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颗芯片的从无到有,从有需求到最终应用

旺材芯片 ? 来源:旺材芯片 ? 作者:温戈 ? 2020-11-04 14: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一颗芯片从无到有,从有需求到最终应用,经历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人类科技巅峰之一的芯片,凝聚了人们的智慧,而芯片产业链也是极其复杂的,在此,我大致把它归为四个部分(市场需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测试封装),然后再一一的做详细介绍。

市场需求

这个无需多讲,目前芯片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早晨上班骑的共享单车,到公司刷的IC卡,工作时偷偷地打游戏,手机卡了还要换更快的手机,可以说IC的市场需求一直都在。

芯片设计

芯片设计又可以分为两部分,芯片前端设计和芯片后端设计,整体流程如下图:

芯片前端设计前端设计也就是从输入需求到输出网表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RTL设计

验证

静态时序分析

覆盖率

ASIC逻辑综合

时序分析和验证时出现的错误可能需要反复重做前面几步才能解决,是一个多次迭代优化的过程。 下面我来仔细介绍一下这六个步骤。1、RTL设计在设计之前我们先要确定芯片的工艺,比如是选择TSMC还是SMIC,是7nm,还是5nm,而工艺的选择也是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下图),而芯片工艺的选择,就是对这些因素的权衡。

IC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制定Spec,这个步骤就像是在设计建筑前,要先画好图纸一样,在确定好所有的功能之后在进行设计,这样才不用再花额外的时间进行后续修改。IC 设计也需要经过类似的步骤,才能确保设计出来的芯片不会有任何差错。

由文档来写RTL 而用RTL实现的各种功能模块,来组成一个实现具体功能的IP,SOC芯片最终由SOC integration工程师把各个IP集成到一起。 IP又分为模拟IP和数字IP,大概可以做如下的分类:

在芯片功能设计完备后,我们还要做可测性设计DFT(Design For Test)。 关于DFT的具体介绍,请直达以下两个传送门: 芯片设计中,DFT岗位是什么体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109345/answer/1387028607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9273941

RTL设计最后要做的就是代码的设计规则检查。 通过lint, Spyglass等工具,针对电路进行设计规则检查,包括代码编写风格,DFT,命名规则和电路综合相关规则等。2、验证验证是保证芯片功能正确性和完整性最重要的一环。验证的工作量也是占整个芯片开发周期的50%-70%,相应的,验证工程师与设计工程师的数量大概在2-3:1。 从验证的层次可以分位:模块级验证,子系统级验证和系统级验证。 从验证的途径可以分为:模拟(simulation),仿真和形式验证(formality check)。

3、静态时序分析(STA)静态时序分析是套用特定的时序模型(timing model),针对特定电路,分析其是否违反designer给定的时序限制(timing constraint)。 目前主流的STA工具是synopsys的Prime Time。

时序分析流程图 静态时序分析的作用:

确定芯片最高工作频率

通过时序分析可以控制工程的综合、映射、布局布线等环节,减少延迟,从而尽可能提高工作频率。2. 检查时序约束是否满足可以通过时序分析来查看目标模块是否满足约束,如不满足,可以定位到不满足约束的部分,并给出具体原因,进一步修改程序直至满足要求。3. 分析时钟质量时钟存在抖动、偏移、占空比失真等不可避免的缺陷。通过时序分析可以验证其对目标模块的影响。4、覆盖率覆盖率作为一种判断验证充分性的手段,已成为验证工作的主导。 从目标上,可以把覆盖率分为两类:

代码覆盖率

作用:检查代码是否冗余,设计要点是否遍历完全。 检查对象:RTL代码

功能覆盖率

作用:检查功能是否遍历 检查对象:自定义的container 在设计完成时,要进行代码覆盖率充分性的sign-off, 对于覆盖率未达到100%的情况,要给出合理的解释,保证不影响芯片的工能。5、ASIC综合逻辑综合的结果就是把设计实现的RTL代码翻译成门级网表(netlist)的过程。 在做综合时要设定约束条件,如电路面积、时序要求等目标参数。 工具:synopsys的Design compiler, 综合后把网表交给后端。 至此我们前端的工作就结束啦,看到这里我先给各位看官个赞!

