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小米崔宝秋:万物互联的时代,小米另一个重要发力点AIoT

工程师邓生 ? 来源:凤凰网科技 ? 作者:凤凰科技 ? 2020-11-16 14:2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手机之外,AIoT 成为了小米另一个重要的发力点。

在 11 月 5 日召开的第四届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 MACE Micro 发布,这是小米单独为小规模 IoT 产品打造的 AI 引擎。语音助手智能助手小爱同学 5.0、开源自然语言处理平台 MiNLP 3.0、“一指连”UWB 也在同日发布。

在小米开发者大会上,AIoT 成为了仅次于手机的重点。据小米统计,拥有 5 件小米智能设备用户已经超过 310 万。小米判断,面对消费升级,将来个人联网设备会越来越多,未来 AIoT 市场大有可为。

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信息安全与隐私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在接受凤凰网科技(微信搜:iFeng 科技)独家专访时也表示,“AIoT 市场未来的竞争肯定会加剧,但是这个市场非常大。在万物互联的时代,AIoT 的市场比手机要大得多。”

崔宝秋认为,此次发布小爱同学 5.0 的愿景是让 AI 有温度,要既能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又能真正了解用户需求,这一方面要求小米针对安全和隐私制定高标准,同时也让 AI 向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针对此次发布的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 MACE Micro,崔宝秋谈道,“MACE Micro 把问题解决在端上,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其将 AI 推理、AI 运算放在端上实现,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加强隐私保护,让用户对自己的数据更加具有知情权和控制权。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小米 IoT 平台已连接 IoT 设备数超过 2.71 亿,拥有 5 个以上 IoT 设备的用户超过 510 万。 作为连接 AIoT 设备与用户的关键,崔宝秋认为,小爱同学在 5G 时代是无处不在、并且与时俱进的。“它会学习用户的社交关系、生活习惯,以及知识图谱、医疗法律知识等,成为一个贴心的个性化服务产品”。

AIoT 的市场比手机要大得多

凤凰网科技:如何看待 AIoT 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与未来前景?

崔宝秋: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是重视任何一个可能的竞争对手。AIoT 市场未来的竞争肯定会加剧,但是这个市场非常大,在万物互联的时代,AIoT 的市场比手机要大得多。从数据层面(IoT 设备)可能是已有移动社交的数十倍,未来还有 10-20 年的发展前景。

我认为,5G/6G 将带来万物互联的智能新时代,小米现在强调手机 + AIoT,手机是小米的核心,我个人判断 AIoT 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它超出了移动时代安卓和 iOS 两大阵营,未来 IoT 可能更多玩家涌入。

凤凰网科技:对于 IoT 行业会有统一的标准化协议吗?

崔宝秋:安卓花了十年功夫解决碎片化问题,形成了标准化、统一的协议。在场景多元、更加碎片化的 AIoT 时代要形成统一的全球标准,我觉得难度很大。

凤凰网:这种碎片化可能会长期的持续下去吗?

崔宝秋:会。但是市场非常大,小米欢迎更多的玩家进来,我们有底气在某些技术方面继续领先。

凤凰网科技:从技术层面而言,小米领先于同行业竞争对手优势是什么?

崔宝秋:我觉得我们在技术上是有些优势的,比如 IoT 模组的演进速度比较快;比如我们很早就开始强调端上的 AI 推演、开源,尤其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 AI 技术,加上小米一款爆品上几千万销量的硬件优势,会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小米极致性价比背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让整个集团信息化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小米在对用户十分了解,我们知道用户需要什么。

小爱要摆脱 “冷冰冰” 要可爱、有温度

凤凰网科技:从小米内部来看,小米有哪些是其他 IoT 企业学不来的,能让小米在这个行业保持领先?

崔宝秋:我想从 IoT 到 AIoT 的质变谈起。有三个原因促成了这个质变,首先是交互,原来需要登录、注册、下载,现在叫一声 “小爱同学”他就可能就成为我们的用户,AI 会带来多模态交互;第二个原因上是个体到整体的需求跨越,以前只是买一个设备,今天大家需多个去中心化、整体智能的设备,包括智能家居、车载、可穿戴(设备等);第三个原因是以人为中心,我觉得小米体系对用户是有强大吸引力的。

凤凰网科技:小爱同学 5.0 跟之前的产品对比有哪些显著区别?

