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聂志鸿团队成功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
分子是参与生命与物质世界演化的最基本单元,由原子按照特定方式结合而成。那么,能否模仿从原子到分子的键合过程,创造出由无机纳米粒子定向键合而成的“人造分子”,并利用其呈现出的各种独特物理性质,为传感、催化、超材料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开辟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聂志鸿团队为制备纳米“人造分子”找到了一则简易方法——通过设计聚合物配体间的简单化学反应,实现对纳米“人造分子”组装构筑和物理性能的调控。
传统制备方法的原理是在纳米粒子上定点修饰一段DNA分子,利用DNA分子之间的互补相互作用,实现对不同纳米粒子结合的调控。“这好比在一个圆球上刻下卡槽或者粘上木条,不同的‘积木’就能拼合在一起了。”聂志鸿说。然而,在直径为纳米量级的“圆球”上“微雕”难度极大。
聂志鸿团队开创性地提出聚合物诱导纳米粒子定向键合形成纳米尺度“人造分子”的原创概念。研究人员在纳米粒子上刷一层聚合物“涂层”,让特定的聚合物配体布满其表面。相比定点修饰DNA,这一步骤的难度降低不少。此时,纳米粒子依然是一个各处性质均相同的“圆球”。接下来,当两个刷有不同聚合物“涂层”的纳米粒子相互靠近,不同的聚合物配体之间就会按照研究者的设计发生反应,聚合物的链构象与电荷排布随之产生变化,整个“圆球”不再是各向同性,而是获得了沿特定方向结合的趋势。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标题:科学家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纳米
+关注
关注
2文章
718浏览量
39602 -
分子
+关注
关注
0文章
24浏览量
12643
原文标题:科学家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
文章出处:【微信号:cas-ciomp,微信公众号: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全球首款二维RISC-V MPU!命名“无极”,来自复旦团队

复旦大学与复旦微电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开放原子校源行清华大学站成功举办
维智科技将参加复旦大学第四届数字经济生态论坛
纳芯微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ICD实验室合作研发新突破,多项成果亮相JSSC

高分子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3D打印加工介绍

纳芯微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合作研发成果亮相JSSC

利用液态金属镓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2D NSs)的方法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帮助制备(1~100nm)级的纳米薄膜

天合光能与复旦大学共建先进光伏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

德力西电气荣获复旦大学双碳目标与气候变化贡献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聚焦离子束制备高分辨率电化学-电致发光耦合双极纳米电极阵列传感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