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哪种生物识别技术能更胜一筹

电子设计 ? 来源:电子设计 ? 作者:电子设计 ? 2020-12-25 19:0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生物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设备、智能单品的崛起,生物识别技术的市场规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到虹膜识别、指静脉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层出不穷。有数据显示,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结构中,指纹识别份额达到58%,人脸识别的份额为18%,紧随其后的是新兴的虹膜识别,份额为7%,此外还有与指纹识别类似的掌纹识别,以及声纹识别和静脉识别等。那么,到底哪种生物识别技术更胜一筹呢?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

指纹识别

考勤、手机解锁、门禁指纹识别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生物识别技术,大家对它并不陌生。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指纹识别早已经在消费电子、安防等产业中广泛应用,通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技术方面也在不断的革新。现在大家在网上搜索“指纹识别”的时候,一定会被铺天盖地的智能手机、智能锁信息充盈了视野,在搭上这两件极具潜力的智能硬件之后,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势头更是格外迅猛,也使得樱花智能等一些公司飞速发展。

以智能手机为例,从市场了解到,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5亿,其中搭载指纹识别的手机约为9—10亿,其中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一线品牌为指纹识别渗透率较高的品牌。除了市场份额之外,价格战也是一个影响指纹芯片市场的重要因素。在价格战影响下,指纹芯片的价格节节下降,未来,指纹芯片的价格或将继续下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指纹识别目前已经快要触及技术的天花板,市场价格战也一再刷新下限,但得益于指纹识别技术的高适配性,其市场份额在2018年还将继续增加。只是,比起市场,指纹芯片厂商更要专注于技术方向了。

人脸识别

目前,人脸识别精确度已经超过人眼,同时大规模普及的软硬件基础条件也已具备,下游应用领域(尤其是金融、安防、互联网领域)需求强劲。这一切都预示着人脸识别技术爆发点即将到来。

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经历了技术引进-专业市场导入-技术完善-技术应用-各行业领域使用等五个阶段。

从市场表现来看,2010-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7.25亿元,同比增长27.97%,增速较上年上升4.6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人脸识别也显现出以下两个发展特点。一、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应用领域从最开始的门禁/考勤领域,到目前应用于金融、安防反恐、教育、社交娱乐、设备、门禁/考勤、交通、智能商业等领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二、由2D向3D转变,起初,人脸识别技术仅限于2D识别,但由于2D人脸识别容易受到姿态、光照、表情等因素影响,识别率不够理想,因此3D人脸识别应运而生。相比较而言,3D人脸识别技术不仅识别率高,且在使用方便性上也远远高于2D人脸识别。

对于安防行业来说,人脸识别和视频监控可谓是天生一对,在不久的将来,人脸识别可能成为前端设备的标配。对于消费领域来说,人们对于人脸识别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人脸识别非接触性、使用方便、误识率低的优点也在一一凸显。同时,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发展中,人脸识别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种种迹象,无一不说明人脸识别正在朝指纹识别奋起直追,抢夺市场份额。

虹膜识别

在三星、微软、富士通等公司的推动下,近年来虹膜识别技术开始应用于消费级市场,打开了更加庞大的市场空间。尤其是三星最新旗舰机S8/S8+搭载虹膜识别,证明了消费终端巨头对该技术的认可。随着虹膜识别技术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慧聪安防网预计未来搭载虹膜识别的移动智能终端数量将快速增长,虹膜识别市场规模也将快速扩张,国内以中科虹霸为代表的公司也在加紧自己的发展道路。

基于虹膜识别唯一性、稳定性、防伪性、生物活性、非接触性等优点,各大机构对于虹膜识别的市场前景极为看好。根据美国咨询机构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统计,2016年全球企业级虹膜识别终端出货量1070万台,预计到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6160万台,复合年均增速为19.1%,对应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6.77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41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19.7%。其中,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13.5亿美元。

