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人工智能技术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

我快闭嘴 ? 来源:中国AI网 ? 作者:黄梅 ? 2020-06-24 09:1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对于它整个社会都怀抱着巨大的期待,期待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类的难题。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巨大的潜力;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曾经指出的那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医疗健康领域大显身手;其成果会不断涌现,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近期源自我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正处于蔓延状态,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最近多个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防疫抗疫工作,希望能在打赢这场攻坚战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例如:

据说加拿大的健康监测平台(BlueDot)在去年12月31日就发出了武汉疫情可能暴发的警告;这是全球首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2019-nCoV疫情扩散的消息。BlueDot研究团队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算法,收集有关疫情可能暴发的新闻、传言、论坛或博客,以向其客户发出提前警告,以避开危险区域。他们将公共卫生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跟踪并预测传染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

据英国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员丹尼尔·斯特赖克博士称,人工智能技术或许能帮助防止2019-nCoV疫情扩散。他参与的研究团队正在利用该技术预测2019-nCoV的变化情况;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尝试是否能够成功,但该团队似乎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创建能够准确预测疾病蔓延的人工智能工具,已经成为流行病研究人员的首要任务。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已经开始启动2019-nCoV的疫苗研发,目前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不过药物筛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用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还需要通过大数据处理等。不过,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药物筛选的时间被缩短。可以肯定的是,用不了多久,对抗2019-nCoV的药物就会被筛选和研制出来。

针对网友目前最关注的几类问题,如2019-nCoV肺炎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传播速度、如何预防等等,我国百度一方面与国内权威专家联动,对问题进行解答,希望帮助用户正确认识疫情;另一方面,百度搜索融合了大数据、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将疫情、防护相关的权威答案,以直接、便捷、友好的方式呈现。

我国阿里云日前宣布,在疫情期间,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人工智能算力,以加速2019-nCoV肺炎疫情的新药和疫苗研发。新药和疫苗研发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大规模文献筛选和科学超算工作。阿里云可以提供强大的人工智能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

对研究人员来说,创造可以准确预测2019-nCoV传播状况以及快速研发新药和疫苗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变成当务之急。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将在这次的防疫抗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防疫抗疫工作一定能取得显著成效。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医疗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915

    浏览量

    60237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60

    浏览量

    282481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5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挖到宝了!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技术自主可控 如今这个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产化硬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就做到了这一点,采用国产化硬件,积极推进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国产化进程,把国产自主
    发表于 08-07 14:30

    挖到宝了!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技术自主可控 如今这个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产化硬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就做到了这一点,采用国产化硬件,积极推进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国产化进程,把国产自主
    发表于 08-07 14:23

    氧化层制备芯片制造重要作用

    本文简单介绍了氧化层制备芯片制造重要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09:58 ?663次阅读
    氧化层制备<b class='flag-5'>在</b>芯片制造<b class='flag-5'>中</b>的<b class='flag-5'>重要作用</b>

    智慧路灯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叁仟智慧路灯通过整合人工智能(AI)技术,显著提升了城市的智能化程度,为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以下将详细阐述叁仟智慧路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09:18 ?520次阅读
    智慧路灯如何应用<b class='flag-5'>人工智能技术</b>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重要作用未来,随着嵌入式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更多创新应用的出现,为社会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带来更多可能性。
    发表于 11-14 16:39

    soc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

    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 SOC)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它结合了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以理解和设计社会互动技术系统。随着人工智能(AI)
    的头像 发表于 11-10 09:30 ?1079次阅读

    LLM技术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

    。 一、LLM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NLP) LLM技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9:28 ?1990次阅读

    对话华为大咖,探讨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数智化浪潮下,千行百业迎来新变革。油气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之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油气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可油气行业转型现状如何?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应用于油气
    的头像 发表于 10-19 20:08 ?1268次阅读
    对话华为大咖,探讨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和<b class='flag-5'>人工智能技术</b>的应用与实践

    未来智慧建筑: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限可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备受瞩目。智能建筑结合了传统建筑与先进科技的完美融合,提高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4:07 ?627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让我对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更加坚信人工智能在未来能源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研究的进程。从蛋白质结构预测到基因测序与编辑,再到药物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层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像AlphaFold这样的工具,成功解决了困扰生物学界半个多世纪的蛋白质折叠问题,将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总结 通过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我对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我深刻认识到AI科学研究
    发表于 10-14 09:16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无疑为读者铺设了一条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深刻影响并推动科学创新的道路。阅读这一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以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下是我个人的学习
    发表于 10-14 09:12

    risc-v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满足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对于高性能、低功耗和特定功能的需求。 低功耗 : 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低功耗是一个
    发表于 09-28 11:00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每个交叉领域,本书通过案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梳理了产业地图,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适合所有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读者阅读,特别适合材料科学
    发表于 09-09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