崔宝秋:小爱同学 5.0 增加了主动式提醒,更加贴心。小爱在慢慢朝我刚才描绘的整体智能推进,比如之前就近唤醒,唤醒最合适场景下的产品。现在我们在推动整体智能,包括协同建议、协同提醒等。

凤凰网科技:整体智能有哪些实现场景?可以举个例子吗?

崔宝秋:比如有湿度计、加湿器、小爱音箱三个设备,湿度计发现太干燥了,会将这个信息告诉小爱音箱,小爱音箱会主动提醒主人并控制加湿器开关,小爱同学就扮演这样一个嘘寒问暖的角色。回到刚才你的问题,我觉得小爱同学还没有实现 “质变”,接下来的多轮对话等能力是我们要继续发力的。

凤凰网科技:刚才您用了一个词叫嘘寒问暖,这是小爱同学区别于其他智能助手的方向吗?会不会有些用户不太喜欢被打扰?

崔宝秋: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度。亚马逊 Echo 发布的时候,小爱同学已经落后两代了,不带屏音箱都没有面世。但是当时有观点认为,Echo 还是冷冰冰的一问一答模式。我觉得未来小爱要摆脱这种冷冰冰的感觉,一定要考虑个性化,它要像人一样,要是可爱的、有温度的。

智能音箱是 AI 还是 “监听器”?

凤凰网科技:您聊到小爱同学将很多数据放在云端处理,这个过程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

崔宝秋:可能有人觉得智能音箱 24 小时在监听家里的对话,其实并非如此。

小爱同学会有两秒的触发机制,一旦触发才会收集两秒数据上传,而这两秒时间主要是为了解决误唤醒。

凤凰网科技:比如用户的车牌号、家人的名字等信息小米能够调取吗?

崔宝秋:这些数据是在小米的服务器上进行加密存储的,小米对这些数据有严格的防控,任何工程师都无法轻易调取。

凤凰网科技:有时候服务器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怎么防范用户数据被窃?

崔宝秋:小米云服务对安全要求级别很高,需要服务器保险箱的各种密钥,进行分布式存储,盗窃数据是很难实现的。

凤凰网科技:5G 会催生来云服务、VR、AR 产业的蓬勃发展,个人信息存在云端,之后可能不需要带手机,小爱同学能在不同的屏幕、场景中无处不在,这种设想何时才会实现?

崔宝秋:我觉得 5G 时代的小爱同学是无处不在、并且与时俱进的。它会学习你的社交关系、生活习惯、知识图谱、医疗健康、法律顾问等,日渐成为一个贴心的个性化服务产品,但是我们仍然强调 MACE Micro 把问题解决在端上,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 我们最近也在关注 6G,6G 时代更多的是泛在的智能,数字孪生、远程办公、AR、VR,这些在 6G 时代都会出现。二者就像低分辨率和高清照片一样,今天的 5G 时代可能是低分辨率的,6G 时代可能高分辨率的。未来 AI 带来的数字孪生细粒度将会更高,现在可能是粗粒度的孪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责任编辑:PS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5

    文章

    11261

    浏览量

    106963
  • 小米
    +关注

    关注

    70

    文章

    14482

    浏览量

    148418
  • AIoT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529

    浏览量

    3271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联网云平台的作用有哪些?让万物互联

    、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诸多领域的运作模式。 、设备互联的“翻译官”:打破异构设备的通信壁垒 联网的核心是“万物互联”,但现实中设备的多样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8:00 ?203次阅读

    小米充电怎么无线充电

    小米无线充电通过高效无线充电技术,实现即充即用,提升充电效率与稳定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08:45 ?315次阅读
    <b class='flag-5'>小米</b>充电<b class='flag-5'>宝</b>怎么无线充电

    小米无线充电标准版停产

    小米无线充电标准版悄然停产,标志着移动电源领域的技术迭代。新代充电将在5W功率与百瓦快充之间寻求平衡,电池技术进化推动新能源汽车爆发。退役设备将进入第二春,用户应对指南建议通过基
    的头像 发表于 06-24 08:38 ?394次阅读
    <b class='flag-5'>小米</b>无线充电<b class='flag-5'>宝</b>标准版停产

