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共享电单车成新一轮争夺战,下沉市场需求巨大

工程师邓生 ? 来源:蓝鲸TMT ? 作者:王晨光 ? 2020-12-25 09:1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北京市多个部门共同约谈多家在京运营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再次明确不发展共享电单车。至此,明确表示不发展共享电单车的城市已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国内主要一线城市。

相比之下,在多数二三四线城市等地区,居民对 3-10 公里的出行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共享电单车可以填补这部分空白,因而当地监管部门对共享电单车的接受度更高。资料显示,我国共有 333 个地级行政区,2846 个县级行政区,38755 个乡级行政区。这对共享电单车企业而言,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滴滴、美团、哈啰等巨头纷纷挖掘下沉市场。易观分析高级分析师覃承萍表示,“去年共享电单车盈利模式已通过市场检验,在供不应求的当下,及市场不发生极端恶性竞争情况下,其盈利能力前景还是很可观的,按 2 年投放周期算,投入产出比至少也得有 2-3 倍。”

网经社生活服务分析师陈礼腾表示,“不同于过去的共享单车(电单车)野蛮竞争,现阶段的共享出行竞争均朝着精细化运营的方向发展,各平台的用户群体基本形成,依靠骑行体验等服务构建自身‘护城河’是各家竞争的方向。”

共享电单车成新增长点,头部平台掀新一轮争夺战

实际上,从 2016 年开始,国内陆续就有共享电单车产品出现,比如小鹿单车、7 号单车、享骑等,市场一度出现群雄逐鹿的形势。

不过,2017 年 8 月交通运输部等 10 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陈礼腾表示,这直接遏制了共享电单车的发展。

行业转折出现在 2019 年 4 月,被誉为电动自行车行业 “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当月实施。该政策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的标准,符合标准的电单车将被归为非机动车,上路无需驾照。陈礼腾表示,“新国标”施行后共享电单车迎来了新生机。

伴随着 “新国标”政策的实施,共享电单车行业正式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今年,滴滴、美团、哈啰等头部平台在共享电单车行业频频布局。

今年 4 月,滴滴公布未来三年战略,称电单车成为青桔今年重点发展业务。同样是 4 月,据《晚点 LatePost》报道,青桔获 10 亿美元融资。在随后的 8 月,青桔在北京举办发布会,宣布推出三款新车,其中两款是电单车。

美团 CEO 王兴则在今年 8 月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共享电单车业务高频率的消费场景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对美团而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美团会致力于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

11 月,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透露,哈啰将切入两轮电动车业务,推出智能两轮 “新物种”。谈及布局两轮电动车原因,李开逐表示,两轮电动出行市场空间巨大。一个月后,哈啰电动车已经在山东、安徽等多地低调招商,加速拓展门店网络。

对此,覃承萍认为,共享电单车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尤其在网约车无法触及的下沉市场,具备很强的补充效用。

“电单车不像单车那样对公共交通有比较强的依附性,其应用场景更广泛,能够覆盖点到点的出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交通存在替代关系。而且相比之下,共享电单车的单车效率、客单价等均更高,在当前尚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其商业营利性比单车更强。”覃承萍表示。

一线城市明确不发展共享电单车,下沉市场需求巨大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多个部门共同约谈多家在京运营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逾期未能整改到位的企业及其运营平台,或将面临行政罚款、扣留车辆、下架 APP 等多重处罚。

北京市交通委指出,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北京市 “不发展电动自行车租赁”的基本原则。而在此前,北京市交通委已针对多家企业的违规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

实际上,明确表示不发展共享电单车的一线城市还有上海、深圳、广州。覃承萍表示,“政府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的初衷是补充交通,但一线城市公交交通已经比较发达,对共享电单车的需求程度低于二三线,同时共享电单车的投放会涉及交通秩序、街道管理等多层面工作,对一线城市而言或许负担大于利好。”

而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不同,许多二三四线城市等地区的公共交通系统还有待完善,居民对 3-10 公里的出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共享电单车可以明显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因此,尽管二三四线城市对共享电单车的投放配额和运营管理有所规定,但对共享电单车管制相对宽松,整体而言对共享电单车的接受度更高。

