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加速“国产化”,28nm芯片产线何时实现?

我快闭嘴 ? 来源:通信世界网 ? 作者:通信世界网 ? 2020-10-23 10:5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10月11日,我们看到一则中国芯片领域的重大喜讯:芯动科技这家中国领先的一站式IP和定制芯片领军企业宣布,已完成全球首个基于中芯国际FinFET N+1先进工艺的芯片流片和测试,所有IP全自主国产,功能一次测试通过。

中国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的“N+1”工艺非常了不起,是在第一代先进工艺14nm之后的第二代先进工艺的代号,也被称为“国产版”的7nm芯片技术,比现有的14nm工艺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逻辑面积缩小了63%,SoC面积减少了55%。

从该条新闻笔者明显感受到,国产芯片制造技术进步速度很快,超过预期。

相比于7nm工艺,国产化的28nm工艺芯片更容易实现,如果能量产影响更大。据了解,在上海微电子、中芯国际等大量中国产业链共同努力下,中国28nm芯片产业链已经有不错发展。业界预计国产化的28nm芯片将规模生产,能在1-2年实现。

为何要打造完整“国产化”芯片产业链?

芯片产业的发展,是全球各国技术智慧的集体结晶。但一些国家出台霸道禁令,无视其他国家的科技贡献,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吃一堑,长一智。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和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在推动芯片自主创新,实现芯片多元化供应链,防止掉入禁令“陷阱”。

其实芯片产业分为高中低端不同层次。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对芯片需求旺盛。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口1546.1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出口50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中国已经在中低端取得出色成绩,在芯片制造原料稀土、芯片设计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但在7nm、5nm等高端市场设计软件、制造生产等领域,还存在较大短板。

对于短板,中国科技企业在积极推动“国产化”芯片生产线落地。大量资本还从中发现机会。包括中芯国际的前高管在内的中国技术资深人士正规划“国内替代”基金,以在中国创建下一个芯片科技巨头。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出台重大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中国半导体产业创新。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新政策,经营超过15年的合格集成电路项目和企业,如果采用28nm工艺或更先进的工艺,将可免税长达10年的企业所得税。这极大鼓励了中国芯片产业。

根据智东西统计的数据,从今年第二季度到7月23日,中国有77项与半导体相关的融资活动,共有72家公司获得了总计267亿元人民币(合38亿美元)的融资。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在芯片行业的资本投资比去年增长了近10倍。根据企业数据库天眼查的数据,截至7月16日,中国在2020年第二季度组建了17000多家集成电路(IC)公司,年增长率为30%。

加速“国产化”,28nm芯片产线何时实现?

从目前的发展看,中国芯片产业在28nm及以上工艺的芯片领域,有不错积累,也在全力实现国产化的28nm芯片量产。大家可不能轻视28nm技术,因为这是当下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的分界点。中国如果掌握了该技术的国产化量产,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市场的芯片需求。

据君临研究中心分析,目前的芯片种类里,除了对功耗要求比较高的CPUGPUAI芯片外,其余的工业级芯片其实都是用的28nm以上的技术,比如电视、空调、汽车、高铁、火箭、卫星、工业机器人、电梯、医疗设备、智能手环、无人机等。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CGTN报道,尽管中国公司不具备生产最先进的智能手机芯片组所需的7nm和5nm制造能力,但它们却能够生产28nm和14nm芯片,这足以满足手机以外的大多数电子产品的需求。

纵观中国市场,目前中国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都掌握了28nm芯片的量产技术。接下来看整个中国产业链如何协同,能快速实现国产化28nm芯片“量产”能力。

据悉,中芯国际在今年7月份通过向公众出售股票筹集了75.8亿美元,宣布计划在北京建立一个价值76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厂,重点是28nm和更先进的工艺,目标是每月生产约100000个硅晶片。中芯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8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证实,中芯国际正从中国国内采购芯片制造工具和材料。