    华为携手产业伙伴共赢万物智联新时代未来

    在2025 MWC 上海期间,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首席营销官赵东在GSMA联网峰会发表了《5G-A实现全场景物联,加速奔向万物智联新时代》的主题演讲。赵东指出,IoT智联万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6:53 ?598次阅读

    IoT无线组网模块,万物互联的底层通信基石

    随着联网(IoT)技术在“快车道”上持续飞驰,场“交互革命”正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与工作学习等生活场景中加速爆发。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从智慧交通到工业自动化,联网(IoT)技术凭借着万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09:51 ?872次阅读
    IoT无线组网模块,<b class='flag-5'>万物</b><b class='flag-5'>互联</b>的底层通信基石

    从智能穿戴到智能家居:晶振如何赋能万物互联

    当你轻触智能手表查看心率,或是通过语音指令让智能家居开启灯光,背后都有微小却至关重要的元件在默默力——晶振。在万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1:08 ?270次阅读
    从智能穿戴到智能家居:晶振如何赋能<b class='flag-5'>万物</b><b class='flag-5'>互联</b>

    机智云出席火山引擎AIoT智变浪潮高峰论坛

    深度交流,共同探索AI与IoT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与落地方法,助力产业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加速迈进,引领AIoT产业的全新变革 。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4:10 ?463次阅读

    《RK3588核心板:AIoT边缘计算的革命性引擎,能否解锁智能联新范式?》

    ?在万物互联时代,边缘计算正成为AIoT落地的核心驱动力。 明远智睿基于瑞芯微RK3588芯片打造的高性能核心板, 凭借其八核异构CPU架构(4×Cortex-A76@2.4GHz
    发表于 04-02 10:26

    DeepSeek加持,宇视科技升级发布“万物X”全链路智能引擎

    近日,宇视继去年在全行业率先推出“万物搜”后,基于AIoT行业大模型-“梧桐”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底座,再度重磅升级发布「万物X」,让大模型能力价值落地广泛真实场景。 「万物X」以梧桐大模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5:36 ?605次阅读

    小米汽车召回看智驾“命门”:智能化时代 — 时间就是安全

    2025年1月,小米因车辆“授时同步异常”召回3余辆小米SU7。此次小米SU7召回事件,不仅是次技术阵痛,更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14:49 ?1090次阅读
    从<b class='flag-5'>小米</b>汽车召回看智驾“命门”:智能化<b class='flag-5'>时代</b> — 时间就是安全

    万物相连通讯:共绘万物互联蓝图

    陈立同先生,探讨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随着无线互联网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愿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从繁忙的工业生产线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无线互联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1:00 ?724次阅读
    <b class='flag-5'>万物</b>相连通讯:共绘<b class='flag-5'>万物</b><b class='flag-5'>互联</b>蓝图

    小米回应磁吸充电凌晨爆炸

    有网友爆料称使用小米磁吸充电充电两小时候,突然在凌晨爆炸,造成家中损毁严重。据媒体报道,目前已将损毁的小米磁吸充电送去门店去检测,正协商赔偿事宜。 对此意外事件,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5:12 ?1556次阅读

    IP地址与5G时代万物互联

    准确地找到彼此并进行数据交换。没有IP地址,万物互联将无从谈起。IP地址在5G时代重要性不言而喻。 IP地址与5G时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9:56 ?676次阅读
    IP地址与5G<b class='flag-5'>时代</b>的<b class='flag-5'>万物</b><b class='flag-5'>互联</b>

    什么是AIoTAIoT现状如何 ?

    的落地融合。联网产生、收集来自不同维度的海量数据并存储于云端、边缘端,再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及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万物数据化、万物智联化。其目的是建构种更高级形式的智能化生态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0:03 ?3100次阅读

    万物互联“卷”起来,存储器件如何引领未来?

    2024 第二十二届国际联网展今天在深圳盛大开幕,AI、云计算以及智能联 2.0 等前沿科技再次汇聚于此,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在这个万物皆可互联的新
    发表于 08-28 11:13 ?94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万物</b><b class='flag-5'>互联</b>“卷”起来,存储器件如何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