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经历资本寒冬、疫情黑天鹅之后 行业回归理性迈向深水区

工程师邓生 ? 来源:搜狐科技 ? 作者:梁昌均 ? 2020-11-10 13:5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经历资本寒冬之后,疫情黑天鹅又接踵而至,推动着AI早些年积累的不理性泡沫继续破灭,资本疯狂的时期过去了。

2019年被视为AI资本环境热与冷的分水岭,疫情影响下,今年一级市场依旧未缓过气来。依旧看好AI的投资人,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不再像以往那样大肆撒钱,甚至开始呼吁企业节流。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I企业融资规模同比下降17%,不足2018年的一半。

估值偏高难以再获得资本加持的独角兽们开启上市潮,并称为“CV四小龙”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以及云知声等AI独角兽均传出上市消息,其中依图科技和云知声近日已获得科创板上市申请受理,但依旧未摆脱亏损。

许多AI企业日子不好过,面临现金流压力,上半年业务停滞,裁员消息也时有传出,甚至破产倒下。“疫情期间,幼儿园不开学,公司业务基本停摆。”从事幼教智能机器人研发的宾果智能CEO闽海波在近日一场AI产业峰会上坦言。

但伴随压力的还有机会。“疫情过后,我们下半年营收基本和去年全年差不多了。”闽海波说,疫情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智慧教育落地。有数据显示,在线教育渗漏率仅用半年时间就走了过去十年的路。

行业的共识是,疫情正在加速人类社会智能化、数字化进程——AI医疗助力抗疫,人脸测温随处可见,无人配送加快落地,无人驾驶也在加紧上路。但各界也都越发清醒地认识到,AI已进入转折期,业内不少人士开始呼吁降低对AI预期,也要多点耐心。

“所有AI企业已经步入死亡之谷。”旷视科技创始人兼CEO印奇此前在接受搜狐科技等媒体采访时称。创新工场AI研究院院长王咏刚也对搜狐科技表示,AI现在处于从浅滩到深海的关键阶段,这个过程中会有一批企业落伍淘汰。

融资规模持续萎缩 独角兽掀上市潮

从两三年前疯狂的融资竞赛进入资本寒冬,AI行情急转直下,企业还在急着烧钱做技术突破和落地,热钱已不再密集涌入。

2019年被视为资本由热转冷的分水岭。此前AI是投资界的宠儿,资本蜂拥而至,行业融资规模快速爆发。公开数据显示,中国AI企业融资规模在2018年达到顶峰,约为1485亿元,去年则降至967亿,降幅接近35%,融资数量也大幅减少40%至431。

今年的情况依旧没有明显好转。据IT桔子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AI企业融资数量为381,同比增加42%,但融资规模同比减少17%,约为667亿元,不足2018年顶峰时期的一半。从每笔平均融资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为1.7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更是大幅下降超四成。

融资规模持续萎缩,显示资本变得更加谨慎,同时头部效应也更加凸出。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今年已完成两轮合计超过7亿美元的融资,最新估值达53亿美元;云从科技今年5月的C轮融资就达到18亿元,商汤科技也传出将在年内完成一笔10到1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将达100亿美元。

更多的初创企业被资本忽视,不少企业融资还停留在两三年前,此前则有VC投资人直言“今年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没看AI项目了”。在目前AI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这些企业现金流压力骤增,大洋彼岸甚至还有独角兽轰然倒下。

今年4月底,美国独角兽Wave Computing遣散所有员工,成为疫情期间首家申请破产的AI芯片公司,而其此前被视为有和英特尔英伟达等巨头一较高下的潜力。国内虽然没有看到有独角兽倒下,但倒闭的现象持续存在。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全国有80余万家AI企业,其中已有逾9万家注销和吊销,今年以来仍有不少AI企业继续“夭折”。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等在两三年前发出的AI倒闭潮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还有不少企业传出裁员消息。全球矿机巨头比特大陆的AI团队约260人在今年初被裁,自2016年提出All in AI的猎豹移动今年9月初被爆出AI业务部门大规模裁员,旗下专注于AI的猎户星空也存在人员流失情况。

今年疫情影响下,还有AI公司面临项目交付延后,甚至业务停摆的情况,现金为王成为行业共识。金沙江联合资本投资副总裁焦梦津就建议,考虑到最近整个融资环境,AI企业在研发管理上可能需要做得更加精细一些,因为研发成本很高,人才很贵,尽量把内耗减少一些,让人才和资源能够物尽其用。

今年6月,李开复在谈到AI创业时则直言,不少AI公司割了投资人的韭菜,很多VC因为虚荣心想要参与AI项目,导致AI公司估值膨胀。他还认为,疫情之后,所有投资人都要思考项目怎么转型,怎么赚钱,如何节省现金流,而不是去讲更大的故事,拿更多的钱。

在融资热潮消退的情况下,面临资金压力的AI企业要么悄悄关门,要么向前一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今年AI企业上市步伐加快,独角兽纷纷传出上市消息。