如果考虑到虹膜识别在消费级终端上开始普及,市场规模将增长的更快。根据美国智库AcuityMarketIntelligence的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将达到218.7亿美元,其中虹膜识别技术占全球生物特征识别的市场份额,将从2015年的7%提升至2020年的16%,2020年的总产值将达到35亿美元,对应复合年均增速为36.6%。

当然,虹膜识别也有缺点,那就是对于识别距离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虹膜识别的应用成本也与其技术难度成正比,相比其他的识别技术,成本要更高一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进入普通消费类市场。

静脉识别

静脉识别技术主要分为两种:指静脉识别和掌静脉识别。

由于静脉识别依托身体内部特征,并且必须是活体手指,因此被称之为第二代生物识别技术。目前,静脉识别在各个高安全领域、商用领域逐步由点到面铺开应用。

其中,2017年是指静脉识别在民用智能家居领域开始发展的元年。此后,随着2017年5月1日国家正式颁布GB/T33135-2016《信息技术指静脉识别系统指静脉采集设备通用规范》,我国指静脉识别行业的发展有望迎来更大利好,从而获得新的突破。

掌静脉识别在2006年被纳入生物识别一环,掌静脉识别技术逐渐被人们应用到技防系统中,如掌静脉识别仪。掌静脉识别系统不仅成为日本各家银行ATM系统的基本配备,在台湾应用也逐渐多元化,从基本的门禁系统,到与RFID(无线射频识别)结合的智能型监控,甚至也已经可以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做整合了。

静脉识别要想在市场进一步站稳脚跟,夺取份额,还需在核心技术、算法上进行升级和进一步突破,这是整体产品的核心与重中之重。而在实现产品的小型化方面,由于成像技术要求导致产品体积难以精简,对产品外观设计、成本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以微盾为代表的静脉识别厂商需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时刻接触最新市场动态,了解市场新方向,及时针对市场风向做出战略调整才能分得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中最大的蛋糕。

总结

说了这么多,直到现在也没点题,“谁更胜一筹”也没有定论。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市场份额最大的指纹识别技术成熟、价格低、适用性强,但也有着误识率高、接触式识别的缺点,虹膜识别倒是非接触式、误识率低,却又面临着成本高、不被市场接受的问题。孰好孰坏没必要分得那么清,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使用不同的技术即可。

审核编辑:符乾江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指纹识别
    +关注

    关注

    43

    文章

    1749

    浏览量

    103508
  • 生物识别
    +关注

    关注

    3

    文章

    1216

    浏览量

    53421
  • 虹膜识别
    +关注

    关注

    4

    文章

    428

    浏览量

    4022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银河讲堂」国产VS进口电流传感器,高低温实验,谁更胜一筹

    电流传感器
    银河电气
    发布于 :2025年07月28日 09:34:33

    ?京东电商 API 接口对比同行,数据服务谁更胜一筹

    ? 在电商生态中,API 接口如同企业的“数据血脉”,其性能与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开发效率与用户体验。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头部平台均开放了电商API,但核心差异显著。我们从五大维度进行客观对比: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5:17 ?225次阅读
    ?京东电商 API 接口对比同行,数据服务谁<b class='flag-5'>更胜一筹</b>?

    福特:激光雷达是极其重要的

    的激光雷达技术比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更胜一筹。Farley甚至将激光雷达称为福特自动驾驶战略中“极其重要”的技术,这走在了特斯拉技术路线的对立面。 ? Farley表示:“当你的品牌是福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06:01 ?2010次阅读

    精准测量“双雄会”:品致与麦科信光隔离探头谁更胜一筹

    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每次精准测量都如同为科技大厦添砖加瓦。光隔离探头作为测量领域的关键角色,能有效隔绝电气干扰,保障测量安全与精准。在众多品牌中,PINTECH品致与麦科信的光隔离探头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5:57 ?233次阅读
    精准测量“双雄会”:品致与麦科信光隔离探头谁<b class='flag-5'>更胜一筹</b>