芯片后端设计后端设计也就是从输入网表到输出GDSII文件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逻辑综合

形式验证

时钟数综合

物理实现

时钟树综合-CTS

寄生参数提取

版图物理验证

1.逻辑综合在前端最后一步已经讲过了,在此不做赘述。2. 形式验证

验证芯片功能的一致性

不验证电路本身的正确性

每次电路改变后都需验证

形式验证的意义在于保障芯片设计的一致性,一般在逻辑综合,布局布线完成后必须做。 工具:synopsys Formality4. 物理实现物理实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布局规划 floor plan布局 place布线 route1、布图规划floor plan布图规划是整个后端流程中作重要的一步,但也是弹性最大的一步。因为没有标准的最佳方案,但又有很多细节需要考量。 布局布线的目标:优化芯片的面积,时序收敛,稳定,方便走线。 工具:IC compiler,Encounter 布图规划完成效果图:

2、布局布局即摆放标准单元,I/O pad,宏单元来实现个电路逻辑。 布局目标:利用率越高越好,总线长越短越好,时序越快越好。 但利用率越高,布线就越困难;总线长越长,时序就越慢。因此要做到以上三个参数的最佳平衡。 布局完成效果图:

3、布线布线是指在满足工艺规则和布线层数限制、线宽、线间距限制和各线网可靠绝缘的电性能约束条件下,根据电路的连接关系,将各单元和I/O pad用互连线连接起来。

5.时钟树综合——CTS
Clock Tree Synthesis,时钟树综合,简单点说就是时钟的布线。 由于时钟信号在数字芯片的全局指挥作用,它的分布应该是对称式的连到各个寄存器单元,从而使时钟从同一个时钟源到达各个寄存器时,时钟延迟差异最小。这也是为什么时钟信号需要单独布线的原因。

6. 寄生参数提取
由于导线本身存在的电阻,相邻导线之间的互感,耦合电容在芯片内部会产生信号噪声,串扰和反射。这些效应会产生信号完整性问题,导致信号电压波动和变化,如果严重就会导致信号失真错误。提取寄生参数进行再次的分析验证,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工具Synopsys的Star-RCXT7.版图物理验证这一环节是对完成布线的物理版图进行功能和时序上的验证,大概包含以下方面: LVS(Layout Vs Schematic)验证:简单说,就是版图与逻辑综合后的门级电路图的对比验证; DRC(Design Rule Checking):设计规则检查,检查连线间距,连线宽度等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ERC(Electrical Rule Checking):电气规则检查,检查短路和开路等电气规则违例; 实际的后端流程还包括电路功耗分析,以及随着制造工艺不断进步产生的DFM可制造性设计)问题等。物理版图以GDSII的文件格式交给芯片代工厂(称为Foundry)在晶圆硅片上做出实际的电路。

GDSII效果版图 最后进行封装和测试,就得到了我们实际看见的芯片。

芯片设计的流程是纷繁复杂的,从设计到流片耗时长(一年甚至更久),流片成本高,一旦发现问题还要迭代之前的某些过程。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一款芯片产品从构想到完成是怎样的过程?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旺材芯片】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6

    浏览量

    444153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175
  • IC
    IC
    +关注

    关注

    36

    文章

    6154

    浏览量

    180389
  • 硅片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387

    浏览量

    35249

原文标题:一款芯片产品从构想到完成是怎样的过程?

文章出处:【微信号:wc_ysj,微信公众号:旺材芯片】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群芯微电子成立七周年

    七年风雨兼程,七年创新不止。从无到有,群芯搭建了完整的光耦芯片设计团队、芯片制造工艺开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1:30 ?459次阅读

    让电视更智能,“被动播放”“感知陪伴”

    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不再只是个“播放内容”的设备,而正在逐步成为客厅的智能交互中心。如何让电视变得“更懂你”,更节能、更贴心,是终端厂商和方案商们持续探索的方向。 一颗“小小的雷达模组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4:33 ?157次阅读

    3-16串一颗芯片搞定 全解AMG8816全集成BMS主控的参数真相

    3-16串一颗芯片搞定”——全解AMG8816全集成BMS主控的参数真相 在 电动两轮车、园林工具和储能小型Pack 日趋精简化的今天,一颗“能干事”的电池管理芯片(BMS主控)正成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6:38 ?572次阅读
    3-16串<b class='flag-5'>一颗</b><b class='flag-5'>芯片</b>搞定 全解AMG8816全集成BMS主控的参数真相

