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石墨负极密集投产,硅碳助力突破300Wh/kg比能量

电子设计 ? 来源:电子设计 ? 作者:电子设计 ? 2020-12-25 20:0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受益于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锂电负极材料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此前有业内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约28万吨;到2025年仅中国动力电池需求量就将达到310GWh,相应负极材料需求量将达26万吨,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石墨负极投产加速

浦项化学近日表示,电动汽车二次电池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194GWh增长到2023年的366GWh。因此,对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需求也将剧增,有必要扩充生产能力。浦项化学计划以2023年的产量为基础,扩增天然石墨负极材料10.5万吨、1.6万吨人造石墨以及9万吨的正负极材料,提高全球市场份额。

据韩国媒体报道,浦项化学决定投资2177亿韩元(约合1.8亿美元)建立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工厂。新的材料工厂位于韩国浦项市的蓝谷国家工业园区,预计年产1.6万吨,可供应约36万辆50kWh电动汽车。该工厂建设于今年动工,计划将于2023年完工。

据悉,负极材料是锂电池充电时储存锂的主体,占到锂电池成本的10%-15%左右。目前,石墨类材料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流,可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由于原材料和工艺特性,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内部结构比天然石墨产品更稳定。另外,其寿命长并且有利于快速充电。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和中国企业一直主导着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市场。

今年以来,中国材料企业也是动作不断。3月底,璞泰来计划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建设“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81亿元,建设周期两年。璞泰来表示,该项目将可实现公司负极材料加工生产工序全覆盖,生产一体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此之前,中科电气表示,公司初步预计到2020年年底将形成4-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同时,目前公司在贵州格瑞特建成1万吨石墨化产能,正在进行新增1万吨石墨化产能建设,争取在2020年上半年投产,参股公司集能新材料新增1万吨石墨化产能主体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此外,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第一期工程于今年年初竣工投产。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约62.2GWh,同比增长9.3%。动力电池市场增长带动上游材料需求增加,2019年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产量约25万吨,其中人造石墨市场占比估计在75%以上。未来随着产业发展,市场规模还将大幅扩大。

从市场格局来看,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国内负极材料行业集中度较高,呈现“三大五小”的竞争格局,“三大”分别指贝特瑞、杉杉股份和紫宸科技,“五小”分别指凯金能源、正拓能源、深圳斯诺、湖南星城、翔丰华。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将聚焦于各龙头之间竞争,低端产能将被逐步出清,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客户渠道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硅碳助力能量密度大提高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负极材料产品升级是必然趋势,石墨负极体系向硅基负极体系升级是主要方向。在多种新型负极材料中,硅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高出传统石墨材料10倍)和较低的脱锂电位,且由于其电压平台与石墨相比较高,在充电时更难引起表面锂离子析出,电池综合安全性能更为出色,是替换锂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最为实际的选择。

据了解,硅碳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可以达到天然石墨电极、人工石墨电极的数倍,其在锂电池中应用将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上限。这一新型材料已经被全球新能源汽车明星特斯拉所应用,其车型Model 3的动力电池中就使用了硅碳负极材料。

目前,国内不少材料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硅碳负极,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深圳斯诺、中科电气、江西正拓、创亚动力、大连丽昌等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其中,杉杉股份的高容量硅合金负极材料已产业化,可满足新能源乘用车 300wh/kg 性能要求,并已对 CATL 供货。

除了CATL,目前国内的力神电池、国轩高科、比亚迪、比克动力、万向A123、微宏动力等涉电池类企业正在加快硅碳负极体系的研发和试生产。高镍三元+硅碳复合材料一直被认为是黄金搭配。目前,国轩高科和力神电池研发的高镍三元电芯,负极采用硅碳材料,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

不难断定,随着硅碳负极制备工艺及电池厂商对于高镍体系掌握的技术逐步成熟,硅碳负极未来将迎来较为广阔的市场。

审核编辑:符乾江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石墨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12

    浏览量

    18853
  • 负极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8

    浏览量

    975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挑战与负极的潜力

    我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及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的发展增长迅速,目前已有百亿规模。目前商业上能够实现大规模应用的负极材料是石墨,其实际比容量的发挥已接近理论值(372mAh/g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55 ?65次阅读
    锂离子电池<b class='flag-5'>负极</b>材料的挑战与<b class='flag-5'>硅</b>基<b class='flag-5'>负极</b>的潜力