今年8月有报道称,上海微电子制造了自己的***,用于制造28nm芯片。除28nm机器外,上海微电子的产品还能够在11nm节点上制造半导体,并且它还希望推出能够构建7nm芯片的产品。

中国首家3D NAND闪存制造商长江存储科技制定了宏大目标,以测试国内和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的材料。自今年5月以来,长江存储几乎每个月都提高使用国产芯片设备和材料的目标,该企业目标是70%的设备来自国内供应商。

制造28nm芯片也要看芯片上游的设备和材料发展情况。君临研究中心调研了中国28nm芯片制造的设备端,包括硅片设备、热处理设备、光刻设备、刻蚀设备、离子注入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抛光设备、清洗设备以及检测设备,还调研了28nm工艺芯片的材料端,包括硅片、电子特种气体、光刻胶、抛光材料、高纯湿电子化学品以及靶材等。

君临研究中心调研详细,有理有据,得出结论是:几乎所有环节,都已经有28nm技术的国产设备和材料处于生产线验证阶段。目前的瓶颈,主要就在***。国产28nm***只有上海微电子一家在做,不过其也预告将在2021年完成首台28nm国产***的交付。

“相信通过1-2年左右的努力,我国完成一条28nm的芯片‘国产化’产业链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君临研究中心如此预测。

观察:中国28nm芯片实现的影响几何?

中国的国产化28nm芯片产业链实现,对行业影响同样巨大。在笔者看来,一方面让中国科技企业不惧他国禁令,将推动中国各行业科技可持续发展,包括5G基站等ICT设备领域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此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实现了具有“中国系统”的芯片自主创新。

另一方面,国产化28nm芯片量产也将给中国企业的全球客户巨大信心,还能增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更进一步发展的信心和实力。这也是为何芯动科技国产版7nm技术流片和测试成功,能引起热议的原因。

当去除了非商业因素,芯片领域企业的全球竞争也就相对公平。届时,全球科技市场能更加重视彼此,让共赢共存与良性竞争成为主旋律,真正加速造福广大企业和大众。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6

    浏览量

    444159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178
  • 制造
    +关注

    关注

    2

    文章

    536

    浏览量

    2449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DVMH28混合集成EMI滤波器也迎来全国产化

    DVMH28作为专为极端环境设计的混合EMI滤波器,以宽温域全性能运行、55dB高噪声抑制及军用级合规性为核心优势,特别适合航空航天、国防等高可靠性领域。近年来已实现国产化替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6:45 ?74次阅读
    DVMH<b class='flag-5'>28</b>混合集成EMI滤波器也迎来全<b class='flag-5'>国产化</b>

    国产化5G智能模组SRM928发布!

    企业自主能力,加速企业技术自主进程。近日,美格智能携手世界领先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共同发布了基于P7885平台开发设计的全国产化5G智能模组SRM928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6:13 ?497次阅读
    全<b class='flag-5'>国产化</b>5G智能模组SRM928发布!

    安全稳定!德明利全栈国产化方案加速应用部署

    会议前言 6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圆满落幕。德明利作为优秀的产业链合作伙伴受邀参展, 展出全国产化存储方案,为工控领域、移动终端、数据中心等提供从芯片到系统的全栈赋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17:00 ?876次阅读
    安全稳定!德明利全栈<b class='flag-5'>国产化</b>方案<b class='flag-5'>加速</b>应用部署

    国产化主板能应用到哪些新兴化行业上呢?

    国产主板,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硬件底层架构到上层软件应用,国产化替代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加速推进,为中国智造源源不断地注入澎湃动力 。今天,高能计算机就带大家深入领略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09:29 ?413次阅读

    对等关税冲击下 国产化PXIe海量互连如何?

    促使国产化加速。02国产化PXIe海量互连通用测试解决方案国产化海量互联系统主要用在功能测试上,可以PXI仪器和被测单元之间的提供一个非常可靠的连接,海量互联接口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6:53 ?405次阅读
    对等关税冲击下 <b class='flag-5'>国产化</b>PXIe海量互连如何?

