感知信息传递到佩戴者身上。

图 | NFC 电子和电路原理

目前,用在皮肤 VR 上的 NFC 通信工作距离可以延展到近 1 米。针对产品的外在形态,于欣格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类皮肤形态,可以舒适地贴附在身体各个部位,低模量的软硅胶可用于封装和提供与皮肤间的粘附力,不借助胶带或绑带就能自由穿戴在身上;另一种是通过织物形式做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穿戴的轻薄外衣,随时穿戴在身上。 “只要有需要,皮肤 VR 可以是任何形态。” 于欣格表示。

图 | 表皮 VR 设备在弯曲、折叠和扭曲(来源:于欣格)

值得注意的是,皮肤 VR 无需电池驱动,采用无线射频供电。而为了解决无线充电的距离限制,其团队采用特殊的系列电路电子设计,目前已经可以实现 VR 系统在一个 10 平房间内的无线供电。 可用于新冠监测,帮助医护人员提升检测安全度和精准度 除通讯和娱乐的应用之外,皮肤 VR 在生物医疗、健康、传感等诸多领域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于欣格列举了皮肤 VR 与医疗结合的三个应用场景: 一.医疗检测。以目前的新冠检测为例,于欣格认为如果将皮肤 VR 技术应用到新冠病毒检测环节,将能大幅保障医护人员检测过程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现有的采样机器人或采样设备,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医患隔离,但在精准度及体验感上很不好。如果医生通过远程控制搭载了皮肤 VR 系统的采样机器人,完成远程筛查采样,那么采样过程中 VR 系统就会对力度、精准度进行实时反馈,一方面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检测效率,减少其暴露风险;另一方面也可减少被检测者的不适感。 二.健康监测。通过皮肤 VR 可用于收集人体的健康生理信号的变化,通过采样处理可以及时分析出佩戴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潜在疾病发作危险,进而通过如声音、压力等物理刺激通过皮肤电子驱动器把有用的信息施加给人体,实现人机交互在虚拟和现实场景中的完美融合。

三.远程手术。皮肤 VR 的反馈机制也为医生实现远程实时手术提供了技术支持。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及时反馈来调整力度。 四.知觉恢复。皮肤 VR 还可帮助残疾患者通过佩戴义肢恢复受伤部位的感知。 基于柔性传感和反馈于一体的皮肤 VR 系统与医疗领域的结合还有很多的可能。于欣格预言,未来 3-5 年柔性电子技术将会有一个颠覆性的产品出现。 传感 + 反馈一个都不能少,打造人机交互完整闭环

不同于传统可穿戴电子皮肤更注重传感功能,人机交互是目前全球可穿戴电子皮肤的研究弱项。于欣格认为,开发具有完整闭环的柔性传感与反馈系统尤为重要。 人机交互技术包括传感器(sensor)和反馈器(actuator),传感器用来感受外部信息,然后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体现出来,概括来说这是一个把敏感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日常生活中传感器也很常见,包括温度计,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 反馈器则恰恰相反,其需要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化成力学、热学等其他形式。以触觉反馈为例,当别人触摸你身体的时候,你会做出反应如动作、语言、情绪等形式,这些反应发生的过程就是反馈信息的过程。 “这就类似在游戏中,你的角色和别人对打,对方打你一下,你感受到了他传递给你的攻击信息,并对这种攻击信息作出反馈,你回打对方一下,这个有来有回的过程构成了一个传感闭环。”于欣格举例说。 但是,反馈过程中转化形式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对反馈器的技术要求,这也导致该领域研究一直停留在 “电刺激” 的阶段,难以找到新突破。 基于此,于欣格开发了无线、无源供电的超薄可穿戴柔性电子作为传感和反馈界面,可应用在社交媒体、游戏、义肢控制与反馈等领域中。

“意外” 攻克的柔性电子反馈难点

2009 年,于欣格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后继续在该校读研,硕士阶段主要从事光电子器件的研究。 2011 年 - 2015 年,于欣格于美国西北大学开启了博士生涯,期间主要从事柔性金属氧化物的柔性化与大规模打印的研究。读博期间,他提出了采用溶液打印法合成柔性金属氧化物薄膜以及其柔性器件的制备,并实现了可媲美真空物理沉积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随后,于欣格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 - 厄巴纳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此期间他发现,柔性电子器件的特殊性能解决很多医疗问题,这也成为了他日后主要的研究方向。在此期间,于欣格首次将柔性病理探测镇,用于人类肝癌恶化肿瘤的精准检测与定位,大幅提升了肿瘤病理活检的成功率。 2018 年,于欣格回到中国,任职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在此期间,他发表了系列柔性电子技术相关研究论文,并被收录在 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Science Advances 等期刊上。 回顾自己的研究之路,他坦言,“也说不上什么契机就开始研究柔性电子技术,只是发现研究这个领域的人很多,但大家好像都卡在反馈器这个环节上了。” 这让他看到了行业发展的难点,也看到了未来的机会。其表示:“只要解决了反馈这个技术难题,柔性电子技术将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说来也是巧合,一次在做传感器的过程中,其团队为解决市面上已有传感器对特定系统不稳定、不适配的问题,决定重新开发一个新传感器,这次团队另辟蹊径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机械震动方式做传感器,后来在实际工作中显示了这种 “古老” 的配置效果也还不错。 受此启发,于欣格打开了思路,决定用同样的方式做柔性电子的反馈器,结果就成了。这样的 “意外” 其实与其长久以来深耕一线研究息息相关。 关于未来,他透露自己将继续沿着智能化柔性电子器件的方向深入,包括柔性传感器与触觉反馈器的开发与研究,集成化智能皮肤电子的设计与研究,以及这些器件在人机交互中传感、反馈和通信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原文标题:34岁海归博士攻克人机交互反馈难题,发明“皮肤VR”!实现跨距离真实“触摸“,无需电池驱动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281

