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科学家团队创造 100 多万个微型四脚机器人 尺寸小于 0.1 毫米

天津机器人 ? 来源:天津机器人 ? 作者:天津机器人 ? 2020-09-03 11:1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我们眼前有一个微米尺度的机器人,大小和草履虫差不多,肉眼看不见的那种。

显微镜下长这样,可可爱爱没有脑袋的它正在受激光的控制在液体中游动。

机器人大军集合。

那么,要制造这样小到极致的机器人,还要让它顺利移动,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科学家们的一个较为一致的答案是:微米级致动器系统(致动器可简单理解为能让机器人动起来的马达)。

这一领域最近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一组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 Kavli 生物纳米科技研究所、康奈尔大学原子与固体物理实验室、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与系统工程系、康奈尔大学应用与工程物理系的科学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致动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 100 多万个微型四脚机器人,这也是迄今为止首批尺寸小于 0.1 毫米的机器人。

2020 年 8 月 26 日,该团队以 Electronically integrated, mass-manufactured, microscopic robots(电子集成批量制造微型机器人)为题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知名学术期刊《自然》。

微电子研究的新世界大门

在微电子学领域,摩尔定律的扩展为微型机器人领域带来了巨大机遇——电子、磁和光学系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高、尺寸小、成本低的组合,可以较为容易地用于小于人类视觉分辨率极限(100 微米)的机器人。

然而,一个主要障碍是:不存在与半导体处理无缝集成并响应标准电子控制信号的微米级致动器系统。

为克服这一障碍,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电压可控电化学致动器,它能在低电压(200 微伏)、低功率(10 纳瓦)下操作,可与硅处理完全兼容。

为彰显这种新型致动器的潜力,研究团队通过光刻技术制造了微型机器人。

每 4 英寸的晶圆就能生产 100 余万个机器人,而每个机器人的尺寸也是让人惊掉下巴——厚约 5 微米、宽约 40 微米、长为 40-70 微米。

这一成就激发出了驱动器与微电子电路集成的巨大潜力,对于大规模制造硅基功能机器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正因如此,《自然》对这种微型机器人的评价是:

为过去 50 年的微电子研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可受激光控制在液体中游动

实际上,这种制造技术与芯片一致的机器人还有一项特殊功能:受激光控制,在液体中游动。

据《自然》报道,要想设计一款在液体环境中可移动的微型机器人并不容易,原因显而易见——微米尺度的物体想要前进,将面临强大的阻力。

好在该团队开发的致动器派上了用场。

原理是,团队使用原子层沉积和光刻技术,用厚度仅为几十个原子的铂条制造了致动器,其一侧被一层惰性钛覆盖。

研究团队将四个致动器设计成机器人的四条腿,在对其施加正电荷时,带负电的离子将从周围溶液中吸附到暴露的表面上中和电荷,因此铂会膨胀产生弯曲,但同时其具有超薄特性,材料急剧弯曲也不会断裂,保证机器人能在浸没于水的凹凸不平表面上动起来。

为控制机器人的 3D 肢体运动,研究团队还在致动器顶部设计了刚性聚合物面板,面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功能就类似人体的膝盖或脚踝。

而且,向前或向后移动的方向不同,四条腿扭转的程度也不同。

不仅如此,机器人的四条腿连接着位于中部底盘(可以理解为机器人的躯干)的几个光伏贴片(太阳能电池)上。

当激光照射在贴片上时,四条腿也将弯曲、伸直。而通过不同贴片上的闪烁激光脉冲,机器人受到控制,前后腿就会交替弯曲,因此开始移动。

一定程度上,这种创新性设计对于其他微电机的推进机制也有参考价值。比如,虽然要考虑到特定的化学环境、能源转化为运动的效率等等,但自电泳微型电动机也可通过连接到机载电路的电流供电。

如何克服制造微型机器人的技术挑战?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到,面对微型机器人制造的技术挑战,科学家目前有两种策略。

第一种是能反映远程能量供应和认知功能的设计,它被称为「牵线木偶」(marionette)。

这种设计包含电源,计算或决策组件与机器人本身分离。

其优势在于,无需集成机载电源和计算电路就可以测试功能组件;而缺点是必须始终将机器人“束缚”在能量源上。

不难看出,上述微型机器人正是属于这一类设计,原因在于研究人员是通过照在光伏贴片上的激光来提供指令的。

第二种策略是构建完全不受任何束缚的自主设备。微型机器人已经结合了能量存储技术或从环境中清除能量的方法,但考虑到能量存储、计算能力和小规模制造方法的局限性,自主设备在实现微型化的同时又不失“智能”的能力,还有待观察。

