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被广泛应用的光学镜片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中科院半导体所 ? 来源:中科院半导体所 ? 作者:中科院半导体所 ? 2020-09-24 16:1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光学仪器或光学制造都绕不开对光学镜片的研究和讨论,特别是当前信息时代关注最多的工业母机——***,其实也是一个超精密光学系统,这个系统也包含了大家非常熟悉的镜片。那么你知道在这些系统里被广泛应用的光学镜片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吗?

一、光及光的应用

光究竟是什么?我们又是如何利用光和控制光的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基本问题。

日出、日落、大海、星辰、浩瀚宇宙、奇妙的大自然,我们都是通过光,获取了对于它们的认识。追寻光的足迹,我们领略了日出的壮阔、闪电的炫耀、宇宙的灿烂。因为有光,我们可以感受这个世界,记录我们的生活。

光,是一种电磁波。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1898年,马可尼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

爱因斯坦和他的光电方程(图片来自网络)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图片来自网络)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既不是(经典意义下的)粒子,也不是(经典意义下的)波。光子是客观存在的,取决于观察者,有时候表现出粒子性,有时候表现出波动性,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应用场景(图片来自网络)

光具有携带信息和能量的特点,它的存在贯穿于我们的学习、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光信息/光感知方面包括:视觉,望远镜(视觉的宏观拓展),显微镜(视觉的微观延伸),光子计算机,光量子隐形传态,光纤通信;光能量/光加工方面包括:太阳能电池,光学聚焦核聚变技术,生物能(光合作用)激光武器,CD盘的读写激光头,光刻技术,激光切割(加工)技术。

光信息的获取和光能力的操控,取决于光子与相应光学元件的相互作用。今天,我们就沿着光的足迹概略地探讨一些光学制造的事。

二、光学制造技术有哪些

最早有文物佐证的光学镜片,应该是“鉴”,一种盛水的器皿,用来当镜子用。后来演化成铜镜。这可能是最早的大面积用的“光学装置”。在《墨经》里记载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光学现象,在晋代的《博物志》中记载了用冰做凸透镜,汇聚太阳光。近代以来,1609年伽利略用两块透镜做出了望远镜,是公认的光学系统的新的起点。从此,天文光学不断地推动了人类对于浩瀚宇宙的认识,也实质性地推动了光学制造技术的发展。几乎每一代新的天文仪器的发展都对应着新的光学制造技术的进步。

铜镜(图片来自网络)

聚光取火(图片来自网络)

伽利略和他的望远镜(图片来自网络)

一般来说,制造对应的不仅包含加工部分,也包含测量部分。本文仅局限于聊聊”磨玻璃“的那些事,只涉及加工方面。

光学加工近代应用可以说是伽利略时期才开始的,但光学加工的大致方法起源于百姓的生活。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工具,在没有更硬、更高精度的制造工具的时候,都是采用相互摩擦研磨才制造的。光学加工类似如此。

光学加工,采用相互凹凸对偶的工件和工具,两者中间参细小的研磨砂,相互运动,不断迭代检查,实现所需要光学元件的轮廓的加工。工件与模具的相互压力、相对运动和磨料的磨削能力三者与加工能力直接相关。

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自制图片)

伽利略时期开始是全手工的加工。机器逐渐普及后,简单的电机驱动部分替代了人工动作,但原理都几乎一样。手工加工技术是相对运动的稳定性和压力都依赖于加工者的技艺,半自动的传统加工技术,用机床实现了运动的基本稳定,但是加工压力并不均匀。现在,这种技术也还在较大范围类应用。

下摆高速抛光技术和模压注塑加工技术是伴随消费类光学特别是数码相机的普及由日本发展起来的规模化光学元件制造技术。下摆式高速抛光技术,用机械结构实现了压力的稳定,进而实现了中低精度的光学透镜的高速制造。模压注塑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模具的复制技术,而模具的加工是一种精密机械的加工。

计算机数控加工技术是用计算机控制磨削工具,通过磨削过程的线性控制来实现大口径光学零件加工的制造技术,主要用于大口径望远镜零件的加工。近20余年来,还发展出了能流束超高精度光学加工技术,主要是指采用等离子体、磁流体、射流体等非固态工具的确定性光学加工技术,一般能实现精度优于纳米精度的光学元件制造。

三、传统光学加工技术

传统的光学加工大致分为:粗磨、研磨、抛光几个阶段。主要是根据不同精度时期所应用的磨料颗粒的粗细来划分。大致方式是工件主轴旋转,顶针驱动模具往复摆动,通过抛光液在透镜与抛光模具之间流动,实现透镜的光学加工。主要的缺点是磨削压力控制不均匀,零件精度很难控制,对于加工者技艺要求很高。

传统光学加工技术(图片来自网络)

从伽利略时期开始的很长时间里,望远镜主要是折射式望远镜,光学元件主要是透镜,就是采用这种加工手段。

叶凯士折射望远镜(图片来自网络)

鼎峰时期是1897年建成的叶凯士望远镜,望远镜口径102厘米。由于色差的影响,折射式望远镜的发展难以为继。

光的色差(图片来自网络)

色差,简单来说就是颜色的差别,发生在以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不同波长的光,颜色各不相同,其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率也各不相同,这样物方一个点,在像方则可能形成一个色斑。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观察,都带有色斑或晕环,使图像模糊不清 。

牛顿和他的反射式望远镜(图片来自网络)