    工业4.0革命利器!明远智睿SSD2351核心板:低成本+高算力,破解线智能难题

    SSD2351芯片设计,以四核Cortex-A35架构+IVE/IPU双引擎为核心,搭配工业级接口与国产化供应链,直击工业场景痛点,价格仅为同类方案的60%-70%,且承诺5年稳定供货! 技术硬实
    发表于 03-21 14:22

    全新国产化射频模组,可与LORA无缝互通

    一、当前形势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受到国际局势、贸易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提升国产化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还能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水平。二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11:14 ?639次阅读
    全新<b class='flag-5'>国产化</b>射频模组,可与LORA无缝互通

    重磅发布|杰和科技国产化云终端VT32,实现办公“双安全”保障

    过去,我国关键行业的科技发展长期受制于国外芯片与技术,这种依赖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国家信息安全与产业安全。在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国产化替代进程正在各关键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1:03 ?641次阅读
    重磅发布|杰和科技<b class='flag-5'>国产化</b>云终端VT32,<b class='flag-5'>实现</b>办公“双安全”保障

    国产力量崛起:博尔森纯国产化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方案

    博尔森科技推出纯国产化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实现波导丝、元器件BOM国产化,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推动行业国产化进程,提升工业自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7:35 ?718次阅读
    <b class='flag-5'>国产</b>力量崛起:博尔森纯<b class='flag-5'>国产化</b>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方案

    一体式IO模块:打印机加工线国产化降本增效的新利器

    在当今全球的市场竞争中,打印机制造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加速国产化进程,各大打印机制造商纷纷寻求技术创新与升级。明达技术自研推出的MR20一体式IO模块作为工业自动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1:24 ?540次阅读

    格陆博科技线控制动产品实现100%国产化

    格陆博科技,作为智能驾驶线控底盘行业的优秀企业,经过多年布局,主要产品已成功实现100%国产化,涵盖EPB、ABS、ESC、GIBC(onebox)、EMB和iCDS底盘域控制器,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格陆博科技的技术实力,更为民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7:15 ?1364次阅读
    格陆博科技<b class='flag-5'>线</b>控制动产品<b class='flag-5'>实现</b>100%<b class='flag-5'>国产化</b>

    航顺芯片HK32MCU受邀出席汽车芯片国产化与技术创新闭门研讨会

    、长安、长城、吉利、理想、赛力斯、睿蓝、北汽新能源等9家车企以及多家芯片领域伙伴以“聚焦车企需求,加速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为主题,共同探讨了汽车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7:15 ?870次阅读
    航顺<b class='flag-5'>芯片</b>HK32MCU受邀出席汽车<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国产化</b>与技术创新闭门研讨会

    航顺芯片HK32MCU受邀出席汽车芯片国产化与技术创新闭门研讨会

    研讨会”。 会上航顺芯片与一汽研究总院、长安、长城、吉利、理想、赛力斯、睿蓝、北汽新能源等9家车企以及多家芯片领域伙伴以“聚焦车企需求,加速汽车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10:59 ?684次阅读
    航顺<b class='flag-5'>芯片</b>HK32MCU受邀出席汽车<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国产化</b>与技术创新闭门研讨会

    SENSOR CHINA 2024 赛卓电子国产化车规传感器芯片解决方案

    赛卓电子产品总监李振超应邀出席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并以“国产化车规传感器芯片解决方案”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向与会嘉宾汇报了目前赛卓电子在国产化线控底盘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4:31 ?2821次阅读
    SENSOR CHINA 2024 赛卓电子<b class='flag-5'>国产化</b>车规传感器<b class='flag-5'>芯片</b>解决方案

    国内首款自主研发28nm显示芯片量产

    近日,国内半导体行业迎来重要里程碑,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全球首款28纳米内嵌RRAM(阻变存储器)画质调节芯片的量产。这款芯片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显示类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7:17 ?337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