今年 9 月 8 日,民政部发布的《2019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共有 333 个地级行政区,2846 个县级行政区,38755 个乡级行政区。这对共享电单车企业而言,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据报道,合肥、银川、昆明、盐城等地区都明确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以银川为例,为倡导市民规范使用和停放单车,提升共享单车管理能力,共享单车将逐步退出银川市场,更换为共享电单车。

今年 6 月 30 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 中国共享电单车安全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0 年共享电单车用户城市分布中,一线城市用户仅占 1.8%,二线城市占 27.4%,三线城市占 36.2%,四线城市及乡村的用户则占 34.6%。由此可见共享电单车在二三四线城市的巨大需求。

而在 10 月 30 日发布的《2020 年中国共享出行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中,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一二线城市管制力度等因素影响,共享电单车主要投放市场在三四线以后城市及城市乡镇地区,主要缓解当地公共交通工具不足、出租车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未来,随着共享电单车进一步规范化,其市场覆盖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覃承萍表示,“共享单车市场应该还会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更大的变化在共享电单车,未来 2 年会有 1-2 倍的涨幅。”

行业盈利前景可观,精细化运营是发展方向

在共享电单车领域,哈啰出行于 2017 年 9 月推出哈啰助力车。在 2019 年下半年,哈啰出行负责人曾对外表示,“目前哈啰助力车已经回本盈利,在没有新投车辆的情况下,助力车是整个公司最赚钱的部门。”

2020 年 4 月,哈啰出行 CEO 杨磊表示,哈啰电单车市场份额达到 70%。不过,今年开始,美团、滴滴等都在不断加码电单车,整个市场再次进入激烈的竞争中。

在 11 月 20 日发布的《中国共享两轮车市场专题分析 2020》中,易观分析认为,行业仍需警惕业内玩家出于市场卡位考虑,大规模无序车辆投放。在用户共享电单车消费习惯尚未全面建立时造成车辆资源浪费,破坏现有盈利模式。这将使得共享单车领域发生过的 “单车坟场”“平台大量倒闭”现象在共享电单车领域重演。共享电单车领域亟待市场监管机构,对共享电单车市场准入进行监督及审核。

从市场规模看,易观分析的报告显示,共享电单车行业 2019 年整体交易规模实现 41.68 亿元,同比增长 60%。报告还预计。2020-2021 年中国共享电单车领域,在新国标政策推动市场车辆更替、新冠疫情助力电单车消费方式普及、市场玩家加速电单车车辆规模化投放以达到市场占位目的等因素助推下,电单车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覃承萍表示,“去年共享电单车盈利模式已通过市场检验,在供不应求的当下,及市场不发生极端恶性竞争情况下,其盈利能力前景还是很可观的;按 2 年投放周期算,投入产出比至少也得有 2-3 倍。”

在行业变现能力上,易观分析则认为,单辆车日均收入主要受到单次订单金额与单辆车日均订单量因素影响。目前行业厂商在单次服务定价方面趋同。因此,提高单辆车日均订单量,即单辆车日均车辆翻台率,成为行业提升单车日均收入关键。

另一方面,单辆车日均成本主要受到车辆采购成本、车辆生命周期、运维人员日均工资、运维人员日均车辆维护数量、单车日均维修成本影响。考虑日常线下车辆维护工作质量因素 , 共享两轮车行业难以在运维人员日均工资成本方面进行较大压缩。

此外,考虑两轮车价格空间有限,行业玩家难以在此方面形成较大竞争差异。因此,降低车辆损耗率与维修率,提高车辆生命周期,成为行业降低成本重点。

“不同于过去的共享单车(电单车)野蛮竞争,现阶段的共享出行竞争均朝着精细化运营的方向发展,各平台的用户群体基本形成,依靠骑行体验等服务构建自身‘护城河’是各家竞争方向。”陈礼腾表示,构建 “护城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服务闭环的构建。

