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疫情加速 AI 硬件落地,AI 企业扎堆启动科创板 IPO,能否盈利成关键

工程师邓生 ? 来源:蓝鲸TMT ? 作者:齐智颖 ? 2020-12-16 09:5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0 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人工智能应用迎来大爆发,包括测温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在内的硬件产品走进大众视野,企业争相布局 AI+。在资本推动下,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接连启动了 IPO 进程。

业内人士表示,从 IPO 条件与定位来看,科创板与人工智能企业更加契合,目前,多数人工智能企业均瞄准了科创板以寻找上市时机;然而,全球人工智能仍处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探索阶段,落地场景的丰富度、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的市场渗透率仍有待提高。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受制于应用场景的复杂度、技术的成熟度、数据的公开水平等限制,多数人工智能企业仍处于亏损阶段。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人工智能技术前期需要持续投入,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找到盈利增长点。

AI 企业扎堆启动科创板 IPO,投资向头部企业倾斜

2020 年,新一轮 AI 企业的上市潮序幕拉开,截至目前,已披露科创板招股书的 AI 企业有旷视科技、云知声、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此外,思必驰也已启动 Pre-IPO 轮融资。虽然商汤科技尚未公布相关上市计划,但近年来其已多次被传有上市计划。

然而,除寒武纪已成功上市之外,其他 AI 明星企业目前均处于上市启动期。对此,多名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受疫情影响,有关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多方实现落地,同时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更加深入,各家目前均在等待一个合适的上市时机。

记者注意到,大部分 AI 企业均将上市地点瞄准了科创板。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科创板的板块定位就是为这些所谓的科创企业设定的,而且相对来说 IPO 条件更低,此外,从上市估值来看,科创板仍然要比创业板高。”

云天励飞在招股书中表示,其选择的科创板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 2.1.2 条第(二)款,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5 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2 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15%。”

此外,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 印奇在今年 7 月的一次媒体交流会上表示,外界传言公司中止港股上市并不属实,科创板支持和鼓励 “硬科技”企业上市,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好机遇,旷视正在积极考虑。

从融资方面来看,企查查日前推出的《2020 中国新基建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截至 10 月份,今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 381 起融资事件,融资额合计超过 3000 亿元;而 2019 年全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 646 起融资事件,融资额合计超过 800 亿元。事实上,从 2018 年开始,人工智能企业融资事件数量便开始缩减。

o4YBAF_ZaZSAMM9tAACTZNKmg2o108.jpg

对此,多位人工智能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者更偏于向头部企业倾斜;随着行业马太效应渐强,投融资也向头部企业集中。

疫情加速 AI 硬件落地,企业争相布局 AI+

受疫情影响,有关人工智能的应用迅速走进大众视野,包括测温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在内的硬件产品被人们所熟知。

疫情期间,百 度、商汤科技、海康威视、深思考、中电 11 所、云从科技等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赋能红外热像仪,基本实现了公共场所无人值守的智能体温检测。设备投放于各大商超、公共交通站点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无接触测温效果,给人们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

而今年以来,问诊机器人、消毒机器人、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送货机器人、测温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设备也投入到战 “疫”中,甚至在疫情稳定后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来也科技副总裁翁嘉颀曾对蓝鲸 TMT 记者表示:“过去大部分的客户对人工智能会有过度的期待,经过这一次机器人的大规模投入使用,客户会慢慢理解机器人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对机器人研发公司的业务梳理更有利。未来,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均会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动力。”

受此推动,科技企业也均开始布局 AI+,并在 AI + 医疗、AI + 教育等领域受到追捧。

据了解,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在我国各个医疗细分领域,包括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风险预测、医院管理、虚拟助理、医学研究平台等,而人工智能技术在此次疫情中,在相关领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例如,华为云推出 AI 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服务,北京推想科技推出 AI 辅诊系统、晶泰科技推出病毒研究与候选药物筛选,在辅助诊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而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刘浩曾在 GET2020 教育科技大会上表示,目前,在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考试、智慧管理和智慧评价方面,人工智能都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在未来学校中,基于 OMO(线上 - 移动 - 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实共生的泛在学习将是学校常态。

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金融、医疗、安防、教育、交通、制造、零售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落地,疫情使得某些特定领域的优势凸显出来,使得用户更加了解 AI 的应用场景,并由此养成了用户的应用习惯。

AI 仍处于产业化和市场化探索阶段,能否盈利成关键

普华永道数据预测,受到下游需求倒逼和上游技术成型推动的双重动因,2020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 2 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 15.7 万亿美元的规模,约合人民币 104 万亿元。

