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5G技术对高速PCB行业意味着什么

lPCU_elecfans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电子发烧友网 ? 2020-10-31 09:5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5G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正在进行升级和转换,以采用5G技术来更好地连接到物联网IoT)。5G令人惊讶的速度将为所有使用、设计和制造系统组件和应用程序的行业打开新的市场机会。

这对高速PCB行业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在设计和构建PCB叠层时,必须优先考虑材料方面的问题。5G PCB在承载和接收信号传输,提供电气连接以及提供针对特定功能的控制时,必须满足所有规范。此外,将需要解决PCB设计的挑战,例如以较高的速度保持信号完整性,散热管理以及如何防止数据和板之间的电磁干扰(EMI)。

图源:Unsplash

混合信号接收电路板设计

现在,大多数系统都在处理4G和3G PCB。这意味着组件的发射和接收频率范围为600 MHz到5.925 GHz,带宽通道为20MHz,或物联网系统的200kHz。在为5G网络系统设计PCB时,根据应用,这些组件将需要28GHz,30GHz甚至77GHz的毫米波频率。对于带宽信道,5G系统将在6GHz频率以下处理100MHz,并在6GHz频率以上处理400MHz。

这些更高的速度和更高的频率将要求PCB内使用合适的材料来同时捕获与传输较低和较高的信号,而又不会出现信号损失和EMI。还有一个问题是设备将变得更轻,更便携,更小。由于具有严格的重量,尺寸和空间限制,PCB材料必须灵活且轻巧,才能容纳电路板上的所有微电子器件。

对于PCB铜走线,必须遵循更细的走线和更严格的阻抗控制。可将用于3G和4G高速PCB的传统减法蚀刻工艺切换为修改的半加法工艺。这些改进的半加法工艺将提供更精确的迹线和更直的墙。

材料基材也正在重新设计。印刷电路板公司正在研究介电常数低至3的材料,因为低速PCB的标准材料通常为3.5至5.5。更紧密的玻璃纤维编织,较低的损耗因数损耗材料和低剖面的铜也将成为用于数字信号的高速PCB的选择,从而防止信号损耗并提高信号完整性。

EMI屏蔽问题

EMI,串扰和寄生电容是电路板的主要问题。为了应对由于板上的模拟和数字频率而产生的串扰和EMI,强烈建议分开走线。使用多层板将提供更好的通用性,以决定如何放置高速走线,从而使模拟和数字返回信号的路径相互远离,同时使交流和直流电路保持分开。布置元件时增加屏蔽和滤波也应降低PCB上的自然EMI量。

为了确保铜表面上没有缺陷以及严重的短路或断路,会使用具有更高功能的先进的自动光学检查系统(AIO)和2D计量检查导体的走线并进行测量他们。这些技术将帮助PCB制造商寻找可能出现的信号劣化风险。

散热管理挑战

较高的信号速度将导致通过PCB的电流产生更多的热量。用于介电材料和核心基板层的PCB材料将需要充分处理5G技术所需的高速。如果材料不足,则可能导致铜走线,剥落,收缩和翘曲,因为这些问题会导致PCB变质。

为了应对这些更高的温度,制造商将需要专注于解决导热系数和热系数问题的材料选择。必须使用具有更高导热性,出色的热传递和一致的介电常数的材料来制造出良好的PCB,以提供该应用所需的所有5G功能。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5G技术对高速PCB的考量和挑战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pcb
    pcb
    +关注

    关注

    4372

    文章

    23549

    浏览量

    411841
  • 通信
    +关注

    关注

    18

    文章

    6217

    浏览量

    138165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0

    浏览量

    576688

原文标题:5G技术对高速PCB的考量和挑战

文章出处:【微信号:elecfans,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自动驾驶“单车智能”并不意味着不联网?

    [首发于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随着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车企选择自研智驾系统,这也就意味着单车智能的技术路径成为行业的普遍选择。从概念上来看,单车智能就是让单个车辆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08:56 ?300次阅读
    自动驾驶“单车智能”并不<b class='flag-5'>意味着</b>不联网?

    6G通信技术5G有哪些不同?

    达到Tbps级别,是5G的数百倍。这意味着人们可能只需要几秒就可以下载数部高清电影。 6G的用户体验速率也可以达到10~100Gbps,与光纤相媲美。 2. 通信时延: 6G的网络延迟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6:34 ?1788次阅读

    5G专网赋能行业的发展趋势

    5G自诞生以来,就肩负赋能行业的使命。在5G商用上半场,,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相关预测,2024-2030年的5G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0:10 ?616次阅读

    CHA3218-99F低噪声放大器适合5G通信吗?

    。CHA3218-99F的低噪声系数仅为2dB,这一出色表现意味着CHA3218-99F能够有效地放大微弱信号,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对信号的干扰,从而确保5G通信系统的接收灵敏度和信号质量。 显著的高增益特性:其
    发表于 02-14 09:42

    重磅会议释放工业5G独立专网政策,企业自建5G网络渐行渐近

    12月26-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中提出,“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作为信息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将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作为新的一年重点部署的工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8:20 ?750次阅读
    重磅会议释放工业<b class='flag-5'>5G</b>独立专网政策,企业自建<b class='flag-5'>5G</b>网络渐行渐近

    在ADS8320的规格书里,Tcsd最大为0ns,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Dclock极性只能是空闲为低?

    在ADS8320的规格书里,Tcsd最大为0ns,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Dclock极性只能是空闲为低?
    发表于 11-29 06:47

    ADC的数据表给出了±VREF的输入范围,是否意味着可以测量相对于接地的负电压?

    我的 ADC 的数据表给出了 ±VREF 的输入范围。这是否意味着我可以测量相对于接地的负电压?
    发表于 11-26 08:22

    6G通信技术对比5G有哪些不同?

    更高的传输速率:6G网络的理论传输速率将得到极大提升,业内普遍认为6G的通信能力将达到5G的10倍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每秒1TB的下载速度,比5G提升100倍。这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8:49 ?1842次阅读

    ADS1262浮空测量波动大,是否意味着连接上信号实测波动也会很大?

    : 1.这样的测试数据是否具有参考价值?换句话说,浮空测量波动大,是否意味着连接上信号实测波动也会很大? 2.USB转TTL芯片接电脑输出的5V电压是否不够稳定,无法正确反应采集效果?
    发表于 11-19 06:17

    ar与5G技术的结合前景

    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在现实世界中叠加数字信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其高速度、低延迟和大带宽的特性为AR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0:11 ?1356次阅读

    边缘计算与5G技术的结合

    边缘计算与5G技术的结合正在推动信息技术领域的新一轮变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未来数字化世界的格局。 一、技术概述 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4:28 ?1128次阅读

    华为5g技术介绍 华为5g技术的优势

    华为5G技术是当今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瞩目。以下是对华为5G技术的介绍及其优势分析: 一、华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8:21 ?4571次阅读

    5G高速印制电路制造技术及信号完整性研究

    5G高速印制电路制造技术及信号完整性研究
    发表于 09-25 14:45 ?0次下载

    探秘PCB 5通信板:高速通信的新引擎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5G 通信技术的崛起如同一场通信领域的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在这场革命的背后,PCB线路板5G通信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捷多邦小编今天也带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3:55 ?698次阅读

    请问固定增益芯片是否意味着不能通过改变外围参数来改变增益?

    固定增益芯片是否意味着我不能通过改变外围参数来改变增益?
    发表于 09-11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