    安科瑞能平台助力浙江“双”管控

    在“双”战略的深入推动下,零园区建设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趋势。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能源管理与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技术创新,推出了安科瑞零园区平台,旨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8:00 ?213次阅读
    安科瑞能<b class='flag-5'>碳</b>平台<b class='flag-5'>助力</b>浙江“双<b class='flag-5'>碳</b>”管控

    人工合成石墨片与天然石墨片的差别

    制成。这一过程不仅可精确控制杂质含量,还能形成定制化结构,例如其明星产品“合成石墨纸”厚度可低至0.025mm,平面导热系数突破1800W/m.K,成为超薄电子设备的散热首选。 性能对决:科技赋能下
    发表于 05-23 11:22

    天合光能再次获得法国足迹认证

    近日,天合光能再次获得法国权威机构Certisolis颁发的足迹认证,产品足迹低至300 kg eq CO?/kWc,达到了目前晶组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1:12 ?450次阅读

    石墨化验设备知识 增剂检测仪器操作

    石墨化验设备知识 增剂检测仪器操作 石墨化验设备知识 增剂检测仪器操作 鹤壁市英特仪器仪表厂 系统主要组成 1、主控微机和打印机:用于运行控制程序,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显示高温炉温度
    发表于 05-15 10:50

    船用电池市场高速增长态势与电池模组电芯的散热挑战

    突破200亿元,系统能量密度已从100Wh/kg提升至160Wh/kg。锂离子电池因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07:29 ?308次阅读
    船用电池市场高速增长态势与电池模组电芯的散热挑战

    八部门印发方案,为新型储能制造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结构调整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 政策重点围绕技术创新体系展开布局,提出构建多层次技术攻关体系。在主流技术领域,要求加速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重点突破高镍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应用瓶颈,实现单体
    发表于 03-19 00:09 ?468次阅读

    超薄时代的选择:0.025mm合成石墨片如何重塑消费电子散热格局

    :高频信号引发的电磁热耦合效应,使散热材料需兼具热-电协同管理能力 在此背景下,厚度仅0.025mm的合成石墨片凭借其突破性性能参数,成为破局关键:参数合成石墨片传统铜箔 厚度范围
    发表于 02-15 15:28

    锂电池充电器和铅酸电池充电器怎么区分?有和不同?

    铅酸电池2.0V,单体锂电池3.6V; 2、能量密度不同:铅酸电池30WH/KG,锂电池110WH/KG; 3、循环寿命不一样,铅酸电池平均
    发表于 01-15 10:06

    Sang-Young Lee院士Nat. Commun.:负极失效与隔膜有关

    ? 研究背景 负极理论比容量高达3592 mAh g-1,优于目前流行的石墨负极材料,有望在电池能量密度、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效率以及便携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7:46 ?934次阅读
    Sang-Young Lee院士Nat. Commun.:<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负极</b>失效与隔膜有关

    欣界能源发布全球首创480Wh/kg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

    的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该电池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界面处理技术和固态电解质配方,成功将单体能量密度提升至480Wh/kg,这一数据较传统电池性能提升了一倍以上,无疑刷新了行业记录。 作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3:37 ?900次阅读

    负极生产的工艺流程

    负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气相沉积 多孔材料粉末经人工投料入加料仓,加料仓经正压输送粉末加入气相沉积炉中,置换空气,通入硅烷/氮气混合气体,在高温(400-550℃)作用下,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6:41 ?9409次阅读
    <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碳</b><b class='flag-5'>负极</b>生产的工艺流程

    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总结并展望了石墨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及其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介绍了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炭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1:28 ?3217次阅读
    <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负极</b>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

    自今年9月以来负极材料迎来密集开工与投产动态

    ,总投资额为6.5亿元;四川海创尚纬新能源预计将于10月进行带料试车,12月正式试生产其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此外,阿尔美(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的百吨级氧化硅负极材料项目已成功投产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6:00 ?1040次阅读

    如何打造零园区,盾华电子助力“双”目标实现 零公路 零智慧校园

    如何打造零园区,盾华电子助力“双”目标实现 零公路 零智慧校园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5:52 ?531次阅读
    如何打造零<b class='flag-5'>碳</b>园区,盾华电子<b class='flag-5'>助力</b>“双<b class='flag-5'>碳</b>”目标实现  零<b class='flag-5'>碳</b>公路 零<b class='flag-5'>碳</b>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