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国内首个消化内镜AI产品已获证,助力建设新型内镜诊疗体系

如意 ? 来源:动脉网 ? 作者:徐文娟 ? 2020-09-19 10:2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人工智能AI) 在医学中的应用已引起广泛关注,AI辅助消化内镜诊断成为行业研究热点。临床上内镜操作由内镜医师完成,诊断则依靠医师肉眼结合病理活检完成,其本质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完善的过程。AI辅助内镜诊断有望提高内镜医师对消化道病灶的检出率,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

历经几年发展,AI+医疗已逐步进入行业洗牌阶段,从最初的“新鲜”走向“落地”,当下,真正能落地的AI+医疗项目拥有更多市场和话语权。

9月11日-13日,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办的“2020年中国消化内镜学年会”于线上召开。会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候任主委、华西医院消化科唐承薇教授就《人工智能助力消化内镜》报告进行了精彩演讲,并分享了华西医院与希氏异构消化内镜AI项目最新进展,吸引业界强烈关注。

消化内镜AI研发现状与痛点:论文多产品少,在未知病变难发挥作用

据《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Cancer J Clin)在线刊发的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消化道肿瘤大国,仅胃癌年发病案例就高达67.91万例,死亡约50万例,占总癌症死亡比例的17.7%。

作为消化道疾病最直接的检查设备,消化内镜在我国已经非常普及,但我国的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工作,开展得并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在于内镜医生培养周期较长,一个有经验的医生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培养周期,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时间的堆砌,人才相对稀缺,制约了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水平。

唐承薇教授指出,消化内镜领域需求量大,医护工作量大,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将有望改变这一现象。

消化内镜AI目标是提高诊断效率,全面提升诊断准确率,通过AI技术,建设新型内镜诊疗体系,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质控作用,为落实我国分级诊疗政策助力。

“国内消化内镜诊治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患者因此经历多次内镜检查,增加相关检查风险,浪费医疗资源。消化内镜AI技术的开展,对于高等级医院来说,让医护给予患者更多的呵护,使医生腾出更多精力做好微创治疗;对于低等级医院来说,能够克服医生受培训及经验不足的弱点。”唐承薇教授表示。

在会上,唐承薇教授就消化内镜AI目前的现状和痛点做了相关解读。她指出:

一、消化内镜AI领域论文多、产品少,真正付诸实践的项目不多。

二、内镜临床诊断仍有不足。医生通常面对的是未知的内镜病变,仅用检测某种已知病变的AI辅助设备,难以在面对各种未知病变时发挥辅助作用。

三、AI检测水准暂时未能超越内镜医生。隆起性病变是内镜观察到的主要病变之一,可能为息肉、炎性病变、早期或进展期癌、血管病变、平滑肌瘤等。进一步甄别内镜下的隆起性病变,对于内镜医师并不困难,即使少数隆起性病变的鉴别有难度,AI未必能胜过内镜医生。

“内镜医生最需要AI辅助的是,在检查过程中协助及时发现病变,避免漏掉病变,这对于经验不足、承担大工作量或疲劳状态的医生尤为有用。”唐承薇教授指出。

国内首个消化内镜AI产品已获证,二代产品研发中

2017年3月,华西医院与希氏异构医疗科技公司联合成立的华西-希氏医学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以唐承薇教授团队为核心,双方在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

目前,希氏在消化内镜AI领域的研发成果覆盖全消化道,涉及包括肿瘤、息肉、萎缩性病变、溃疡类病变、糜烂性病变、血管病变等多类别百余种疾病。

唐承薇教授介绍,历经3年时间的探索和研究,中心在消化内镜AI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基于CNNs原理设计的人工神经网络,将大量内镜隆起性病变图片转换为复杂数据信息,进行内镜CAD系统模型训练,成功诞生了第一台消化内镜影像实时辅助诊断设备(内镜AI设备)。

在完成了近500例的临床试验后,这款消化内镜影像实时辅助诊断设备于2020年4月已经获得了药监部门的审批,作为医疗设备准予进入临床应用,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获批的第一台消化内镜图像辅助诊断设备。

作为国内第一个硬件设备化的消化AI产品,该款产品有什么特点?

首先,该款产品达到了设计标准,识别速度非劣效于内镜医生,可与内镜医生同时发现隆起性病变。肠镜下对≥5mm隆起型病变的敏感性更高,达96.81%。

其次,内镜AI设备在“助手”的角色中,表现优于设计期望值,对今后内镜AI设备研发的行业标准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基础。

最后,该产品可帮助医生实时、高效地发现病变;系列产品可对全消化道(上、下消化道)的多种病变实现快速、高效的识别,有效解决临床痛点。从疾病的覆盖面、临床产品化等多个角度,该产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唐承薇教授介绍,消化内镜图像辅助诊断设备只是初期的一个产品,人工智能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的应用,绝不局限于某一种或几种病变的实时检出,更多的应用将陆续覆盖消化内镜检查的不同环节。

目前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趋于成熟,与希氏异构合作研发的二代产品也已经基本定型。她指出,二代产品将与临床结合更为紧密, 渗透到消化内镜检查的更多环节,一方面在实时视频多病变的识别上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在病变定性、定量和质控方面,有更多技术推出,实现在消化内镜检查的前端和后端做整体性的布局。

自2017年以来,AI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已在皮肤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相信,未来基于AI的内镜图像诊断识别有望在消化内镜筛选消化道早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可正如开篇所讲,医疗AI 经历几年的发展,其价值早已被医生认可,但概念早已过了“新鲜期”,唯有那些真正在医疗场景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才能拥有真正的市场话语权。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58

    浏览量

    282446
  • 内镜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

    浏览量

    8266
  • 智慧医疗
    +关注

    关注

    9

    文章

    1099

    浏览量

    4745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检流计式振谁会驱动呢?

