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小米、OPPO 和 vivo 再次冲高端市场,新一轮竞争马上要开始

工程师邓生 ? 来源:爱范儿 ? 作者:爱范儿 ? 2020-12-30 17:2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或许谁都没有想到,临近 2020 年的尾声,一众国产品牌的新机仍在陆续进场,还打起了高端市场的主意。

新发布的小米 11 继续把起步价定在了 3999 元,还把发布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vivo X60 系列,则和三星达成芯片合作,并贴上了蔡司镜头的 logo;而 OPPO ,也首次为 Reno 系列新增了「超大杯」的准旗舰版本。

冲击高端,已经成为这几个品牌新的共识。

头部品牌之外,一加、realme 和 iQOO 等大厂的子品牌们,也在有意无意透露着明年旗舰机的信息。其中 realme 就预告了全新的 Race 系列,而 iQOO 7 则直接曝光了它的背面照。

前段时间,一加更是在内部信中强调,明年将不止步于「小而美」的定位,而是会力争做到线上高端的第一位。

尽管几家厂商都没有对这轮产品定位升级、发布时间的提前做解释,但可以预见的是,很快,一轮针对 4000 元价位段以上的市场争夺战就会打响,不少人也很清楚,这次米 OV 瞄准的,是一段难得的市场「空窗期」。

异动的市场

智能手机市场陷入增长停滞已是不争的事实,各家品牌实则都是在相互争抢存量用户,同时也在维持着自己的基本盘。

我们不妨以 IDC 的数据做一次复盘。回看 2019 年,以及 2020 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市场的报告,最强势的华为把控着四成左右的市场,而小米、OPPO 和 vivo 这三家厂商,市占率在 10-20% 之间,苹果则是在 10% 以下。

国内 TOP5 的顺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着这样的名次。

b1ace10d268144e08c9464175979733b.jpeg

▲ IDC 2019 年、2020 年前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数据

华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非常牢固,也很难被撼动。去年我们在相关报道中也谈到说,四成的占比,基本相当于十年前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而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华为在国内拿下过半份额也并非不可能。

但在华为遭遇芯片供应危机后,新一轮变化也随之到来。

IDC、Canalys 等多个分析机构的三季度数据都证明,尽管华为在中国市场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出货量已经有所下跌,而小米则在三季度出现了难得的正向增长,缩小了与前三名的差距。

10ee70d3eb81457b8a2fae8a851ce64d.jpeg

▲ 2020 年第三季度,主攻欧洲市场的小米、OPPO 已经收获了一些成果

海外市场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以西欧地区为例,过去华为一直都是该地区最为强势的中国手机品牌,但在第三季度,小米已经超过了华为,成为欧洲市场的第三名,而且和 OPPO 一样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而华为则从去年的 20% 跌到了现在不足 9%,很显然是被这两个品牌分流了不少用户。

考虑到在今年第四季度,支持 5GiPhone 12 正式进入市场,销售同样十分强势,未来手机市场的排序还会出现很多变数。

另一方面,上游供应商也从各家的订单量上察觉到异动。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市占率,往往也要以对等的出货量来作为支撑。

10-11 月,、援引了供应商人士的消息称,小米、OPPO 以及 vivo 三家厂商均上调了相关元器件的订单量,且数量不小,基本都把生产计划增加了 1-5 成左右。

在小米 11 发布会后,卢伟冰也在微博上表示,这次小米 11 的备货量是历史上小米数字旗舰的几倍,可见对于这轮高端「冲锋」,大家明显都是有备而来。

目前米 OV 三个品牌在国内市场处于胶着状态,份额也一直未能突破至 20% 以上。借着这波市场变化,但凡有一家厂商能从别家手上抢到「蛋糕」,都有机会步入快车道,去角逐第一名的位置。

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谁都不会想错过。

攻防互换

过去两年,华为受困海外,只能加码国内,也使得小米、OPPO 和 vivo 的线下阵地遭到了华为的明显冲击。

在巨大的体量优势面前,其它品牌只能尽力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不就是寻求海外市场的增长,来弥补国内的下降,从而维持整体出货量的稳定。

这从各家的国内、海外份额占比就能看出端倪。以今年二季度为例,当时华为手机的全球出货量约为 5500 万台,仅中国市场就占了 4000 万,等于说近 72% 的手机都是在国内销售的。

换成小米,当时这个占比仅为 32%,而 OPPO 的比例则为 56%,意味着它们的出货量大头都是在海外,而非国内。

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华为在国内完全扮演是进攻方的角色,加上更高的让利,以及相关的利润补贴,很多渠道商也对卖华为青睐有加,这一度是其它品牌眼红的地方。