    单片机内置ADC和外部ADC的对比

    ADC 江湖风云变幻,局势不断升级,紧张刺激!究竟是内置 ADC 更胜一筹还是外置 ADC 棋高着?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5:24 ?705次阅读

    TNC 连接器竞品大对决,质量谁更胜一筹

    。 TNC 连接器在特定行业的应用案例感兴趣,或是想进步了解某竞品的详细信息,都可以随时跟我说,我会为你补充更有针对性的内容 。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08:43 ?553次阅读
    TNC 连接器竞品大对决,质量谁<b class='flag-5'>更胜一筹</b>?

    idc和云服务器哪个防御高些?

    云服务器相较于传统IDC,在防御能力上通常更胜一筹。云服务器采用分布式架构和先进技术,配备多重安全防护措施,能够灵活应对高并发和攻击情况。同时,云服务器提供按需计费服务,资源利用率高,且由专业服务商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0:18 ?403次阅读

    在低延迟、高效传输的网络环境中,异地组网和内网穿透哪种技术更胜一筹

    在现代企业网络架构中,异地组网和内网穿透是两种常见的网络连接技术,它们在不同场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追求低延迟、高效传输的网络环境中,哪种技术更胜一筹?本文将探讨异地组网与内网穿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0:52 ?744次阅读

    各种云服务器优势比较分析,谁更胜一筹

    不同类型的云服务器适用于多种业务场景和需求,公有云服务器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及数据库资源,适合搭建企业官网、电商平台等多类型网站。私有云服务器适合企业内部数据存储和处理,确保数据安全和隔离。混合云结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点,满足业务高峰期弹性伸缩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和灾难恢复。轻量云服务器价格实惠,易于管理,适合开发测试、小型网站等轻量级应用场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09:53 ?444次阅读

    智慧农业与设施温室,哪个更胜一筹?#农业物联网 #plc #物联网

    plc物联网
    juying
    发布于 :2024年12月04日 17:25:43

    朗凯威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究竟哪个更好?

    在当前的锂电池市场中133-2632-1310,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类型,它们各有优劣,常常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那么,究竟哪种电池更胜一筹呢?让我们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6:53 ?755次阅读
    朗凯威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究竟哪个更好?

    RoCE与IB对比分析(二):功能应用篇

    在上篇中,我们对RoCE、IB的协议栈层级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二者本质没有不同,但基于实际应用的考量,RoCE在开放性、成本方面更胜一筹。本文我们将继续分析RoCE和IB在拥塞控制、QoS、ECMP三个关键功能中的性能表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4:03 ?1449次阅读
    RoCE与IB对比分析(二):功能应用篇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稳定性比较:为何有源晶振更胜一筹

    、有源晶振的稳定性优势有源晶振内置了振荡电路和放大器,这使得它在提供时钟信号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独立工作能力:有源晶振能够独立工作,不需要依赖外部电路即可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这种自给自足的特性使得
    发表于 10-14 16:54

    压缩机的秘密:风冷、蒸发冷却、冷水式,谁更胜一筹

    在精密空调领域,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压缩机不仅影响精密空调的制冷效率,还直接关系到精密空调的运行成本与维护便利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精密空调制冷压缩机主要包括风冷式、蒸发冷却式及冷水式三种类型,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8:15 ?2112次阅读
    压缩机的秘密:风冷、蒸发冷却、冷水式,谁<b class='flag-5'>更胜一筹</b>?

    LED显示屏驱动电源:恒流与恒压,谁更胜一筹

    LED显示屏,作为现代电子显示技术的重要代表,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商场的广告牌、体育场的计分板,还是家庭中的智能电视,LED显示屏都以其鲜艳的色彩、高清晰度和长寿命赢得了我们的青睐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01:50 ?1021次阅读
    LED显示屏驱动电源:恒流与恒压,谁<b class='flag-5'>更胜一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