责任编辑:PS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动车
    +关注

    关注

    73

    文章

    3090

    浏览量

    116357
  • 市场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31

    浏览量

    21156
  • 共享单车
    +关注

    关注

    1

    文章

    344

    浏览量

    3409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一轮的工业“智变”

    当下,全球产业链正面临供应链重构、个性化需求增长以及深度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节点。工业需要经历新一轮的“智变”,从自动化升级到自主化,并向着柔性化、智能化、以及人机协同的工业5.0愿景迈进。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3:46 ?639次阅读

    知行科技完成新一轮超2亿元融资

    知行科技新一轮超2亿元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包括基于AI的高阶智驾、舱驾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升级优化研发生产设施,进步扩大海外市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8:18 ?815次阅读

    半导体零部件企业纳斯凯完成新一轮融资

    近日,半导体设备关键性零部件企业纳斯凯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这消息标志着纳斯凯在半导体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7:26 ?699次阅读

    梦之墨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

    近日,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之墨”)完成新一轮数千万的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中科先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与川翔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管理的北京怀柔科技创新创业基金联合投资。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5:39 ?724次阅读

    复合机器人厂商景曜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

    日前,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景曜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新增两家战略投资方股东,包括中国铁路发展基金旗下的“铁发智景”,以及山东国资鲁信创投旗下子公司“鲁信信创”,两家均为国资背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0:10 ?782次阅读

    云鲸智能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近日,扫地机器人行业的独角兽企业云鲸智能宣布完成了新一轮数亿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方为深圳和无锡两大国资企业,彰显了国有资本对云鲸智能发展潜力的认可。 据悉,自创立以来,云鲸智能已经成功完成了8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1:03 ?1180次阅读

    清连科技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

    高性能功率器件封装解决方案领域的佼佼者——北京清连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宣布成功完成数千万元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吸引了包括冯源资本、哈勃科技以及元禾控股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加入,同时,老股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0:55 ?886次阅读

    庆虹电子获新一轮融资,比亚迪参与投资

    ,广泛应用于通讯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以及通信交换机等多个领域。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庆虹电子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认可。 此次获得新一轮融资,不仅是对庆虹电子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0:39 ?751次阅读

    小马智行获得广汽集团2700万美元新一轮投资

    近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小马智行宣布获得广汽集团2700万美元的新一轮投资。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6:01 ?669次阅读

    字节跳动开启新一轮股权回购

    字节跳动近日向员工发布了新一轮股权回购的邮件通知。此次回购中,在职员工的税前回购价定为每股180.7美元,而离职员工的回购价则为153.6美元。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5:46 ?807次阅读

    喜讯!abg欧博电子宣布完成新一轮3.1亿元融资

    前全球经济放缓、市场需求下滑以及投资环境紧缩的背景下,abg欧博电子能够逆势获得资本青睐,充分证明了其在行业中的强劲竞争力和卓越的创新优势。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强产业链数字化系统研发、智能化工厂扩建和产能
    发表于 10-10 09:19

    Anthropic拟进行新一轮融资

    人工智能领域再掀波澜,初创公司Anthropic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新一轮融资,市场预计其估值将跃升至400亿美元大关。此次融资吸引了包括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青睐,彰显了Anthropic在AI赛道上的强劲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目前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5:19 ?653次阅读

    武汉敏声再获新一轮融资

    近日,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武汉敏声”)宣布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长江产业集团、骆驼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与。这是自2019年立以来,武汉敏声获得的第4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已接近10亿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4:52 ?1417次阅读

    OpenAI以1500亿美元估值洽谈新一轮融资

    据可靠消息,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OpenAI正积极筹备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较其年初的860亿美元估值实现了大幅飞跃。此次融资计划旨在筹集65亿美元资金,以支持其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
    的头像 发表于 09-12 16:32 ?777次阅读

    喆塔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喆塔科技近日宣布圆满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此融资由光谷金控、张科垚坤及合肥产投三大国有及产业资本巨头携手完成。此次融资不仅彰显了市场对喆塔科技的高度认可,更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7:37 ?90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