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科学家通过氟化物解决超级细菌感染问题

如意 ? 来源:cnBeta.COM ? 作者:cnBeta.COM ? 2021-01-06 11:4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据外媒报道,被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称之为“超级细菌”的耐抗生素细菌数量不断增加,这促使研究人员不得不寻找新的方法来打败它们,如果可能的话,防止更多的该类型细菌出现。在医学领域,滥用抗生素被认为是这些超级细菌站稳脚跟的原因,但这并不是唯一一个可能使用抗生素危害地球的行业。

研究转基因生物的科学家们为了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就使用了抗生素作为一种清洁剂。通常情况下,转基因生物被有意地给予抗生素耐药性,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确保他们只对他们想要的微生物展开了究。如果这些转基因超级细菌意外地进入野外难么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除了使用抗生素对抗其他微生物产生超级细菌的风险外,在实验室环境中研究的转基因生物也有可能打破控制并在环境中传播。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它们可能会对事物的自然平衡造成什么样的危险。由于它们已经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所以控制它们可能会成为一场真正的噩梦。

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机制,它可以在氟化物爆发时控制它们。

科学家通过氟化物解决超级细菌感染问题

该研究的论文合著者Michelle A. O‘malley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如果转基因生物走出实验室并在环境中成功复制,那么你将无法预测它会把什么特性引入自然生物世界。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风险是,我们在实验室里设计的东西可能会逃逸并扩散到它们不属于的生态系统中。”

据悉,该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现有技术修改了微生物的基因从而使它们特别容易受到氟化物的影响,而氟化物在自然环境中非常常见。在实验室里,这些微生物会很好,因为使用的是纯净水并且在研究和处理过程中它们不太可能遇到任何氟化物。然而,如果它们不小心逃出实验室,那么它们在接触到几乎到处都是的湿气或含氟化物的水后很快就会死亡。

这种方法既可以解决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又可以解决遏制问题。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实验室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48

    浏览量

    19900
  • 细菌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6

    浏览量

    737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复星医药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技术赋能医疗撰写场景 助力科学家效率跃升

    进程。通过“临床试验报告一致性检查”和“研发文献翻译”两大功能,复星医药可解放科学家生产力,使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核心工作。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加持下,“临床试验报告一致性检查”可覆盖研究人员90%的撰写场景,工作效率提升70%;而在“研发文
    发表于 07-14 14:16 ?913次阅读

    浙江大学:研发金属有机框架及金属酞菁修饰的石墨烯嗅觉传感器识别呼吸道感染类型

    呼吸道感染是全球关注的常见高发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准确快速区分不同的感染病因有助于早期预警、识别感染人群、优化治疗策略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7:22 ?1698次阅读
    浙江大学:研发金属有机框架及金属酞菁修饰的石墨烯嗅觉传感器识别呼吸道<b class='flag-5'>感染</b>类型

    复旦科学家通过脑机接口让失明动物恢复视觉

    行业芯事行业资讯
    电子发烧友网官方
    发布于 :2025年06月06日 11:28:31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科学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在遥感、生态、农业等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常常会提到一个工具: 地物光谱仪 。它看起来像一台“测光的枪”,却能揭示土壤和植被的“隐藏信息”。那么,地物光谱仪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在科学研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5:46 ?207次阅读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b class='flag-5'>科学家</b>研究植被和土壤?

    半导体boe刻蚀技术介绍

    泛应用。以下是其技术原理、组成、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的详细介绍: 一、技术原理 BOE刻蚀液是一种以氢氟酸(HF)和氟化铵(NH?F)为基础的缓冲溶液,通过化学腐蚀作用去除半导体表面的氧化层(如SiO?、SiN?)。其核心反应机制包括: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17:17 ?1928次阅读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当选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第十届会长

    ? 2025年3月29日,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十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南厅隆重举行。百余位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协会换届选举,共话科技创新未来。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书记胡火明出席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9:15 ?911次阅读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当选深圳市青年<b class='flag-5'>科学家</b>协会第十届会长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雷圣宾、李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1:17 ?568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为在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1月14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21:17 ?654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b class='flag-5'>科学家</b>”品牌发布暨<b class='flag-5'>科学</b>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NVIDIA推出个人AI超级计算机Project DIGITS

    NVIDIA 推出个人 AI 超级计算机 NVIDIA Project DIGITS,全球的 AI 研究员、数据科学家和学生都可获取 NVIDIA Grace Blackwell 平台的强大功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1:03 ?902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科学家,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倾力打造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 2016 年创设,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极具声望的民间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9:58 ?461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大奖周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在浪潮信息等企业助力下打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672次阅读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华为自动驾驶科学家陈亦伦投身具身智能创业

    近日,华为车BU自动驾驶领域的昔日明星科学家陈亦伦,如今已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据可靠消息,陈亦伦在今年7月正式创立了名为“它石智航”的新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与陈亦伦携手共进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25 ?601次阅读

    蚂蚁集团收购边塞科技,吴翼出任强化学习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学习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令人瞩目的是,边塞科技的创始人吴翼已正式加入该实验室,并担任首席科学家一职。 吴翼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对这一变动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自己最近接受了蚂蚁集团的邀请,负责大模型强化学习领域的研究工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1:14 ?1691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效率,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确度。例如,在生物学领域,AI能够帮助科学家快速识别基因序列中的关键变异,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2. 跨学科融合的新范式 书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了多个
    发表于 10-14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