    芯片主板,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芯片主板的集成,生动展现了科技创新如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6:26 ?358次阅读

    DSP入门精通全集

    这是本循序渐进介绍DSP的书籍,DSP的入门知识介绍DPS的硬件,接口,应用,DSP的ADC/DAC数字滤波器处理。本文除了对DS
    发表于 07-12 14:36

    同步轨道星链组网(上):卫星通信的世纪跨越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2014年实现人造卫星千(1261)在轨,用了整整57年
    发表于 05-12 17:41 ?1084次阅读
    <b class='flag-5'>从</b>同步轨道<b class='flag-5'>到</b>星链组网(上):卫星通信的世纪跨越

    汽车电子芯片数量大增: 500 3000 ,锡膏如何撑起可靠性大旗?

    传统汽车、电动车、智能汽车的芯片用量分别为 500-700 、1600 、3000 以上,芯片类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9:08 ?950次阅读
    汽车电子<b class='flag-5'>芯片</b>数量大增:<b class='flag-5'>从</b> 500 <b class='flag-5'>颗</b><b class='flag-5'>到</b> 3000 <b class='flag-5'>颗</b>,锡膏如何撑起可靠性大旗?

    如何用一颗SOP8芯片实现色温+亮度精准控制?

    传统方案往往需要多个按键或复杂电路才能实现多功能调节,我们的单键双路触摸调光方案,仅需一颗SOP8封装的芯片,就能实现色温切换、无级调光等完整功能。该方案基于高度集成的触摸调光IC,通过单触摸键(TP)和双路PWM输出(PWM1/PWM2)实现智能控制。核心功能1.色温控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7:12 ?606次阅读
    如何用<b class='flag-5'>一颗</b>SOP8<b class='flag-5'>芯片</b>实现色温+亮度精准控制?

    USB转UART芯片大全:经典创新,总有款适合你!

    USB转UART芯片大全:经典创新,总有款适合你!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4:04 ?1973次阅读

    一颗TXB0104可以进行串口电压转换吗?

    TXB0104现在有两对串口 TXD,RXD共4路信号,他们是1.8伏的,需要转成3.3伏的,问用一颗TXB0104可以吗?
    发表于 01-21 09:01

    【2024张飞新课】BLDC方波有感、无感电机驱动精讲篇

    张飞电子BLDC系列2024年全新课程,从无到有手把手教你学会电机控制!共约180节课时,可试看2节! 购买链接:https://t.elecfans.com/c2469.html >
    发表于 01-15 18:54

    一颗5G的204B接口DA芯片,DA芯片的输入时钟大小和输入数据的速率是怎么样的关系?

    假设我用一颗5G的204B接口DA芯片,DA芯片的输入时钟大小和输入数据的速率是怎么样的关系
    发表于 12-18 07:43

    一颗射频开关的独白

    转载自——钟林谈芯 一颗射频开关成就卓胜微,便催生出一百个卓胜微梦。时代需要榜样,追梦人在路上。 卓胜微靠着一颗射频开关起死回生,靠着一颗射频开关成功上市。射频开关已经不只是代表射频前端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6:22 ?71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颗</b>射频开关的独白

    TAS5711,一颗作2.0输出,一颗作PBTL输出,共用个I2S_DATA时发现失真增大,为什么?

    你们晚上好,请指导解决个问题: 问题描述: 两TAS5711,一颗设置为2.0输出:16W*2CH,一颗设置为PBTL输出:36W*1CH,共用
    发表于 10-25 15:59

    Cadence 助力 MaxLinear 将模拟和数字设计集成一颗芯片中,持续保持连接解决方案领域领先地位

    保持领先地位,MaxLinear持续使用Cadence工具。MaxLinear掌握独特的优势,能够在同一颗芯片上集成模拟和数字设计。在光学基础设施领域,MaxLi
    的头像 发表于 08-31 08:02 ?1085次阅读
    Cadence 助力 MaxLinear 将模拟和数字设计集成<b class='flag-5'>到</b>同<b class='flag-5'>一颗</b><b class='flag-5'>芯片</b>中,持续保持连接解决方案领域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