    检流计式振 谁会驱动呢? 有没有大佬会驱动振电机啊
    发表于 06-28 11:22

    VirtualLab应用:施密特-卡塞格林望远

    摘要 施密特-卡塞格林望远是业余天文望远镜中非常受欢迎的设计,因为它具有高对比度和低像差效应。它由施密特校正板和卡塞格林反射组成。卡塞格林反射由一个凹面主和一个凸面副
    发表于 05-21 09:15

    VirtualLab Fusion应用:用于X射线束的掠入射聚焦

    摘要 掠入射反射光学在x射线束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Kirkpatrick-Baez椭圆系统中 [A. Verhoeven, et al., Journal of Synchrotron
    发表于 03-21 09:17

    DMD怎么做反射

    购买了DMD,但是怎么把他作为反射?提供的资料都是电脑端口直接送入图片,而不是反射的作用
    发表于 03-03 07:31

    请问dlp2010nir的微状态可以用显微看到吗?

    在提出需求之前,想明确一个问题,我们希望开发DLPC150+DLP2010NIR的光谱平台,有个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如何check是否成功实现微的翻转。 问题如下: 1.请问,使用显微能看
    发表于 02-28 08:25

    DLP6500EVM每个微是怎么运转的?

    On-The-Fly Mode 下load一个bmp图片加载到DMD时,比如一个8bit的图,每个像素0-255,这个数值加载到DMD,DMD每个微是怎么运转的?比如第一个像素值200,指的是DMD对应的第一个微翻转持续时间200/255再乘以设置的曝光时间吗?
    发表于 02-28 06:46

    能否实现对mems微阵列中每个微单元倾斜角度的定量控制?

    能否实现对mems微阵列中每个微单元倾斜角度的定量控制?TI产品中最大的倾斜角度能达到多少?
    发表于 02-27 07:45

    ?超景深3D检测显微技术解析

    通过这种显微清晰地观察到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物理和化学特性。这对于新材料的开发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半导体制造和精密加工领域,这种显微也被广泛应用于检测产品的微观缺陷
    发表于 02-25 10:51

    DMD微部分微不受控制如何解决?

    我的DLP4500的DMD微出问题了,投影出来的图案最上方总是有一个亮的矩形条,也就是这个矩形条的DMD微不受控制了,一直处于On状态。不知该如何解决?
    发表于 02-25 08:08

    偏振助力成像效果,有效消除反光

    机器视觉硬件组成部分中,工业镜头的常用配件之一就是偏振。那么什么是偏振呢?偏振也可称为偏光,是由两片光学玻璃中间密封着肉眼看不见的条格状结构偏光箔膜,它仅容许行进方向和偏光箔膜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5:33 ?1420次阅读
    偏振<b class='flag-5'>镜</b><b class='flag-5'>助力</b>成像效果,有效消除反光

    FRED应用:前房角

    模型。 生医光学组件 范例 1:前房角 在诊断和治疗青光眼的过程中,能否监测虹膜和角膜角度是一个关键因素。要量测这个虹膜和角膜表面的夹角,必须使用前房角,通由眼睛的入口处,照亮这些表面,并且能
    发表于 02-08 09:39

    激光焊接中振的摆动原理

    激光锡焊是非常高效的一种焊接方式,通过振的摆动来对焊接的区域进行扫描、松盛光电来分享激光焊接中振的摆动原理,来了解一下吧。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4:02 ?1387次阅读
    激光焊接中振<b class='flag-5'>镜</b>的摆动原理

    X射线掠入射聚焦反射

    摘要 掠入射反射光学元件在X射线光路中广泛使用,特别是Kirkpatrick-Baez(KB)椭圆反射系统。(A. Verhoeven, et al., Journal
    发表于 12-27 08:50

    偏光的工作原理 偏光与普通太阳的区别

    偏光的工作原理 偏光的核心在于其偏光镜片,这种镜片能够过滤掉特定方向的光线。偏光镜片的工作原理基于偏振光的概念。 偏振光原理 : 偏振光是指光线的振动方向被限制在一个平面。自然光是未偏振的,即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9:18 ?5991次阅读

    优可测超景深数码显微AH-3000系列 产品手册

    系列 产品优势一、独创新型景深合成算法 “STC(智能高清算法)”,真实还原微观影像二、搭配1200万像素,可实现对样品的超精细观察三、实现一键观察分析,只需点击即
    发表于 09-25 14:06 ?0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