    浏览量

    770066
  • 电路图
    +关注

    关注

    10424

    文章

    10740

    浏览量

    545084
  • vr
    vr
    +关注

    关注

    34

    文章

    9680

    浏览量

    153397

原文标题:34岁海归博士攻克人机交互反馈难题,发明“皮肤VR”!实现跨距离真实“触摸“,无需电池驱动

文章出处:【微信号:deeptechchina,微信公众号:deeptechchina】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机交互:连接人类与数字世界的桥梁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是研究人与计算机系统之间信息交流方式的学科,旨在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交互效率。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和物联网(IoT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5:21 ?119次阅读

    苏州唯理科技神经腕带肌电臂环人机交互演示

    人机交互
    jf_74911425
    发布于 :2025年07月08日 22:02:34

    声学技术如何重构人机交互生态

    人机交互的底层逻辑。随着非线性声学计算与强化学习的深度融合,声音交互正从“听得见”迈向“听得懂”,并逐渐成为 AI 时代的重要接口。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13:50 ?494次阅读

    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交互设计: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新体验

    在工业 4.0 时代,机器人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臂,而是成为与人类协同创造价值的 “智能伙伴”。富唯智能凭借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交互设计,突破传统操作界面的局限,通过自然语言、手势识别、力控反馈等多模态交互技术,构建了安全、高效、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5:02 ?491次阅读

    爱普生XV7021BB陀螺仪传感器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超低温度漂移及石英晶体物理架构,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的精准边界,为虚拟现实(VR)、智能穿戴、工业协作机器人等场景注入独特优势。爱普生XV7021BB陀螺仪传感器在人机
    的头像 发表于 04-01 14:13 ?439次阅读
    爱普生XV7021BB陀螺仪传感器在<b class='flag-5'>人机交互</b>中的应用

    为什么开关柜人机交互装置集成一键顺控,可以替代开关柜操显装置

    蜀瑞创新科普:开关柜人机交互装置集成一键顺控在功能集成与简化操作、智能化与远程监控以及可靠性与安全性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使得集成一键顺控的人机交互装置能够替代传统的开关柜智能操作装置,成为现代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0:21 ?678次阅读
    为什么开关柜<b class='flag-5'>人机交互</b>装置集成一键顺控,可以替代开关柜操显装置

    清华牵头深开鸿参与:混合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获批立项

    近日,一个由清华大学牵头、深开鸿重点参与的“面向混合智能的自然人机交互软硬件系统”研发计划项目,正式获得了立项批准。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专项中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6:33 ?943次阅读

    汉阳大学:研发自供电、原材料基传感器,开启人机交互新篇章

    近日, 韩国汉阳大学王伟教授团队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了一种 自供电 、 原材料基 、 具有最小化信号通道数 的传感器阵列设计方法。这一研究为传感器在低成本、高效人机交互中的应用开辟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7:42 ?624次阅读
    汉阳大学:研发自供电、原材料基传感器,开启<b class='flag-5'>人机交互</b>新篇章

    启英泰伦新推出多意图自然说,重塑离线人机交互新标准!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作为人机交互领域的一场革命性突破,正逐步重塑我们与智能设备的交互方式。近期,启英泰伦新推出了多意图自然说技术,进一步增强了人机交互的自然流畅度与操作便捷性。AI语音2.0——多意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6:01 ?630次阅读
    启英泰伦新推出多意图自然说,重塑离线<b class='flag-5'>人机交互</b>新标准!

    上海交大团队发表MEMS视触觉融合多模态人机交互新进展

    ?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景全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卢策吾团队人机交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Capturing forceful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50 ?2536次阅读
    上海交大<b class='flag-5'>团队</b>发表MEMS视触觉融合多模态<b class='flag-5'>人机交互</b>新进展

    芯海科技ForceTouch3.0:重塑人机交互新境界

    在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智能时代,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是对未来的深度探索。芯海科技,作为业界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凭借其ForceTouch3.0技术,正引领着一场人机交互的变革,为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家电乃至汽车电子等领域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可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09:20 ?715次阅读
    芯海科技ForceTouch3.0:重塑<b class='flag-5'>人机交互</b>新境界

    新的人机交互入口?大模型加持、AI眼镜赛道开启百镜大战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随着智能眼镜的出现,加之AI技术的应用,AI智能眼镜被认为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入口。在今年,不少品牌厂商都推出了AI智能眼镜新品,包括李未可推出的Meta Lens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00:57 ?4093次阅读
    新的<b class='flag-5'>人机交互</b>入口?大模型加持、AI眼镜赛道开启百镜大战

    具身智能对人机交互的影响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人机交互一直是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人机交互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命令行界面,到图形用户界面,再到现在的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极大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09:58 ?1102次阅读

    DJN人机交互解决方案

    技术是智能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是人机交互的重要媒介,能有效将智能化终端的运行状态通过显示屏直观的反馈给人,同时通过触控显示屏将人类的操作直接精确的传达给智能化终端。 帝晶HMI智慧屏解决方案,旨在提供专业的触控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09:29 ?1545次阅读

    聚徽-工控一体机是如何实现人机交互

    工控一体机实现人机交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搜索结果,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主要的实现方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9-10 09:31 ?70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