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美国国家标准与NIST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的四项原则

战略科技前沿 ? 来源:集成电路研发竞争情报 ? 作者:集成电路研发竞争 ? 2020-09-15 11:0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0年8月18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联合报告《可解释人工智能四项原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介绍了可解释人工智能(AI)的四项原则,它们构成了可解释AI系统的基本属性,涵盖了可解释AI的多学科性质,包括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心理学领域。可解释性是可信AI的主要特征之一,不同的AI用户需要不同类型的解释,因此并不存在唯一的解释。“草案”提出了五类解释,总结了可解释AI理论并对可解释算法进行了概述。“草案”将人类自身决策判断作为参照来评估可解释AI四项原则,为设计可解释AI系统提供了参考。

一、四项原则

1.解释原则(Explanation)

解释原则要求AI系统为所有输出提供相应证据和理由,但不要求证据是正确的、信息丰富的或可理解的,只要表明AI系统能够提供解释即可。解释原则不强加任何的质量评价指标。

2.有意义原则(Meaningful)

有意义原则要求AI系统提供单个用户可理解的解释。也就说,只要一个用户可以理解AI系统所提供的解释即符合该原则,不要求解释为所有用户所理解。有意义原则允许基于不同用户群体或个人的定制化和动态解释。不同用户群体对AI系统的解释需求不同,如系统开发者与系统使用者需求不同,律师和陪审团需求不同。此外,每个人知识、经验、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其对AI解释的理解不同。

3.解释准确性原则(Explanation Accuracy)

解释准确性原则要求相应解释正确反映AI系统产生输出的过程,不要求AI系统做出的判断准确。与有意义原则类似,解释准确性原则也允许用户差异性。有的用户(如专家)需要解释产生输出的算法细节,有的用户可能仅需要关键问题的解释。对算法细节要求的差异性恰恰反映了解释准确性原则与有意义原则的不同,详细解释可以加强准确性但却牺牲了部分用户的理解性。基于不同的用户群体定制化解释准确性测量指标。AI系统可以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的解释,因此解释准确性测量指标不是通用或绝对的。

4.知识局限性原则(Knowledge Limits)

知识局限性原则要求AI系统仅可以在其所设定的条件下运行,以保证系统输出。知识局限性原则要求AI系统能识别出未经设计或批准以及响应错误的情况。知识局限性原则可以防止错误、危险、不公正的决策和输出,从而增加AI系统的可信度。AI系统有两类知识局限性,一是所需判断不属于AI系统本身设定,如鸟分类AI系统无法分类苹果,二是所需判断超越内部置信度阈值,如鸟分类AI系统无法对模糊图像上的鸟类进行归类。

二、五类解释

1.用户利益(User benefit):这类解释用来通知用户相关AI系统的输出信息。例如,为贷款申请者提供贷款获批或者被拒的原因。

2.社会接受度(Societal acceptance):这类解释用来提高社会对AI系统的信任和接受程度。例如,如果AI系统提供了意想不到的输出,需向用户说明出现结果偏差的原因。

3.监管合规(Regulatory and compliance):这类解释用来协助审核AI系统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安全标准等。例如,为自动驾驶的开发人员和审核人员提供相关辅助,对飞机失事后的司法鉴定进行评估等。

4.系统开发(System development):这类解释用来帮助和提升AI算法和系统的开发、改进、调试和维护。此类解释面向技术人员、产品经理和执行人员,同时面向需要系统细节的用户以及与系统交互的用户。

5.所有者利益(Owner benefit):这类解释用于使AI系统运营者获益。例如,影视推荐系统根据用户以往观看历史为其推荐影视产品,如果用户接受推荐将继续使用该服务,那么使用推荐系统的服务运营者也将获利。

三、可解释算法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各种算法来解释AI系统。自解释模型算法,算法本身提供解释,如决策树模型、线性和逻辑回归模型。全局解释算法,将AI算法视为黑盒进行全局解释,如用Shapley值判断特征重要性。单个决策解释算法,在黑盒模型基础上为每个决策提供独立的解释,如用LIME值解释单个预测。解释的对抗性攻击算法,主要应对解释准确性不能达到100%时的系统安全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48

