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科学家研发可给电影评级的AI工具

如意 ? 来源:cnBeta.COM ? 作者:cnBeta.COM ? 2020-12-30 14:2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据外媒报道 ,电影评级是件大事。你可以在每个电影预告片的结尾看到它们。一部电影的预告片可能看起来并不是特别紧张,但评级往往会披露它深层的东西并公布该部影片的适合观影年龄。人们总是会对电影进行评级,但因为每部电影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在决定什么能或不能越过某条线时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有时候会觉得标准并没有得到恰当地使用。

对此,来自南加州大学维特比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工具,它可以从电影剧本中获取数据甚至在电影拍摄之前就给出评级。

这一工具将浏览电影脚本并搜索特定的目标词。因为电影剧本提供了对发生的动作的描述,AI能检测出一个场景是否暴力--包括粗话、带有性暗示或明显的性内容或非法药物使用。这些都是决定一部电影是否会从G级升到PG-13级再到R级的主要因素。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电影公司为一部电影开绿灯时,他们脑海中通常会有一个评级。有时,这个评级并没有实现,制片人认为可以被评为PG-13级的电影最终只能被评为R级,而这可能会限制它的受众群体。像这样的工具可以在拍摄之前就发出警告,告诉制片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部电影可以在获得更成熟的评级之前进行调整从而为电影公司节省时间和金钱。

研究人员在开发这个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他们认为有趣的趋势。比如有一定数量的毒品使用的电影往往会有类似数量的性内容。研究人员指出,这在暴力程度较低的电影中尤其如此。

领导这项研究工作的Victor Martinez在一份声明中说道:“在一部聚焦于药物滥用的典型电影中,内容的数量似乎跟性内容的数量有关。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电影制作人似乎都将与药物滥用相关的内容跟与色情内容相匹配起来。我们发现,电影制作者会用药物滥用和性内容来弥补暴力程度较低的情况。”

你不能指望AI将很快就能超越人类电影评分标准,但这再次证明了AI有能力做出人们多年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58

    浏览量

    282465
  • 工具
    +关注

    关注

    4

    文章

    316

    浏览量

    2836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深圳人形机器人行走视频震惊英伟达科学家,下一个划时代产品是AI机器人?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日前,深圳特区报发布了一则国产人形机器人行走的视频,该视频引起了包括英伟达高级AI研究科学家Jim Fan在内的业内人士和网友的广泛关注。由于这款机器人步态非常接近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00:53 ?3330次阅读
    深圳人形机器人行走视频震惊英伟达<b class='flag-5'>科学家</b>,下一个划时代产品是<b class='flag-5'>AI</b>机器人?

    复星医药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技术赋能医疗撰写场景 助力科学家效率跃升

    进程。通过“临床试验报告一致性检查”和“研发文献翻译”两大功能,复星医药解放科学家生产力,使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核心工作。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加持下,“临床试验报告一致性检查”
    发表于 07-14 14:16 ?913次阅读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科学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在遥感、生态、农业等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常常会提到一个工具: 地物光谱仪 。它看起来像一台“测光的枪”,却能揭示土壤和植被的“隐藏信息”。那么,地物光谱仪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在科学研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5:46 ?207次阅读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b class='flag-5'>科学家</b>研究植被和土壤?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雷圣宾、李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1:17 ?568次阅读

    AI如何学会倾听地球发出的信号

    科学家改造语音识别 AI 解读地震活动,从中发现未来有助于预测地震的模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0:02 ?531次阅读

    NVIDIA RAPIDS cuDF如何赋能AI加速数据科学

    随着 AI 正帮助各行各业推动创新和提高效率,基于海量的高质量数据来训练各种模型是充分发挥 AI 应用潜力的必经之路,正因如此,数据科学家们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工作负载需求,迫切需求寻找高效趁手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09:26 ?707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为在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1月14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21:17 ?654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b class='flag-5'>科学家</b>”品牌发布暨<b class='flag-5'>科学</b>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科学家,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倾力打造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 2016 年创设,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极具声望的民间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9:58 ?461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 推动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大奖周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在浪潮信息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672次阅读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b class='flag-5'>AI</b>,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华为自动驾驶科学家陈亦伦投身具身智能创业

    近日,华为车BU自动驾驶领域的昔日明星科学家陈亦伦,如今已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据可靠消息,陈亦伦在今年7月正式创立了名为“它石智航”的新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与陈亦伦携手共进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25 ?602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模式相融合,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些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多的研究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和数量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质量控制在AI for Science中至关重要。此外,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也促使科学家从传统的假设驱动转向更加灵活和开放的研究方法
    发表于 10-14 09:16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效率,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确度。例如,在生物学领域,AI能够帮助科学家快速识别基因序列中的关键变异,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2. 跨学科融合的新范式 书中强调,人工智能
    发表于 10-14 09:12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这本书便将为读者徐徐展开AI for Science的美丽图景,与大家一起去了解: 人工智能究竟帮科学家做了什么? 人工智能
    发表于 09-09 13:54

    AI普及嵌入式设计人员带来新挑战

    。 ? 从监控和访问控制到智能工厂和预测性维护,基于机器学习(ML)模型构建的人工智能(AI)在工业物联网边缘处理应用中已变得无处不在。随着这种普及,支持AI的解决方案的构建已经变得“大众化”——从数据科学家的专业领域转为嵌入式
    发表于 08-22 14:20 ?936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普及<b class='flag-5'>给</b>嵌入式设计人员带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