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我国嫦娥五号“挖土”归来有多艰难?

如意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付毅飞 ? 2020-12-01 11:5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0年11月30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上,成功实施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分离。接下来,嫦娥五号将落月、采样,如果一切顺利,它将于半个多月后,带着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宇航任务之一。

后续难点不仅在于月面自动采样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带着月壤重返地球也是一大难题。

人类航天器从太空返回,最初是通过返回式卫星实现的。45年前,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年的故事。

1960年8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自豪地宣布:美国成功回收了一面由发现者13号卫星带往太空飞行后返回的美国国旗。

然而,“发现者”并非艾森豪威尔所说的一项对太空环境的科研项目,而是一项绝密的间谍卫星计划。发射这些卫星并不是为了送美国国旗上一趟太空,而是拍摄并送回有关苏联的照片。

从那以后,返回式卫星成为了美苏在高科技领域争夺的制高点,并成为争夺空间霸权、进行战略侦察、获取各种情报的主要手段。

为了打破超级大国对这项技术的垄断,我国在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时,就开始了对返回式卫星及其所需姿态控制等项目的攻关。

历经5年研制,1975年11月26日11时30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将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按计划,卫星在太空飞行3天后,将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控制返回地面并实施回收。

从美国“发现者13号”之前的12位“前辈”就可以看出,让卫星完成一次有去有回的旅行并非易事。

不仅要求卫星在运行和返回中必须保持高精度的运行姿态,星上所有仪器都必须准确无误地按程序工作,更要求地面对其保持高精度的测控及安全可靠的回收。稍有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此前从未有过卫星回收经验,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的中国航天人来说,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

卫星发射升空时,回收准备工作早已开展。

在内蒙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西安中心负责发出卫星仪器舱和回收舱分离指令的活动测控分队,已经枕戈待旦4个月。他们深入沙漠,只为替卫星回收抢出几分钟时间。

在卫星预定回收区四川遂宁,西安中心测量回收部已经精心准备数月,把这片区域的一草一木都勘察得清清楚楚。

为保障卫星回收成功,甚至连邮电部都参与进来。国家调动103条线路作为专用通讯线路,27个省市自治区参与了通讯保障工作。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卫星在轨运行仅数圈,遥测数据显示,星上气源曲线陡然下降。

卫星上的气源瓶是专门为保障卫星运行3天而带的,地面对卫星的姿态控制也要靠这种气源压力来实现。如果按曲线的耗压量计算,卫星运行不到3天就没气压了。更严重的是,卫星姿态无法调整,也就意味着无法返回地面。

一时间,位于秦岭深处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大厅里,出现一阵慌乱。

“要不要提前回收?”

“如果该提前回收却不及时回收,卫星掉到国外,问题可就大了!”

众人七嘴八舌,而轨道计算组组长祁思禹沉默不语,紧张地计算着。

钱学森赶到了,一来就问祁思禹:“告诉我,卫星到底还能坚持几天?”

“星上能够坚持,不用提前回收。”祁思禹说。

大厅里安静了。

拍胸脯容易,但这可不是充英雄的时候。科学讲究的是严谨可靠,必须有充足的理由作支撑。

钱学森紧盯祁思禹,问:“你敢担保什么时候能回来吗?凭什么?”

祁思禹胸有成竹地解释:“从气压曲线下降的情况分析,后面几圈的下降有减少的走向,我们认为这是卫星在调整姿态时发生的现象,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指令控制卫星,并使气压继续维持下去。”

果然,第一天过去,卫星一切正常;第二天过去,卫星依旧平安。

可是卫星正要返回时,新的险情出现——

就在西安中心准备发出卫星开伞指令时,两台控制计算机竟然开始“打架”,一个判断要发出指令,另一个判断必须切断指令。

此时卫星速度接近每秒7千米,如果指令时间相差5秒,落点就会偏差40公里;返回点的速度方向角如果偏差1度,落点航程就会偏差300公里。

距离卫星飞出中国上空,脱离观测范围只剩15秒时间,假如控制指令来不及发出,卫星返回舱就可能落入其他国家,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1959年4月13日,美国回收“发现者2号”卫星时,由于弹射指令过早下达,返回舱内胶卷落入挪威境内,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

关键时刻,祁思禹手抓一摞计算结果狂奔而来。

他来不及绕门,干脆破窗闯入指挥大厅,大喝一声:“发!”

