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协作机器人当之无愧成为机器人馆的明星

机器人在线订阅号 ? 来源:机器人在线订阅号 ? 作者:机器人在线订阅号 ? 2020-09-29 16:5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没有力控参数的“协作机器人

不足以称“协作机器人”

引言——伴随着2020年工博会的结束,协作机器人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机器人馆的明星,不仅占据了展馆的大部分显要位置,连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厂商都纷纷效仿推出新款的协作机器人。

World Robotics于2019年分析了协作机器人(cobots)的市场,尽管协作机器人(cobots)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强烈关注,虽然其安装的单位数量对比传统机器人仍然非常低,仅占3.24%,不过从增长率看,协作机器人的浪潮已悄然开始,从17年到18年,其增长率高达23%,国内协作机器人在媒体端俨然成为制造业宠儿。

很多媒体喜欢用“弯道超车”这个词,貌似国内在传统机器人落后了就能凭借协作机器人打个翻身仗?中国庞大的机器人市场如果作为赛道,需要的是观众们理性科学的认知及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出现方能开启赛跑模式。协作机器人本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细分产品,且其概念较模糊,应用场景语焉不详,市场吹捧和资本青睐会将协作机器人带向何处,对此作为机器人行业人的笔者深感焦虑。

协作机器人具有与人一起工作的属性,从这个属性出发我们大概能推演出协作机器人的三大特点:安全,轻量,人机友好,笔者对协作机器人最为担心的是最关键且争议最大的“安全”问题。

为了让机器人更安全,协作机器人厂家通过不同的技术方式来检测外部碰撞或规避与人接触。

1,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技术方式是通过检测电流电压的变化来判断外部是否发生碰撞,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对控制和硬件要求较低,而它的缺点则是碰撞敏感度低,在安全和柔性上仍存很大问题。因此,在实际生产使用中与人协作并能保证完全安全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类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绝大多数也是替代了原本小负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本质上是行协作之名,做小六轴之事。

2,第二种是增加外部力传感器,分末端增加六维力传感器,每个关节均增加一维传感器,底座增加传感器三类,其中末端增加六维传感器并不能保证在机器人本体处的安全(如三四轴夹到手)所以其并不具有协作属性,因此将此排除在外。

底部增加传感器的这种方式由于算法复杂,干扰多,在协作机器人中普及并不广。最接近协作概念的应该是每个关节都有力矩传感器并且其力控制或外部敏感度达到一定的指标。

以Franka为例,官方数据显示其力分辨率<0.05N;力矩分辨率<0.02Nm;示教牵引力约2N;碰撞反应时间<2ms; 用这些力控参数反向来证明其人机交互的可靠性。

3,第三种是在机器人外围增加区域光栅或,其他检测设备,当人进入机器人工作区域时,机器人降速或停止,这种方案往往是的一种技术路线的弥补,本身与“协作”的定义背道而驰、不予讨论。

但纵使Franka Emika可以官宣出其他协作机器人厂家讳莫如深的力控参数,是否就能证明他的机器人安全且协作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机器人本身是一个多轴串联的移动机构,真正使用的时候还必须配套相应的末端执行工具,而末端工具是否安全才能决定机器人本体是否能发挥出协作性能。

有些协作机器人厂家在协作机器人末端增加气动夹爪,真空吸盘,焊枪等执行工具,这无疑让整个机器人系统的安全性消失殆尽,再去强调机器人的协作性无异于掩耳盗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Fanrka通过标配夹爪且将夹持力限制在140N以内方案来达到末端的安全性。但纵使这样也很难保证其绝对的安全,在有些场景机器人需要抓取一些硬物,尖锐物,触碰到人体某些敏感部位如眼球,太阳穴依然能造成很大的伤害。

通过以上的分析,协作的安全定义根本无法自圆其说,笔者认真查阅了协作机器人标准(ISO/TS 15066;2016)里面甚至列出了人体每个部位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用以限制机器人性能,这无疑是一个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可笑操作,同样的规范,老年病人的生物承受限度是远低于青壮人的,被机器人碰撞到的人体各部位的硬度和体重及约束条件也各有不同。如对一个有严重骨质松的老年人,目前iso建议的碰撞力将有可能产生骨折。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设备能保证其绝对的安全!