据IT桔子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已有26家AI企业上市,数量已超去年全年,包括AI芯片企业寒武纪、医疗机器人研发商天智航等。还有一大批AI独角兽在路上,云知声、依图科技已获得科创板上市申请受理,旷视科技则被传出计划在香港和科创板同步上市,云从科技最新的消息是预计最快明年上市,估值最高的商汤科技也频繁被爆出上市传闻,思必驰此前也宣布启动上市计划。

在因估值偏高而无法继续获得资本加持的情况下,上市无疑是这些独角兽们求生的关键一步。但还有更大挑战等在后面,想要维持更高估值,就必须在商业化落地上加大力度。

行业回归理性 AI迈向深水区

业内不少观点认为,疫情将倒逼整个社会数字化过程加快,推动AI应用加速落地。“疫情对在线教育是一个巨大推手,市场渗透率从2013年的1%,达到去年15%,现在已经30%,用半年时间走过了十年的道路。”VIPKID首席AI科学家包英泽透露。

但疫情仅是个重要的外部诱因,本质还是要从行业规律来看。业内人士开始感受到,AI落地预期和速度在过去几年比想象中要慢很多,AI神话已不再,行业不再盲目乐观。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教授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现在最关键的是对AI发展现状作出正确评估,此前业界估计得过分乐观。他认为,AI是个无人区,才刚刚开始,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

王咏刚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认为,AI目前处于从浅滩到深海的关键阶段,先前的AI一直停留在相对容易摘的果子上面,如语音、图像识别等。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今年7月在接受搜狐科技等媒体采访时则引用反映技术成熟度的Gartner曲线,认为AI企业已步入“死亡之谷”,可能需要18-24个月穿越。

“最开始对AI的期望太高了”“之前泡沫化太严重”“不要神化人工智能”,不少AI企业也开始反思。睿帆科技联合创始人王雪表示,AI现在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她呼吁业内对AI降低期望,多一点耐心。

行业逻辑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曾在2015年和2016年头投了很多AI算法公司,但现在已意识到这只是AI的一部分。”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王光熙表示,真正要把AI用好,需要更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能力,关键是需要找到比较强的痛点。

他表示,后面会更多投资能够真正把AI在产业里面深度落地的团队,具有复合型人才的团队。信中利资本合伙人汪栩也提到,过去投AI企业,特别关注它的技术团队有多少科学家,但现在更加关注公司有多少复合型人才,对行业理解程度有多深。

AI本质上是一种工具或一种技术,只有结合具体的行业和场景,满足降本增效等需求,才能实现商业化价值。在资本持续萎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AI企业不得不尝试自己走路,开始探索更广泛的行业落地。

很多AI公司也不再做技术的“孤立者”,而是尝试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甚至做起芯片和硬件,以更好满足行业需求,如旷视科技在不久前即在物流领域一口气推出7款硬件产品。汪栩认为,这种模式的发展前景和成长性会比原来广阔得多,越来越多的公司可能不再是AI公司,但背后会有很多AI技术,这会是未来明显的趋势。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AI商业化落地仍高度集中。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安防和金融是AI赋能实体经济市场份额最多的前两大领域,占比分别达到53.8%、15.8%,合计近70%。也就是说,AI在大多数行业还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和落地。

同时,即便是独角兽企业,在应用落地上有相对较好的进展,但目前大多也未能摆脱亏损,如依图科技2019年扣非后依旧亏损近10亿元,云知声也同样亏损超3亿元,今年上半年仍分别亏损约4.5亿元、1.1亿元,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同期则亏损超2亿元,同比增亏达550%。

AI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实现商业化盈利则更加艰难,前期的技术和市场投入都需高昂的成本。王咏刚也提到,AI企业从浅滩到深海的转换,距离还非常远,一是因为目前AI还停留在相对浅层的智能和自动化技术上面,二是整个商业逻辑的迭代速度没有那么快。

如何迈向深水区?张钹教授以通信作者发出的《迈向第三代人工智能》文章指出一条技术路径。他认为,是时候把以知识驱动为主的第一代人工智能和以数据驱动为主的第二代人工智能结合起来,依靠知识、数据、算法和算力四个要素,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国内外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会有很多机会。

王咏刚给出了一条循序渐进的路径。他表示,有两件事跟AI 相关,信息化和自动化,但现在绝大多数行业在这两块做得较浅,质量相对低,AI的使命就是帮助企业提升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但这首先要把企业的血脉、骨架、神经系统搭建好,做好大量的基础建设,然后高层次的技术,包括强化学习、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等,才能在企业场景里发挥更高价值。”王咏刚称。

但这个过程也会是一个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目前,AI浅水区已被几家头部企业占据,面对更大的深水区,大量AI公司实际上并不具备前沿技术和商业逻辑的结合能力。