1975年11月29日中午,贵州六枝营盘公社一家煤矿上,4名矿工正坐在井口闲聊。突然间,一个圆乎乎的大家伙从天而降,把一棵大松树的树冠一扫而光,紧接着轰然坠地。

“天外来客”的消息很快报了上去,测量回收部火速赶往卫星落点。

大家在现场发现,由于返回式卫星裙部被高温损坏,再入段没有打开减速伞,650千克重的返回舱已经被摔得凹凸不平,卫星里许多零部件都被甩了出去。但让人惊喜的是,由于大树的缓冲,返回舱并没有摔坏,所有胶片完好无损!

在北京,叶剑英元帅看着卫星拍摄的照片,高兴地对大家说:“偏了400多公里没什么要紧嘛。我们第一次回收卫星,能落在中国大地上就是胜利!”

由此,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成功回收卫星的国家,并创造了卫星回收一次成功的奇迹。

此后数十年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成功实施了23颗返回式卫星、11艘神舟飞船,以及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测控回收任务,回收成功率保持100%。落点误差由最初的400公里开外,缩小到10公里、2公里、1公里……到神舟七号任务时,返回舱落点预报结果与实测只差374米。

不过,嫦娥五号的回收与此前任务不同,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携带月壤高速返回地球。

近地轨道航天器再入返回大气层时,速度通常为每秒约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而嫦娥五号返回的速度,接近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

为此,科研人员提出了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方案,就像在大气层表面打水漂一样,让返回器先高速进入大气层,随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跳”起来,再以第一宇宙速度重新进入大气返回地面。

2014年,我国发射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模拟了嫦娥五号奔月、绕月、返回的全过程,并对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进行了成功验证,使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第三个成功实施航天器从月球轨道重返地面的国家。

嫦娥五号再入返回方案继承了此前飞行试验器的设计,任务再入航程也与飞行试验器基本一致,不过装有月壤的样品容器重量有一定不确定性,有可能影响返回器的质量特性,这对返回器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控制系统在一定参数摄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任务很难,但我们有信心。

让我们与航天人一起,期盼它的归来。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探测器
    +关注

    关注

    15

    文章

    2713

    浏览量

    74597
  • 航天航空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6

    浏览量

    799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选择电池时的关键考虑因素

    AA电池,也就是常说的电池,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从遥控器和玩具到手电筒和便携式设备的诸多设备供电。它们的可靠性能对于稳定使用至关重要,而电池寿命是便利性和成本效益的关键因素。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4:59 ?466次阅读

    用于四频 GSM / GPRS / EDGE – 频(频段 I、II、IV、V、VIII)WCDMA / HSPA / HSPA / LTE 的 SkyOne? 模前端模块 skyworksinc

    电子发烧友网为你提供()用于四频 GSM / GPRS / EDGE – 频(频段 I、II、IV、V、VIII)WCDMA / HSPA / HSPA / LTE 的 SkyOne?
    发表于 05-29 18:35
    用于四频 GSM / GPRS / EDGE – <b class='flag-5'>五</b>频(频段 I、II、IV、V、VIII)WCDMA / HSPA / HSPA / LTE 的 SkyOne? <b class='flag-5'>多</b>频<b class='flag-5'>多</b>模前端模块 skyworksinc

    用于四频 GSM / GPRS / EDGE – 频(频段 I、II、III、V、VIII)WCDMA / HSPA / HSPA / LTE 的 SkyOne? 模前端模块 skyworksinc

    电子发烧友网为你提供()用于四频 GSM / GPRS / EDGE – 频(频段 I、II、III、V、VIII)WCDMA / HSPA / HSPA / LTE 的 SkyOne?
    发表于 05-29 18:34
    用于四频 GSM / GPRS / EDGE – <b class='flag-5'>五</b>频(频段 I、II、III、V、VIII)WCDMA / HSPA / HSPA / LTE 的 SkyOne? <b class='flag-5'>多</b>频<b class='flag-5'>多</b>模前端模块 skyworksinc