现在,攻防角色迎来了互换。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缺芯」的华为就在谨慎控制着产品的出货节奏,而小米、OPPO 和 vivo 等厂商则在加速填补华为空出来的渠道、广告资源,同时开始加速新品的迭代周期。放眼整个智能手机发展历程,这种因外部因素造成市场「真空」,而非靠产品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的情况也极为罕见。分析机构 Canalys 也在报告中强调:「对华为的竞争对手们而言,这鲜有的机会稍纵即逝。」如今的小米、OPPO 和 vivo 都是在和时间赛跑,以便在这段时间里抢占更多的份额。

毕竟,一旦华为重新获得了芯片供应许可,哪怕只是来自于高通联发科,也会对市场带来新的影响。

不过,华为的新机发布计划并未因「缺芯」而遭到中断。上周,搭载麒麟 985 芯片的华为 Nova 8 系列仍正常发布,和小米 11、OPPO Reno 5 以及 vivo X60 类似,都是定位于 3000-4000 元价位段的中高端产品。

唯一的悬念在于华为为它划定的出货量。有渠道商向我们表示,在有限的芯片库存下,假如华为还要顾及明年的 P50 旗舰,甚至是其它新产品,就只能对芯片做合理分配,这等于是定死了单款产品的出货量。

目前在华为官网,上市快两个月的旗舰机 Mate 40 Pro 并未敞开销售,而是在定时放量,Mate 40 则直接显示「已售完」,这也与很多人在线下门店看到的缺货结果一致。

部分渠道商现在也在物色其它品牌的高端机。作为华为的替补。如今在同等价位下,小米、OPPO 和 vivo 也都规划了对应的产品线,如果品牌有意拉拢、补贴渠道商,这都将成为他们转投的理由。

当然,华为也在进行自救行动,选择独立荣耀。一方面是为了让荣耀以新身份寻求和芯片供应商的合作,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荣耀接手原有华为的渠道商,稳住「华为系」的基本盘。

荣耀的入场也为这场高端机争夺战新增加了一名参赛者,最终,华为留下来的市场是会被「自家人」收走,还是被其它厂商逐渐蚕食,同样存在不确定性。

做高端,靠什么

在配置、外观陷入到同质化的现在,每一台新手机都在想方设法寻找着新卖点。但多年来的高端机市场已经证明,想要说服消费者为更高价格买单,高配置或许是必须项,但并不是唯一项。

整体而言,华为过去所做的一些高端化产品策略,也或多或少给与了其它厂商启示。

最典型的,莫过于华为 P 和 Mate 系列和徕卡、保时捷设计品牌的联名。虽然联名本身也有设计、技术合作的成分,但在更多人看来,这种联名确确实实提升了华为手机的调性,以及品牌本身溢价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华为手机有「高级感」,很大一部分也源自于此。

如今,小米和 vivo 都在学习这套联名的打法。前者找来了哈曼卡顿,后者找来了蔡司,并在各自新机的显著位置刻上了标志,目的都是希望靠和高端品牌的技术、品牌合作,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

手机外观也在这轮高端化竞争中找到了新的路径。当 AG 玻璃和渐变色工艺被玩腻了后,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将素皮、陶瓷等「非主流」材料当作是「Pro」版、超大杯型号的标配。而年初刚在一加手机上亮相的电致变色后盖技术,现在也已经在 OPPO Reno 5 Pro+ 限定版上实现了商用。可见,为了高端化,从提出概念,再到量产,中间的耗时也在不断的缩短。

但手机产品终归还是要回归到技术本身。如何摆脱同质化?这一直都是关键命题,而现在几个头部品牌为了争取到某个芯片、摄像头传感器的首发权、独占权,也开始了更高金额的投入,和高通、三星、索尼等上游供应商签订合作,以支撑起更高的产品价格。

但做到这个程度,已经也是非自研的极限了,再往上走,往往预示着更庞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高昂的研发费用,显然也需要充实的现金流和利润来做支撑。这其实也是华为、苹果等第一梯队品牌最有优势的部分。

短时间来看,这样的技术差距依旧很难抹平,但从小米 10、11 的好评,以及 OV 两家厂商越来越多对技术的投入来看,如今手机市场的几大玩家已经在极力补全原有的短板,能否做成高端,更多看重的是持续投入,以及长时间的坚持。

