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设备业作为三大半导体“卡脖子”领域之一,何时才能突破?

我快闭嘴 ? 来源:爱集微 ? 作者:艾檬 ? 2020-11-25 10:3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产能告急的冲击波正四处扩散,不止代工价格看涨,封测和材料也在应声涨价,让紧缺与涨价齐飞。

而为了应对产能持续看涨的需求,Fab厂的在建和扩建步伐毫无疑问需进一步加快。据SEMI统计,在Fab新增项目中,目前国内正常运营产线57条,在建和计划建设产线26条,12英寸19条,8英寸7条。

从这一数字也可看出,12英寸已成现今主流的晶圆尺寸。毕竟,8英寸厂已在半导体业行走30年,在摩尔定律的驱使下,2007年达到高峰,之后许多厂房已陆续关闭或转型成12英寸厂。如今8英寸Fab厂再次“翻红”,能否扩充产能命系二手设备是否到位,而二手设备的“江湖”确已然暗流涌动。

众所周知,芯片制造过程极其复杂和苛刻,所需设备众多,特别是制造所需的光刻、刻蚀、清洗等更是重中之重。

从现状来看,目前 6英寸线设备基本上全是二手的,8英寸线某些设备国内有一些厂商在开发,但核心的光刻机、刻蚀机等基本上只能寻求国际原厂的二手设备,这就需要从被淘汰的8英寸线入手,标的难寻。

“此类二手设备的大头,无疑是存储器厂,主要集中于三星和SK海力士、美光等。”某设备研究人士付辉(化名)表示,“因存储这一行业要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才能保持竞争力,否则单品的毛利率就比竞争对手低,而8英寸线和12寸线的芯片面积差一倍,生产效率也差一半,基本8英寸线都已淘汰。”

显然,这是一个存量市场,也注定二手设备将越来越少。

付辉还清楚记得:在2012年时,一台应材的某型号刻蚀机大概是30万美元,但到2018年,这台设备已卖到200万美元,转手就赚了七倍,二手设备的“火热”由此亦可见一斑。

山头

设备虽是“二手”,但要拿到这些甩卖的“真金白银”,钱却不是万能的。

付辉提及,现在的套路是竞标,一般来说谁出价高给卖给谁,但事实远非如此。他记得前段时间美国一条化合物线设备拍卖,某二手设备巨头的出价最低,而国内一些厂商的报价比其价格高三四倍不止,结果这套设备最后还是被其“毫无悬念”拿下。

分析背后的逻辑,其实与犹太系游说集团出钱出力在美政局游刃有余类似,据悉这一巨头与半导体各大公司高管关系相当“融洽”,就算竞标价格比对手低,但凭借非一般的“关系”优势,也能笑傲江湖。

反观国内二手设备的经销商,其实也多少因袭了这一套路。付辉提到,其实每个山头都泾渭分明,比如你代理东电的,我代理 Lam的,正所谓井水不犯河水。因为二手设备的水太深了,能拿到货的是建立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一般外人是难以介入的。

玄机

而半导体设备业不仅技术壁垒高、市场准入门槛高,而且销售亦充满“玄机”,因为这不仅涉及性能指标,还涉及软件、维修、服务等层层考量。

甚至可以说,半导体设备的销售工作是高危职业,因为代工厂是要连轴转的。据传,销售人员要把代工厂从CEO到一线基层人员的每一个环节都“打通”,如果关系都梳理到位了,哪怕设备出了点问题代工厂也会自己先尝试解决;而如果关系一般或不好,设备出一点状况都会被7*24地连环Call,并要求立时上门解决,可想而知此际销售人员的悲催。据说这就是行规。

此外,设备作为高精尖的集合体,设备配件更是一个远超汽车配件的“大生意”。付辉提及,因一台设备配件只能找原厂买,再贵也得买,这与贵到出奇的汽车配件是一个道理,但汽车相比半导体设备配件还是小巫见大巫。从众多半导体设备公司的财务报表来看,销售配件和服务是捆绑在一起的,基本上占其营业收入20%左右,可想而知这其中有多大的利润。