“在技术升级、模式升级和方法升级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批新AI公司显现,当然也会有一批企业逐渐落伍淘汰。”王咏刚判断。这意味着,倒闭潮和上市潮将在AI行业同时发生。

责任编辑:PS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48

    浏览量

    282388
  • 融资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5

    浏览量

    22094
  • 行业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7

    浏览量

    1324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福田汽车发布爱易科新能源重型超级电驱动

    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转型的深水区,技术突破往往始于对具体工况的攻坚,最终引发全链条的价值重构。
    的头像 发表于 08-08 17:30 ?739次阅读

    PoE++驱动黑灯工厂:MIEN5206GP赋能全流程智能化

    制造业迈向“更少人工,更高效率”的深水区,供电系统的智能化是核心引擎。MIEN5206GP-2GF-4GTPoE90-DC48以“一根网线通全场”的革命性理念,为黑灯工厂编织了一张稳定、高效、灵活的“隐形电网”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4:10 ?235次阅读
    PoE++驱动黑灯工厂:MIEN5206GP赋能全流程智能化

    从试验田到深水区AI落地的福州答卷

    AI与城市如何共生共长?福州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为这道必答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城市数字化发展路径。福州模式的精髓,在于它跳出了跟风追逐技术的陷阱,构建起技术与城市、产业共生共长的有机体系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5:05 ?1681次阅读
    从试验田到<b class='flag-5'>深水区</b>,<b class='flag-5'>AI</b>落地的福州答卷

    曙光云正式开放信创公有云服务

    随着“十四五”规划深化推进,各大关键行业驶入智能化转型“深水区”。针对政企客户在AI创新、安全合规、迁移适配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曙光云正式开放信创公有云服务,以全栈国产化技术打造“云算、云数、云安、云智”能力体系。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1:45 ?511次阅读

    应用于智能猫砂盆红外线感测领域中的光距感传感芯片 - WH4530A

    随着宠物智能硬件市场进入技术深水区,宠智灵科技通过AI大模型与智能猫砂盆的深度融合,突破传统产品功能边界,构建起覆盖健康监测、行为分析、个性化养护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09:13 ?230次阅读
    应用于智能猫砂盆红外线感测领域中的光距感传感芯片 - WH4530A

    在CCBN2025,看见华为与广电传媒行业如何潜入数智化转型深水区

    行业资讯
    脑极体
    发布于 :2025年04月29日 11:14:52

    微软邀您相约2025全零售AI火花大会

    零售业AI转型已进入深水区,碎片化尝试难破困局。5月8日至9日,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全零售AI火花大会”将在深圳召开。微软携手中国移动、海尔、玛氏、嘉士伯等零售领军企业,多角度输出AI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11:19 ?745次阅读

    地平线CEO余凯:智能驾驶应回归理性

    更加理性地发展,并不会拖慢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反而会发展得更快。我们还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辅助驾驶上,把安全作为第一位,不要一味地追自动驾驶。所以这次工业和信息化部收紧监管,是让整个行业回归到正常轨道;?而前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1:34 ?368次阅读

    机器视觉企业埃科光电的突围之路

    机器视觉发展至今,在经历资本蜂拥而至的高光时刻后,逐渐回归行业理性,整体呈现出两大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4:11 ?585次阅读

    芯片国产替代深水区:看芯茂微如何用一芯多能破局!

    一、贸易战下的国产电源芯片困局 在中美技术博弈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国产电源芯片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水区」考验。美国对成熟制程芯片加征关税的政策,使得传统依赖进口芯片的工业设备厂商面临双重压力:某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0:38 ?422次阅读
    芯片国产替代<b class='flag-5'>深水区</b>:看芯茂微如何用一芯多能破局!

    Deepseek进入业务深水区,为什么需要昇腾大EP?

    行业智能化的高铁,由昇腾大EP+DeepSeek的双轨铺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5:09 ?1338次阅读
    Deepseek进入业务<b class='flag-5'>深水区</b>,为什么需要昇腾大EP?

    使用NVIDIA推理平台提高AI理性

    NVIDIA推理平台提高了 AI理性能,为零售、电信等行业节省了数百万美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09:59 ?837次阅读
    使用NVIDIA推理平台提高<b class='flag-5'>AI</b>推<b class='flag-5'>理性</b>能

    华为鲲鹏高性能计算集群助力水利部水雨情预报能力提升

    风险预见和处置能力,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有效应对水旱灾害“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切实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防线已成为水利行业的关键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1:15 ?700次阅读

    什么是回归测试_回归测试的测试策略

    ? 1、什么是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ing) 指在发生修改之后重新测试先前的测试以保证修改的正确性。理论上,软件产生新版本,都需要进行回归测试,验证以前发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6:44 ?1302次阅读

    汽车产业加速拥抱AI时代,三大趋势显现

      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和产业变革。一方面,汽车智能化迈入新阶段,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日新月异,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产业转型步入深水区。另一方面,汽车产业正加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竞争焦点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5:30 ?123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