    用于四频 GSM / GPRS / EDGE 的 SkyOne? 模 FEM – 频(频段 1、3、5、8、20)WCDMA / HSPA / HSPA / LTE skyworksinc

    电子发烧友网为你提供()用于四频 GSM / GPRS / EDGE 的 SkyOne? 模 FEM – 频(频段 1、3、5、8、20)WCDMA / HSPA / HSPA / LTE
    发表于 05-29 18:34
    用于四频 GSM / GPRS / EDGE 的 SkyOne? <b class='flag-5'>多</b>频<b class='flag-5'>多</b>模 FEM – <b class='flag-5'>五</b>频(频段 1、3、5、8、20)WCDMA / HSPA / HSPA / LTE skyworksinc

    MT6825超高频角度编码机制及深空探测器极端工况纳米级角分辨

    嫦娥、天问一等重大工程中实现了极端工况下±0.0001°的测量精度,其技术突破对提升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5:48 ?308次阅读
    MT6825超高频角度编码机制及深空探测器极端工况纳米级角分辨

    SMT 料怎么构成?这些常见电子元件别再傻傻分不清

    一站式PCBA加工厂家今天为大家讲讲SMT料基本组成及常见电子元件哪些?SMT料基本组成及常见电子元件类型。在电子制造中,SMT料(Surface Mount Technolo
    的头像 发表于 05-12 09:26 ?803次阅读
    SMT 料<b class='flag-5'>号</b>怎么构成?这些常见电子元件别再傻傻分不清

    中星微发布最新一代AI芯片“星光智能

    近日,在福州举行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星微宣布其最新一代AI芯片“星光智能”在“数字感知芯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运行Deepseek 7B/8B/16B大模型,成为首款全自主可控的能够单芯片实现通用语言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同时运行的嵌入式AI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16:03 ?652次阅读

    网线股的吗

    是的,网线确实有股的类型。股网线,也被称为绞合导体网线,其特点是由根细导体绞合而成。以下是对股网线的详细解释: 一、构造特点 导体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1:30 ?679次阅读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

    北京时间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了一次重要的航天发射任务。此次发射使用了长征乙运载火箭,以一箭10星的方式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任务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1:06 ?867次阅读

    类非屏蔽网线和超类屏蔽网线的区别

    类非屏蔽网线和超类屏蔽网线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 一、结构差异 超类非屏蔽网线 结构:由对相互绝缘的铜导线组成,这些导线以双绞线的形式相互绞绕,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0:47 ?1937次阅读

    热电偶分度

    ?? ? 热电偶 的分度有主要有S、R、B、N、K、E、J、T等几种。其中S、R、B属于 贵金属热电偶 ,N、K、E、J、T属于廉金属热电偶。 ????S分度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0:23 ?2066次阅读

    MEID是什么?申请条件是什么?

    MEID是移动设备识别码(MobileEquipmentIdentifier),它是CDMA制式手机或通讯平板的唯一识别码,由14个十六进制字符组成(也有说法称MEID为全球唯一的56bit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7:12 ?2444次阅读
    MEID<b class='flag-5'>号</b>是什么?申请条件是什么?

    美国IP服务器和美国服务器什么区别

    美国IP服务器和美国服务器什么区别 美国IP服务器和美国服务器在概念、功能以及应用场景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主机推荐小编为您整理发布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0:22 ?806次阅读

    神州19成功发射,揭秘航天背后的连接科技

    神州19成功发射,探索航天背后的连接科技 2024-11-01 14:49·测控连接分享 ? ? ?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19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这一历史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5:21 ?927次阅读
    神州19<b class='flag-5'>号</b>成功发射,揭秘航天背后的连接科技

    我国5G发展成就显著,面临挑战与对策并存

    自2019年6月,我国正式迈入5G商用时代以来,经过年的快速发展,5G在基础设施建设、用户规模以及创新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我国5G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4:53 ?162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