反射式望远镜最早于1668年牛顿和1672年卡塞格林各自提出,后来分别命名为牛顿式望远镜和卡塞格林式望远镜。这类结构主要是用反射镜替代了透镜,回避了色差问题。但反射镜主要是非球面轮廓,这对于加工而 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德国音乐师和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从1873年开始制造反射式望远镜。在1900s年代到1970s年代,运用手工修抛的方式,遵循”哪里高,去掉哪里“的朴实原则,建造了不少空间望远镜。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磨玻璃”的那些事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学
    +关注

    关注

    4

    文章

    800

    浏览量

    37367
  • 光刻机
    +关注

    关注

    31

    文章

    1174

    浏览量

    48329

原文标题:“磨玻璃”的那些事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llegro Skill工艺辅助之DFM检查

    DFM(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可制造性设计);是指产品设计需要满足产品制造的工艺要求,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使得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高的质量制造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0:32 ?393次阅读
    Allegro Skill工艺辅助之DFM检查

    PanDao:制造成本影响分析软件工具

    给出三个示例,展示光学设计调整如何影响加工成本。 ?将镜片直径从220 毫米改为210 毫米(并用例如金属环填充空出的空间),使每片镜片的成本降至176.8 欧元,从而整体上使制造成本
    发表于 05-12 08:55

    PanDao:光学制造链设计

    应用参数转化为符合ISO10110标准的光学系统布局和元件参数(例如,玻璃类型、形状和精度)。随后是(c)光学制造链设计师,他们将光学系统的参数和公差转化为优化的制造工艺链,该优化的
    发表于 05-12 08:51

    PanDao:简化光学元件制造流程

    镜片数量、系统尺寸、是否配置主动变焦机构、镜片几何构型、面形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等要素。 接下来的关键步骤由光学制造设计师完成——将系统设计转化为可执行的制造流程链,包括粗加工、精加工、终
    发表于 05-08 08:46

    PanDao:光学设计中的制造风险管理

    光学系统将按照制定的制造流程和工艺进行生产,确保所有加工环节均不超过设计公差范围,从而制造出完全符合客户需求的功能性光学工具。光学系统可采
    发表于 05-07 09:01

    PanDao:光学制造过程建模

    (OFT)和解决方案可供选择,这些技术和解决方案必须编排成仅部分取决于光学系统设计者的透镜参数和公差的优化制造链:特别是,优化的光学制造链必须能应对以下技术“六足”的相互关联的挑战:
    发表于 05-07 08:54

    写给小白的芯片封装入门科普

    之前给大家介绍了晶圆制备和芯片制造:晶圆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从入门到放弃,芯片的详细制造流程!从今天开始,我们聊聊芯片的封装和测试(通常简称“封测”)。这一部分,在行业里也被称为后道(BackEnd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2:12 ?1057次阅读
    写给小白的芯片封装入门科普

    从晶圆到芯片:MEMS传感器是这样制造出来的!(20+高清大图)

    个MEMS传感器中技术和价值含量最高的部分。 你知道MEMS芯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MEMS芯片与集成电路芯片有什么区别? ? MEMS传感器的主要构造?MEMS芯片与集成电路芯片有什么区别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1:54 ?2111次阅读
    从晶圆到芯片:MEMS传感器是这样<b class='flag-5'>被</b><b class='flag-5'>制造出来</b>的!(20+高清大图)

    VirtualLab Fusion应用:抗反射蛾眼结构的仿真

    受某些蛾类和蝴蝶物种的启发,仿生蛾眼抗反射(AR)结构已被制造出来广泛应用。 这样的结构通常是截锥的阵列,其尺寸小于光的波长。 VirtualLab Fusion提供了方便的工具来进行构建,并提
    发表于 03-11 08:54

    光学镜片镀膜上下料机器人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领域,镀膜工艺作为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的关键环节,受到了广泛关注。而镀膜上下料环节的效率和精度,又直接影响着整个镀膜生产的质量和成本。富唯智能镀膜上下料设备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技术,成为了众多企业提升镀膜生产水平的首选利器。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5:20 ?354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学镜片</b>镀膜上下料机器人

    基于海伯森线光谱共焦技术的光学镜片检测

    重复精度,确保了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此外,该传感器还能有效应对透明、镜面、高反光等所有材质表面的检测需求,解决了传统检测方式在光学镜片检测中的难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6:32 ?658次阅读
    基于海伯森线光谱共焦技术的<b class='flag-5'>光学镜片</b>检测

    《图说本源产品》系列之十三:国产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

    科技自立自强不能停留在论文中、汇报中和总结中,而是要一个一个产品制造出来。本源,拥有中国第一条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图说本源产品》以图片形式,系列展示中国自主量子计算系列产品。产品简介:量子计算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1:04 ?606次阅读
    《图说本源产品》系列之十三:国产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

    PCB可制造性设计:开启高效生产的钥匙

    PCB可制造性设计(DFM)是指在 PCB 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制造过程的各种因素,以确保设计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制造出来。今天来跟捷多邦小编一起简单认识一下PCB可制造性设计吧~ PCB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3:49 ?640次阅读

    《图说本源产品》系列之十二:国产量子计算用温控仪

    科技自立自强不能停留在论文中、汇报中和总结中,而是要一个一个产品制造出来。本源,拥有中国第一条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图说本源产品》以图片形式,系列展示中国自主量子计算系列产品。产品简介:由本源量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08:02 ?644次阅读
    《图说本源产品》系列之十二:国产量子计算用温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