不过,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企业盈利状况并不乐观。根据企业提交的招股书,近年来,随着各人工智能企业营收的大幅度增长,其亏损程度也是越演越烈。

o4YBAF_ZabyAZQzeAACvFDHk0Yk426.jpg

pIYBAF_Zad-AQ9kNAACsg4gR12Y749.jpg

近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发表报告称,截止 10 月中旬,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 1499 家,无人机企业 2707 家,人脸识别企业 6722 家,智能语音企业 2855 家,智能驾驶企业 6143 家。不过,全球近 90% 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 AI 产业链中 90% 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表示,尽管目前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商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但受制于应用场景的复杂度、技术的成熟度、数据的公开水平等限制,全球人工智能仍处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探索阶段,落地场景的丰富度、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的市场渗透率仍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产业迎来了初步业绩上扬趋势。万得数据显示,在 36 家 A 股市场上的人工智能概念股中,2020 年前三季度有 21 家业绩上涨,11 家下降。

安晖发表报告时指出,从需求侧看,人工智能潜在用户面临着缺乏技术人员、应用场景不明确、缺少高质量数据、成本过高的问题,这需要人工智能企业基于实际需求与应用场景实现技术落地,打通需求端与供给端的有效连接,实现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布局前期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积累,未来人工智能企业能否实现盈利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PS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58

    浏览量

    282460
  • ipo
    ipo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249

    浏览量

    33881
  • 智能硬件
    +关注

    关注

    205

    文章

    2388

    浏览量

    109420
  • 盈利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1

    浏览量

    368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I推理芯片赛道猛将,200亿市值AI芯片企业赴港IPO

    7月30日,AI芯片龙头企业云天励飞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 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8月,于2023年4月在上交所挂牌,截至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09:22 ?2080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推理芯片赛道猛将,200亿市值<b class='flag-5'>AI</b>芯片<b class='flag-5'>企业</b>赴港<b class='flag-5'>IPO</b>

    NVIDIA全栈加速代理式AI应用落地

    在近期举办的 AWS 中国峰会上,NVIDIA 聚焦于“NVIDIA 全栈加速代理式 AI 应用落地”,深入探讨了代理式 AI (Agentic A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1:41 ?659次阅读

    首创开源架构,天玑AI开发套件让端侧AI模型接入得心应手

    AI巨头强强联手,势必为智能体化AI体验时代按下超级加速键。 AI终端的下一步是“普适智能”,而不是“极限性能”。联发凭借天玑9400+强
    发表于 04-13 19:52

    Banana Pi 发布 BPI-AI2N &amp; BPI-AI2N Carrier,助力 AI 计算与嵌入式开发

    助力 AI、智能制造和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未来,Banana Pi 将继续深化与Renesas的技术合作,推动更多高性能嵌入式解决方案的落地。 ” BPI-AI2N开发赋能多场景应用,
    发表于 03-19 17:54

    Gupshup加速企业AI应用进程

    Gupshup-Gupshup推出预构建、行业训练有素的多模态AI代理,加速企业AI应用进程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2025年2月14日?/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对话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6:04 ?364次阅读

    聚云科技荣获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能力认证 助力企业加速生成式AI应用落地

    、数据处理、模型调优到应用集成与部署等方面,助力企业加速生成式AI应用落地。此外,聚云科技还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打造RAGPro企业知识库、
    发表于 02-14 13:41 ?187次阅读

    法国AI初创企业Mistral AI计划IPO

    法国AI领域的初创企业Mistral AI近日宣布了其未来的发展蓝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rthur Mensch明确表示,Mistral AI不会选择出售,而是计划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3:58 ?624次阅读

    长光辰芯IPO终止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长光辰芯主动撤回了A股IPO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长光辰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4:06 ?812次阅读

    西安奕材冲刺:未盈利企业首获受理

    近日,备受存储产业瞩目的芯片材料企业——西安奕材,正稳步迈向其上市之路。这家企业不仅是“八条”新规发布以来,上交所受理的首家尚未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3:45 ?641次阅读

    西安奕材IPO获受理,拟募资49亿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官网传来消息,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奕材”)的上市申请已正式获得受理。这是自证监会发布“八条”以来,上交所受理的首家尚未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0:49 ?773次阅读

    NVIDIA NIM Agent Blueprint加速企业AI应用落地

    在生成式 AI 时代,每个企业都在尝试构建自己的 AI 应用,来赋能企业提高业务能力,提高盈利预期,提高生产效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1:35 ?814次阅读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9】大模型启示录:一本AI应用百全书

    一次大模型变革中,完全不缺态度,只缺认知与落地的经验。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看到了全球太多的巨头和普通中小企业,进入All in AI的投资周期。有的已经开始落地到具体的生产流程,例如
    发表于 10-28 15:34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IPO申请获受理

    近日,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已获得受理,标志着这家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重要一步。据悉,新芯股份此次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6:35 ?1130次阅读

    格灵深瞳同时入选科AI200两大指数

    开市5周年之际,上交所、中证指数公司发布公告,将正式推出上证医疗指数、上证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7:03 ?1240次阅读

    燧原科技启动IPO辅导,加速AI算力底座布局

    近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披露了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燧原科技)的IPO辅导备案报告,标志着这家AI芯片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正式踏上了上市征程。据悉,燧原科技的IPO辅导机构由中金公司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5:49 ?88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