与之相关联的维修服务更是一本难念的经。因为所有二手设备拆解之后卖,基本上是没有硬盘的,因为硬盘中包含了原厂的一些运营数据,这是商业机密。就如同有人销售二手笔记本,也会先把笔记本硬盘格式化掉。因而,就算好不容易买回二手设备,代工厂还要再买软件,再维护安装,然后该换的换,该修的修。那么,这些设备的维修服务工程师就非常重要,要不高薪招有经验的,要不找原厂的工程师,而对后者一定要照顾“有加”,否则调试时间就很难有效“保证”。

更突出的是,有些设备厂商也会将一些设备低价买回,然后将其翻修后再出售,拿回去200万美元,一返修回来就轻松卖300万美元以上,这100万美元赚得可谓易如反掌。

“国内设备要赶紧发展起来,否则会有无数个无底洞,冤枉钱都给花出去了。”付辉痛心地说。

力拼

一入江湖岁月催,这些半导体设备业“潜规则”横行背后,正折射出国内设备业光环的缺失。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最重要的支撑核心,设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芯片工艺的先进性。而从市场格局来看,正如品利基金半导体投资经理陈启所指,半导体设备业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前十设备厂商合计占据了市场九成的份额。而国内设备厂商销售规模约占全球不到10%,总体技术水平偏低,规模偏小,且集中在光伏、LED等低端领域,高端在12英寸晶圆产线的占比不到1%。

诚然,半导体设备业的特征是研发投入大、难度大、客户验证难、见效慢,属于高风险行业。但正如罗代尔提出的世界时间,每个国家都应该警惕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处于世界时间之中,还是置身事外;是与世界时间同步前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如今,其实也正是国产设备的“时间”。

陈启分析,一方面在中美贸易冲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成为持续的、不可逆的过程。另一方面,8英寸产线刚需较大,产业在呼唤新设备入场,国产设备也易被市场接受,抓住机会将再上一级台阶。

对于破局之策,陈启建言,国内设备业要着重解决人才问题,要有足够的人才基础,支撑新设备的研发、新工艺的开发。我国人才培养机制、成长机制等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还需要下大力气加强。此外,要力拼服务。不仅要学习积累国外设备厂商多年累积的经验值,更要立足市场,不断提升性价比,做好本地化服务,假以时日亦可逐步壮大。

以上海稷以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创始人兼总经理杨平在接受集微网采访时的话来说,就是国产替代要有“杀手锏’,要加强技术方面的开发和升级,提供更具性价比优势的产品。同时更加贴近本土客户,加快响应速度,着力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服务。

设备业作为三大半导体“卡脖子“领域之一,何时真的能有“备”无患?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6

    浏览量

    444084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090
  • 晶圆
    +关注

    关注

    53

    文章

    5212

    浏览量

    13028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半导体牵头发布汽车安全芯片应用领域白皮书

    近日,国内首个《汽车安全芯片应用领域白皮书》在第五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生态展(ICDIA 2025创芯展)上正式发布。该白皮书由“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组织,华大半导体与中汽研科技牵头,联合25家起草单位共同完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3:56 ?591次阅读

    瑞之辰传感器:从“卡脖子”到“杀手锏”的技术突围

    长期以来,高端传感器领域严重依赖进口,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大“卡脖子”问题。困境如何突破?深圳市瑞之辰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独特技术优势,正在以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7:06 ?1406次阅读
    瑞之辰传感器:从“<b class='flag-5'>卡脖子</b>”到“杀手锏”的技术突围

    突破&quot;卡脖子&quot;困境:国产工业电源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潮

    制造设备的每个核心部件都需要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而开关电源作为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电力供应单元,自然也成为了国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
    发表于 06-16 15:04 ?1044次阅读
    <b class='flag-5'>突破</b>&quot;<b class='flag-5'>卡脖子</b>&quot;困境:国产工业电源加速<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设备</b>国产替代潮

    显示面板 “良率保卫战”:新启航激光修屏如何破解国产面板厂 “卡脖子” 困局?