虽然微型机器人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这项研究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未来微型机器人会的不应仅局限于「游泳」,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感器和逻辑电路的输入遵循更为高级的指令。

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原文标题:激光驱动的机器人大军!Nature:机器人尺寸小于 0.1 毫米,4 英寸晶圆可容纳 100 余万个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天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3

    浏览量

    214370
  • 微型机器人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11

    浏览量

    19926

原文标题:激光驱动的机器人大军!Nature:机器人尺寸小于 0.1 毫米,4 英寸晶圆可容纳 100 余万个

文章出处:【微信号:tjrobot,微信公众号:天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深圳人形机器人行走视频震惊英伟达科学家,下一划时代产品是AI机器人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日前,深圳特区报发布了一则国产人形机器人行走的视频,该视频引起了包括英伟达高级AI研究科学家Jim Fan在内的业内人士和网友的广泛关注。由于这款机器人步态非常接近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00:53 ?3327次阅读
    深圳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行走视频震惊英伟达<b class='flag-5'>科学家</b>,下一<b class='flag-5'>个</b>划时代产品是AI<b class='flag-5'>机器人</b>?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生产可以提高产品品质。通过设定相同的程序,机器人可实现重复操作,保证了产品的标准化;在精细化生产方面,工业机器人可实现低于0.1毫米的运动精度,可以完成精细的雕刻工作。提高产出 由于
    发表于 07-26 11:22

    里程碑!亚马逊第 100 机器人上岗!人类员工岌岌可危?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亚马逊宣布在全球部署 100 机器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全球物流行业迈入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新阶段。第 100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09:22 ?5222次阅读

    年出货约2台!中国厂商主导全球机器人市场

    1.8 亿美元,出货量约 2 台,中国厂商及消费级应用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应用 机器人是模仿动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00:57 ?7416次阅读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产品介绍 旭日5芯片10TOPs算力-电子发烧友网机器人开发套件 Kria KR260机器人开发套件 Kria KR260-
    发表于 05-13 15:02

    宁德时代自研机器人团队成立

    宁德时代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正逐步展开。去年底,该公司开始加大对机器人领域的投入,并已在上海组建了一支由数十构成的团队,专注于自研机器人本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09:22 ?666次阅读

    伺服电动缸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

    降低了维护和保养的成本。三、适应复杂场景人形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关节数量多达25-50,且零部件微型化、类型、用量大。伺服电动缸的微型
    发表于 02-06 09:04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这个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计算系统,自主机器人的感知系统,自主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自主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模态融合的创新与突破 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另一重要突破在于模态大模型的应用。相比于仅通过文字进行人机交互的传统方法,现代机器人能够融合
    发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初品的体验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一书由甘一鸣、俞波、梓燊、刘少山老师共同编写,其封面如图1所示。 本书共由5部分组成,其结构和内容如图2所示。 该书可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材,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系统
    发表于 12-20 19:17

    开源项目!OpenCat—— 一全能的平价机器人

    OpenCat—— 面向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平价机器人。一款可编程且机动性极强的机器猫,适用于 STEM(科学、技
    发表于 12-16 11:44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51】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 了解AI的下一浪潮!

    技术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近期,中国机器人研发团队模态交互、语言模型运用,以及复杂任务规划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已有一定基础,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 以 2023
    发表于 11-11 10:20

    七腾机器人:防爆轮式机器人-轮八驱全新上线

    今日,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腾机器人”)推出全新产品:防爆轮式机器人-轮八驱。该款产品是七腾轮式巡检机器人产品系列的最新成员,防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16:32 ?619次阅读
    七腾<b class='flag-5'>机器人</b>:防爆轮式<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四</b>轮八驱全新上线

    Jim Fan展望:机器人领域即将迎来GPT-3式突破

    英伟达科学家9月19日,科技媒体The Decoder发布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报道,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在近期预测,机器人技术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迎来类似GPT-3在语言处理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他称之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5:13 ?1019次阅读

    AMD赞助支FIRST机器人竞赛团队

    AMD 在 2024 赛季赞助了支 FIRST 机器人竞赛团队。FIRST 机器人竞赛旨在教导高中生如何构建能够执行特定任务的机器人,同时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09:45 ?95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