机床需要人工上下料,也算是“协作”了,但他安全吗?汽车算是最直接的人机交互设备,但他安全吗?人拿着电动螺丝刀拧螺丝,螺丝刀安全吗?所以机器人安全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矛盾可笑的概念,据笔者的好友反馈欧洲已经不再提“协作机器人”这个概念,但是机器人的力控制确实是个机器人发展的方向这使得机器人多了一个感知维度,相机让机器人有了眼睛,力控让机器人有了触觉。没有力控制参数的机器人不足以称“协作机器人“。因此规范力控参数,放弃“协作”概念,才是协作机器人发展的正解。

在2020工博会上Franka Emika的卫卜源先生重新定义并梳理了Franka Emika机器人的 技术优势,市场策略,强化了力控技术参数在机器人上的重要意义。首次以“力控机器人”的概念强化了市场的认知。倡导大家丢弃夸大的说辞,专注科学的精度。

原文标题:Franka Emika 卫卜源:放弃“协作”概念,规范力控参数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机器人在线订阅号】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3

    浏览量

    214370
  • 协作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

    文章

    520

    浏览量

    30811

原文标题:Franka Emika 卫卜源:放弃“协作”概念,规范力控参数

文章出处:【微信号:im_robotic,微信公众号:机器人在线订阅号】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的基础,也是三者的实现终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精密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汽车自动化焊接线、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农机、3D 打印机等领域。而智能制造装备中工业
    发表于 07-26 11:22

    华沿机器人:以协作机器人技术赋能汽车智能制造新时代

    沿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方面的核心技术,并重点讲解了华沿协作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行业优势及应用案例。作为国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09:47 ?406次阅读
    华沿<b class='flag-5'>机器人</b>:以<b class='flag-5'>协作</b><b class='flag-5'>机器人</b>技术赋能汽车智能制造新时代

    大负载协作机器人还能做到多大

    协作机器人,2024年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品类。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09:16 ?603次阅读

    慧通测控的协作机器人有哪些测试项目?

    在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协作机器人(Cobots)以其能够与人类安全、高效协同作业的特性,成为工业、医疗、物流等领域的 “新宠”。然而,要确保协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14:30 ?234次阅读
    慧通测控的<b class='flag-5'>协作</b><b class='flag-5'>机器人</b>有哪些测试项目?

    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概念不同

    在自动化生产的浪潮中,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逐渐成为企业提升效率、优化产能的得力助手。但它们并非同一概念,在功能、设计与应用场景上有着显著差异。北京沃华慧通测控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沉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3:15 ?369次阅读
    工业<b class='flag-5'>机器人</b>与<b class='flag-5'>协作</b><b class='flag-5'>机器人</b>概念不同

    明远智睿SSD2351开发板:语音机器人领域的变革力量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语音机器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得力助手。明远智睿SSD2351开发板凭借强大性能与丰富功能,为语音机器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成为该领域的变革力量。 SSD
    发表于 05-28 11:36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产品介绍 旭日5芯片10TOPs算力-电子发烧友网机器人开发套件 Kria KR260机器人开发套件 Kria KR260-
    发表于 05-13 15:02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机器人入门的引路书

    ROS的全称:Robot Operating System 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的 目的 :ROS支持通用库,是通信总线,协调多个传感器 为了解决机器人里各厂商模块不通用的问题,让机器人快速开发
    发表于 04-30 01:05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这个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计算系统,自主机器人的感知系统,自主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自主机器人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模型技术在多个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部分,作者研究并探讨了大模型如何提升机器人的能力,大模型存在
    发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的进步。自2000年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国内第一台仿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先行者”以来,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逐渐加速。 “先行者”机器人的开发,不仅成为中国类
    发表于 12-28 21:12

    MiR推出MC600移动协作机器人

    近日,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推出了全新的MC600移动协作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进一步丰富了MiR Go认证产品系列,展现了M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3:56 ?806次阅读

    鸿蒙机器人与鸿蒙开发板联动演示

    鸿蒙机器人与鸿蒙开发板联动演示,机器人的角色为迎宾机器人,开发板负责人宾客出现监听
    发表于 12-02 14:55

    优傲机器人升级高负载协作机器人,助力客户生产效率飞跃

    全球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制造商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简称“优傲”)今日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产品升级:其新一代高负载协作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45 ?907次阅读

    协作机器人拽拖示教详解

    ? ? ? 协作机器人的拖动示教是一种简化机器人编程的方法,通过人类操作员直接引导机器人进行任务执行,而无需进行复杂的编程。下面是关于协作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52 ?97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