    显示面板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关键部件,其产业发展备受关注。近年来,国产面板厂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份额,但在技术层面仍面临诸多 “卡脖子” 难题,其中面板良率问题尤为突出。新启航激光修屏技术的出现,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0:03 ?350次阅读
    显示面板 “良率保卫战”:新启航激光修屏如何破解国产面板厂 “<b class='flag-5'>卡脖子</b>” 困局?

    华为Pura80发布,卡脖子传感器技术获突破项传感器技术仍被卡脖子

    与Mate系列并列的旗舰机型,华为选择了在苹果WWDC 25的次日举行发布会,可见华为对Pura 80系列手机的重视,以及“硬钢”苹果的信心。 ? 而在此前,从网络信息看,大家对华为Pura 80系列手机的期待和看点中,有两大热点与此前华为被卡脖子的两个传感器技术相关。 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9:15 ?1179次阅读
    华为Pura80发布,<b class='flag-5'>一</b>项<b class='flag-5'>卡脖子</b>传感器技术获<b class='flag-5'>突破</b>,<b class='flag-5'>一</b>项传感器技术仍被<b class='flag-5'>卡脖子</b>!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半导体全产业链

    我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目的,可综合政策导向、产业需求及国际竞争态势,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结构化分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1.应对外部技术封锁美国对华实施光刻机等核心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6-09 13:27 ?591次阅读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b class='flag-5'>半导体</b>全产业链

    解码单项冠军产品 华大半导体旗下小华半导体工控MCU

    今天为您解码单项冠军产品——华大半导体旗下小华半导体工控MCU。 小华半导体工控MCU是面向空调变频应用打造的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的自主核心芯片。它就像空调的“智慧大脑”和“节能心脏”,在技术上实现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9:23 ?1089次阅读

    半导体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演进。传统的硅(Si)半导体已无法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高效能和高频性能的需求,因此,第半导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5:04 ?994次阅读

    国内首台!沈阳仪表院又突破一卡脖子传感器设备制造

    1/3的管道无法实施内检测,安全隐患很大。此前复杂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设备被国外垄断,是典型的“卡脖子”问题。 瞄准国内复杂油气管道内检测不敢检、不能检问题,国机集团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沈阳仪表院)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7:37 ?508次阅读

    大半导体再度荣膺“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

    ”。 关于2025中国IC设计成就奖? “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是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最为重要的奖项之一,已有23年的历史。2024年,华大半导体以优异的设计能力、出色的产品市场表现,再次摘得这殊荣。 关于华
    的头像 发表于 04-01 15:51 ?880次阅读

    世强硬创与米德方格合作,能否助力国产芯片突破卡脖子”难题?

    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卡脖子”难题。 世强硬创平台依托覆盖超1200家原厂的产业互联网生态,为米德方格提供了全链路研发支持。米德方格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7:02 ?502次阅读

    大半导体与湖南大学成功举办SiC功率半导体技术研讨会

    近日,华大半导体与湖南大学在上海举办SiC功率半导体技术研讨会,共同探讨SiC功率半导体在设计、制造、材料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及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17:33 ?817次阅读

    午芯芯科技国产电容式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突破卡脖子技术

    科技MEMS压力芯片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的多位博导、教授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进行成果转化,突破了欧美对中国MEMS压力芯片卡脖子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已获得授权10
    发表于 02-19 12:19

    大半导体亮相ICCAD-Expo 2024

    日前,华大半导体出席“上海集成电路2024年度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三十届集成电路设计展览会”(ICCAD-Expo 2024)。期间,公司参与上海汽车芯片产业联盟“揭榜挂帅”中榜签约仪式,并围绕汽车芯片产业洞察趋势发表主题演讲。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4:39 ?697次阅读

    连接器材料如何突破卡脖子”,实现国产替代

    《人民日报》发文、连接器领域专家建言,连接器核心材料,应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国产替代词,近年来在国内制造备受关注。各大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4:13 ?629次阅读
    连接器材料如何<b class='flag-5'>突破</b>“<b class='flag-5'>卡脖子</b>”,实现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