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在AI技术的加持下,AI录音笔在性能方面十分突出

独爱72H ? 来源:智能制造网 ? 作者:智能制造网 ? 2020-05-23 10:4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文章来源:智能制造网)

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在公司办公的时间比在家呆得时间还要长。随着人类进入智能办公时代,AI推动的高效办公已成为主流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AI智能新品层出不穷,让广大商务人士啧啧称奇、赞叹不已。录音笔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办公用品,在AI的加持下也变得“聪明”起来,畅销于AI智能产品市场。

传统录音笔功能单一,操作麻烦,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需求。缺乏创新力的录音笔功能鸡肋,导致性价比低,因而饱受诟病。近几年,利用AI技术对硬件升级已经成为硬件市场的趋势,传统硬件向智能化转型不仅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还能成为企业创收的“第二引擎”。

在2019年3月,搜狗就推出了AI录音笔C1,首创集双麦阵列、云端分享、实时转写等功能于一体的AI录音笔“新形态”。2019年8月,搜狗还联合爱国者、Newmine纽曼、索尼录音笔、万城集团四家行业头部企业成立AI创新联盟并宣布面向全行业开放听写服务,利用自身AI技术优势,为合作伙伴赋能。

科大讯飞的入局,也让录音笔这个传统“工具型”消费电子产品在AI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截至目前,科大讯飞已推出的旗舰版SR701、标准版SR501和青春版SR301这三款性能强劲的AI录音笔。今后,随着新入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AI录音笔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在AI技术的加持下,市场上出现的高品质的AI录音笔不仅在基础的转写、翻译、整理功能方面十分突出,还拥有AI降噪、智能摘要、全能翻译等黑科技,能够满足用户在大多数场景下的需求。

具体来看,搭载了AI语音转写和识别技术后,AI录音笔就可以支持语音实时转文字,实现1小时录音,5分钟出文字。而智能转写引擎在转写过程中,还能够针对整句语音识别结果及时调整,利用相关语言模型、声学信息等进行重新评估,同时对整句还会进行口语规整操作。此外,AI录音笔还能当翻译机,它可以支持全球63种语言翻译,还有9种语言可离线。

换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已步入全方位商业化阶段,并对传统行业各参与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变了各行业的生态。企业变革、行业变革、人力变革等,也集中展现了AI技术的价值和多元化应用可能性。AI录音笔的研制成功和功能优化,本身就是AI价值的一种展现。

此外,谈及AI,现在人们更多接触到的就是智能控制单元搭配互联电器,达到语音操控以及智能感应,以此让家庭中的设备操控更为简便。基于此,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各种遥控器。而在办公室场景下,商务办公不单单只体现在办公场所管控智能上,还体现在各种办公室AI产品的应用上。未来,智能笔记本、智能计算器、智能电脑、智能音箱、智能电动升降桌等产品,以后有望迎来规模化爆发。

频繁召开的各类会议,难免让参会者晕头转向、疲惫不堪。往往在会上出现的新点子,在会后就会记忆模糊,丢失重点。如果遇到重大展会采访或是会议对话,采用AI录音笔来记下所思所想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责任编辑:fq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录音笔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2

    浏览量

    13495
  • ai技术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308

    浏览量

    2526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多种录音笔录音芯片方案推荐

    多种录音笔录音芯片方案推荐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录音笔作为一种重要的音频记录设备,会议记录、采访、学习等众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6:48 ?194次阅读

    录音界的“黑科技”!索尼ICD-TX660:专业录音、高效随行

    总代理商,二十余年来见证了索尼录音笔横跨专业领域与大众市场的全过程。万城(MSC)不断迭代高品质、高性能的索尼录音笔应用中,在从事客户服务保障中,不断体会和感知,基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6:12 ?431次阅读
    <b class='flag-5'>录音</b>界的“黑科技”!索尼ICD-TX660:专业<b class='flag-5'>录音</b>、高效随行

    首创开源架构,天玑AI开发套件让端侧AI模型接入得心应手

    ,联发科带来了全面升级的天玑AI开发套件2.0,模型库规模、架构开放程度、前沿端侧AI技术支持和端侧LoRA训练落地等方面均迎来全面跃迁,
    发表于 04-13 19:52

    使用STM32F103RET6方案设计一款录音笔,如何设计才能达到输出16bit的分辨率?

    使用STM32F103RET6方案设计一款录音笔,为了减少纹波并提高分辨率,硬件电路设计上预采用R-2R梯形网络,如何设计才能达到输出16bit的分辨率?
    发表于 03-10 06:08

    FPGA+AI王炸组合如何重塑未来世界:看看DeepSeek东方神秘力量如何预测......

    正以550万美元的"拼多多模式",冲击万亿级市场格局。 AI时代,FPGA与AI的结合正在重塑未来的芯片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表于 03-03 11:21

    AI Agent应用与项目实战》阅读体验--跟着迪哥学Agent

    聊天,这章的内容让我感到十分惊喜。这章通过需求分析到详细设计,实现了NBA新闻助手和小红书文案助手两个实例Agent。 往后的章节迪哥将更深入介绍功能更复杂的平台工具和各种精彩实例。等我消化吸收后下次再聊!
    发表于 03-02 12:28

    AI开发板】正点原子K230D BOX开发板来了!一款性能强悍且小巧便携的AI开发板!

    的13.7倍,十分适用于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的应用开发! 正点原子K230D BOX开发板标配一块2.4寸的高分辨率MIPI触摸屏和一个高清摄像头模组,且板载了双色LED、蜂鸣器、音频功放电路、麦克风
    发表于 02-18 16:56

    AI赋能边缘网关:开启智能时代的新蓝海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AI与边缘计算的结合正掀起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边缘网关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AI技术加持
    发表于 02-15 11:41

    索尼录音笔ICD-PX820使用说明书

    索尼录音笔ICD-PX820使用说明书
    发表于 02-13 18:18 ?0次下载

    大研智造激光焊锡机:助力智能录音笔焊接提升品质与效率的神器

    智能录音笔,作为智能语音技术的典型应用产物,凭借其信息记录方面的便捷、高效与智能特性,成为市场新宠。它不仅是简单的声音记录工具,更是语音识别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1:44 ?456次阅读

    国芯思辰| 单声道音频编解码器SC2601应用于录音笔,替换ES8311

    国芯思辰| 单声道音频编解码器SC2601应用于录音笔,替换ES8311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0:33 ?798次阅读
    国芯思辰| 单声道音频编解码器SC2601应用于<b class='flag-5'>录音笔</b>,替换ES8311

    FPGAAI方面有哪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计算性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可灵活编程的硬件平台,正逐渐 AI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7:37 ?1523次阅读

    科大讯飞AI录音笔S8离线版与屋伴OS PAI助手之家发布

    近日,科大讯飞推出了其新一代AI录音笔旗舰新品——S8离线版。这款录音笔采用了无网络模块的硬件设计,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同时,它结合了讯飞独有的离线录音、转文字、翻译等功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0:33 ?1102次阅读

    录音笔芯片方案:NVF04M-SOP16高品质录音IC,捕捉每一个音节

    商务会议、课堂学习,还是采访记录、音乐录制等场合,都能发挥出卓越的性能。NVF04M-SOP16高品质录音IC作为录音笔的核心组件,采用了先进的音频处理技术和低功耗设计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6:07 ?965次阅读
    <b class='flag-5'>录音笔</b>芯片方案:NVF04M-SOP16高品质<b class='flag-5'>录音</b>IC,捕捉每一个音节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的学习心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1. 技术基础的深入理解 阅读第二章的过程中,我对于AI
    发表于 10-14 09:16