毕竟,做高端注定是一场长跑,这不止是产品定义问题,也是一次对原有用户心智的改造。如何在产品之外,改善营销、口碑,以及抓准受众用户的痛点,仍然是本轮高端机厮杀中,最为核心的挑战。

新一轮竞争马上要开始了。

责任编辑:PS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

    文章

    18636

    浏览量

    184460
  • OPPO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5277

    浏览量

    82039
  • 高端
    +关注

    关注

    0

    文章

    8

    浏览量

    7356
  • 小米
    +关注

    关注

    70

    文章

    14482

    浏览量

    148396
  • vivo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3323

    浏览量

    6512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一轮的工业“智变”

    当下,全球产业链正面临供应链重构、个性化需求增长以及深度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节点。工业需要经历新一轮的“智变”,从自动化升级到自主化,并向着柔性化、智能化、以及人机协同的工业5.0愿景迈进。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3:46 ?638次阅读

    知行科技完成新一轮超2亿元融资

    知行科技新一轮超2亿元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包括基于AI的高阶智驾、舱驾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升级优化研发生产设施,进步扩大海外市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8:18 ?812次阅读

    半导体零部件企业纳斯凯完成新一轮融资

    近日,半导体设备关键性零部件企业纳斯凯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这消息标志着纳斯凯在半导体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7:26 ?698次阅读

    梦之墨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

    近日,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之墨”)完成新一轮数千万的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中科先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与川翔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管理的北京怀柔科技创新创业基金联合投资。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5:39 ?723次阅读

    复合机器人厂商景曜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

    日前,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景曜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新增两家战略投资方股东,包括中国铁路发展基金旗下的“铁发智景”,以及山东国资鲁信创投旗下子公司“鲁信信创”,两家均为国资背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0:10 ?779次阅读

    云鲸智能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近日,扫地机器人行业的独角兽企业云鲸智能宣布完成了新一轮数亿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方为深圳和无锡两大国资企业,彰显了国有资本对云鲸智能发展潜力的认可。 据悉,自创立以来,云鲸智能已经成功完成了8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1:03 ?1179次阅读

    庆虹电子获新一轮融资,比亚迪参与投资

    ,广泛应用于通讯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以及通信交换机等多个领域。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庆虹电子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认可。 此次获得新一轮融资,不仅是对庆虹电子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0:39 ?750次阅读

    小马智行获得广汽集团2700万美元新一轮投资

    近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小马智行宣布获得广汽集团2700万美元的新一轮投资。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6:01 ?667次阅读

    字节跳动开启新一轮股权回购

    字节跳动近日向员工发布了新一轮股权回购的邮件通知。此次回购中,在职员工的税前回购价定为每股180.7美元,而离职员工的回购价则为153.6美元。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5:46 ?807次阅读

    喜讯!abg欧博电子宣布完成新一轮3.1亿元融资

    及供应链上下游的用户群体,为他们提供“高可靠、短交期、高性价比”的站式电子产业服务,助力国产电子企业的加速成长与腾飞。” 云沐资本创始人叶天云 表示: “本次投资是继上一轮投资后,我们再次对abg欧博电子加码
    发表于 10-10 09:19

    OpenAI新一轮融资66亿美元,巩固AI领先地位

    近日,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OpenAI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成功筹集了高达66亿美元的资金。此次融资后,OpenAI的估值飙升至1570亿美元,再次彰显了其在全球AI领域的强劲实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4:44 ?648次阅读

    Anthropic拟进行新一轮融资

    人工智能领域再掀波澜,初创公司Anthropic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新一轮融资,市场预计其估值将跃升至400亿美元大关。此次融资吸引了包括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青睐,彰显了Anthropic在AI赛道上的强劲竞争力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5:19 ?651次阅读

    武汉敏声再获新一轮融资

    近日,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武汉敏声”)宣布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长江产业集团、骆驼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与。这是自2019年成立以来,武汉敏声获得的第4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已接近10亿元,公司估值随之攀升至近30亿元的新高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4:52 ?1410次阅读

    OpenAI以1500亿美元估值洽谈新一轮融资

    据可靠消息,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OpenAI正积极筹备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较其年初的860亿美元估值实现了大幅飞跃。此次融资计划旨在筹集65亿美元资金,以支持其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
    的头像 发表于 09-12 16:32 ?776次阅读

    喆塔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喆塔科技近日宣布圆满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此融资由光谷金控、张科垚坤及合肥产投三大国有及产业资本巨头携手完成。此次融资不仅彰显了市场对喆塔科技的高度认可,更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7:37 ?90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