    浏览量

    282388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0

    浏览量

    251475

原文标题:【政策规划?智】美国NIST发布《可解释人工智能四项原则草案》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22c5315861b3,微信公众号:战略科技前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RoHS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7年8月1日实施

    核心事件2025年8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26572-2025),这是中国RoHS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7年8月1日实施,全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23:52 ?437次阅读
    中国RoHS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b class='flag-5'>国家标准</b>,将于2027年8月1日实施

    德赛西威深度参与两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近日,由国家相关标准管理机构主导的《轻型汽车前方视野辅助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及《车载显示终端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两国家标准核心起草组2025年第二次会议在德赛西威成功召开。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3:58 ?452次阅读

    Arm发布人工智能就绪指数报告

    人工智能 (AI) 已经迅速从未来的概念蜕变为眼下的关键商业工具。然而,面对 AI 的无限可能,企业是否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为探索这一关键问题,Arm 调研并发布了《人工智能就绪指数报告》。
    的头像 发表于 04-09 09:19 ?539次阅读

    云知声深度参与三大模型国家标准编写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的当下,标准化建设已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近日,云知声参与编写的3人工智能大模型国家标准:2023173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8:19 ?594次阅读

    九联科技参与起草的一国家标准发布

    2月25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旗下公众号“身份识别标准化”发布了GB/T 44261.1-2024《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第1部分:系统设计和规范》国家标准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7:51 ?733次阅读

    高鸿信安参与起草的三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大唐高鸿信安(浙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高鸿信安”)参与起草的 3 国家标准,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6:21 ?686次阅读

    维信诺主导制定的3国家标准获批立项

    方法》、《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第7-1部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用点对点(P2P)信号接口 传输协议》和《LED显示屏 第3-1部分: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光学和光电参数测试方法》等3国家标准获批立项。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0:38 ?511次阅读

    云知声荣耀斩获四项年度大奖

    岁末年初,不仅是时间流转的标志,更是万物更新、梦想扬帆的新篇章。在这个交织着希望与挑战的关键时刻,云知声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深厚技术积淀,荣耀斩获四项年度大奖。这不仅是对云知声过去一年辛勤耕耘与不懈探索的肯定,更是对其在AI技术创新领域领先地位与卓越实力的再次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6:06 ?570次阅读

    SMA连接器的国家标准规范

    德索工程师说道》SMA连接器的国家标准规范是中国在射频连接器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它详细规定了SMA连接器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以下是对SMA连接器国家标准规范的详细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1:10 ?2737次阅读
    SMA连接器的<b class='flag-5'>国家标准</b>规范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机器中,以实现特定功能。嵌入式系统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它广泛应用于各种
    发表于 11-14 16:39

    TPA311D1的四项增益可选是什么意思呢?

    请问调节电位器是在调节功放的放大倍数么? TPA311D1的四项增益可选是什么意思呢?这四项增益是阶跃式还是连续的?
    发表于 11-04 06:46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周末收到一本新书,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平台提供阅读机会。 这是一本挺好的书,包装精美,内容详实,干活满满。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这本书的第一章,作为整个著作的开篇
    发表于 10-14 09:12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RISC-V和Arm内核及其定制的机器学习和浮点运算单元,用于处理复杂的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任务。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领域的
    发表于 09-28 11:00

    人工智能ai4s试读申请

    目前人工智能在绘画对话等大模型领域应用广阔,ai4s也是方兴未艾。但是如何有效利用ai4s工具助力科研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本书对ai4s基本原理和原则,方法进行描诉,有利于总结经验,拟按照要求准备相关体会材料。看能否有助于入门和提高ss
    发表于 09-09 15:36

    美国人工智能受政府监管,OpenAI与甲骨文签署协议

    随着美国人工智能产业逐渐接受政府的指引,OpenAI与甲骨文周联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这一研究所直属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它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5:32 ?116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